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大地牵龙
24586500000008

第8章 开天辟地人自立(8)

对祖国的强烈爱心和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使潘家华退而不休。他像运动场上跑完第一棒的接力赛运动员,正在承接着新的接力赛,渴望冲刺到更加辉煌的站点。

我国的长输管线大部分已经运行了20年以上,有的已“超期服役”,因而管道的安全问题是潘家华十分挂心的一件事。他要组织有志于这项工作研究的专家一起攻关,建立一整套长输管线风险分析软件包。《油气储运》杂志已在1995年连续三期发表了他所撰写的“油气管道的风险分析”的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液化石油气的应用在我国许多省市迅速兴起,但这类储气库的设计、施工在我国还是一项空白,潘家华想带领有关专家和年轻的技术人员一起攻克这个堡垒。

潘家华的另一桩心事是关心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石油不仅是战略物资,而且是关系着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政治问题。他要进行大型战略储备油库建设的调查和研究。除此之外,他还要加大对油库消防现代化的研究。潘家华自己设定的这四项新的研究课题,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原副总经理李天相同志曾两次给潘家华写来亲笔信,支持他的研究,从精神上给予他极大的鼓励。

中国石油重组改制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也进行了重组,管道工程系统仍叫管道局,主业管道输油部分称管道公司,西气东输项目立项后又新组成了一个西气东输工程项目部,潘家华一下子成了这三个单位的高级顾问,光办公室就有三处。后来,西气东输工程项目部搬到北京办公,潘家华就把办公室搬到了自己的家里。除此之外,他还有两处办公室,工作安排是隔天分两处办公。由此可见,潘家华的工作虽不是日理万机,但也算得上日理千机或是日理百机了。

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高级顾问,潘家华十分关心着这个国有特大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国石油集团重组后,管道工程系统一下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输油主业,日子变得紧张起来,职工的情绪不稳,思想非常活跃。

这些情况,潘家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夜不能眠,挑灯疾书,提出了“中国石油集团重组上市后我局管道工程系统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建议书。这份凝聚着一位老管道人心血的建议书,第二天就摆在了管道局局长兼党委书记苏士峰的办公桌上。苏士峰同志很认真很仔细地阅读了潘家华的建议,深为这位管道老前辈的精神所感动。苏士峰在潘家华的建议书上批示:“潘总的意见看后令人兴奋,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能解放思想,把事理看透,很值得我们每个领导同志深思。潘总站高望远,对管道事业的执著的精神将鞭策我们去战胜一切困难。”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潘家华的情况,现将潘家华的这份建议书全文摘录。

中国石油集团重组上市后我局管道工程系统发展中的几个问题重组改制是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一条正确的抉择,但在光明到来之前必有剧烈的阵痛。

我局将油气管道等优良资产分开之后,余留部分将如何生存?我认为经过严格的“改造”之后,前景是乐观的,现仅就管道工程部分论述如下:

一、国外的管道工程公司

国外的管道工程公司,除加拿大的努发(NOVA)公司既为管道的业主又兼有工程公司外,据我所知其余的皆为单纯的工程公司,管道的拥有者(即业主)与承包者(即工程公司)是甲乙方的关系,二者依据合同,互相制衡。

工程公司没有“铁饭碗”,更不是“大锅饭”。

世界著名的管道公司,诸如美国的伯克特公司(Betchel)、海湾洲际公司(GIE)、不郎路德(Brown and Root)、意大利的(Snamprogetti)公司、英国的约翰布朗(John braon)等管道工程公司均为赢利大户。

GIE成立于1953年,当时曾拥有1840公里的输气管道,后来专注于管道工程事业,将此条管线卖出,即现在的哥伦比亚海湾管道(Coiumbia Guir Transmission System),GIE亦为美国的赢利大户。

二、目前我局管道工程系统的改造

1.应将设计、工程管理、施工合成一体,组成一个拳头,承担的业务包括投资可行性研究、概念设计、详细设计、采办、项目管理、施工、投产等,在国外多数工程公司施工队伍是有任务后临时组成的,施工设备也是租赁的。

我局有很强的设计、施工能力,薄弱环节是投资可行性研究及项目管理。

投资可行性研究(Invest Feasibilit Study),在中国称为可行性研究,其中包括两部分即技术可行性和投资可行性。对于管道工业,技术可行性几乎是不存在问题的,重点和绝大部分的工作是投资可行性研究上。我国原为计划经济体制,投资可行性研究实际上是应付上级部门(如计委)的,其深度、广度、可信度与国外有相当大的距离。本人曾多次参加国外大公司所做的投资可行性研究,对其中差异深有体会。

在国外大型管道项目的管理方面,诸如各环节的衔接、人员调动、设备安装、物资调配、与第三方检验的配合、进度安排、成本核算等均有一套相当成熟的办法,可谓有条不紊。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2.要树立全面作战和打天下的思想

油、气管道是我们的老本行,除此之外,煤浆管线、矿浆管线、水管线,沿海城市向深海排污管线,LPG及LNG管线,各类装卸油码头及LPG、LNG码头,各类油库及LPG、LNG库等等均是我们争取的对象,近几年管道设计院及我局的施工公司均有很好的表现。

从国内来说我们对南方市场的开拓较差,从全球来说我们所“占领”的地域还太少。

十多年前,我曾与Bechtel公司的一位领导交谈,谈到市场时,他一口气谈了十几个美国以外的项目,如数家珍一般,当时作为总工程师的我深感惭愧,从此树立了我们一定要打天下的决心和思想。

要想打天下第一件事就是“跟踪”,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上各个角落的项目。

第二要会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学会“拉关系”,交朋友,熟人好办事在全世界都适用。

第三要有高超的战略和技术,仅举海南岛至香港海底管道为例。为得到此项目,意大利Sapain公司与原为竞争对手的Brown&;Root公司,实行优势互补,临时组成一个公司联合进行投标。当得知亚洲某竞争对手很低的报价后,他们研究多日,认为按常规作战无法取胜,只有靠速度取胜,他们向业主提出超前完工予以鼓励的要求,当获得业主同意后,他们精打细算,报出了最低价而中标。中标后,他们科学施工,巧妙的避开了台风期,不仅创了世界敷管纪录,且因超期完成而获得不少利润。

总之,商战如战争,我们对此还仅是个初中学生。

第四、要彻底打破大锅饭,划小经济核算单位,论功行赏,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让每一个公司成员的命运与公司的命运,与项目的成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我们管道人聪明、勤奋、刻苦、耐劳。苏丹之战已震惊世界,作为一个老管道人,我深信我局管道工程系统一定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潘家华的建议,给了管道局工程系统的公司许多安慰、许多鼓舞。《石油管道报》1999年8月4日一版以“我们的前途充满阳光”为题,刊发了记者对潘家华的访谈录。潘家华说,非核心企业经过严格的“改造”之后,前景是相当乐观的。重组之后,管道局的支柱产业是以工程和设计为主。因此,目前我局管道工程系统进行改造,应将设计、工程管理、施工合为一体,组成一个“拳头”。谈到如何面对国内外工程市场的发展前景,潘家华介绍说,世界各国都在逐步降低污染严重的能源——煤的利用,同时,不断加大清洁能源——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我国也正在逐步加大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以期尽快改变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尽快改变我国环境状况。在世界范围内,除了美国、俄罗斯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网建设比较发达以外,南美和非洲等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管道建设正在进行中。这次我们石油管道职工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1500多公里的苏丹管道,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这是一个很好的“形象广告”。因此,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利用这个“形象广告”,跟踪国际管道工程市场。从国际市场来看:第一,我们将在下世纪初筹建一条由俄罗斯的依尔库斯克油气田经内蒙古进入东南沿海的跨国天然气管道;第二,新疆的塔里木和青海气田至内地的西气东输大干线也将在下世纪初启动;第三,为了满足首都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需要,陕京输气管道也将进行大规模的增输改造;第四,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将在广东的大亚湾等地建设规模较大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上述四方面都将全面带动我国管道建设的全面发展,管道建设的第二次高潮即将到来。

“我们的前途充满阳光”见报后,立即在管道局施工系统内引起强烈反响。潘家华的预测,使管道人看到了机遇和希望。管道施工系统的队伍进一步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抓住管道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乘势而上,也进一步树立了管道人要敢于全面作战和打天下的思想。他们在管道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弘扬“创新思维、实现超越、争雄国内、走向世界”的管道企业精神,苦练内功,紧跟形势,在完成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建设任务后,又移师会战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和忠武天然气管道,并做好了迎战西气东输管道建设的准备。西气东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引起了国内外的特别关注。潘家华作为中国的管道专家,对西气东输工程更是倾注了心血。截止到目前为止,潘家华就西气东输工程已发表专业论文6篇。作为西气东输工程项目部的高级顾问,潘家华更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他要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所掌握的管道专业知识和自己的智慧为西气东输这条中国目前最长的钢铁巨龙做出应有的贡献。潘家华除参加西气东输工程的有关会议外,更多的时间是撰写文章,加大对这条管道的专业性研究。2000年4月5日,潘家华以管道专家的身份,在全国唯一的管道专业性报纸《石油管道报》管道专业特刊上率先发表文章《论西气东输》。这篇文章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对西气东输工程从7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全文摘录如下:

论西气东输在未来若干年内,“西气东输”将是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临战前夕,我们应充分估计到在设计施工中的各种情况,依靠科技进步以智取胜。下面仅就“西气东输”提出若干议题,以做“抛砖引玉”。

1.管线的输送压力

据文献记载,1820年世界上最早的输气压力仅为2.5兆帕,20世纪70年代最高输气压力已达9.3兆帕,从世界范围看,近年来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由挪威至比利时的Zeepipe压力达15.7兆帕,苏格兰的Fiags输气管线压力为14兆帕,但多数输气管线压力在10—14兆帕范围内。将于2000年10月投产的由加拿大至美国的Alliance管线总长3700公里,每年输气量137亿立方米,压力为12兆帕,直径914毫米,厚度15.8毫米。

适当的提高输送压力可得到以下经济利益:当输量确定后,压力提高可使直径减小,管材费、管材运输量以及施工费均可相应下降;压力增加,气体的密度增加,当输量确定后,速度可以减小,从而使摩阻减小,运营费减小;同样输量下,压力提高可取较小直径,较大壁厚使管线的安全性大为提高。根据1970年至1986年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及英国总长为97万公里的管线事故率统计,壁厚越大,事故率越小。

此外第三方破坏在管道的破坏原因中占有较大比例,而管线抵抗第三方破坏的能力仅与刚性有关,即与直径与厚度比有关,压力高则直径厚度比大,从而使管线抵抗第三方破坏的能力大为增强。

我国在四川的天然气管线压力均在2.0—2.5兆帕范围内,陕京线压力为6.5兆帕,压力偏低。笔者认为“西气东输”管线取设计压力为10—12兆帕较好,建议进一步论证。

2.管道钢级的选用

国内有些人主张在“西气东输”工程中采用x80钢级。

加拿大至美国的AIIiance管线在设计阶段宣布采用X80钢级,曾引起轰动和关注,但在施工之前宣布改用X70钢级。

1972年,美国API宣布API5LU标准,称为“超能压力钢管”,API5LU包括X80、X100两种钢,然而至今在世界范围内采用X80钢级的管线总长不足450公里,X100更是无人问津。X80近30年发展缓慢的原因为:钢级的冶炼及轧制过程中,尚缺乏经验,产品质量尚不稳定;X80在制管过程中的焊接以及现场焊接,包括预热温度、热入量、层间温度以及冷却速度等都还没有做充分的试验研究工作,而这项工作又需要较高的费用,多数管线的业主不愿承担这一代价。

我国过去所用钢级较低,近年宝钢及武钢均研制成功X60钢级,今后应逐步向X65、X70发展。西气东输管线钢材等级建设以X60、X65、X70为主,并在此范围内比选,至于X80钢级国际上成熟以后再考虑使用。据1991年至1999年世界油气管道钢级选用的粗略统计,X65和X70钢级所占比重在80%以上,X80钢级仅占2.6%。

3.管线建设的战略布置

管线的建设布置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全线分段同时施工,此处暂称为“全面开花”法;另一种是由气源处开始,分若干段,并沿线建好一段气化一段,然后随着气量的增加再建第二段,此种方法称为“渐进”法。Aiiance管线采用“全面开花”法,在3700公里上分段同时开工,有6500名工人同时作业,预计工期只有17至18个月。

在气源充足,城市管网已建成、只是更换介质或更换气源的气管线普遍采用“全面开花”法,更多的管线则采取“渐进”法。我认为采取何种战略,需认真地加以研究,如采用前一种方法,我国目前施工机具及熟练工种还远不能满足要求,因而需早作准备。

4.直缝钢管及螺旋钢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