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那些“穿越”的孩子
24789100000001

第1章 序

农民工子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他们曾经是留守儿童,在爸爸妈妈异乡谋生站稳脚跟后,又跟随爸爸妈妈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开始从农村到城市的“穿越”生活。数年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又要从城市“穿越”回农村,在老家参加中考,继续完成他们的学业。

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又一次“穿越”的孩子,他们的成长环境如何,他们对所在的城市、学校,对自己,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如何看待,老师心目中的他们又是怎么样的呢?

上海农之梦青年公益服务社作为一家致力于服务来沪务工人员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在上海各级政府部门和上海开放大学的支持下,开展了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需求调研和农民工城市融入指数的课题研究,开办了来沪务工子弟“家长沙龙”和“家长课堂”;并与共青团浦东新区航头镇委员会、北蔡镇委员会合作,开展了以“城市化的孩子心语”为主题,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征文,以及以“我与城市化的孩子交往”为主题,面向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征文活动。从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和征文活动选出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管窥农民工子女成长的制度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可以了解这些孩子通过稚嫩的嘴说出来的他们的心声,包括他们对上海的感恩与回馈,对学校的感谢与留念,对家长的感动与誓言;也可以透视频繁的流动与“穿越”给这些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当然,也能从老师的征文中看到这些站在农民工子女背后的园丁们,如何在生命的童山上播撒种子。尽管孩子们来去匆匆,但上海的这些老师们一定会在他们心目中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值得读者诸君认真反思的。

当前,我们正按照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文化培训工作的要求,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进城教育、技能培训、文化提升与家庭教育的各项工作。随着这些教育培训工作的普及与深化,将会为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同时也是在传递善意,播撒爱的种子。我们相信这些种子一定会结出爱之花,温暖上海,温暖那些流动的足迹。

是为序。

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 王伯军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