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24695500000026

第26章 智慧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5)

学会漂泊的日子里,路依然遥无边际。滚滚红尘中,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偶尔停下来,在陌生的街头,在夕阳将落未落的黄昏。尽管周围有人群、有房屋、有灯光,有让人追寻、让人迷恋的热闹,可是,只一瞬间就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彷徨、孤独,这所有的辉煌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忽然却步不前,只因记忆中那一面旧泥墙,爬在墙上的紫藤萝,几株香气四溢的栀子花树,花上碎碎点点的阳光。灶膛里星星点点的火焰。那每一缕袅然升起的炊烟。因炊烟的飞舞而呈现的风的姿态,狗的嘶哑的吠声,门前树下那条空凳子的孤单守候,父母亲满满的爱的牵挂……于是,一刻也不能停缓地上路了。所有生命中匆匆放下了一段时间的所有,在推门的一刹那,都细细密密地回来了。

于是,怵然警觉:这一生一世里,不论路在何方,又将去向哪里,家是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的牵挂。黎明时出门的那一回头,黄昏时进门的那一颔首,在厚厚沉沉的生命里,攀成永远的常青藤。

尽管,我会由被人牵挂而变为牵挂别人,但这份对家的依恋依旧。我还是那个处在长途中的人,还是那个奔波忙碌、时常不知所措的人,还是那个茫茫然疲惫不堪的人。而家,永远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意识里,在醒来梦去的眸子里,清晰如昨日。它们总是站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一个固定的地方,以它的一片馨香、明媚,温情地指引一颗心归来,洗尽那尘世中的种种铅华,让那颗心忘记漂泊路上的苦涩,从而撑起一片希望,只为明日又可以轻轻松松地上路。

“家是一个人点亮灯在等你”,记不得这样温馨的文字出自哪本书了。可是确实啊,家从一个人生下来起就是他生命中一束橘黄的灯光。因为有家,因为有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不会因无根而枯萎;也正是因为有家,因为有如此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你拥有什么

希腊国王曾问着名的立法者梭仑:“告诉我,我的生活过得好吗?”梭仑回答道:“没有人能回答您的问题。”这位古代的法理学家认为,只要生活还在继续,就不能断定一个人的生活是幸福还是忧愁。因为,可能在一夜之间,命运的转变会将你从幸福的高处打入悲伤的谷底,或者相反,从悲伤的谷底升入幸福的顶峰。

一个人的财运也是如此。许多财务经理会告诉你,除非你将财富兑换成现金,否则都是理论上的。比如,你拥有的股票或房产,就是这么个概念。你从它们身上得不到任何即时的实际好处。只有在将你所拥有的房产或股票卖掉后得到现金,再用现金购买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时,才能获得它们的价值。如果没有将这些资产转换成现金,他们的价值将永远只是想象中的。所以,无论这些资产是失去还是获得,都与你的生活质量没有多少相关性。把资产变成现金后,他们的价值就成了现实。即使是这样,这种价值也是相对的。

首先,对于每个个体而言,资产是相对的。例如,一个拥有10万卢比净资产的人,如果其中的5万卢比变成现金,将明显改善他的生活方式。而如果给一个千万、亿万或者10亿万富翁注入5万卢比的现金,他的生活将不会有任何不同。

不止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拥有10万卢比就已经非常富裕了。而在今天,印度理工学院的一个毕业生起始月薪就可以达到10万卢比。然而,二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能截然不同,赚得更少的前辈们,与赚得更多的后生比起来,显然有更高程度的满足感。

金钱和财富不是绝对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现实领域。没有哪个人是绝对富裕的,富不富只是相对而言。这就是为什么“财富榜”只是以他们的“估计”财富为依据。“财富榜”总给人一种歪曲的图景,美国1970年的首富保罗·盖蒂有一句话说得好:“亿万富翁只不过是历史而已。”

不止是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技术、科学和医学的进步,也在改变财富的概念。在古印度阿克巴王朝时期,即使对于最显赫的权贵,做心脏外科手术也是不可能的事。而在1960年代,一个加入了医疗保险的普通富人,就可以支付起手术的费用。今天,这样的手术更是中产阶级可以接受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国外旅游、长距离通讯、卫生设施和气候控制系统,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

人们只有认识到利益和失去是同一个过程的相同面——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是硬币的同一面——才能对目前的经济下滑有一个正确的远景看法。要知道,即使是在当今经济危机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无论是从食品、居住,还是医疗卫生以及其他方面来说,我们的生活状况还是远远好于过去。

这是我们应该铭记于心的东西。据报道,印度富豪阿尼尔·安巴尼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中,账面损失达300亿美元,被认为是“年度资产波动最大”的富翁榜之首。媒体戏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阿尼尔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获得者”。

但是,尽管面临财富的突然大幅缩水,阿尼尔却并不会比以前更穷。财富不是绝对的,他不是仅仅用某种东西去衡量,阿尼尔所谓的失去,将会被他那个富裕阶层同样的失去而抵消。也就是说,虽然他的“财富高度”缩短是几英尺,别人也同样地比先前矮了几英尺。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谎言?哲学家说,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谎言,因为没有真理是绝对的。有多少真理,就有多少希望。每一个希望都可能是正确的。

幸运和不幸、失和得,不会是永远的状态,谁也不会永远存在。按照哲学家康德所说,存在有许多形式。我们不妨也这样说:真理只是相对于希望而言的。

所以,当事情走向阴暗面,而你感觉未来除了灾难,就什么也没有了时,请记住梭仑的话:忧伤和幸福二者都只是想象中的估计。就像某个人在“福布斯财富榜”上的财富排名一样。谁说印度富豪巨额财富的“失去”,不是一种“名声”或其他方面的获得呢?

不去羡慕别人的生活

萨依特曾是埃及的一位政府高官,34岁就做了副市长,可谓前程一片灿烂。

可惜,就在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主管的城市却发生了一场火灾,于是他被免职,那年他37岁。离官退位后,萨依特的周围依然是一些显赫的人士,富翁、高官、大财团的董事长……大家都为萨依特惋惜,认为他会非常痛苦,最少也要来找他们帮忙。谁想,萨依特却回到乡村,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他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菜,施肥,捉虫,过得平淡而有滋味。没事的时候,他就走村串巷,收集一些民间陶器作为自己的爱好。生活中,他从不理会别人的富贵,更不去羡慕别人的日子,我行我素地过着自己的简朴岁月。

由于他的知识和才能,他很快就在收藏上有了很大造诣。七八年过去,他竟然收集到了几十件世界顶级的民间珍宝。前来买卖的人蜂拥而至,萨依特每卖出一件,都在上千万美元。

有人问萨依特,你怎么会在收藏上有这么大的成就。萨依特说,因为我过得十分简单,从不盲从地去羡慕别人,清静的生活让我可以一心一意地鉴别陶器。

不去羡慕别人的生活,这使萨依特不但摆脱了烦恼,也把收藏做到了罕见的顶端,成为世界级收藏大师。

22岁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都去了大财团、大公司,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生活收入非常低廉,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人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老板。他们开着高档车子,住着大房子,带着漂亮的妻子。而王章程连女朋友都没有。好在他从来不羡慕别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虽然他的生活比别人差了几个等级,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在外人看来,王章程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糟的一种。

王章程却不管这些,10年中他默默无闻,如饥似渴地做着自己的研究。在他35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世界上两项顶尖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迭现,美国十几家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多少年过去,在世界数学界,他被称为数学之王。

非洲黑人哈利默父子,一直过着贫寒的生活,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一心一意地练习长跑。父亲哈利默是儿子的教练,8年中,父子俩从来没有理会过别人怎么生活,对于和别人生活上的差距,父子俩从来都是视而不见。正是因此,两人每天都过着快乐的日子。不去和别人比较,你的生活自然就会快乐。8年后,小哈利默的长跑速度有了惊人的长进,他一路过关斩将,先是夺得非洲长跑冠军,后又在世界锦标赛上夺冠。父子俩把这一切归功于对外界的淡漠。在总结生活的发言中,小哈利默说,这些年,我和父亲从来没有理会过别人的生活是怎样优越的,我们更不会去羡慕别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才不会因为与别人的生活差距而让我们陷入不幸的烦恼。

包维尔自小就十分喜欢摄影,大学毕业后,他对摄影到了痴迷的程度,无心去挣钱工作。从此包维尔过着简单的生活,从不理会自己的生活是富有还是贫穷,只要能够摄影也就够了。他穿着破裤子,吃着最简单的汉堡包。在别人眼里,他是困苦贫穷的象征。而包维尔自己却过得异常快乐。

在他27岁时,他的人物摄影技术开始登峰造极,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物摄影大师,并为英国首相拍摄人物照,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至今为全世界100多位总统、首相拍过人物摄影。请他摄影的世界名流更是数不胜数,排队等候一两年是常事。包维尔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世界顶尖级摄影大师。

正因为他从来不羡慕别人的生活,才会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干自己的事,也才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生活中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往往并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别人的生活和别人的模式。

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就会给自己造成混乱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宁。

羡慕别人的代价,常常就是失去自己。不去羡慕别人,你的日子就会变得悠然平静,从容不迫。不去羡慕别人,你才会找到自己的生活,完成你自己的事业,达到你自己的目标,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你的信,寄出去了吗

因为搬家要整理些东西,那个下午分外忙碌。在书橱的最下方,居然翻出一个大信封,里面是三个贴着邮票却没有封口的信封。我想在扔掉之前应该先看看里面都写了什么。

这是看起来最旧的一封,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过,涂改的痕迹很明显,还有不少的语法和拼写错误。看了署名,原来是我写给祖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