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虽薄,但从构思到完稿,再到杀青、付梓、问世,一系列过程堪称不易。
朦胧的念头始于2004年,其时,笔者面临学术“转型”,开始初次接触并讲授社会心理学。讲授时发现,为了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从身边日常的新闻和故事入手,经常穿插一些小故事和个人体验,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于是备课之前,就注意搜集这类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新闻、故事和体验;备课之后,就结合教科书的相关章节,把这类小故事和体验整理记录下来,一来辅助教学,二来形成一种风格统一的文章。应了那句话,心想事成,不知不觉中,就不断写成了一篇篇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小文章,不断在《今晚报》《书屋》等报刊上发表;继而,又就有了“何不写一本书”的想法。
有了“写书”的想法,就注意观察,概括而言,平时值得注意“观察”的事物约有三类:
一是个人的自我日常生活体验,社会心理学始于自我,始于研究个体社会心理与行为,而我们每天日常生活的出发点也是自我,读懂自我,注意搜集自我意识、自卑、自尊的点滴体验,是理解这门学科的出发点。日常生活中,求人,莫如求己;写作构思时,读人,不如阅读自己,学习社会心理学也是如此,首先要“阅读”自我,读懂自我。实际上,只要熟悉社会心理学史,就会知道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等心理学大师都是从探索自我内心奥秘而开始其艰辛而灿烂的研究历程的。
二是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我们每天都要和别人打交道,于是要产生大量的心理与行为,我们见到一个人,就要形成对他(她)的印象,这是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最初印象的形成将具有决定性,即所谓“第一印象”;而在第一印象中,对方某一突出的优点又会左右着我们对他(她)的评价,由一个优点联想到另一个优点,像晕轮一样扩散,即所谓“晕轮效应”……而这些心理现象,就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对其注意观察,总有收获。
三是报刊新闻的相关文章,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信息,不仅提供大量的社会新闻信息,还携带着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的信息。从学科角度看,这种信息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它们是作者真实生活感受的最直接反映,不是专门为了社会心理学而准备的,因而具有更大的真实性;二是它们尚未经过任何学术和学者的加工,天然纯朴;三是它们直接来自日常生活,十分符合社会心理学“日常生活学理化,学理日常生活化”的本质特征。例如本书中的《第三次机会与“去个性化”》,就是以《今晚报》文章所讲的故事出发,联系到群体心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去个性化”的。这类文章直接来自流动变化的日常生活,十分活跃,是社会心理学的天然的依托和载体。
2007年左右,本书结构初具,模样初成。后因诸事蹉跎,一拖再拖。其中原因之一是本书的“定性”。找了一些出版社,想走社会书的途径,但几家编辑看过后,都一致认为这是一本学理性较强的书,应该按照学术书来处理,或可申请某种社科资金的资助来出版。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周末读点……”的点子和建议,从中抽取了部分篇章,形成这本《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的规模,并和其他同类丛书一起,构成《周末读点……》系列丛书,希望她能滋润一下我们读者的生活,并提供点滴思维方式的营养。
是为后记。
作者
2012年12月4日
于津门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