通常,为孩子准备教育基金可以采用定投方式购买基金,也可以购买相应的保险。这一类的产品很多,教育基金的建立主要是长期有规律的存入,一次性取用。具体购买什么,家长应该和孩子商量,并结合家庭的经济情况。你还可以到银行理财柜台咨询,要仔细阅读产品介绍,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种。
基金定投比较适合孩子教育金储备,因为它比起其他储蓄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另外,从长期来看,其风险比较小。在具体基金配置上,教育金储蓄应稳健为宜,建议选择一只指数型基金加一只配置型基金的组合投资。基金定投属于被动的简单化理财,只有经过长期的投资,才能显示定投的优势。
理财专家提醒家长,用基金定投筹集孩子的教育经费要注意掌握三个投资技巧:
(1)趁早开始,因为这种投资时间越长,所享受的复利效果越明显,累积的财富也就越多。
(2)坚持长期投资,基金定投采用平均成本概念降低了投资风险,但这也相应地要求长期投资,才能克服市场波动风险,并在市场回升时获利。
(3)当基金净值低时停止扣款要慎重,基金净值有高低波动,最悲观的时候往往也是最低点的时候,由于低点时可买进较多的基金份额,等到股市回升后可以享受更丰厚的回报。
7.收藏增值,适合孩子的简单投资
朱华颖在春节期间收到了近1万元的压岁钱,加上平时存起来的零花钱,总共差不多有1.2万元。爸爸说把钱存进银行利息太低不划算,朱华颖说买金融产品进行投资她又不熟悉,最后和爸爸妈妈一商量,决定买些收藏品,既可作为纪念,亦可小额投资,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他们一起高高兴兴地把那套早就看中的奥运题材的金银币买回了家。
收藏也是理财方法之一。如果孩子已上初中或高中,同时他对集邮、集纪念币等比较感兴趣,就可以让他用压岁钱购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收藏艺术的兴趣,还能陶冶情操,等以后找到合适的机会将收藏品变成现金,收益可能会高于普通的投资。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常见的收藏品的种类以及具体的收藏品。
种类一:银行的金属纪念品
据悉,很多银行都有实物黄金纪念品出售,如建行“龙鼎金”实物黄金产品,民生银行推出的贺岁金条。春节期间,贵金属生肖纪念品、纪念金条以及各类奥运纪念藏品都值得孩子去收藏。银行理财人士称,家长和孩子可以考虑用压岁钱购买一些具有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用来收藏。
种类二:旧陶瓷、玻璃、竹藤
普通家庭很少有官窑瓷器,但一些近代的瓶、盆、碗、碟、缸之类的小件陶瓷或玻璃器皿还是有的。比如,紫砂器就属于这类收藏品,它是我国特有的器物,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紫砂壶、紫砂盆,物稀价高。还有一些木刻、竹刻及竹藤编结等传统工艺,都是价钱不菲的珍品。旧时的竹藤饭盒、书箱、提篮也很有收藏价值。
假如你家也有这些看似“废品”的旧物的话,不妨好好琢磨一下它们,或许它能变废为宝,给你和孩子带来收益和惊喜。
种类三:旧金属器皿
如铜制的手炉、香炉、果盆、脸盆、脚炉、水烟壶、杯托、暖壶、水盂、烛台、帐钩、墨盒、镇纸等;锡制的酒壶、茶叶端等;还有锢金镀银的佛像之类。在铜制品中,白铜制品最有收藏价值,若有刻花刻字的更好。
种类四:旧信封、旧挂历
一个贴有早期纪念、特种邮票、文革票的实寄封价值,比起剪下来的邮票价值高得多,如清代的一封旧信封价格高达数千元甚至数万元。就连那些旧挂历,虽然不能与真品相提并论,但是也很有收藏价值。
种类五:旧书故纸,过期票证
众所周知,旧书中线装书和解放前出版的旧书及一些报纸创刊号是很有价值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版本的中外名着、专业杂志和连环画,价钱高出市价几十倍。现在连环画越来越少,旧版整套《三国演义》连环画,市价已达500多元,还很难寻到。各种过期票据,如粮票、布票、油票、烟票、糖票、煤票等都有收藏价值,年代越早的越值钱。
种类六:旧钟表、旧钢笔、旧眼镜
在这类收藏品中,不乏价值连城的古董。因此,这些物品不要轻易丢弃,或当作“破烂”处理,而应该仔细观察它们“出生”的国籍、年代,并进行妥善保管。有些钟表,比如挂表,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土气,但说不定是极具价值的古董。又如眼镜,过去有很多眼镜的框架是玳瑁做的,很贵重。
种类七:旧家具
就家具看起来很不起眼,有时还会惹人讨厌,但家具是越旧越值钱。据中央电视台投资节目介绍,一些出自清代的旧木箱能卖到上万元钱。因此,如果你家有旧家具,千万不要“看不起”它,而应该掂掂它的“含金量”。
以上介绍的收藏品都值得你告诉孩子,让孩子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和不起眼的事物,让他在遇到“特殊之物”时,及时告诉你,然后通过判断和考察,选择你们认为值得收藏的物品,作为一项简单的投资。
8.了解父母是怎样赚钱的
有一位父亲说他自幼家贫,每一角钱都要自己想尽办法挣来的。后来,他做生意发财了,全家人过上了好日子,他不希望儿子吃同样的苦,所以孩子要买什么,只要是他买得起的,基本上都答应。有时候,妻子说他纵容孩子,比如,孩子如果要去迪斯尼乐园或跟朋友出去吃饭,他会毫不犹豫地把钱双手奉上,从不小气。
有一次,儿子好奇地问他:“爸爸,你为什么有这么多钱,你是怎样赚钱的?我也要向你那样赚钱。”他听了儿子的话,只是一笑置之,说:“你还小,不懂,长大了就明白了。”就这样,每次孩子问他是怎样赚钱的,他就说:“长大了就知道了。”
直到有一天,儿子在春节后的几天里花掉了2万元的压岁钱,他才意识到纵容孩子后的罪过,才想到让孩子了解挣钱是多么不容易……
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了解父母是怎么赚钱的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从来不告诉孩子,自己是怎么挣钱的,不告诉孩子挣钱是不容易的,孩子就会认为钱是唾手可得的,钱是从天而降的,他也就不会懂得珍惜金钱,不会合理消费。
许多家长出身贫寒,吃尽了生活的苦,当他们富裕了,他们觉得不能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不能委屈孩子。于是,抱着只想让孩子过上好生活的单纯动机,不传授工作赚钱的理念,不让孩子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在经济上“宠坏”了孩子,使孩子养成了钱来伸手的习惯,结果害了孩子。
家长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和节俭的习惯,应该尽早开始。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可以带着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参观,让孩子看看自己工作的场景,甚至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让孩子参与其中,然后给孩子将一些“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让还知道父母是通过劳动、工作来挣钱的,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生活态度。
当孩子长大一些后,可以鼓励孩子打工挣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当年就是这样挣钱的,通过自己的付出换取报酬,是让人自豪的事情。”引导孩子自力更生,赚取零花钱,对培养孩子的勤俭的品质是很有必要的。
9.让小脑袋里装满正当的生意经
王女士很少给儿子强强零花钱,却发现儿子手里总是有很多零花钱,一问才知道,不久前家里给强强买了一套《红猫蓝兔》,其中一本强强已经有了,于是他把多出的一本卖给了班上一个同学,赚了20元钱。没过几天,强强花两元钱买了一块大家没见过的漂亮橡皮,又以50元的高价卖给了同学,净赚48元。
强强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就会带很多好吃的去学校,一次她问强强:“你带这么多好吃的能吃完吗?”强强说:“能吃完,但是我不把它们吃完,因为我还要留一半卖给同学呢!”经过了解,高女士发现原来学校没有卖吃的,强强就把东西高价卖给同学:方便面1.5元可卖4.00元,可乐2.5元可以卖5.00元,几乎所卖的东西都翻倍,他又把赚到的钱借给同学,一周内还需加收5块钱的利息,两周内还加收15元的利息。
看到儿子如此有赚钱头脑,高女士真不知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忧虑。
小小年纪的孩子,如今脑子里充满了赚钱的“鬼点子”。这是很多父母长期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成果,他们希望孩子的小脑袋里多一点生意经,多一点投资和理财的知识,这样孩子们就容易学会精打细算,学会充分利用每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