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低碳消费:我的命运我做主
24706200000002

第2章 低碳消费,让生活更绿色(2)

在英国1987年出版的《绿色消费者指南》中,将绿色消费具体定义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费:①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②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③因过度包装而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④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⑤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品;⑥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

归纳起来,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等。

绿色消费观的兴起

随着绿色市场的兴起和发展,绿色商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种新型的绿色消费观现已逐步形成。绿色消费观更新了人们以往只关心个人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很少关心社会生活环境利益的传统消费观,将消费利益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认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消费利益是不可取的,从而抵制购买和消费那种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的商品。当人们在购买一切商品都乐于选购绿色产品时,这就表明人们的消费观已升华到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的新阶段。绿色消费观的普及必将反馈到商品的生产领域,迫使其采用生态技术和净化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只有这样生产者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这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此外,绿色消费观又是一种现代消费观,只有当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时,才可能实现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需求

席卷全球的绿色消费从食物消费开始,逐渐渗透至人类生活消费的诸多方面。由消费领域起源,反溯至人类的生产活动,由人们的正常生活消费波及至生产消费。

不久前,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消费专业委员会、首都经贸大学、《消费日报》社等单位联合推出的《中国市场消费报告》就明确提出:新的世纪主题是环境保护。绿色消费已经渐渐成为中国消费的主旋律。从吃穿住用行的角度看,目前的绿色消费品大体可分为绿色食品和药品、生态服装、生态住宅、生态用品和生态旅游等。这些产品从生产、消费到废弃的全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其中不仅有人们的生存资料,而且还涵盖了一些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绿色消费浪潮还波及家居布置、家具、家庭用品、文化娱乐等各个生活领域,甚至绿色管理、生态设计、绿色采购、生态产业链等生产领域。

绿色生活消费

随着全球绿色消费意识的加强,绿色生活消费需求已成为新的消费时尚。据美国工业界专家估计,美国目前绿色产品占总产品的比例大约为5%~10%;美国1990年就有6000种绿色产品。早在1989年,英国一家公司对美国所作的调查表明:53%的受访者曾因担心产品或包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拒绝购买某种产品;75%的受访者表示,若产品或其包装可回收或分解,他们的购买意愿将会提高,且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90%以上的东京市民认为消费者应认真对待环境问题,厂家不应该生产有害于环境的产品。要做到真正的绿色消费,还必须建立现代的适度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必须同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在其许可的范围内,而不能任意超越,否则仍不是真正的绿色消费。

四、从生产到消费

绿色生产

绿色消费将引起生产领域的彻底革命。全球的绿色消费需求引起了世界各国生产管理者观念的更新,生产者不理会环境的时代已经过去。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要,他们必须摈弃传统的生产观,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开发新的绿色产品。从原材料的选用开始,实现清洁生产;在包装、运输、销售甚至使用后回收的全部环节建立责任体系。为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树立生产者和产品的环保形象。

绿色市场

绿色市场是指专门销售那些绿色产品的市场。在国外,许多超市和百货公司开设了生态柜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已开始关心是否是绿色产品。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净化工艺制造绿色产品,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首先进入绿色市场的包括来自天然产地的或少使用化学农药、不含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绿色食品,不含有化学物质只含有益生物物质的绿色化妆品,以及制冷剂不使用氟利昂的无氟冰箱,还有能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和农用塑料膜等多种多样的绿色产品。绿色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们在消费领域当中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绿色消费

中国消费者协会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国内消费领域存在以下涉及健康安全的问题。

第一,食品遭遇各种污染。表现为追求利润和缩短生长周期而滥用生长素和农药化肥等。

第二,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形成的不健康饮食方式。常吃快餐或以快餐代替正餐等不利于健康的饮食。快餐食品大多含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西式快餐更是如此。长期食用将使人体内过多蓄积脂肪而发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此外,烟酒过度也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第三,日常生活中长期使用高效的人工合成化学品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一些家用人工合成化学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是长期而缓慢的,长期过量使用清洁剂等化学品,会损伤人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的智力发育受阻。

第四,家庭装饰材料中化学污染严重,如今家庭居室装修越来越豪华、高档,但家装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研究表明建筑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塑料及各种黏合剂挥发的有毒气体多达五百多种。

第五,一些厂家故意隐瞒产品所含的有害成分,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大量接触有毒物质,健康权益受到侵害。

有鉴于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发出郑重警示:绿色消费最健康,并提醒消费者树立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观念,选择绿色食品,培养健康饮食习惯,选择绿色生活用品、绿色家居用品和绿色居室装修,科学理智、健康安全地消费。

五、走出绿色消费的误区

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时尚,它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与素养。每个人都应当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来实现绿色生活。但是,究竟怎么消费才是绿色呢?这个问题并非每个人都清楚,甚至有些所谓的绿色消费实际上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绿色消费并非“消费(消耗)绿色”简单地以为绿色消费就是吃天然食品、穿天然原料的服装、用天然材料装饰房间、到原始森林旅游等,这就形成了一个误区——将绿色消费变成了“消耗绿色”。有的人非绿色食品不吃,非绿色产品不用,家居装修时非绿色建材不用,且相互攀比,要多奢侈有多奢侈。我国目前的旅游消费很红火,为了吸引游客,各路“神仙”纷纷树起了生态旅游的大旗,但真正懂得生态旅游的游客和景区管理者少之又少。在人们看来,生态旅游就是游玩“生态”,越人迹罕至的地方越好。一些风景区管理者借生态旅游之名,在自然景观中滥建人工建筑,修建公路,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环境。许多导游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讲解给游客,根本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旅游者更是以为走进封闭的保护区就是生态旅游,随手扔垃圾、乱写乱画、乱踩乱踏,一个风景地开放之后,常常垃圾满地,面目全非。这样的旅游其实是在糟蹋生态、消耗生态。这些所谓的绿色消费行为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出发,而并不考虑对共有环境的保护,违背了绿色消费的初衷。

天然并非绝对安全、纯粹。很多消费者一听到绿色消费这个名词时,很容易把它与天然联系起来,要吃天然的,穿天然的,用天然的,玩天然的。天然的就是安全的,就是好的,野生动植物照吃不误、珍稀动物也不放过,用被保护动物的皮毛做衣饰。其实,很多天然野生动植物身上携带的细菌和病毒很容易感染消费者。2003年的SARS疫情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据专家分析其病毒极有可能就来源于某野生动物并在其与人接触、被人食用后蔓延开来。

绿色并不仅是自己享受天然,如果沿着“天然就是绿色”,让自己尽情享受的路走下去,结果将是非常可怕的。比如:羊绒衫的大肆流行,掀起了山羊养殖热,而山羊对植被的破坏力大得惊人,因此给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使之不仅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后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从而走出绿色消费的误区。

绿色消费必须以保护绿色为出发点。绿色的真正涵义在于给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大更好的保护,使舒适度进一步提高,对环境影响有更多的改善。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而是保留绿色,让更多的人分享绿色。尼泊尔是生态旅游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旅游部门对景区的环境保护非常重视。旅游者在进入风景区以前,随身携带的可丢弃的食品包装必须进行重量核定,如果旅游者背回来的垃圾没有这么多,会被罚款。每个游客只允许携带一个瓶装水或可以再次装水的瓶子,而在山上,瓶装水是不准许出售的,如果你需要水,有专门的地点出售开水,提供为你的空瓶子重新灌水的服务,这和我们的有些风景区到处都是小卖部相比要绿色得多。

绿色消费摈弃浮华,反对攀比和炫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消费动机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本不是坏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热衷于相互攀比,追求奢侈豪华,以示炫耀。他们的很多消费不是出于自己的生存需要,而是想超过别人,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他们竞相追逐新鲜的、奇特的、高档的、名牌的商品,其行为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那些商品的社会象征意义。由此容易形成浮华的世风,刺激人们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在中国,节俭是大多数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在国外,节俭消费也是源远流长,即使在过度消费盛行的工业化国家,节俭消费也没有被消费主义的狂潮所淹没。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实行节俭消费尤其必要。而过度消费不仅增加了资源索取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助长了人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工业化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过度消费,他们拥有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4,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5%;全球消费的破坏臭氧层的受控物质中,工业化国家的消费量占86%;全球现有的有害废弃物也主要来自工业化国家,其产生数量占世界总量的90%。我国民间流行的婚丧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等现象也属于过度消费。这些行为既浪费资源,又没有给人民带来一种满意的生活,对人对己对环境都是弊大于利,应该加以抑制。与过度消费相比,节俭消费会减少资源索取和对环境的污染荷载,有利于环境保护;如果人们主动放弃多余的物质消费,对于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也是很有好处的。

保证身体健康,反对危害环境和身体健康是绿色消费的根本落脚点。因此,绿色消费主张不吸烟、少喝酒,主张食用绿色食品,不食用珍稀动物,少吃快餐,保障身体的健康。

六、消费行为造成的影响

消费行为会影响环境质量

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并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的物质叫污染物。直接影响环境质量的消费行为就是排放污染物。按受到影响的环境要素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土壤污染物;按污染物形态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电磁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光污染物、热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学科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可分为一次(又叫原生)污染物、二次(又叫次生)污染物。此外,为强调污染物对人体某些方面的有害作用,还可划分出致畸物、致突变物、致癌物、可吸入颗粒物以及恶臭物质等。在消费行为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中这些污染物都存在,比如生活中的废水、垃圾,生产中的造纸废水、煤电厂含硫废气等。

消费行为影响生态平衡

消费行为还会影响生态平衡。自然界的空气、水、矿藏资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自然界有机、无机因素及其每一个组分都处在一个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关系网络上,人类的消费活动只要干扰了其中小小的环节,就可能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比如,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获取皮毛造成该物种的灭绝,该物种所在的食物链被打破,影响其他物种生存;酸雨使湖泊水体变酸,使大量水体物种死亡破坏湿地生态平衡;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温度上升,气候变化使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生活受到影响。再比如,能源资源过度开采和消耗影响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等。因此,每个地球上的人都不要轻视自己的消费行为,你对环境的影响就在一念之间,环境也在你的行为中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