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文坛全才——苏轼
24596700000003

第3章 家世渊源

南宋诗人陆游在《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中说:“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这里所说的孕奇蓄秀的地方就是今四川眉山城,历史上又名通义州。谷深水急的岷江自川北岷山发源,由北而南纵贯全城。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苏洵曾赞道:“岷山之阳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鲤鱼。”(《赠陈景回》)苏轼也有“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的感慨。(《寄蔡子华》)《蜀中名胜记》引《通义志》云:“昔人评吾州,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小南门城村,家家竹篱桃树,春色可爱,桥之下流,皆花竹杨柳。泛舟其间,乡人谓之小桃源。”如此温情秀丽的地方,真可谓集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一代文豪苏轼就诞生于此。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阴历十二月十九日卯时,生于这个小城镇的书香门第。他死后七十年,朝廷追谥他为“文忠”,故世称“苏文忠公”。苏轼的家庭虽不算赫赫有名,但也算是“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文人之家。据苏轼之父苏洵撰写的《苏式族谱》和《族谱后录》上下篇的记载,苏洵的祖上三代一直沉埋不显,没有一个出仕做官的,但苏洵之父苏序的文学修养颇高,“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苏序有三子二女,三子中长子名澹,次子名涣,第三个儿子就是苏洵,苏澹、苏涣“皆以文学举进士”,后来苏涣登朝做官,苏序还因此被授为大理评事,累赠尚书职方员外郎。此外,苏序还乐善好施,他常常把家里的米换成谷子,贮存在一个大粮仓中,到了荒年就开仓散谷,救济穷人,苏序的这种品质对苏轼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苏轼的父亲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他“为人聪明,辩智过人”,少年时曾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于是“知取士之难,遂决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苏洵《上韩丞相书》)。他喜爱四处游学,结交名士高人,亲戚们都认为他不务正业,他的父亲苏序却对他很放心,总是说这孩子将来会有出息的。苏序的期望没有落空,当苏洵有了长子苏轼和次子苏辙后,便开始闭门苦读了。欧阳修为苏洵撰写的墓志铭有语:“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门读书,为文辞。岁余,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材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虽然科举不中,但苏洵终于“文章名震天下”,成为了一个虽晚学但很有成就的文学家。《几策》《权术》《衡论》《六经论》《史论》等著作,就是他苦读和思考的结晶。这些著作包含了他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各方面的识略和才能,很有现实意义。可以说,父亲苏洵就是苏轼在政治上的启蒙老师。然而更重要的是,苏洵纵横恣肆的文风对少年苏轼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曾巩赞誉苏洵的文章是“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这种赞誉并不为过。由于自己的出仕愿望未能实现,苏洵便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他常说:“吾尝有志于斯世,今老矣,二子其当成吾志乎!”(苏辙《坟院记》)就连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起名,他也是煞费苦心。“轮、辐、盖、珍,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除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外,苏轼的母亲程氏也很注重对苏轼兄弟的教育。一次,她给苏轼讲《后汉书·范谤传》,她讲道:“范谤,字孟博,东汉汝南征羌人,因党锢之祸为宦官所杀。他在临刑前与母亲诀别,希望母亲不要过分悲伤。范母很坚强,安慰儿子说:‘既有美名,又求长寿,可兼得吗?’”苏轼听了,问母亲:“如果我成了范谤,母亲会赞许我吗?”程氏回答说:“你能作范谤,难道我就不能做范谤之母吗?”由此可以看出,苏轼身居高官后依旧保持着正直廉洁的品性与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是分不开的。苏轼8岁时,进入眉山天庆观中的一所乡塾拜张易简道士为师,全班一百多个学生,苏轼总是名列前茅。三年后,一位名叫刘巨的知名学者来此任教,可没过多久,这位名师就认为自己教不了苏轼了。这是因为有一次刘巨作了一首自认为很满意的诗——《鹭鸶诗》,在班上朗读,当他念到最后一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时,小苏轼顺口插嘴道:“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老师听了颇为震惊,这么小的孩子就有此等的灵气和才华,连自己都自叹不如啊!还有一次,父亲给苏轼出了个题目让他作文,题为《夏侯太初论》。夏侯太初,名玄,三国时魏人,因反对司马氏专攻,被司马昭所杀。苏轼在文中写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趸。”意思是说一个人胆子再大,如果没有定力,也会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知所措。小小年纪就如此睿智,这让父亲预感到这个孩子将来一定前途无量。苏辙在《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一诗中,也有对少年苏轼的描述,“念昔各年少,松筠闭南轩。俯仰道所存”。苏轼自己也曾写诗回顾自己的学习时光,“我昔居家断还往,著述不暇窥园葵”。其中“窥园”是出自董仲舒的典故“三年不窥园”,如此刻苦用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苏轼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爱好广泛,对琴棋书画都很感兴趣。

小苏轼就在这样丰富肥沃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加上他天资颖慧,勤奋用功,一片光明的前景已在他眼前逐渐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