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24607100000008

第8章 古代舞蹈的继续发展与戏曲的逐渐成熟——宋元与明清(1)

1.宋代舞蹈——中原舞蹈的发展

(1)唐代燕乐的继续:宫廷队舞

队舞是宋代的宫廷舞。分小儿队和女弟子队两大类。唐代即已有队舞,如王建《宫词》有“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但还不普遍。队舞的音乐用大曲。宋代大曲的曲式结构沿用唐代大曲,分为三段:“散序”、“中序”和“破”。但因唐代大曲过于庞大,宋代仅采用其中一部分,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称“摘遍”。宋代队舞的主体是歌舞队。其他还有“竹竿子”(又称“参军色”),相当于现在的报幕人,因手执竹竿而得名,其作用在于引舞、念口号和向观众致词;另外伴奏的乐队称“后行”。宋代队舞演出有一定程式:先由“竹竿子”向观众介绍节目内容,多用四六对句的骈体文,称“致语”;然后引导歌舞队上场,称“勾队”;歌舞演完,“竹竿子”再度招呼全体歌舞队上场,称为“放队”或“遣队”。似有谢幕之意。中国舞蹈中的戏剧因素在春秋时代已出现,但到宋代宫廷队舞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已出现了角色分类、表演,加进了歌唱、致词等。今天,在素有汉族民间艺术宝库之称的陕西省,还保留着浓厚的民俗演艺之风,“队舞”仍旧随处可见。

(2)民间舞蹈的发展:社火对舞、妓乐舞与巫舞

宋代的民间舞蹈艺术,是一朵中华舞蹈百花苑中的奇葩。它上承汉、隋、唐三代已成型的舞蹈种类和形式,下启元、明、清三代的舞蹈技艺和发展,在中华民族舞蹈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就舞蹈类别而言,北宋东京的民间舞蹈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节庆时在街巷闾尾中所表演的“社火队舞”;其次是在勾栏、瓦肆中公开表演而在官贾豪门中暗中流行的“妓乐舞”;再次是具有某种宗教和迷信色彩的“巫舞”和“傩舞”了。

在舞蹈风格上,北宋开封的民间舞蹈亦有婀娜多姿的“软”、刚劲雄浑的“奖”、风趣幽默的“谐”、神秘诡谲的“傩”之分,其“软”者多为“妓乐舞”。此种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人曾总结为:袒胸露颈的开朗风格,三道弯的线条,泞、倾、圆、含的动律,轻衣长袖的服饰,旋转跳跃的舞姿,修眉流眄的风韵;含刚健于婀娜,寓神韵于婆娑。这些特点为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的民间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软”舞基本上是徒手而舞,或以带子之类作为舞具,伴奏多为弦、管乐器,以腰、袖动作的婀娜多姿见长。其“奖”者多为军汉、士兵、武人盛装而舞;该舞以鼓铎、兵器作为舞具,伴奏多为打击乐器,以雄浑的气势,粗犷的舞姿为其独有风格,且多和体操、技巧、杂技、武术相结合;今日开封流行的威风锣鼓,就颇具宋代遗风;“奖”舞在北宋时已与“剑器舞”合二为一,很少有单人和双人舞,也不再仅在饮宴时演出,而代之以大型舞队,有时有近千人同时起舞,场面颇为壮观。“谐”舞多为民间社火在大型节庆活动时表演,其风格诙谐滑稽;该舞同样也以舞队形式出现,是北宋百姓最为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此类舞蹈大部分有较简单的故事情节,以幽默诙谐见长,且种类繁多,舞蹈动作简单易学,有相当一部分留传至今,如“舞鲍老”、“舞判”、“调龙耍狮”等。

“傩”舞是与宗教迷信分不开的。其形式诡秘,风格怪异,早期仅流行于古代宫廷,至北宋时流入民间,其作用是禳鬼、驱疫。开封旧时许多道教活动均可寻出“傩”舞踪迹。

(3)由舞蹈走向戏曲:大曲与杂剧

宋代继承了唐代的大曲,又有所变化与发展。一方面,更加精炼,唐代大曲多到数十遍,宋代裁截应用,叫做“摘遍”;另一方面,更加综合,一部分已经综合地运用歌舞、乐诵来叙述与表演故事人物,戏曲艺术由此孕育;再一方面,更加单纯,一部分不含人物情节,只重音乐、舞蹈、朗诵表演,结构比较复杂,是对舞所用的曲子。

宋代是古代歌曲向戏曲艺术转化、发展的转折点,舞蹈已经开始被戏曲所吸收融合,纳入戏曲的表演之中。

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的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又分为两段,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到了南宋,杂剧变为三个部分,即“艳段”“正杂剧”“杂扮”。“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又称“杂班”或“拔扣”。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2.辽、西夏和金的舞蹈——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

辽、西夏、金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其乐舞文化既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也吸收了汉族乐舞文化的成分。

辽的舞蹈极富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舞蹈特色。辽为公元4世纪居住在我国北方潢河(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一带的契丹族。会同十年(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先进入后晋都城开封,改穿汉族皇帝服装。辽在侵掠汉族地区时,更进一步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契丹族喜爱狩猎(辽庆陵壁画有很多鹿的形象),1972年,吉林库伦旗发现道宗(1055—1101年)时辽墓,墓门洞和天井有巨幅彩绘壁画,左壁画有出行图。在乐舞方面,契丹族在建国后仍保留着很多原始的习俗,如:在契丹族的发祥地木叶山,举行祭山仪式并绕树而舞;在“瑟瑟仪”中祭祀太阳神;在“岁除仪”中祭祀火神。这是辽本民族的乐舞,此后逐渐吸收汉族乐舞文化。据《辽史·乐志》记载,辽从后晋继承了唐代的遗制,用于宴会以区别于雅乐,这些乐舞在辽代称“大乐”。辽的“散乐”包括杂剧、歌舞、百戏杂技,是从后晋传来的。《辽史·乐志》记载:“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贵族士大夫家以及民间都有“散乐”演出。辽宫廷宴会上的舞蹈,礼仪隆重,大宴群臣和来使必有乐舞,辽帝还让回鹘、敦煌二使臣跳本地舞蹈。

西夏信奉原始的巫教,厮是专职的巫师,驱鬼治病。乐器有鼓、琵琶、箜篌。唐僖宗时,曾赐拓跋思恭“鼓吹”全部。夏的宫廷里有番汉乐人院的专门机构,西夏毅宗谅祚曾派使臣向北宋要伶官、工匠,并要求买化妆品和戏剧服装。黑水城曾发现戏剧底本《刘知远诸宫调》(金刻本),可见金诸宫调已传入西夏。

女真族本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最初乐器有鼓和笛子。后来,汉族乐舞在北宋时也传入金朝,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五年(1127年,北宋宣和七年),北宋派出去金的使臣,记载了当时金朝的乐舞情况。乐器有腰鼓、芦管、琵琶、方响、筝、笙、箜篌、大鼓、拍板,曲调和中原相同,只是腰鼓下手边太宽,声音就低一些。舞者有六七十人,手露在袖子外面,回旋而舞(《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百戏出场,有汉族《大旗》、《狮豹刀牌》、《讶鼓》等节目,所不同的是有五六个妇女,穿着鲜艳的衣服站在后面,各拿两面镜子,忽高忽低地动着,镜光闪烁,以制造热烈的气氛。金的乐舞仪式是吸收了宋的一套旧制而形成的,如雅乐有文武二舞,文舞名《保大定功之舞》,武舞名《万国来同之舞》。

3.元代舞蹈

(1)宗教舞蹈:《查玛》

元世祖时,藏传佛教的舞蹈《羌姆》由西藏传入,在元代中原地区称“查玛”、“参玛”,俗称“跳神”、“打鬼”,亦称“跳布札”、“布札克”。《羌姆》是在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瑜珈部和无上瑜珈部的《金刚舞》的基础上,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拟兽面具舞和鼓舞结合而成。公元8世纪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境内)密宗大师莲花生向西藏传播密宗教义,建立桑耶寺后,经常演出这种舞蹈并逐步完善,此后喇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按各自的教义发展这一舞蹈。忽必烈尊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为帝师后,八思巴建议在大明殿大作佛事,喇嘛教有取代萨满教的趋势。作佛事要跳《查玛》,《查玛》原是西藏宗教舞蹈仪式,并有记录舞蹈跳法的舞谱。《查玛》随着喇嘛教得以传播,特别是到16世纪后,《查玛》大规模传入内蒙古;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统治漠南后,《查玛》更是广泛流行,到处鼓乐齐鸣,高歌劲舞。《查玛》吸收了印度和西藏舞蹈的精华,并赋予它蒙古族居住地区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从本民族的生活和传统舞蹈中吸取营养,人物造型反映了蒙古人的性格特征和形体美,在衍变中不断规范,并有了严格的训练方法,面具则发展到30多种。

(2)民间舞蹈:《倒喇》

蒙古民族历来是欢歌乐舞的民族,蒙族民间舞如《踏歌》、《倒喇》、《筷子舞》、《酒盅舞》,至今流传在民间,是娱乐性很强的舞蹈,体现着蒙族人民的活力。其中《倒喇》的代表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