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童家庭用药小百科
24790400000038

第38章 儿童传播环境研究(5)

一般来说,一二年级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较短,对新异事物较感兴趣,喜欢听有趣的故事,像中外经典童话注音读本、优秀儿童诗歌、儿童科普作品等,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读物来源;三四年级的儿童处于思维发展的转折时期,同时鉴于语言教学的要求,应选择“纯文字”部分在读物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书籍;而五六年级儿童的字词量及思维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个阶段,一些优秀的国内外长篇儿童小说、名人传记、科幻读物、经典历史故事等书籍更能迎合儿童的需要。有学者研究表明,儿童读物的选择,要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低年级的儿童更喜欢图画、故事类的读物,这对发展他们的语言及阅读理解能力有益处;而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对寓言及小说类的读物更感兴趣,这类读物更注重故事的情节性,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及逻辑性有很大的提高,这也是他们阅读能力发展的另一个阶段。

4.学校阅读文化

学校的阅读文化,就是指这个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关于阅读方面的理念与行为等。一个学校的儿童阅读文化和学校的教育理念都是相关的。如果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相信儿童、满足儿童、发展儿童”,那么它的阅读文化势必也是儿童本位的文化。在阅读文化的提炼时会真正去关心儿童喜欢什么?儿童需要什么?是否关注了儿童发展的规律,关注了儿童发展的全面性和差异性?

另外,文化是一段时期的积淀,比如有的学校非常注重阅读文化的锤炼,而有些学校只是表面上喊口号,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文化是需要时间积淀,不是光凭一次两次的活动就能成就。阅读文化是需要全员共同营造的,上至领导下至儿童,都要有这样的阅读意识,通过物质与精神环境的营造,才能慢慢呈现出来。

具有阅读文化的学校意识到,儿童的成长需要在书海里泛波,在阅读中潜行。让儿童爱上阅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校园具有浓厚的阅读文化。只有让书香充盈校园,才能做到由外至内浸染儿童的心灵。

5.学校阅读氛围

阅读氛围的营造,需要从硬件上和软件上加强。硬件上比如阅读空间的安排与装饰,阅读资源的充实;软件上比如阅读指导人员的选择与培训、全员阅读意识的培养、阅读活动的组织,等等。

在硬件上,有些学校在教室里配备一些多媒体设备,在课余时间播放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有关读书的视频或在线节目,在软件上,有些学校在校园的长廊、过道、宣传栏内布置师生有关“阅读”的作品、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或者做一个“书香长廊”,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还有些学校通过举办校园阅读月、阅读节,成立读者俱乐部等措施,让校园长期洋溢着一种书香的氛围。

在阅读意识的培养上,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榜样。学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而好模仿又是学前儿童的普遍特点。对于他们来说模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模仿他喜欢的和亲近的人的举止言行。良好的榜样,能使儿童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生活中,儿童主要的模仿对象来自父母、师长。对于教师,是儿童进入学校后,亲密的接触者,又有一定的权威性,也是儿童主要的模仿和学习对象。因而,在学校里老师应让幼儿认识到老师那些有趣的故事、好听的儿歌、丰富的知识都是源于书本,让孩子产生对书本的向往,使儿童对阅读产生最根本的情感倾向,产生与书为友的良好情感。

二是及时鼓励。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做出肯定、赞赏或鼓励,都将增进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带来积极情绪,为儿童建立内在的社会性动机。在学校,老师应对儿童的阅读行为进行观察了解,与他们一起讨论,鼓励他们大胆讲述图书内容。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高兴,并常常给予鼓励、表扬和赞赏,使儿童从内心深处对阅读本身感兴趣,并把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

三是支持帮助。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发现孩子们在阅读时的需要和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一个支持性的阅读环境。定时组织和参与儿童的读书活动,从中进行指导。定期交流读书收获,请儿童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别人,把自己看过的故事讲给别的同学听。对于个别儿童不理解的内容给予辅导,耐心解答,帮助儿童掌握阅读技巧,让儿童感到自己能看懂图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增强儿童的成就感,不断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和信心。还可以请家长经常带儿童上图书馆、书店,指导家长为儿童购书,与家长就儿童的阅读行为进行讨论,并一起制订相应的计划,针对儿童的阅读问题给予帮助。

6.学校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的开展属于儿童阅读环境中的软环境营造。阅读活动内容和形式可以有很多种类,比如游戏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游戏犹如火花,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游戏是儿童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阅读也应寓于游戏活动之中,体现生动活泼、趣味多样的特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让儿童把自己看到、听到甚至自己编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多讲得好。既让儿童有一个交流阅读收获互相评价的平台,同时也培养儿童大胆讲述、注意倾听的品质,并激发儿童不断阅读的动力。还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这是一种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由全班成员共同参与的、有计划的班级读书会活动。在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过程中,可以不断分享阅读知识和经验,促进班级儿童阅读能力的共同发展和提高。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许慧贞认为,班级读书会可采取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探讨一本书的班级读书会,这种读书会就是教师在对选取的书籍向儿童介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儿童与大家分享自己阅读的感受。第二种是主题讨论式的班级读书会,就是配合课程教学,规划以某一主题为内容的阅读讨论,以便深化儿童对相关知识的认识。班级读书活动的展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点击人物”等形式。定期、分阶段地进行读书活动成果交流与讨论,是儿童分享阅读的经验与乐趣、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

(三)儿童阅读的社会传播环境营造

1.社会环境概述

对于儿童阅读而言,社会的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上的影响阅读的环境,比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等环境。

比如文化环境。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和鼓励本土原创少儿图书的出版。自2004年至2014年,新闻出版总署共举办了11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的活动。经过10年的发展,此项活动已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在新闻出版总署有力措施的推动下,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业近年来在选题策划、出版规模、图书质量、版权贸易、营销宣传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少儿出版领域涌现出一批品牌出版社和品牌作家;同时,一些非传统少儿出版社也在少儿出版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除杨红樱、秦文君等知名作家继续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外,“90后”小作者也在逐渐成长,童书创作呈现出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

2.儿童书店的传播环境概述

以下我们着重阐述儿童阅读的某一个社会环境——儿童书店环境。

(1)特点

第一,开放性。作为社会机构的书店,阅读环境的开放性是与生俱来的特征。这种开放性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对全社会所有儿童的开放,自由出入书店而不受限制。二是资源开放,即书店的资源向所有读者开放。书店资源学科齐全、品种丰富,具备满足不同兴趣、不同个性、不同阅读水平的读者需要的特点。三是书店资源来源相对正当、内容比较健康,具备让儿童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