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康奈尔的精神
24786900000017

第17章 英才辈出,影响世界的康村人(1)

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从康奈尔大学走出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在各行各业施展着自己的才华,成为行业的精英。康奈尔大学的著名校友不胜枚举,校友中有40位左右获得了诺贝尔奖。截至1983年,康奈尔大学毕业生中先后有18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0名、诺贝尔******得主10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6名、诺贝尔化学奖5名、诺贝尔医学和生物学奖5名、著名的遗传学家威尔斯·比德尔是康奈尔大学1931届博士生,她也是诺贝尔奖得主之一,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校长。

7.1 “世界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

炎炎夏日,当康村的孩子在室内惬意地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念叨着——感谢威利斯·开利!

谁是威利斯·开利?就他和康奈尔大学的渊源来讲,他是康大1901届毕业生。这个出生在纽约州伊利湖畔的小子从小就继承了母亲修补家用电器的本领,在享受发明的快乐之余,他也热爱数学,一有时间就会钻研数学题。

1895年,开利得到了奖学金,前往康奈尔大学就读,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后顺利毕业。之后他去了一间制作暖气机、风箱及排气系统的公司——水牛城锻造公司的加热工程部工作,负责设计干燥木材及咖啡的系統。

开利的聪明才智让他很快找到了测量加热系统容量的捷径,公司因此将他提拔为试验工程部门的主管。25岁的時候,开利拥有了第一项重大发明——温度及湿度控制系统。当时布鲁克林有一家印刷出版公司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印刷机由于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使得纸张伸缩不定,油彩对位不准,印出来的东西模模糊糊。开利的这一发明帮这家公司顺利解决了难题。1906年,开利得到了此项发明的专利,不过他没有因此满足,而是继续完善自己研发的系统,后来他成了水牛城锻造公司的子公司——开利空调的老板。

自那以后的20年间,开利空调被广泛用于调节生产过程中的温度与湿度,涉及化工业、制药业、食品及军火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利着手研发将空调用于军用,开利公司生产的空调机组被广泛用于战舰、军用货轮、兵工厂,特别是一些精密军用装置的生产线上,其中数千台空调用于海军的食物保鲜,可移动空调用于空军的军用飞机降温,开利甚至受国家顾问委员会委托,开发了模拟极地气候的空调装置用于军用飞机的测试。他因此曾6次获得空军和海军的“E”勋章,开利对美国军工发展的贡献被称为“最伟大的工程成就”。

不过在此期间,空调的享受者一直是机器,而不是人。1922年,开利公司研发出空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离心式空调机,简称离心机。离心机最大的特点是效率高,这为大空间的空气调节打开了大门。从此,人成为空调服务的主要对象。那时人们最害怕过夏天,哪怕躲进室内也会热得汗流浃背。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特别是电影院,一到夏天就一片萧条,因为没人愿意花钱买罪受。开利空调就从电影院开始普及产品。1925年的夏天里,开利与纽约里瓦利大剧院联手打出了保证顾客“情感与感官双重享受”的口号。那一天,里瓦利剧院外人山人海,虽然人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预备了纸扇,然而跨入剧院大门一刹那的清凉彻底征服了观众。空调自此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家用空调的研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1928年开利公司推出了第一代家用空调。但因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50年代后经济起飞,家用空调才开始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水牛城锻造公司被强迫缩減投资关闭空调部门。开利和6个同事只好从存款里凑出了3.26万美元独立门户创建了开利公司。公司最初的几个客户包括麦迪逊广场花园、美国国会的会议厅和美国参议院。第一个家用空调则是安装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1930年,开利空调总部迁往雪城,成为纽约州中部最大的雇主之一。同年,日本分公司成立,迅速打开了日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空调市场。截至2010年,开利公司员工约208200名,年收入达114亿美元。

如果没有威利斯·开利的发明,全球社会的酗酒、离婚、暴力和谋杀率就会大幅度上升,世界的生产率会大打折扣,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壁画将很难保存完好,善本和手抄本更易支离破碎,金银和其他金属深层矿井将无法开采,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也无法工作,硅谷的计算机产业也可能垮台,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劣程度也许不堪想象。所以,感谢这位康奈尔大学的校友,让我们拥有了如此美好的生活!

7.2 赛珍珠的“中国梦”

赛珍珠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原名珀尔·巴克,赛珍珠是她给自己起的名字。她把大半生的时间都留在了中国,也是一个把中文当作自己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她的一生都生活在中、西两个世界的冲突之中,中国人认为她是美国人,美国人却把她看作中国人。她33岁时向康奈尔大学递交论文《论西方对中国生活与文明的影响》,获文学硕士学位。

在赛珍珠仅3个月大时,父母将她带到了中国,居住在江苏省淮安市。她在润州山的一间平房里长大,在学会中文之前,她还不会说英语。从童年到中年,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载。她把中文称为母语,把淮安称为她在中国的故乡。在南京大学的鼓楼校区北园,有一座三层的西式小洋楼,赛珍珠曾在那里工作。

1900年,中国北方发生义和团运动,赛珍珠首次返回到美国故乡。2年后,她重返中国。1921年,赛珍珠受聘于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并一直居住在此。赛珍珠在金陵大学教授外语,而她的丈夫是农业经济系的创始人。在这段时间里,赛珍珠的生活十分充实,她除了备课和批改作业,还要参与社会活动,接见中外各界人士。赛珍珠待人十分热情,诗人徐志摩、京剧大师梅兰芳、胡适、老舍等都曾常到她的家中做客。

赛珍珠从幼时起边学习边习作,从小显露出惊人的写作天赋。1923年,赛珍珠在庐山写出了处女作《也在中国》,后屡屡获奖。从此她专心投身于写作事业中。赛珍珠一生出版的著作超过70本,她的写作体裁广泛,包括小说、传记、诗歌、戏曲、儿童文学等。其中有多部小说被改变成电影,包括《大地》《龙种》《庭院里的女人》等。长期和中国文学接触,赛珍珠发现了新的写作突破口。她认为,中国小说成长和发展于自己的文化土壤,难免会受到历史因素和文化传统的局限性,很难将自身的亮点完整地展现给世界;而西方作家很难领略中国的文化底蕴,作品中涉及的中国情结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她自然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填补上述遗憾。

关于赛珍珠,有两件事不得不提,一是她的获奖作品《大地》,另一件是她和徐志摩的绯闻。

赛珍珠开始写作生涯时,正好遇上了一场不平凡的世界文化风潮。这时,她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再加之她曾在中国生活多年,对中国的文化习俗和民众的思维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从那时开始,赛珍珠就酝酿写出了一系列具有年代特色的作品。后来,她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这部小说让她在1932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

《大地》最初起名叫《王龙》,叙述的是旧中国的农民王龙从一无所有而成为一个富户的故事。被瑞典皇家学院誉为“中国农村生活的史诗”,赛珍珠以同情的笔触和白妙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后为了增添书名的浪漫色调,在出版公司的建议下更名为《大地》。

虽然赛珍珠在作品中对农民生活给予了生活的描述,取材丰富,叙述真实,在当时受到热烈的追捧。在这之前,在她类似作品中读到的中国农民都是邋遢、卑下、愚昧的形象。而在赛珍珠的作品中,中国农民的形象得以彻底地扭转。她认为,中国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即便身上有固有的陋习,但也不能否认人性的光辉之处。而在当时,国内的文人却不为所动。例如,鲁迅看了《大地》后曾说:“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做来,才可以见真相,即如布克夫人(赛珍珠),上海曾大欢迎,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所以她之称许《寄庐》,也无足怪,因为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只有我们做起来,方能留下一个真相。”茅盾、胡风、巴金等也对这本书持以相同的态度。因此,虽然《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在中国却并不受欢迎,有喧宾夺主之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值得肯定的是,赛珍珠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在她的一生中,赛珍珠创作出上百部作品,大多是中文读物,她甚至还翻译了《水浒传》。

和徐志摩的绯闻也只是当时的文艺界八卦。据说那时正逢泰戈尔访华,赛珍珠在一场宴会上邂逅了泰戈尔的翻译徐志摩。徐志摩的才华横溢和风流倜傥众所周知,赛珍珠也被其深深吸引。在她的短篇小说《一个中国女子的话》中就透露了她和徐志摩的恋情。小说通过讲述一对异族青年男女的浪漫故事,以“影射”她与徐志摩之间的恋情。在另一篇短篇小说中,男主角最后死于空难,凑巧的是,这与当年徐志摩飞机失事的情形完全吻合!赛珍珠在她的作品中,四处留“影”徐志摩,寄托着其心灵深处的难忘与不舍。

1973年3月6日,赛珍珠在佛蒙特州丹比城逝世,骨灰安葬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郊区绿丘农庄,享年81岁。

7.3 “玉米夫人”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遗传学界产生过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一位是大多理科生再熟悉不过的、总结出遗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豌豆先生”孟德尔,另一位是“果蝇先生”摩尔根,还有一位便是接下来会谈到的“玉米夫人”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这三位的研究理论已成为生物教材中的典范。

芭芭拉于1902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从小就和普通的女孩不一样,如果用今天的词语来形容,她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如女孩儿喜欢打扮,她偏喜欢运动;别的女孩儿学绘画、设计,她却唯独对科学产生了兴趣。这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芭芭拉曾说,在她小时候,父母总默许她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给她留足了课外活动的空间。父母甚至告诉老师,不许给芭芭拉布置家庭作业,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已经学习很长时间了,放学后应该做她喜欢的事。然而,女儿对科学的热爱并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因为当时的美国社会并不认为女性会在科学事业上有所作为,是芭芭拉的执着终于打动了父母。

1919年,17岁的芭芭拉进入康奈尔大学的农学院学习,大三那年,她接触到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遗传学。在修读完这门课程后,本想继续深入研究这门学科,无奈开设遗传学的院系不招生女学生,她只好注册进入植物系的研究所,主修细胞学,辅修遗传学。

在此后的研究中,芭芭拉对玉米产生了兴趣。我们平时见到的玉米都是黄色的,而芭芭拉发现,在中美洲、南美洲等区域,部分玉米呈现出蓝色、棕色甚至红色。洛克菲勒荣誉教授霍奇基斯博士曾这样称赞芭芭拉:“她有一种异于常人的能力,能在脑海中描绘出不可思议的场景,再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去证实它。”这一次,芭芭拉猜想,基因一定不会老老实实地呆在染色体的固定位置上,而是会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这样才会使玉米粒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她在脑海中描绘道:染色体上的基因繁忙地活动着,它们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跃到另一条染色体。后来她找到了答案,确定了自己的猜想——基因是运动的,遗传信息并非只记录在一连串染色体的静态结构上,而是来自于变化无穷的动态结构。

在从事科学研究时,芭芭拉极其专注,常常达到忘我的境界。她说:“我研究它们越久,它们就越为重要。当我完全投入其中时,自己也好像成为研究的一部分。仿佛自己可以看到染色体内部的细节,每一样东西都在那里真实地活动,我也成为显微镜下的一部分,而我看到的东西都是我的朋友。”

1923年,麦克林托克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但当她获得博士之时,康奈尔大学却因为她是女性,不愿授予她遗传学的学位,只对她授予植物学学位。

1941年6月,芭芭拉进入美国纽约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正式开始了她的著名研究。当她首次在研讨会上发表基因“转位”的演讲时,台下的人却不知其所云。这在当时,一个女人在科学界的理论非但不能轻易得到认可,反而还换来了质疑和嘲笑。芭芭拉无比伤心,在接下来的30年里,她孤独地坚信自己的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