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平等性。这种平等性是指在接近新媒体和利用新媒体方面的地位平等。在新媒体中,他们在现实中的地位和身份不起任何作用,所有人都处于平等地位。过去,儿童所接触到的信息是限定在社会所划分的范围之内的,与成人相比,他们有接触信息的地位和权力处于劣势。而今天,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互动式信息交流与超文本传播技术的日渐成熟,那些对于儿童来说十分高深的信息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文本,为儿童的解读创造了条件。对于儿童来说,只要成人能进去的站点,他们也能畅通无阻,也拥有与成人同等的权力。网络的这种平等性使海量信息的获取成为可能,而且为儿童提供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拥有的实践空间。对儿童网络用户而言,互联网更是平等的伙伴而非“老师”或其他什么权威。一项关于青少年互联网采用、使用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显示,把互联网视为朋友、助手或玩伴的青少年均逾三成,仅有5.8%的青少年认为互联网是“老师”。
(8)个性化。在传统的环境中,虽然也注重对儿童的个性培养,但总的来说,这种个性的培养更多趋向于一种约定俗成,“共性”大于“个性”。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没有绝对权威,儿童可以质疑权威,可以指责权威,并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公布在网络中,让所有人参与其中,讨论辩驳,一分高下,真正做到畅所欲言,个性张扬。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各种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流传,面对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儿童很容易迷失其中。因此,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在培养儿童“个性”的同时,还要求儿童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
(9)移动性。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4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性。
3.传播内容的变化
(1)多样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在媒体整合方面也越来越丰富。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
(2)联结性。联结主义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直接建立联结的过程。新媒体正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联结组织,它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的特征,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综合为一体,与公众在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之间直接建立联结。
4.传播受体的变化
(1)独立性。传统传播过程中,成人和儿童互相联系交流,接触的时间很多,面对面地交流时,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情感交流,大家互相观摩、启发、切磋,儿童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收获着情感交流和合作精神,有利于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新媒体环境是一个相对间接的环境,人与人直接交流的机会减少,儿童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更多的是在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中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2)自觉性。传统传播环境中,成人和儿童是在面对面的沟通的环境中进行,成人通过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对儿童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引导。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儿童受传方式突破时空的限制,儿童以自主的方式接受信息,儿童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与综合,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
注释
[1](英)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体时代成长的儿童》,张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5版,第75页。
[2]方建移等:《社会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3]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21页。
第四节 儿童传播环境的营造
一、从瓦西纳理论看儿童传播环境的营造
这里我们引用文化心理学家瓦西纳的理论,对儿童传播环境的营造作出分析。
(一)瓦西纳理论介绍
瓦西纳专注于研究儿童与环境之间的形成外在持久特质的相互作用。
1.瓦西纳理论核心的假设
(1)儿童的经验范围是由他们经常处于其中的环境界定的。
(2)这些环境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儿童的照看者——父母、哥哥、姐姐、保姆和老师等的控制。儿童的身心发展主要是由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的东西,以及他们的健康和身体状态如何受到他们的环境的影响决定的[1]。
2.瓦西纳以他的三个“区”的概念来反映其理论的主要思路
第一个是自由活动区。这个区反映了特定时期内某一特定环境情境中影响儿童行为的一系列可用项目。“项目”这一术语在这里指的是环境的范围、情境中的物体(包括人)以及儿童与那些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自由活动区提供给儿童的各类经验受到了照看者的限制,照看者阻断了他们认为不适合小孩发展的那些行为领域。父母可以阻止儿童与某些同伴玩耍,而且可以监控儿童观看的电视节目、浏览的网站以及阅读的书籍。
第二个区是提高行为区。它反映了照看者在自由活动区内鼓励或要求的那些行为模式。当自由活动区非常狭窄(社会允许儿童仅能以一种方式行动)且提高行为区也是如此时,就产生了最可控的亲子相互作用情境。在这样的社会里,父母的决策角色非常简单,因为他们仅仅需要督促他们的孩子以社会允许的单一方式行动。当自由活动区非常广泛且提高行为区也同样如此时,儿童的发展情势就非常不同。在这样的情境下,文化与特定的父母均给予儿童很大的自主权来发展自我。
第三个区源自维果茨基的理论,叫最近发展区,通常与照看者一起活动,儿童能够从事那些刚刚超出自己独立能力的活动。
3.在瓦西纳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历史文化因素在几个水平上发挥作用
在最广泛的水平上,某一特定社会的人们共享有影响作用的物理环境(建筑物、山脉、海洋、沙漠)、各类物质文化(房子、帐篷、汽车、骆驼、书籍、电视)、习俗(饮食习惯、问候方式、教育、宗教仪式)、大量知识(科学的、社会的、宗教的、艺术的)以及价值观(道德的、物质的、审美的)。
(二)瓦西纳理论对儿童传播环境营造的启示
(1)拓展儿童的自由活动空间,给儿童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拓展要适当,要以给儿童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为前提,尽可能地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丰富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多彩,让他们多接受一些有益的刺激,以此去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认识和发展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为后继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一些线索。
(2)注意区分3个区间所涉及的要素并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最大可能地提高两个区域的融合度,尽量使儿童的提高行为区与最近发展区保持一致。
(3)由于儿童自身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他们的个性和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更多取决于外部因素,所以在儿童传播方面,传播主体要善于分析儿童的社区活动空间,了解儿童生活的背景和环境,以更好地发现他们的性格取向,进而帮助儿童发展。
(4)要充分考虑到儿童传播环境中的历史文化因素,从软、硬环境两个方面共同去营造儿童传播环境。
二、儿童阅读传播环境的营造
以下我们以儿童阅读传播环境为例,对儿童传播环境的营造加以分析。
(一)儿童阅读的家庭传播环境营造
1.家庭阅读空间
(1)家庭阅读空间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有一些父母在买房或装修时,已经有意识要给孩子准备一个房间,也就是准备“儿童房”。对于这一儿童房的功能,现在大多数家庭是以儿童睡觉休息为基本功能,如果家里的儿童尚为年幼,那么家长可能会在儿童房里准备一些玩耍的空间。那么是否需要准备一个阅读空间呢?
这一阅读空间有什么要求呢?有些家长认为,阅读空间就是准备一张书桌和书椅;也有些家长认为,在书桌椅的基础上,摆放书架和图书;也有家长认为,需要单独给儿童准备一个书房;还有一些家庭里,玩耍的空间和阅读空间混在一起,有些甚至是睡觉、玩耍、阅读三合为一。有调查结果显示,有46.63%的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固定存放图书的地方;有20.53%的家长在大人的书架上为孩子留了一层放书,但孩子自己够不着;有26.38%的家长为孩子准备了专门的小书架,可以供小孩自己取放图书。
对此,笔者认为,儿童,尤其是低幼儿童,我们在为其考虑是否设置阅读空间时,首先要考虑到他们的成长特点。低幼儿童的成长特点主要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奇心强,难以长时间地在一个空间里活动,所以,对于这些儿童而言,书本就是一种玩具,看书就是一种玩耍。从这个角度看来,单独开辟一个儿童书房倒是没有必要,阅读和玩耍不必分得泾渭分明。至于要不要和睡觉的空间合在一起。笔者认为,现在国内在图书杂志的纸张使用上还不是很环保,一些气味对孩子的身体有伤害,同样地有些玩具在用材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从安全、卫生的角度,玩乐的空间和睡觉的空间最好分开来。
家里有一个专门提供给孩子的阅读空间,好处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能够让孩子知道在这个空间里可以看到一些好看的书,儿童也从中感受到家庭对他的尊重和爱,他会慢慢感觉,这是属于他的空间,这种归属感对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兴趣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2)家庭阅读空间的设置条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为孩子们设置阅读空间呢?
第一,适合儿童生理。从生理学上看,桌椅的高度要适合,要安全,父母需要给他们准备一个高矮适宜、采光位置合适的小书桌。因为现在孩子们读的书,尤其是精装本的图画书一般都比较大,也比较重,给儿童提供一个小书桌,他们就可以不用一直捧着或者举着书进行阅读,而是可以把图书平放在桌子上,一页一页轻轻地翻,并进行准确的指读或认读。小书桌的桌角应该是圆的,以免尖角对孩子造成伤害,在这点上除了书桌、书架、椅子,甚至是这个空间里的其他小物品,都要注意到。椅子的准备上要适宜,要选择那么材质结实、防滑的品种,因为孩子不安分,往往比较好动,如果不结实,则会发生意外。另外,从生理上看,儿童的图书摆放也有讲究,年幼的儿童因为高度不够,所以图书不宜摆得太高,图书摆放上要适合孩子能够看到,并且能够拿下来,还要放上去,方便儿童自己对图书的收拾管理。书架最好是低矮式的开放型书架而不是有门的书柜。这样的高度和开放性设计可以减轻孩子读书的障碍,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取放图书。
还有,儿童因为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阅读会有很多变化,所以这个阅读空间也要有发展性,在最初设计时不能太呆板,要能够灵活地转换,比如儿童的书桌最好能够可调整高度,椅子也是一样,书架高度也是一样,等孩子长高一些,他会嫌书架太矮。
第二,适合儿童心理。这个空间要讲究自由、独立、丰富。这个阅读空间不能布置起来太呆板,这是什么意思呢?要有一块给儿童自由挥洒的空间,比如设置一个空白墙面,让年幼的孩子在上面能够涂涂画画。有些家庭过于注重空间的分隔,空间安排过于紧密,孩子想喘息的空间都没有;也有的家庭过于讲究卫生,不喜欢孩子弄脏墙面,所以怎么办呢,最好是有意识地给孩子留一个这样的空间,怕弄脏墙面的,可以以大画板来代替。至于独立,这个阅读空间的营造上要让孩子感觉有一定的私密性,是属于他的空间,所以不能太开放,比如有些家庭就在客厅里划出一块区域作为阅读角,这种开放式的角落,会让孩子随时有被打扰的感觉,这会影响他阅读时是否能够安心。
2.家庭传播空间
儿童阅读的空间,除了阅读空间,还要考虑到传播空间的设计和营造。
(1)家庭传播者的空间。比如在桌子的大小上要考虑成人参与的空间,要留有成人的椅子,要留有空间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讲故事、读大书、做阅读游戏。
(2)家庭传播内容的空间。在儿童阅读传播活动中,传播内容除了阅读方面的信息,还包括一些传播的信息。比如对于儿童的书架,可以贴上一些标签,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对图书进行分类,让孩子知道书架上的图书都有哪些类别,怎么寻找到自己所要的图书。还有,在空间里,适宜的位置,写上一些“看书之余,要保护眼睛”之类的文字或画一些画,或者贴一些孩子的成长记录,或阅读记录,等等。另外,可以构建一个充满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孩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书面语言信息,自然地接受阅读信息的传播。最理想的情况是,家里到处是书,父母各捧一本书读,这种潜移默化的信息传播作用往往是最有效的。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很难想象不喜欢读书。古时候所谓的书香门第,其实也就是这么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