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识人三经——人物志
24747600000007

第7章 材理第四(1)

材理第四材既殊途,理亦异趣。

故讲群材,至理乃定。

【原文】

夫建事立义,莫不须理而定。言前定则不惑,事前定则不踬。及其论难,鲜能定之。夫何故哉?盖理多品而人材异也。事有万端,人情舛驳,谁能定之。夫理多品,则难通。人材异,则情诡。情诡、难通,则理失而事违也。情诡理多,何由而得。夫理有四部①,道义事情,各有部也。明有四家②明通四部,各有其家。情有九偏以情犯明,得失有九。流有七似,似是而非,其流有七。说有三失,辞胜理滞,所失者三。难有六构,强良竞气,忿构有六。通有八能。聪思明达,能通者八。

若夫天地气化③,盈虚损益,道之理也。以道化人,与时消息。法制正事,事之理也。以法理人,务在宪制。礼教宜适,义之理也④。以理教之,进止得宜。人情枢机,情之理也。观物之情,在于言语。

【注释】

①四部:即四个部类。

②四家:四个部类、归属。

③气化: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生化而来,这一生化过程就叫气化。这里指生生不已的万物变化。

④义:宜也。其内涵极为宽泛,主要指处事为人,行为进止适宜得当。

【译文】

凡创建一项事业,制定某种规章,必须依据一定的道理。等到发生争执的时候再去确定做事的依据,就很难确定下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道理有很多种、人才有很多类的缘故。道理有很多种则难以相通,人才有很多类则情怀悖异。情怀相悖,道理不通,也就失去了做事的道理,事业当然就会受到阻碍。道理有四部,明理有四家,情怀有九种得失,似是而非的流别有七种,说理有三种失误,诘难会造成六种不良的后果,贯通道理必须有八种能力。

天地间阴阳二气化育万物,按照盈虚损益的规律运行不息,这是大道之理。建立法制,依法行事,这是事情之理。用礼教化人,使人的行为适宜,这是义之礼。人情变化的关键和方式是人情之理。

【原文】

四理不同,其于才也,须明而章。明待质而行。是故质于理合,合而有明,明足见理,理足成家。道义与事,情各有家。是故质性平淡,思心玄微容不躁扰,其心详密。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以道为理,故能通自然也。质性警彻①,权略机捷②,容不迟钝,则其心机速。能理烦速③,事理之家也。以事为理,故审于理烦也。质性和平,能论礼教,容不失适,则礼教得中。辨其得失,义礼之家也。以义为礼,故明于得失也。质性机解④,推情原意⑤,容不妄动,则原物得意。能适其变,情理之家也。以情为理,故能极物之变。

【注释】

①警彻:机警通达。

②机捷:机智敏捷。

③烦速:繁杂和突然的事变。

④机解:这里指思维机巧,善解疑难。

⑤推表原意:推测性情,追究本意。

【译文】

四种道理的性质不同,人的才质要理解这四种道理,就必须具有聪慧明达的才质并遵循一定的路径和章法。人的聪明是由人的才质来实现的。因此,人的才质与道理相吻合才能表现出人的聪明,人的聪明才能理解这种道理,理解了这种道理,也就成了这方面的专家。质性平淡的人,思虑深远而精微,能够通晓自然无为的法则,就成为明白大道之理的专家。质性机警彻悟,富于权略,机智敏捷的人,处理起纷繁与突发的事情来游刃有余,就成为明白事理的专家。质性和顺平稳,能洞见礼仪教化的精髓,辨别处世为人的得失,就成为明白义理的专家。质性机敏,善解人意,推知情意本原的人,能够适应情意的变化,就成为情理的专家。

【原文】

四家之明既异,而有九偏之情。以性犯明,各有得失。明出于真,情动于性,情胜明,则蔽,故虽得而必丧也。刚略之人,不能理微。用意粗,意不玄微。故其论大体,则弘博而高远,性刚则志远。历纤理,则宕往而疏越①。志远故疏越抗厉之人,不能回挠②。用意猛奋,志不旋屈。论法直,则括处而公正③,性厉则理毅。说变通,则否戾而不入④。理毅则滞碍。坚劲之人,好攻其事实。用意端确,言不虚徐。指机理,则颖灼而彻尽⑤。性确则言尽。涉大道,则径露而单持⑥。言切则义少。辩给之人,辞烦而意锐。用意疾急,志不在退挫。推人事,则精识而穷理。性锐则穷理。即大义,则恢愕而不周⑦。理细故遗大。浮沉之人,不能沉思。用意虚廓,志不渊密。序疏数⑧,则豁达而傲博。性浮则志微。立事要,则炎而不定⑨。志傲则理疏。浅解之人,不能深难。用意浅,思不深熟。听辩说,则拟锷而愉悦。性浅则易悦。审精理,则掉转而无根。易悦故无根。宽恕之人,不能速捷。用意徐缓,思不速疾。论仁义,则弘详而长雅。性恕则理雅。趋时务,则迟缓而不及。徐雅故迟缓。温柔之人,力不休强。用意温润,志不美悦。味道理,则顺适而和畅。性和则理顺。拟疑难,则濡软而不尽。理顺故依违。好奇之人,横逸而求异。用意奇特,志不同物。造权谲,则倜傥而壮。性奇则尚丽。案清道,则诡常而恢迂。奇逸故恢诡。此所谓性有九偏,各从其心之所可以为理。心之所可以为理,是非相蔽,终无休已。

【注释】

①宕往:这里是放荡不羁、不得要领的意思。

②回挠:迂回弯曲。

③括处:约束。

④否戾:不通、走样。

⑤颖灼:尖锐明了的意思。

⑥单持:这里指内容不丰满。

⑦恢愕:宽广直率。

⑧序疏数:即排列亲疏远近。

⑨炎:火势蔓延。这里指闪烁不定、流宕无依的意思。

深难:深入追问。

拟锷:这里指不能理解语言要旨。拟,忖度。锷,或同“愕”,即惊的意思。

掉转:颠来倒去。

休强:强大,强盛。休,美。

濡软:柔软。

清道:指清静之道。

诡常:违反常道。恢迂:恢,广大。迂:绕远,不合时宜。

【译文】

既然以上四家聪明之处彼此存在着差异。因而也就随之发生了九种偏失的情况。由于不同的质性快定、干扰了不同的聪明,所以不同的聪明类型有得也有失。刚强粗略的人,不善疏理繁杂细微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人谈论起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事体来,就显得恢宏博大,崇高而深远;若疏理起具体而细微的事理来,则显得跌宕起伏,粗疏辽阔,不着边际。亢奋猛烈的人,做事没有回旋余地。他们能做到依法行事,严格公正;如果要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作变通处理,则格格不入。坚定劲直的人,喜欢就事论事,务求实效。他们剖析具体事物的内在机理明了透彻,如果论及大的理论和原则,就显得肤浅而不丰满。能言善辩的人,辞令丰富,谈锋锐利。推究人事的道理,则见识精当,说理透彻;如果涉及有关大义的道理,就显得粗阔而不周全。随波逐流的人,不能沉静独思。如果与他海阔天空地漫谈,则显得豁达渊博;如果要他归纳出事物的纲要,那他就像火焰一样闪烁不定。见识肤浅的人,不能深入追究人情物理。听人演讲辩论,很容易得到满足;如果审核精微的道理,则颠来倒去,把握不住根本。心底宽厚的人,不能急功近利。若论其仁义的大道理来,则博大而高雅;处理起紧迫的时务来,则行动迟缓,不得要领。温顺柔和的人,魄力不足,气势不强。慢慢体味深奥的道理时,则思虑和顺通畅;分析疑难问题时,则粘滞不顺,理不出头绪来。追求奇异的人,才华横逸,立意不同凡俗。在用权谋施谲略方面,显得卓越非凡,奇伟壮观;如果要他们在清正无为之道上用意,则显得不合常规,辽阔无用。以上就是九种性情的偏失,每种偏失都以自身不同的心性为基础而自以为有理。

【原文】

若乃性不精畅,则流有七似①。有漫谈陈说,似有流行者。浮漫流雅,似若可行。有理少多端,似若博意者。辞繁喻博,似若弘广。有回说合意②,似若赞解者。外佯称善,内实不知。有处后持长,从众所安,似能听断者③。实自无知,如不言,观察众谈,赞其所安。有避难不应,似若有余,而实不知者。实不能知,忘徉不应,似有所知,而不答者。有慕通口解④,似悦而不怿者。闻言即说,有似于解者,心中漫漫不能悟。有因胜情失,穷而称妙,辞已穷矣,自以为妙而未尽。跌则掎跖⑤,理已跌矣,而强牵据。实求两解,似理不可屈者。辞穷理屈,心乐两解,而言犹不止,听者谓之未屈。凡此七似,众人之所惑也。非明镜焉能监之。

【注释】

①七似:指以下七种似是而非的情况。

②回说合意:曲解人意,以合己意。

③听断:听人陈述,做出判断。

④慕通口解:想表示自己的通达而口头上表示理解。

⑤掎(jǐ)跖(zhí):意即勉强支撑。掎,支撑。跳跃。

【译文】

如果人们的质性不纯,或者没有得到充分表达,就会发生七种似是而非的情况:有的人漫谈一此陈词滥调,好像能够通行于现时和将来一样;有的人谈话没有多少真实的道理,却头绪繁多,好像内容非常丰富广博一样;有的人本来没有听懂别人的意思,却曲意迎合,好像既理解又赞同别人的意见一样;有的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发表意见往往甘居人后,采人所长,观察并采纳多数人的意见,好像他自己颇具听断的能力一样;有的人对疑难问题避而不答,好像胸有成竹,留有余地,而实际上他根本不懂;有的人为表现自己的通达,口头上表示理解,而实际上却似懂非懂;有的人在与人辩论的时候,因求胜心切,本来已经理屈词穷了,还声称自己仍然有更加玄妙的道理,牵强附会,勉强支撑,实际上是想求得个平分秋色的结局。他这样做,好像自己很有道理而不肯屈服一样。以上七种似是而非的情况,一般大众往往被迷惑住。

【原文】

夫辩有理胜,理至不可动。有辞胜。辞巧不可屈。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①,释微妙而通之。说事分明,有如粉黛,朗然区别,辞不溃杂。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以白马非白马,一朝而服千人,及其至关禁锢,直而后过也。夫九偏之材,有同,有反,有杂。同则相解,譬水流于水。反则相非,犹火灭于水。杂则相恢②。亦不必同,又不必异,所以恢达。故善接论者,度所长而论之。因其所能,则其言易晓。历之不动,则不说也。意在杓马,彼俟他日。傍无听达,则不难也。凡相难讲,为达者听。不善接论者,说之以杂反。彼意在狗,而说以马,彼意大同,而说以小异。说之以杂反,则不入矣。以方入圆,理终不可。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辞附于理,则言寡而事明。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辞远乎理,虽泛滥多言,已不自明,况他人乎。百言不明一意,则不听也。自意不明,谁听之是说之三失也。

【注释】

①白黑:这里指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