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24628200000004

第4章 顽劣少年(3)

眼看儿女个个到了识字读书的年龄,蒙哥马利的母亲找人专门修建了一间教室,从英国聘请来家庭教师,负责讲授自然学科及神学方面的知识,好让他们接受一些基础教育。上课时,蒙哥马利的几个兄妹正襟危坐,全神贯注。但是,蒙哥马利却不喜欢听课。枯燥无味的神学理论,翻来覆去的数学运算,不苟言笑的教师面孔,令他昏昏欲睡。醒来时他常盯着窗外发呆,看看天上流动变幻的云彩,再听听树头跳跃欢唱的鸟儿,觉得心也跟着飞起来。他还想起几天前看到的场景:一批青年志愿军应招入伍,即将开赴南非战场前夕,当地人大摆宴席为其壮行,那些矫健的青年人穿着整齐划一的军装,威风凛凛,在阳光照耀下更加明亮,真是令人羡慕!假如有一天,自己也能这身装束,该有多么神气!要是再当上一名将军,统帅千军万马,纵横驰骋于广袤的原野,那……该是怎样激动人心的事?一次上课时他过于专注于胡思乱想,全然未察觉老师已站到了身边。

“你能告诉我,你在想什么?”老师不动声色地问他。

蒙哥马利吃了一惊,思绪从虚无飘渺的幻梦中急遽拉回到眼前,他支吾了半天说不出话来,索性不再吭声。

老师并不难为他,拍了拍他肩膀说:

“你的小脑袋里也许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秘密每个人都有,但现在,你想它不是时候,这是课堂。”老师说完,意味深长地又看了他一眼,转身走了。

就这样,蒙哥马利瞎混了几年,什么也没学到,成绩自然更不用提了。而且劣性不改,经常违犯课堂纪律。

塔斯马尼亚的冬天来到了,因为天气潮湿阴冷,为了保持教室干净暖和,蒙哥马利的母亲亨利夫人就命儿女课余去附近林区砍柴。有时,就在那里准备晚餐。伯纳德最喜欢这个。整个过程表现得中规中矩,一路嘴里哼着歌,蹦蹦跳跳,劲头十足。可他晚餐上吃得太多,食物来不及消化,得了严重的肠炎。

蒙哥马利的父亲,主教亨利,对儿女的成长并非完全不闻不问,空暇时也同孩子们交流思想,讲述一些做人的道理。父亲去教堂布道,时常把他带在身边,试图改变他桀骜不驯的性格。不过好像没起太大作用。父亲自己也很可怜,母亲掌控全家的经济大权,每星期只发给父亲几个先令,多要就会遭到严厉盘问。对于母亲的专制霸道,父亲虽然内心不满,也没有办法。有时候,蒙哥马利看见父亲在母亲面前忍气吞声,唯唯诺诺的样子,心头涌上一股酸涩的味道。在蒙哥马利的童年记忆里,父亲是个慈祥的长者,和蔼可亲,他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在外面备受尊敬的主教,在家里却如此惧怕自己的妻子?他把父亲的忍让退避看作是一种软弱、无奈和窝囊。但他始终崇拜父亲,父亲的形象在他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尽管对宗教毫无兴趣,但蒙哥马利却为父亲对事业所表现出的矢志不渝的精神,而深深折服。时光飞快,转眼父亲在这个偏僻蛮荒的海岛任职将满10年,回英伦大陆似乎遥遥无期,可总不能永远这样下去吧?他相信,事情会有转机的。

1901年,蒙哥马利的父亲向国内起草了一个报告,提出任职英国教会海外社团的部长应具备的相关条件等问题,引起重视,英国国内来函,邀他父亲回伦敦,就任这个职位。亨利主教起初嫌干此职务有损颜面,不肯答应,亨利夫人也认为既然已在此定居多年,生活趋于习惯,不必再折腾一回。可主教架不住人家三番五次劝说,最终还是同意了,于是带领妻儿老小,离开生活了12年的塔斯马尼亚,从墨尔本坐船,举家又搬回伦敦,住进宝灯路19号。

到了第二年初,蒙哥马利的父母找到离家最近的圣保罗学校,把他和他哥哥唐纳德送去读书。这是一座大型公立学校,位于泰晤士河附近,周围气氛安谧宁静。学制5年,并且奉行强制性教育,这对蒙哥马利来说似乎难以忍受。不过他很快发现,学校要比在家里开心多了。蒙哥马利后来说在圣保罗学校的五年,是他度过的极其宝贵的岁月。他像一匹脱缰野马,忽然觉得可以挣开母亲的束缚,去享受自由无拘的生活。这里充满新奇与刺激,海阔天空,一切任凭他随意舒展了。

开学第一天早上,母亲为他和唐纳德戴上常礼帽,兄弟俩高高兴兴出了家门,不料却差点惹来是非。他们哪里知道,在圣保罗学校,只有资历最深的人,方可戴这种常礼帽。多亏学校的门房好心,告诉他们赶紧脱掉,才避免一场事端。

这时的蒙哥马利,个头不高,身材有些偏瘦。不过在澳大利亚的十多年,他练出了一副游泳的好身手,体形匀称,体格健壮,浑身充满活力。蒙哥马利摩拳擦掌,准备露露脸。可上学没几天,回来之后,又变得垂头丧气。原来,当时在英国学校里,盛行玩打板球和橄榄球,而他对此一窍不通,蒙哥马利沮丧极了。

他开始发狠苦练打板球和橄榄球,三年之后,技艺突飞猛进,当上了第15橄榄球队和第11板球队的队长。大家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蒙哥马利自己也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他后来在回忆录里,不无得意地写道:

在圣保罗学校,我第一次计划我自己的战役(在橄榄球场上),那儿常有一些激烈的竞赛。当时,我同时代的人中,有的评论我的战术是特殊的。下面我引用一篇登载在1906年11月学校杂志上的文章。我得解释一下,我在圣保罗学校时的绰号是“猴子”。

我们不平凡的历史专栏一号:“猴子”

“这头机灵的动物,穿着球衣,以橄榄球场和其他这种可去的地方为家。它彪悍凶狠,精力无穷,邻近的动物见之害怕,因为它会把它们的头发拔掉。这叫做‘擒抱’。经常可以看到它同它们一伙,一阵短跑,用一股动物的蛮劲,把一只椰子扔来扔去。它对异族决不留情,踩踏它们的脑袋,拧着它们的脖子,并且用许多难以想象的手段对付它们,目的无非是要证明它那颗爱国之心。

要猎取这头动物,是很危险的。它疯狂地直向你冲来,从不稍停,手里抱着椰子,由其中一个伙伴陪伴着。正当倒霉的运动员想干一家伙时,椰子却传给它的伙伴了。这位扑空的好猎手还未弄清情况时,这两头动物早已过去了。

因此,大家还是不要猎取这头猴子为好。即便逮住了,也不见得好吃。它以食炸面饼圈为生。如果决心不听这个忠告,猎人最好先把自己头皮剥掉,免得被做成肉卷。”

蒙哥马利似乎天生具有一种竞技和领导的才能,他目光敏锐,善于观察,这使他在球场上大显身手,出足风头。可提起功课,蒙哥马利就不那么愉快了,在圣保罗学校头三年,蒙哥马利的成绩一团糟。老师评价他的神学论文写得“十分差劲”,拉丁文、法文、科学和艺术的成绩,还勉强凑合。英文作文几乎不会,从1902年人校到1904年,得到的差不多全是“很差”的评语。蒙哥马利后来坚决认为,自己的英语表达至少是清楚的。他说:

貌合神离的蒙哥马利与艾森林豪威礼。

“我所说的话,人们可能不同意,但他们至少都能理解。也许我错了,但我认为我的表达是清楚的。人们也许会不明白我所做的事,但我愿打赌,他们决不会不明白我所说的话。至少他们相当了解那些他们所不同意的东西。”

50多年以后说的这番话,多少有点为他学业不好辩解的意思,充分显示出蒙哥马利性格中的自负和永不服输。不过在当时,英文老是不及格,的确让这位未来的英国元帅难堪。

蒙哥马利在学校里,特立独行,行为有时显得稀奇古怪。一次,亨利夫人来校了解儿子的情况,蒙哥马利的拉丁文老师负责接待了她,谈到蒙哥马利在校的表现,这位老师含蓄然而讽刺味十足地对她说:

“看得出来,伯纳德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他懂得轻重缓急,努力不使同学的家长感到过分刺激。”

亨利夫人听出了弦外音,当时十分尴尬。回来后,不免又要动用棍棒,却四处遍寻蒙哥马利不着,原来他早已听到风声,溜出去躲避了。几天后,蒙哥马利在神学课上散布歪诗,引得底下学生嗤嗤发笑,被老师告到校长那里。校长命人将蒙哥马利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蒙哥马利望见校长一脸怒气,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心里怦怦乱跳。

“转过身去!”校长命令道。

蒙哥马利迟疑了一下,只好照办,没等他定过神,身上已结结实实挨了两棍。蒙哥马利不作任何挣扎,不哭,也不叫,他对挨打已变得习以为常,而且勇于承担罪责。他若无其事的样子使校长和围观的人吃惊不小,校长无力地挥挥手,让他走了。

蒙哥马利并不是那种顽劣得不可救药的学生,他有自尊心,争强好胜,只是不爱学习罢了。但有件事却真正触动了蒙哥马利,并促使他定下决心认真学习。

1904年冬,学校的成绩单送到了蒙哥马利的父母手中,上面这么写着:“以他的年龄来看,他算是个落伍生。该生要上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把握不大,必须努力学习。”

蒙哥马利的父亲一心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将来做个牧师。当时在英国,牧师虽然收人不高,可受人尊敬。但是,蒙哥马利却不感兴趣。他早已决定投身军旅,当一名帝国军人了。

蒙哥马利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立志从军,或许在塔斯马尼亚时,那群准备去南非打仗的志愿军的威武英姿,在他脑海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或许他冒出这样的念头,是受了他大哥哈罗德的影响。他的父亲亨利,对于两个年长的儿子哈罗德和唐纳德的未来,曾煞费苦心。1901年秋天,他们全家从澳大利亚动身返回英伦之前,亨利给岳父法勒写信说:“哈罗德不喜欢英国。他骑术精湛,除非去陆军服役,否则就无用武之地。他又不是块读书的料。对社会漠不关心,个性独特,体壮如牛,我想他去南非发展比较合适,那里安谧宁静,对他胃口。”他父亲还在信中说:“唐纳德天资聪颖,要拿剑桥大学的奖学金,易如反掌。但首先得把他送进一所好学校才行。”第二年春天,当蒙哥马利一家乘船抵达普利茅斯时,哈罗德通过外祖父法勒和祖父罗伯特的关系,当上了一名皇家陆军军官。接着,随军去了南非。到了南非,正赶上参加快近尾声的英布战争。战争结束后,哈罗德就一直留在那里,没再回来。而蒙哥马利的二哥唐纳德,在进圣保罗学校后的第一个学期末,就顺顺当当拿到剑桥大学的奖学金。他后来成为一名律师,移居加拿大,人了加拿大国籍,还当了议员。

不管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总之,蒙哥马利在上圣保罗学校的第一天,作出了一个令父母瞠目结舌的决定。他事先没同父母商量,自作主张选了陆军班。这个班是该校最差的班级,功课稀松,被人嘲笑为“笨蛋的乐园”,选的学生多半不求上进,只图混个毕业了事。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志于从戎的热血少年。晚上,他把决定告诉了父母。

父亲乍听到这个消息,沉默不语,半晌,开口说:

“能否告诉我,伯纳德,为什么选择陆军?”父亲语调低沉,显然,他对儿子的决定非常失望。

“……”蒙哥马利没有回答。

“真的这样决定了?不可更改了吗?”父亲又问他。

“是的。我已经决定了,而且不准备更改。”蒙哥马利盯着父亲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那好吧,”父亲也盯着他,眼神变得悠远深邃,蒙哥马利从没有见过父亲用这样的眼神看他。

“是你自己拿的主意,这很好,这样的抉择或许是对的,也可能错。但终归是你的抉择,既然主授你以自由的旨意,他也会赐福给你,我的孩子。”

父亲没再说什么。他母亲莫德则不同了,坚决表示反对。她认为去了陆军班,和一帮不学无术的劣等生混在一起,等于自毁前程。只是蒙哥马利此时羽翼渐丰,更加倔强,亨利夫人拿他也无可奈何。母子俩大吵一场后,伯纳德终于成功贯彻了自己的意志。这可能是他生平第一次迫使母亲让步,在同母亲十几年的较量中,蒙哥马利终于赢了一回。

蒙哥马利满怀军人梦想,在圣保罗学校转眼读了三年,可校方却评价他上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把握性不大,这无疑使他深受刺激。得知此事的瞬间,他呆住了,站在那里半天,脑子里像塞入一团乱麻,停了一会,思绪有点清醒了,他才迈开沉重的步子。

蒙哥马利的父母同样震惊。出乎意料,亨利夫人这次并没使用棍棒来惩罚儿子,她只淡淡地对他说:

“伯纳德,你已经不小了,有些事情该学着好好想想了。你自己的事,别人帮不了你。”“是的,我是应该仔细想一想了!”蒙哥马利心里念叨着,他想了许多,他明白,照这样下去,进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理想,怕是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了!如果连军校的门槛都进不去,成不了皇家军官,一切还有什么好谈的呢?当将军、元帅,去指挥千军万马?那不等于痴人说梦?想到这里,蒙哥马利竞有种心碎的感觉。

“看来不努力不行了!我得好好学习,为了实现理想,决不能这样了!”他终于下了决心,一定用功!

好在他并不笨,经过一番努力以后,成绩有所进步。但远谈不上好。不久他升入陆军班,开始为考取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做准备。

1906年秋季的某一天,天高云淡,轻风从英吉利海峡上空吹来,舒适中夹杂几丝凉意。蒙哥马利坐在宽敞的教室里,终于迎来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入学考试。在此之前,他已经通过一次检定考试,但那还不算,他想,这一次,才是真刀实枪的考核,自己能考取吗?如果考不取,怎么办?万一真的没考上,有没有第二次机会呢?蒙哥马利心里犹如盛了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忐忑不安。试卷发了下来,他飞快地瞄了两眼,还好,试题不算很难,有不少自己以前复习过,没问题!他放下心来,奋笔开始答题。教室里寂静极了,蒙哥马利只听见笔尖划纸的一片“沙沙”声。

考试结果很快公布出来,蒙哥马利在170多个考生中,名列第72。他考上了!

1906年底,蒙哥马利收拾行李,准备离家去上军校。同母校告别的时候,他依依不舍。圣保罗学校五年的学习经历,使他受益匪浅。回顾这段难忘的生活,蒙哥马利后来说:“在那儿,我体验到了社会生活的初步经验,这在家里是不可能得到的。”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第一次领略了什么是领导,什么是权威。对这两者,我都以有限的见识热切地抓住它们并行使过,虽说可能有些笨拙。”

尽管眷恋这段美好时光,可蒙哥马利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抛弃童性稚气。未来已在向他招手,蒙哥马利毅然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去实现他远大的抱负。

英军高官到蒙哥马利的部队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