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在带给孩子快乐的感受、认知的建立、性别的辨认、自信心的培养、独立能力以及社交技能的提升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是男孩所接触的第一个男人,在形成自我价值观的时候,孩子一直在模仿眼前这个男人的一言一行、举止神态。对于女儿,父亲也是她生命中第一个接触的男人,很多女孩在问及将来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时,会毫不犹豫地答道:“像爸爸那样的!”
父亲在培养孩子强者气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爱是一个人变得坚强的理由,特别是在幼小孩子的世界中,爱是他永远的支撑。希望所有的爸爸多给孩子一些陪伴、信任和祝福,让他自信地面对这个世界。
忧郁的天使
峻康已经上了一个星期的幼儿园了,对我和他来说,这几天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把他哄到幼儿园,刚要离开,他就尖叫起来:“妈妈,你不要走!”
“小朋友们都进去了,你也赶紧进去吧!”
“不,我要你留下来陪我嘛!”
“妈妈要上班的呀。”
“不!我要跟你一起走!”
“你乖乖进去,妈妈下午早点来接你好吗?”
“不,不行!我要妈妈陪着我……妈妈不要我了吗……”
妈妈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吧。幼小的孩子一旦要与妈妈分离,哪怕是一天也受不了。孩子感情脆弱,来自于对亲人天生的依赖。等他慢慢长大,会变得越来越独立,也能越来越坚强地面对种种分离、挫折和心理挣扎。
每个孩子都会有脆弱的时候,但长期心理脆弱就要引起注意了。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心理、感情太脆弱,也是孩子成才的道路上必须及时清除的绊脚石。在这一章里,我想和父母们聊一聊“孩子脆弱该怎么办”的话题。
心理脆弱的孩子往往很悲观,考虑事情总爱纠结于其消极的一面;易沉浸在自己悲伤、忧郁的情绪里。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韩睿渊是其中一个。我看过她的一篇网络日志:“我现在除了死还能做些什么?我是哀怨低回的天使,不属于这个脏乱不堪的尘世。不是我不阳光,是这个世界它真的没有阳光。它虚伪肮脏得登峰造极。我只是无法适应,我厌恶这个世界的虚伪和不公,可是,我又能怎么样呢?我不知道,我哪天会突然地离开,我活着的时候,我会对我在乎的人们很好,不论他们是否像我在乎他们一样在乎我,我不在意,真的不在意,因为我是个被世界遗忘、被上帝抛弃的天使。”看完这篇心灵独白,我愣住了,但是很快一种焦虑与厌恶混杂的复杂情绪就冲淡了我的讶异。
我赶紧致电韩睿渊的母亲,从她的倾诉中了解到:自韩睿渊进入新学期以后,对数理化的学习感到非常吃力,成绩也大不如前,有时候一百分的物理试卷只能考三十几分,老师同学对她不再关注,这使得曾成绩优异的韩睿渊很是失落,渐渐放弃了学习。
“上个星期,她放学回来跟我说,她数理化真的学不进去了,唯一可以考上大学的机会就是报考艺术类院校,艺术类院校对文化分要求较低,所以她想去学声乐。她爸爸和我都不同意,虽然她的声音条件优异,有学习音乐的天赋,但我们不认为这是一条好的出路或者说是捷径。况且学音乐的过程也并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她这么脆弱,到时候遇到一些挫败又会一蹶不振,让我们怎么办?因为我们不同意她学声乐,前几天她又割腕了。”爸爸妈妈对韩睿渊已经束手无策了。
韩睿渊还有一群“同病相怜”的朋友,在她日记的下面,我看到许多诸如这样的留言:“是的,我们不属于这个肮脏的世界。”“孩子,不要怕,即使离开也有我们陪着你。”这群孩子都正值花样年华,却整日哀哀戚戚;对学习、生活消极懒散,却热衷于写一些多愁善感、晦涩而又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他们大多未谙世事,但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看破红尘的姿态;他们可以很好地和人相处,然而一旦有一个人、一件事不如他们的愿,他们就会长吁短叹:整个世界抛弃了我们!
对于这些悲观的孩子,世界是一面镜子,他们打碎了镜子,却沉浸在支离破碎的残片中不能自拔,这才是最可怕的。他们将自己这种悲观和消极的心态当做一种独特的美,认为这是自己有别于主流的资本。韩睿渊曾向我强烈推荐她所崇拜的一个女孩子,这个15岁女孩子在网上人气颇高,有着不少的追随者,她忧郁的外表、深沉而又莫名其妙的哀伤及赤裸裸的自残自杀日记,吸引了许多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为她心碎,为她沉醉,同时也开始模仿偶像种种伤害自己的行为。
我不否认幼小的心灵会过早地承受痛苦和哀伤,但对于大多数如韩睿渊和其朋友那种未经过生活磨炼,为了一点小事就长吁短叹、无病呻吟的“天使”,我是气愤且厌恶的。
歇斯底里的妈妈吓坏孩子
善美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有一个3岁的儿子,结婚生子后,仍与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善美和她的母亲都有些歇斯底里,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吼大叫,邻居们深受其扰,但又无可奈何。每天早晨,邻居们都会听到善美大声对着孩子喋喋不休:“你又尿身上了!刚刚不是才让你小便过吗?就会给我找麻烦!一天要给你换几条裤子你才满意啊?”说来说去无非是孩子尿裤子或是哭闹等常见问题,善美仍然像对着大人似的对着孩子大呼小叫。
有一次,善美带着孩子在家门口玩,对门的外婆也带着自己两岁的小孙女出来玩。在玩闹的过程中,善美的儿子咬了小女孩的手,小女孩“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见状,善美一把拉过儿子,分贝调到最高,一边拼命地摇晃儿子,一边扯着嗓子训斥道:“你敢咬小妹妹?你昏头了你!说!为什么咬人?说,为什么咬人?你说呀!为什么咬人……”
这时小女孩已经在外婆的哄劝下停止了哭泣,外婆打圆场说:“算了算了,这么大的小孩长牙呢,就是爱咬人!别为难孩子了。”
但善美仿佛没听见,还是摇着孩子的肩膀,像是失控了似的扯着嗓子反复地问孩子:“以后还咬不咬人了?”在善美声嘶力竭的重复发问中,本停止了哭泣的小女孩又吓得哭了起来,而善美的儿子则一直瞪着眼睛,撇着嘴,眼泪在打转转,最后承受不住了,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对门的外婆赶紧将自己的小外孙女抱回了家,而善美却仍然在孩子凄厉的哭声中声嘶力竭地训斥儿子。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善美的儿子不仅没有同龄小男孩的活泼好动和阳光朝气,反而整天战战兢兢,如同惊弓之鸟,碰到什么事张嘴就哭。外面放鞭炮,他会哭;手里拿的食物掉地上了,他也哭;就连走街串巷的小贩的叫卖声也会把他吓哭。
妈妈和孩子之间有着如月亮和星星、土壤与树苗般的亲和力。在大多数孩子眼中,妈妈应该是任劳任怨的“慈母”形象,有些母亲过于强势,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我想,孩子变成这样,跟善美的歇斯底里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每天承受着妈妈的大声斥责,孩子怎么能够健康成长?
如今,有很多孩子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自闭、自私、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况。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出现了“草莓化”的倾向,这已经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状。
心理“草莓化”的孩子看上去年轻、光鲜、可爱、充满活力、“表面有刺”很个性,但一有小挫折就像草莓被挤压了一样,瞬间倒下,崩溃。
在感情脆弱、敏感的孩子中,约有10%是天生的内向型性格。相比性格外向的孩子,性格内向的孩子会表现得脆弱一些。性格决定了他们不习惯主动与别人交朋友,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特别是刚上幼儿园或者刚刚搬到新的住处时,除了爸爸妈妈,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会无所适从,陷入一种惶恐不安的境地。
后天的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言行、家庭环境等。家长的言行以及家长自身的性格特征都会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留下印记。就像善美这个较容易“上火”的妈妈,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歇斯底里、喜怒无常,让孩子对周围的环境失去安全感,使孩子变得紧张、脆弱,一点风吹草动也会让他们害怕、不知所措。
你的担心削弱了他的力量
相比“神经大条”的爸爸,妈妈对待孩子往往会失去理智,职场女强人的那股干练劲儿不见了,理性反被泛滥的母爱冲垮。妈妈们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唯恐孩子出问题。
妈妈常常是一家的灵魂人物,她掌握了一个家的家庭气氛,我相信:如果没一个快乐的妈妈,就很难有一个快乐的家庭。然而,大多数的妈妈都过分地担忧子女:安全、健康、课业,甚至长大之后的婚恋问题,几乎无所不担心,你想这样的妈妈会快乐吗?
真相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低估了孩子内在自我成长、自我修复的动力和能力,更多时候,其实是我们依恋孩子,而孩子从诞生起,就在经历一个不断走向独立的过程。孩子的成长是挡不住的,我们总是把他当小孩子看,不知不觉中成了问题的制造者和孩子成长的阻力。
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即使唯一的宝贝时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妈妈也会处处放心不下,生怕自己百密一疏,给孩子带来伤害。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母亲,她们常常设想孩子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然后在脑中将这些假想敌无限放大。她们对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细微变化也会大惊小怪、喋喋不休,甚至焦虑不安、惊慌失措。工作时,想起孩子清晨上幼儿园时打了几个喷嚏,她们会不禁问自己:孩子会不会发热,或者是碰到什么坏人了?于是越想越担心,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煞有介事地请了假,急急忙忙赶到幼儿园里,却看见孩子正在那儿活蹦乱跳地玩呢!她们也不让孩子参加学校举行的户外活动或集体旅行,如果孩子参加了,她们会整日坐立不安,假想着孩子掉进河里、迷路、摔倒,或是被虫子咬伤,不停地打电话向老师询问情况。孩子放学回家晚了几分钟,她们的脑中就会浮现出混乱的交通,飞驰的车辆,担心孩子遇到意外,赶忙出门寻找。孩子咳嗽几声,她们担心会发展为肺炎;孩子腹泻,她们又担心孩子得了肠胃炎。她们不让孩子倒热水,怕孩子被烫伤;她们不让孩子自己剪指甲,唯恐孩子使不好剪刀戳伤自己;她们不让孩子独自去商店,害怕孩子遇到小偷或骗子;就连孩子吃饭,她们也会在一旁盯着,不停地叮嘱:“慢慢吃,别噎着!”
妈妈们整天为孩子的饮食起居而忙碌,其实这些孩子都能学着自己搞定,过度关心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和烦恼。一个妈妈如果相信:我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困境与难题。那么这个相信就是一个祝福。相反,如果一个母亲总是觉得孩子不懂事,不会照顾自己,会吃亏的,那么这个担心很可能就成为诅咒,孩子很可能会如你之前所担心的那样,老是出状况。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有福气,就要多多祝福孩子,而不是担心。
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灵的保护,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当成绩不好的时候,被老师或小朋友告状的时候,需要我们在心灵上理解他、安慰他。而年轻妈妈们近乎神经质的“杞人忧天”,不仅会使你时时刻刻绷着一根弦,惶惶不可终日,同时也将年幼的孩子置于一种长期紧张的氛围之中,逐渐变得胆小,情绪不稳定。很多妈妈送孩子上幼儿园后总忍不住心情低落,甚至流泪。看似孩子感受不到,但你给孩子传递的信息,包括你面对孩子时的表情、态度和语言,他都能感受得到,这样他对幼儿园、对外面的世界会更加抵触。不仅累了自己,也累了孩子。
掌声中的跌落
朴紫欣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今年10岁的她不仅长相甜美,声音也像百灵鸟般清脆动人。除此之外,朴紫欣还有个特长,会说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从朴紫欣学说话起,父母就开始培养她对英语的兴趣,每天放原声磁带给她听,并陪着她一起看迪斯尼的原声动画片。3岁的时候,朴紫欣已能将26个字母倒背如流,还会说一些基本的单词和短语。随后父母给朴紫欣报名参了幼儿英语培训班,开始进一步的学习。在家长和老师的精心栽培下,朴紫欣进步很快,不仅能将动画片中标准的美式发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还会唱很多英文儿歌。
朴紫欣在英语上的突出表现使其在幼儿园大受欢迎,每次家长会,老师总是请朴紫欣给小朋友和家长们表演英文诗朗诵或演唱英文歌。在其他家长羡慕的目光中,朴紫欣的妈妈总是美滋滋地夸奖女儿:“老师都说了,你的英语是全幼儿园第一!我们学得太快了,已经把其他小朋友甩到后面啦!”
然而进入重点小学之后,朴紫欣发现班级里有很多小朋友参加过英语培训班,自己的英语优势显得不那么醒目了。可是朴紫欣的妈妈仍然相信自己的女儿是最棒的,常常在与老师交流时向其推荐女儿的英语特长。有一次公开课,老师安排了一场英语短剧《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朴紫欣和妈妈对“白雪公主”这一角色胸有成竹,志在必得,妈妈甚至对朴紫欣说:“公主当然是你演了,你的英语最好呀!如果老师不给你演,妈妈就去找她理论!”然而,老师分配角色,朴紫欣只是那七个小矮人之中的一个,她一下子懵了,当场大哭起来,无论同学们怎么安慰她,都毫无作用。之后的几节课,她一直趴在课桌上抽泣。放学时,妈妈接了女儿一起去找老师理论,老师的回答却让母女二人更受打击:“之前的基础只能辅助她今后的学习,并不表示她的英语成绩是全班第一。另外,她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