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地牵龙
24586500000037

第37章 开天辟地人自立(37)

高建国一接到消息,马上激动地向正在进行汉江穿越的职工们宣布长江盾构穿越的胜利,汉江穿越工地立刻沸腾了,群情激昂,当天18时26分,他们一举用带水挖泥船大开挖成沟、小平车轨道曲线发送和控制、管道负浮力底拖法过江的施工方法,成功地把1382米长、1004吨重的管道顺利地穿过了汉江。当天的《石油管道报》头版头条报道的题目是这样的,引题是“忠武工程‘日下两城’,盾构出土‘气龙’过江”,主题是“长江红花套穿越、襄樊汉江穿越,同日告捷”。

消息通过电波传向大江南北。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发来了贺电。业主中国石油集团总公司管道分公司发来了贺电。德国海瑞克公司在贺电中说:众所周知,此次贵公司所承担的红花套项目,其地质条件之复杂,水压之大,几乎为中国目前运用微型盾构技术进行隧道施工最为艰难及最具挑战的项目。然而凭借贵公司的胆识、智慧及辛勤的工作,在该项目的实践中成功地证明了贵公司在现场管理及设备使用方面的综合驾驭能力,完成了世界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隧道。

在4月1日贯通庆典上,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局长苏士峰,亲手郑重地把他题写的“中国石油第一盾”牌匾颁发给任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经理的他和公司党委书记任延年的手中。

当天晚上,在庆功宴上高建国没喝多少酒,却醉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酒不醉人人自醉,“中国石油第一盾”终于在他手中变成了现实,梦想终于成真,他没有辜负各级领导的重托,他干了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后来,他说当时看什么都在旋转,实在是太激动、太兴奋了……后来《石油管道报》在评论员文章《创新才能超越》一文中,这样写到“第一次干,就遇到了中国最难。这是一次挑战,但更是一次机遇,一次向世人证实管道局作为中国唯一的专业化管道施工大型企业的失利的机遇。现在管道局成功了,中国管道人成功了。因为管道四公司完成了红花套长江盾构穿越全面贯通,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石油第一盾’。”

再后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耕到贯通的隧道中视察工作,对如此工程奇迹,兴趣非常浓厚,指出管道局主力军地位不含糊,指示今后要综合利用好这条隧道。

被誉为“中国石油第一盾”的长江红花套穿越,是忠武输气管道工程的“卡脖子”工程之一,它的成功,实在来之不易……建设忠武输气管线、开发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改变两湖地区的能源结构是石油人的一个梦想。这项工程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规划。1975年,毛泽东主席对鲁宁和忠武两条管线做了圈阅,同意这两条管道投入建设,由于勘探技术及资源等原因中途下马,至今的一些国道仍是在当年管道伴行路上修建的,当地百姓还记忆犹新地称之为“管道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能源结构调整和保护环境、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有关政策法规的出台,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决定重新启动这个项目,并开始前期运作,真可谓川气东送,绘制宏图三十载,入梦三代石油人。

忠武输气管道工程“一干三支”,全长1347.3公里,四穿长江、七大跨越,另外大中型河流穿越42次,水情、地质和气候状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堪称中国长距离输气管道建设之最。四次长江穿越中,后来有着“中国石油第一盾”美称的、总长度为1397米的红花套长江穿越,位于宜昌宜都市红花套镇—云池江段内,穿越地点距长江三峡工程70公里,距长江葛洲坝工程45公里,距宜都市13公里,距红花套镇4公里。忠武输气管道在红花套穿越长江后进入江汉平原,直达武汉。

长江红花套段是忠武输气管线的必经之路,被称为“卡脖子”工程之一,这里江面宽阔,地层含水丰富,水压较大,河床地层岩石结构极其复杂,专家们经多年数次论证,跨越、定向钻穿越、顶管穿越等传统的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和方案都因地质条件复杂、风险因素较高等原因被否定。那么,如何牵气龙过江?成了这个工程的焦点问题。专家们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特点进一步考察,参照国外经典工程,论证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只有用世界最先进的泥水加压式盾构机,从四十多米深的江下岩层穿过去。通过大量的可行性研究和市场调研,盾构法隧道施工工艺成了最佳的选择。

世界各国城市建筑历史表明,继19世纪的城市桥梁和20世纪的摩天大楼之后,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纪元。隧道和地下铁道以及市政管网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盾构技术是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性成洞的世界先进隧道开挖机械,在国内外穿越施工市场上,采用盾构技术将是必然的选择。

“金刚钻”已经选定,瓷器活谁来揽?谁敢横刀立马担此重任?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往今来,她孕育了无数时代英雄,谱写下几多壮丽的诗篇。2002年,高建国带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这支管道建设主力军,承载着西部大开发的重任,寄托着两湖人民的期盼,满怀豪情地来到楚天大地,参与忠武输气管道工程建设,和四川、华北、新疆、大庆、辽河、管道局、吉林、大港等国内和石油系统20多家管道专业化施工队伍一道来实现老一辈昔日的梦想。

高建国,身高1.82米,是典型的东北大汉,时年38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1年参加工作。1999年2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总经理,因其带领公司广大职工牢牢抓住了涩宁兰、兰成渝、西气东输、忠武线、利比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内外重点工程建设,使公司快速实现了有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长输管道施工主力军的地位。而且成功地打造了“中国石油第一盾”、创造了9项全国企业新纪录。高建国也因此荣获了全国优秀企业家、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先进个人、集团公司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集团公司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和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企业家创业奖、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优秀管理者和突出贡献奖、管道局劳动模范、管道局十五期间科技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时代选择了高建国,选择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因为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决定重新启动忠武输气管道项目,开始前期运作的时候,高建国就下决心干红花套长江盾构穿越工程。他组织技术人员抓紧一切时间,搜集、学习盾构穿越施工技术,编制“忠武输气管道红花套长江盾构穿越工程施工方案”,同时,积极奔走各方进行游说。对于盾构施工来说,不成功,就只是失败,而且损失是巨大的。国外和台湾的一些盾构施工专家,说管道局不能搞,四公司不能搞,包括说中国人根本搞不成,高建国不听也不理会这些,反而更坚定他搞盾构施工的决心。国内,有的领导说那里地段地质情况复杂,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你们能行吗?有的领导说风险太大,弄不好会把你毁了,还是算了吧。朋友劝他不要冒险,稳稳当当干点事算了。可他是那种只要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到底的人。他的努力、他的决心、他的信心打动了所有管这项工程的领导。最终,他为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拿到了忠武输气管道红花套长江盾构穿越工程。

红花套长江盾构穿越工程按设计要求主要包括竖井、人工廊道、环片生产、盾构施工四部分。隧道长度1397米,坡度2.5%~4%,隧道断面为圆形,穿越直径3.2米,内径2.4米,南岸竖井深48.4米,北岸竖井深24.3米。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粘土质粉砂岩、粉砂岩、沙砾石、卵石层、粘土层等不同地质条件交错出现;地下水含量大,大部分地段与江水直接连通,最高水压可达4公斤;近500米卵石段掘进,在国内尚无先例,施工风险极大。

长江自古有“黄金水道”之称,是水利、交通枢纽。盾构施工期间,要经历洪水期和枯水期,必须保证穿越施工安全。尤其是在穿越南、北岸防洪大堤时须严格控制超欠挖量,及时壁后注浆,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造成劈裂或压力过小造成充填不饱满,导致地表沉陷,确保长江大堤的安全。

盾构穿越要在地表下40米深处经过岩石层、卵石层、土层三种不同的地质,抵抗0.4Mpa的水压。必须确保作业面稳定,防止作业面涌水、涌砂,避免出现坍塌,严格控制隧道漏水渗水保证施工质量。另外掘进过程中人员须多次进入气压舱并在0.3Mpa气压下进行换刀作业,须要完整的控制体系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1999年,高建国带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开始红花套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秣马厉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建国带领公司技术人员,经过多方调研,慎重研究,确定引进德国海瑞克公司生产的、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泥水平衡式盾构机-AVN2440DS泥水平衡式盾构机,-AVN2440DS泥水平衡式盾构机设备内径2440毫米,自重190吨,由主机4节,拖车7节组成,组装后全长48米。盾构机采用混合背装式刀具,掘削硬度达150MPA,全液压驱动,工作水压0.5MPA,最大扭距780Kn,转速0-8.88rpm,最大掘进速度1.5m/h,最大破碎石块350-400毫米,输送粒径80毫米。

为了尽快掌握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隧道施工设备和技术,高建国带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进行了长达3年艰苦的准备工作。收集、整理了大量国外、国内有关隧道盾构技术资料,并对国内配套设备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力求对施工设备和技术做到全面、细致、深入了解。选派技术骨干人员赴德国海瑞克公司接受盾构技术培训,掌握设备构造及操作技能,取得了海瑞克公司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派主要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到石家庄铁道学院接受隧道工程专业的培训,学习隧道施工的基本知识,取得了隧道工程专业的结业证书;派部分操作人员赴大连参加潜水培训,获得潜水证书,为进入高压舱工作做好准备;组织技术人员参观考察北京地铁隧道施工和南京三江口隧道施工,熟悉了解隧道盾构施工实际过程。

高建国抽调公司技术人员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忠武输气管道红花套长江盾构项目部,任命公司副经理宋华奇为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由公司副经理王平国和隧道工程分公司经理李胜新担任,还有张平、陈绍友、刘斌、刘广仁、刘昆、蔡建辉、高颍涛等技术力量都汇集到项目部,还把靳红星、解立功、刘文乐等作为机动技术力量,随时待命。同时,根据盾构施工的特点和要求,有效地配备技术力量,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撑桨划大船”,正是由于高建国身边有这些技术和管理精英,后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在盾构施工困难面前才临危不惧、处乱不惊、众志成城、勇克难关,最终按期完工,高歌凯旋。

2002年10月20日,高建国带领公司盾构工程项目部进驻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红花套镇光明村,按照周密的筹备计划正式启动盾构穿越长江工程,打响“红花套长江盾构穿越战役”。为了确保盾构穿越按期贯通,他给项目部制定了“倚靠先进技术、攻克长江咽喉、打造世纪精品、确保全线贯通”的工作目标。

施工过程中,每一天都有新的问题和困难,而且许多问题和困难是他们想象不到的。这个工程难,在一定程度上,就难在白手起家,难在没有相关实例可以借鉴,他们就碰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就少一个问题,就这样一点一点向前推进。

竖井是整个盾构工程施工的第一部分,也是工程关键的环节之一。竖井施工采用沉井法,就是在井口绑扎钢筋,支护模板,进行砼浇注,当砼达到一定强度时,挖土下沉,形成竖井。工程刚启动,由于对施工工艺陌生等因素,施工进展较为缓慢,进度滞后。主管竖井施工的项目副经理王平国是个技术型干部,他经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带领技术人员多次反复试验,采取有效措施缩短砼养护周期和竖井下沉施工周期,还以最快的速度调整生产工艺、施工程序以解决施工进展缓慢、生产滞后的其他问题。北岸到达井施工中,由于地质问题,地基承载力太低,发生下沉现象。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他没有慌乱,立即组织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多方面探讨,提出加大套井口盘尺寸,锁口盘下换添沙砾的方法,于2003年4月20日顺利完成出发井、到达井主体工程。

2002年11月23日,开始生产盾构隧道的衬砌——环片。环片是盾构穿越工程主要配套材料,生产技术要求很高,如果工艺制造不符合要求,就有可能产生隧道渗水、塌方和环片破裂等事故。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是第一次生产环片,王平国虽然曾是教土木工程课程的教授,在土木工程有较深的造诣,但也是第一次接触生产工艺如此复杂混凝土制造项目。为了尽快解决试生产中存在的模具、工艺等问题,他组织廖良斌、常喜平等技术和管理人员查找资料、咨询专家,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攻关。随着技术问题一个个解决,环片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了。最终以环片合格率100%、工期比计划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全部生产任务。

盾构机下井和下井后设备拼接是工程的难点之一,盾构机单件最大重量52吨,单件最大长度12.6米。用200吨吊车起吊,一次入井钢丝绳容绳长度不够,采用接力方式,吊装风险较大。事前,高建国赶到现场和宋华奇、李胜新等一块与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设计吊装方案。最后采用井口加装钢梁、用200吨吊车起吊、50吨吊车配合起吊钢梁、200吨吊车两次调整伸臂长度和角度的“三吊一拖”方法,于2003年5月6日顺利完成盾构机吊装下井。

下井后的盾构设备拼接技术要求高,没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是干不了的,项目副经理李胜新挑选了一个有经验的技工做帮手,两个人在井下一干就是两天,每天至少12个小时。井下40多摄氏度的高温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量,每当他从井下上来时,几乎虚脱了。5月8日盾构主机四大部件吊装安装完成。

2003年6月4日,调试完盾构设备主机和国内相关的配套设备,同时全部完成盾构施工地面的设施建设。

2003年6月5日,伴随着巨大轰鸣声,盾构机满载着万千石油管道人的期望,踏上征程,预开始盾构掘进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