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表现在儿童自觉调控行为中
儿童的性格对其能否自觉、适当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有较大影响。不同性格的儿童,在自我行为的调节方面有一定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行为目标的明确程度上。独立型性格的儿童目的性和独立性较强,故在传播活动中,我行我素,不易受现场环境和他人的左右。顺从型的儿童易受暗示,又少主见,故其传播活动中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人云亦云。第二,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上。理智型性格和意志型性格的儿童往往能主动地抑制自己,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
4.表现在儿童情绪特征表现上
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依据客观事物对人的不同意义而产生对该种事物的不同态度在主观世界中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体验。性格不同的儿童在情绪特征上的表现是不同的,其差异性表现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和持久性等三方面。如理智型性格的儿童情绪稳定,情绪型性格的儿童情绪波动,情绪强度大;外倾型性格的儿童情绪特征明显,内倾型性格的儿童无显著的情绪表现等。
(三)儿童能力
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它标志着人的认识活动在反映外界事物时所达到的水平。儿童能力的个别差异,在传播当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表现在儿童对传播内容的接收上。不同能力的儿童,对传播内容的接收水平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同样一句话,有些儿童听得懂,有些儿童就听不懂。
(2)表现在儿童对传播媒介的认同上。能力不同,儿童对传播媒介的认同也不一样。比如儿童绘本,它能为一些儿童所欣赏,而另一些儿童对它无法欣赏,这里就存在着个体阅读能力的差异问题。
(3)表现在儿童传播行为当中。有的儿童在传播过程中,观察能力强,反应速度快,表达能力强;有的儿童则正好相反,不善言辞,笨嘴笨舌,词不达意,不能及时反馈,等等。
九、儿童社会化发展与儿童受传
儿童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影响儿童的传播发展。
(一)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内容
大致包括5个方面:
(1)基本生活技能教育。使儿童掌握吃饭、穿衣、语言表达等人类最初行为方式。
(2)促使自我观念发展。使儿童能分清自我与非我及两者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儿童逐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4)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儿童逐步适应社会规范,具备社会公德。
(5)培养社会角色。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游戏角色、学校角色、社会角色等。儿童正是通过一连串角色的培养和认定,使自我心理内容客观化,自我行为表现与社会规范渐趋一致。
(二)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途径
(1)家庭。它是儿童生活的首属群体,儿童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基本单位。它对一个儿童个性的形成、特定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调节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伙伴群体,即“游戏群体”。它对儿童社会化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3)学校。是次属群体,制度化的社会机构。在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育机构里,儿童人格得以发展成熟。
(4)大众传播媒介。图书、电视、报纸、杂志等都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三)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儿童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儿童社会化的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来划分,有以下几个转折时期:
(1)0~1岁。胎儿从母体内环境转入母体外环境,开始和周围的人发生一种最初的交往。
(2)1~3岁。儿童通过对走路和说话的学习练习,扩大了人际互动和社交范围,在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3~6岁。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心理发展变化快,个性开始有所表现,意识和行动的独立性倾向表现得最强烈。
(4)6~11、12岁。显著特征是情绪比较稳定,任性、执拗的现象逐渐消失,扮演的“角色”多了,人际关系也复杂起来。懂得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开始意识到自己人格的多面性。
(5)女孩11~12岁,男孩13~14岁。是儿童青春发育期的开始,他们开始摆脱童年的稚气,进入少年时期,由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能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独立性大大加强。同时社交范围扩大,朋友和伙伴开始在他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儿童都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
十、儿童自我发展与儿童受传
儿童的自我发展也是影响传播发展的一个因素。儿童并不是随意在活动,他们在“自我”的引导和指挥下进行必要的协调,去组织活动。这个“自我”是伟大的组织协调者,正在通过不断补充经验,构建一个连接正在形成的心理和表达器官的整体。
(一)婴儿期
婴儿期是儿童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当代对婴儿自我发展的研究大多运用镜像技术观察婴儿的行为反应,提出“镜像自我”概念。这一概念最初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是指个体把别人当作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之后社会学家乔治·米德精炼了这一观点,提出与自我概念有关的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他们如何评价我们。学者哈特总结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婴儿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发展过程。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在1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表现为主动地引起自身的动作与镜像动作相匹配,用自己的动作引发出镜像的动作,这显示婴儿能够把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知。第二,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对自我镜像与自己动作之间的关联有了清楚的觉知,表明婴儿已经能够区分自己作出的活动与他人作出的活动。如婴儿热衷于扔玩具,让成人拾起,再扔,再拾,反反复复。这就说明,他把自己视为活动主体,并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显示主体自我得到明确的发展。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约在2周岁前后,婴儿期具有了人类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表现为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婴儿客体我的自我认知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2岁左右的婴儿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如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这表明婴儿已经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自我认知。第二,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3)促进婴儿发展。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早期自我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作出敏感的反应,使他享受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他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这有利于积极健康的自我发展。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对孩子的主动、自主的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的机会,而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这会导致婴儿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对其自我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二)幼儿期
幼儿期这一期间,儿童迎来了人生发展的第一逆反期。第一逆反期的表现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其年龄主要是3~4岁,因个体发展的需要会有所提前或延后。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
1.发展特点
第一逆反期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逆反期幼儿的心理需求在于:要实现自我意志,实现自我价值感,希望父母和亲近的他人接纳自己“我长大了”并“很能干”的“现实”。逆反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于:要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并大胆付诸实际行动;自以为能干的或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往往坚持退回原状态,自己重做;常常逆着父母的意愿,说“不”,并按自己的愿望说“我自己做”;喜欢听“你真棒”等表扬。
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这之前婴儿处处依赖父母,父母紧密地控制儿童的行为,这是依赖和控制的平衡期。到了3岁左右,儿童的心理发展出现“跃入”新阶段的动力和趋向。这个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言语发展和行为活动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积累了一定的自身的“心理资源”。这些心理资源构成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所以他们便跃跃欲试地趋向新的发展阶段。
2.父母教育
向新的阶段跃进的发展势必对环境有新的要求,对原有的父母控制进行反抗,向父母进行挑战,要求主动,需要自主权,要求行动自由。父母如何应对儿童的表现,如何适应儿童的发展需要是众多家长面临的重要问题。
(1)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并应积极而又理智地面对。
(2)父母要正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的矛盾焦点,孩子出现超出自己实际发展水平的“长大感”,而父母对幼儿的“长大感”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引起反抗。
(3)父母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儿童,指导儿童并创造条件,适宜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父母的教育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通过游戏活动,特别是扮演社会角色的游戏活动,以满足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活动的需要。培养并持之以恒地训练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能力,以体现他们“很能干”的价值感。了解儿童的特长和优势,创设条件,有针对性地培养认知方面的、艺术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才能,使儿童获得成就感。以民主型等良好教育方式,正确地选择、积极地引导,帮助儿童顺利度过人生的这一个重要转折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时期
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自我意识是在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
(3)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喜欢自己的儿童,情绪最快乐;对自己评价不良的儿童,经常产生悲哀、沮丧的消极情绪。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父母和教师一定要积极努力为儿童形成良好自我评价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支持。
2.自我控制能力
(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控制攻击、协调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作用体现在个体对自身发展的能动性影响。
学者罗腾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他们要求被试者完成实验任务,并给予奖品。给可供儿童自主选择的有两种奖品:一种是当时即可拿到的小奖品;另一种是第二天才可以得到的很好的奖品。结果发现:6~8岁的儿童中有1/3,9~11岁的儿童中有1/2选择等待,12~15岁的儿童几乎都愿意等待。这说明,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如下:
第一,认知和策略。如果儿童能够将注意力从奖品上移开,去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将使儿童的等待变得轻松容易。
第二,榜样的作用。让两组儿童观察两种榜样:一组被试者的观察对象总是选择即时得到微小的满足。这种榜样的作用驱使观察者倾向于放弃自我控制;另一组被试者的榜样总是选择延迟得到的大满足,这组观察者多倾向于等待。
第三,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父母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的、宽松而又民主的教育类型,可使儿童容易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独裁型、惩罚型或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注释
[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上),刘云德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页。
[2]刘儒德主编:《学习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第三节 儿童在受传中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