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亟待革新:张跃访谈录
徐浩洵
传统建筑业成本高、效率低,且破坏环境。中国远大集团总裁张跃认为,行业革命势在必行。
中国远大集团总裁张跃怀有崇高目标和雄心壮志:2010 年,张跃的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用 1天时间建了世博会 6层远大馆,之后他不断刷新纪录:7天完工15层新方舟宾馆,15天建造30层T30塔式酒店。他最新的计划是用7个月建成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建筑物90%的部分将在工厂完成,仅10%在现场组装。天空城市响应了张跃所倡导的可持续设计和生产流程。他认为这一超高建筑重新定义了城市化,还能解决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2014年3月在中国长沙远大城,张跃向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徐浩洵博士畅谈了他于2008年开始探索的可持续建筑,以及对基础设施行业未来前景的看法。
麦肯锡:你认为现在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张跃:总的说来,这是一个极其落后的行业。从很多方面来看,我们处在一个智慧时代,却没有一套先进的、低排放的、合理的基础建设方案。无论从城市规划到房屋建设,再到资源消耗和能源利用,基础建设行业远远滞后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观念问题。建筑业是一个长期的行业。一个小小的错误对人类社会和环境也许就是巨大伤害。但是,这一行业很少考虑长期影响,总是以项目方式思考——按照一幢建筑或基础设施资产和完成期限思考。
麦肯锡: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一思维方式?
张跃:我们需要自问更为战略性和长期的问题,例如:这一建筑或资产的目标是什么?与周边环境和城市的关系是什么?会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什么影响?消耗多少能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我们对城市规划、建筑和基础设施必须从长远着眼,解决资源和能源消耗的问题。居住在大城市的人,空气污染严重,能源消耗严重,很难享受高品质生活。城市化不应该牺牲土地和环境。各利益相关方应该采纳目标更长远的发展理念。
麦肯锡: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颠覆性影响。这是否也适用于基础设施行业?
张跃:不幸的是,基础建设行业成了例外,它还停留在非常落后、非常过时的阶段,还是以手工劳动和现场操作为主,成本高又耗时。例如,现在建一幢摩天大楼需要5年或更长时间,但是美国的帝国大厦只用了13个月就完工了。
张跃
个人情况
1960年出生于中国长沙
已婚,有一子
教育
郴州师范专科学校(现湘南学院)美术专业
职涯
远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1988— )
荣誉及其他
一系列专利技术持有人,包括无压锅炉(1989);非电空调(1992);冷热电联产系统(1999)
2011年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在开创事业之前,曾担任过中学美术老师和图书管理员。
麦肯锡: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技术创新没有渗透到基础建设行业?
张跃: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家每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非常大。同时,创新性的金融工具和投资产品也在为行业注入大量资金。当市场很好,需求很大的时候,大家对新技术的热情就不高,没有创新动力。
其次,对基础设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监管制约了行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关部门管得太多,阻碍了技术和观念的创新。比如说基础设施里的设计,可以规范到哪样材料不能用,哪样东西的厚度是多少。所以,中国这一行业所依据的是“规范”。建筑企业只能牺牲创新性、效率、安全性、最终责任,作为不违背“规范”的代价。只要建筑企业不违背规范,就可以不负丝毫责任。
麦肯锡:新的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张跃:我认为西方国家的新模式值得借鉴。虽然西方也有政府监管,指导原则也非常严格。一幢建筑或基础设施资产必须通过审查,并达到安全标准。虽然工程师要对建筑本身负责,但是也可以自主探索不同的产品和方法。这种模式可以激励创新和责任制。
麦肯锡:“天空城市”并不是远大的第一个可持续建筑。你从何时就开始了对可持续建筑的探索?
张跃:2008年四川地震后,我们就开始了对可持续建筑的探索。我对可持续建筑对于传统建筑业发起的挑战非常有兴趣。我们的建筑流程特别强调空气质量、能源保护和可持续材料的使用。通过使用20公分的外墙保温层、4层玻璃、电梯反馈发电、LED灯,以及远大的冷热电联产独创技术和空气过滤技术,天空城市要比常规建筑节能5倍以上。在国内,大部分建筑企业都使用混凝土,因为这是他们所熟悉的规范,而天空城市主要使用钢材,未来如需拆除,大部分钢材也可以再利用。
麦肯锡:使用节能产品或材料会对传统观念带来什么挑战?
张跃:一个产品可能带来巨大影响,想想热绝缘。并不需要很高深的技术,只需要有去做的意愿。在绝缘技术领域只需很少的前期投资,就可以通过降低加热和制冷成本,显著降低一幢建筑的总成本。为什么中国很少有建筑企业会采用热绝缘技术?简而言之,就是观念问题。热绝缘技术在他们的传统流程和思考方式范围之外。
麦肯锡:远大的建筑流程有哪些不同之处?
张跃:如果说,传统建筑就像是一个人在自家车库里造汽车。远大的现代建筑用的是汽车流水线。我们的可持续建筑90%是在工厂制造,只有10%属于现场工程。地板、天花板、水电、空调集成一个60平方米的模块,模块上配载墙体和门窗,整体出厂运到工地。
麦肯锡:这一流程有哪些好处?
张跃:不仅生产速度快,而且产生的垃圾最少——只产生1%的建筑垃圾,而传统方式是30%。同时,由于大部分工作提前完成了,现场工程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另外,由于生产要素都集中在工厂,所以运输和物流成本也更低。工厂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存储更多的材料和供应。而在传统建筑工地,混凝土和钢材都需要每天运送。远大的建筑流程可以做到最大化生产效率,包括资源、劳动力和物流。
麦肯锡:你作为行业的新进入者带来了建筑业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被复制的可能性有多大?
张跃: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典范,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对基础设施开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前提是我们要把这件事做好:产品做到最好,功效最高,质量最棒,成本最低。想要其他建筑企业效仿,就必须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和低成本。如果建楼成本很高,很难有大的市场。如果人工消耗很高,或者说建造速度很慢,将来也不会有市场。如果质量管控很难,太多的高精尖技术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要求特别高,都会对它形成阻碍。投资回报则一年多,不到两年,最慢的是四年。再长,投资者就没有耐心了。
麦肯锡:天空城市预计建成208层,202层地上,6层在地下。它可能是世界第一高楼。你建这幢楼的意义是什么?
张跃:建天空城市不是为了争地标,而是通过“第一高度”来推广“节能省地城市化”理念,这才是它的大意义。楼高了,土地占用自然就少。天空城市融合了居住、工作、上学、购物、就医、文娱等多种功能,并且有2平方公里的绿地,可以种10万棵大树。住户可以方便地获得一切生活必需设施。如果我们能走路上下班和上下学,城市会变得多美好。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城市对道路和汽车的依赖,减少交通拥堵。根据我们的估算,天空城市可以为长沙减少2000辆汽车,减少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些数据要比世界第一高楼更有意义。我们相信,天空城市对长沙的居民,对中国甚至世界都将产生影响。
我们希望这幢高楼将引领三方面的革新:首先是建筑流程的革新;其次,资源利用效率的革新;第三是建筑业运营模式和理念的革新。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不拿出挑战传统建筑的新模式,就不会有改变。当然这一过程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甚至我之前从未想到的,然而我的决心更大。到那个时候,我请你来第202层喝咖啡聊天,共同回顾那些挑战。
未来十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前瞻
左坤
引入私营资本参与建设、提升城镇化建设品质、开辟海外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决定了中国将如何续写其辉煌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30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快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建市场。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资单一,即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导致政府债务快速增长,难以长期持续;二是品质不高,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运行效率不高;三是产能过剩,即中国基建队伍的产能面临过剩压力,未来将面临类似发达经济体国内建筑市场逐步萎缩的问题。
引入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以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普遍依靠政府负债和土地出让收入。随着土地出让收入增幅下降,地方偿债压力不断加大,形成债务风险隐患。为此,中央政府提出,2014年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