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它文体的种类和概念
札记——是一种笔记形式。在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心得、体会、感想、疑问、意见、评论等分条记录下来,就是札记。它是一种比较自由、灵活的新闻文体。
杂记——就是记载杂事、杂感的文字。它也是笔记的一种形式。一般只用几百字、几十个字,把一件事、一种现象或感触概括扼要地记录下来,不要求详尽、细致。
读者来信——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的一种报道形式,往往以第一人称写作,根据读者的见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对有关方面提出建议。
读者来信、来访——读者写信或亲自到新闻单位反映情况与问题,提出批评、建议与要求。是新闻单位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标志之一,也是了解实际情况,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新闻来源。
答读者问——新闻单位邀请适当人物,在新闻媒体上对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是编辑部联系群众的一种形式。答读者问一般选择与当前工作有较密切关系、为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常被用以阐释有关方针政策方面的问题,也用于回答知识性的问题(如气象、医药等)。
答记者问——有关方面负责人或专家、学者直接回答记者提问的一种报道形式,一般是问答式文体或现场录音、录像剪辑。答问的内容一般为较重大的方针政策或群众关心的问题,有一定的权威性与代表性。
内参——新闻单位内部出版的反映情况的专刊,供一定范围的领导同志或与之有关的工作人员阅读。
情况反映——向上级领导反映新情况、新动向、新经验、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多在内部发表。内部刊物有《情况简报》、《内部参考》。
调查附记——对某些新闻或读者来信来访的补充调查报道,一般附在新闻或来信后面,署“本报记者”,故称“附记”。
新闻照片文字说明——把新闻照片所表达的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内容、意义告诉读者,给读者以完整印象,使读者对新闻事件得到进一步的理解。
回忆录——是回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或事迹的纪实性文体。它以写人为主或以写事为主。回忆录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必须写真人真事,在人物描写、情节结构、细节运用以及语言上可用文学手法与文学语言。报刊上常见这种文体。
报告文学——一种运用文艺手法迅速及时地报道现实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性的文学体裁,也是报刊上常见的一种文体。报告文学,又称文艺特写、文艺通讯,是介于新闻通讯与短篇小说之间的文体,同时具有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特点。其新闻性表现在:有一定的时效,报道新的事物,有强烈的现实性,基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反对虚构、拔高;只允许在材料的选择与剪裁、文字使用与表达等方面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其文学性表现在:采用文学手法与文学语言,如形象化的描绘,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结构,丰富多彩的语言等。报告文学还具有一定的政论性,富有感情色彩。
散文——一种内容现实性强,表现形式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精悍的文体。在我国古代。除韵文、骈文外,都称为散文,包括小说、论文、史传在内。现代散文,指的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分为叙事与抒情两类。叙事散文,以叙事写人为主,往往有一定的情节与人物形象,也穿插适当的议论与抒情,《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一般没有贯穿全篇的完整事件,也不必有完整的情节,而主要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直接抒情的,如《荷塘月色》(朱自清)。
小品——(一)报刊上短小文章、故事、资料的统称,有科学小品、文艺小品、知识小品、讽刺小品等,其特点是简短明了,一事(物)一介。(二)指报纸上的讽刺小品,抓取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与现象,用小故事形式予以揭露批评,引起社会注意。这种小品中的事实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虚拟的,也可以是真事假名,隐去当事人的姓名与单位。
2、几种有关文体的写法和要求
⑴情况反映写作。情况反映写作的内容:一要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情况(包括成绩、经验和问题)。二要反映各项工作中,不宜公开报道或暂时不宜公开报道的有参考价值的情况,包括成就、经验和问题。三要反映干部群众当前的思想动向,如对国内外形势、重大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四要反映新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技术革新、科研成果。五要反映广大读者,包括各级机关、干部和群众对报纸宣传工作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情况反映的写作要求:一要写明单位和个人的地址、职务、姓名;二要文字朴实、语言简炼、短小精悍;三要语言生动,问题要提得尖锐、泼辣,不要面面俱到,只写突出的一点;四要事实真实、准确、全面;五要既反映反面的情况,也反映正面的情况;六要经过本级组织审查,防止片面性。写情况反映,要取得党组织的支持,既对上级党组织负责,也对本级党组织负责。
⑵读者来信写作。读者来信,就是读者写信或亲自到报社反映当前现实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和情况。它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批评、表扬、建议等。写好读者来信,有以下几点要求:一要抓住带全局性的或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来写。“来信”要结合形势,反映新事物,提出新问题,从小题材中反映出大事情。二要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来信”写扎实,有说服力。三要形式多样,把面想宽一点。除了表扬、批评、建议外,还可以写“读者评论”、“生活信箱”、“问答”、“服务台”、“探索与研究”等来信。四要在“来信”最后写清作者姓名、地址、邮编、电话(区号)以及单位名称,以便好联系。
报纸上经常发表读者来信,让读者在报纸上发言,使报纸充满人民的声音。所以,报社经常收到读者来信。报社处理读者来信的方法是:
一是研究读者来信(以及同读者接触时所了解的材料)提出的问题、要求和反映的情况,从中寻找有价值的宣传思想、报道主题和新闻线索。
二是将读者来信(以及同读者接触时所了解的材料)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汇集整理成情报,送交总编室,以便通过内部刊物或其他方式转给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参考。
三是选择有价值的读者来信在报上发表。
四是对批评、建议和申诉性质的来信,转交到读者来信部(群工部)处理。为保证来信不丢失、积压,设有专人登记、处理。如编辑认为有必要,也可以自己处理。多数信件是转有关单位研究解决,并按时去函催办,要求受理来信单位作出答复。有的来信由报社负责调查,在报上公开发表或在内部刊物上披露。不论放在哪里处理,件件来信都有着落,并将结果通知读者。
五是回答读者的来信。对读者来信、来访反映、询问的问题,有要求报社编辑帮助办的事情,凡能作出答复的,一定要亲自写信作复。回答读者来信,是工作份内的责任。
近年来,现代传媒手段日新月异,各级新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日益凸现,观众、听众和读者对舆论监督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不少新闻事件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使大众了解了事件的真相,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达到了“官民同喜”。这使读者的来信,更加有了用武之地。但是,来信反映的问题和情况一定要真实,要经得起调查核实。
⑶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和拍摄方法。新闻摄影就是形象新闻,是新闻事件现场的形象纪实。它的特性为:新闻性、现场纪实性、形象性和艺术性。报刊上刊登的新闻摄影作品,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独立形式。它迅速及时,形象真实,具有群众性,反映时代的新的风貌,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是新闻照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说明则可把新闻照片所表达的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内容、意义告诉读者,给读者以完整印象,使读者对新闻事件得到进一步的理解。文字说明必须遵循照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原则,它是为新闻照片服务的,是帮助、补充、解释新闻照片所反映的新闻事件的,两者相辅相成,应该是有机地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文字说明必须真实、准确,不能加枝添叶,合理想象,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实。文字说明要写得简短精炼,它从属于新闻照片,不能喧宾夺主,使照片变成文字说明的插图。在写文字说明时,要用最少的语言引导读者的思绪,启发读者的联想,充分发挥图片形象的宣传威力。文字说明要写得生动、形象。比如,有的新闻照片或专题照片,采用成语、诗歌等作为新闻说明,就寓意深长,耐人回味。
新闻摄影的种类,从报纸刊用的情况来看,大致有单幅新闻照片、图片专栏和专题照片、画刊三种。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一、现场选择。就是作者在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即在真人、真事、真的现场,对拍摄的角度、位置、光线、时机作瞬间的选择,使拍摄的照片具有强烈的真实性、感染力和说服力,鲜明、准确、生动、形象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二、组织加工。这是新闻摄影的一种辅助方法。它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某些合理的、必要的调整和安排,目的是为了真实、鲜明、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如果我们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使其形态、形式更能充分地表达事物本质基本特征,从而使照片更形象化,更有感染力,应当是允许的。但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必须保证事实和形象。补拍、摆布导演的两种拍摄方法,在新闻摄影中是不允许的。新闻摄影界对新闻摄影采编工作提出了四个字的要求,即“新”、“真”、“活”、“意”(情)。要求“新”,是指有报道价值的新闻照片,反映的内容要新,选择的题材要新,表现的形式要新,主题的立意要新。要求“真”,是指拍摄的新闻照片,是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真人、真事、真的现场,形象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要求“活”,是指新闻照片,在拍摄人物时,要把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把照片拍得有动感,使主题深刻,人物鲜明,给人以生动的印象。要求“意”(情),是指新闻照片要有意境和深刻含意,要以情感人,要在有限的画面内,表达无限的意境和思想深度,使人看后回味无穷。
⑷晚报消息写作特点。一、可用动态消息、小镜头、消息集纳(即“新闻集锦”)、特写(“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速写(轮廓式的概括描写)、花絮(新闻事件的片断描写)、小故事一类报道形式。综合报道则少一些。典型报道不采取倾盆大雨的方式,而采取连续报道的方式。二、少搞概述性的报道,要更多小而精的侧面报道。不概述事件的面貌,只描述事件的一个侧面,一段插曲。三、多从与群众有关的、群众所关心、所希望知道的角度报道生产与工作、而不是报道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和技术业务上的具体问题。四、强调报道要有生动的情节,较多地描写现场,恰当地运用文艺手法和文艺语言。五、要较多地直接供给读者以文化科学知识,巧妙地运用足以增多知识、广见闻的材料。(根据《羊城晚报通讯》整理)
⑸回忆录写作。回忆录是回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或事迹的纪实性文体。这种文体写法比较自由,文章可长可短。重要人物的回忆录,内容带有文献性质。回忆录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必须写真人真事,在人物描写、情节结构、细节运用以及语言上可用文学手法与文学语言。报刊上发表的回忆录,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形势教育。革命回忆录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动教材。
回忆录的写法,可以写人为主或以写事为主。它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历史阶段的生活,也可以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写生活的某一个侧面。例如成仿吾的《长征回忆录》,是写作者亲身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的艰苦斗争经历,回忆了长征的整个过程;而徐海东的《奠基礼》,却只回忆了长征中最后一次战役——直罗镇战役的详细经过。“亲切感”是回忆录的重要特征。写回忆录应该带有亲切感。要做到“亲切感”,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真实感情表述出来。只有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生动的写出来,再结合自己的思想真实地表述出来,才能产生有血有肉的回忆录。回忆录有了这种亲切感,就能使文章吸引人。例如茅盾对他母亲的回忆,写出了母亲对子女学习的关心。文章内容表现了一个有远大眼光的母亲的心愿。孩子们的成才,跟这位母亲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写回忆录应当注意的事项是:一、要抓住典型事例。写重大事件,不能面面俱到,要集中各种典型事例,突出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有时可以概括地写,以总揽全局;有时可以细致地写,以窥豹一斑。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既看到全局,又看到细节,真实感人。二、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事情真实可靠。写作前要认真调查研究,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弄清楚,地名、人名、时间、日期等都要认真核对,不能出差错。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实可靠、令人信服的回忆录来。例如《人民的好总理——中共刑台地委对周恩来同志的回忆》,作者就采取了抓住典型事例的写法,有概括性的介绍,也有细致的描述,写的事情真实感人。
(6)新闻文体创新的表现。
①背景新闻——它包括新闻背景、名词解释、人物介绍、历史回顾、大事记、数据、表格、小资料等。这种新闻的涵盖面十分广泛。
②链接新闻——这是新闻网站习惯于使用“相关报道”的链接,除了背景、资料等项目外,更多注重把与主干新闻相关联的所有内容,包括同类题目的报道等等,都接在主干新闻的文末链接上。
③故事化新闻——就是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
④体验式新闻——就是报道作者作为具体的个体把亲临其境感受到的新闻事实传达给读者,也叫“主持人式新闻”。
⑤实录性新闻——就是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作为叙事的主角,通过新闻人物对现场的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感人故事,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使观众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⑥散文化新闻——就是新闻写作借鉴散文笔法。比如某些人情味浓的社会新闻,现场感强或故事感强的新闻,用散文笔法来写,就可写得更活更出彩更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