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运动:有人不喜欢外面嘈杂的环境,其实在家里也可以一样做运动。室内运动很简单,就是蹲下,然后起立的动作。还有仰卧起坐,每回做5次就可以了,以后逐渐增加至20~50次。
床上运动:这种运动适合体质较弱的人,床上运动主要是指运动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和左右分开的运动。
生活中还有很多预防糖尿病的方法,例如登山、跳绳、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经常运动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控制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肥胖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它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痛风等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中,腹型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的独立高危因素。
在长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达到普通人群的4倍多,严重的肥胖症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是体重正常者的7倍。因此,控制体重就成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肥胖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敏感度降低。长期肥胖,胰岛β细胞就会因过度负荷而使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糖耐量减低,从而发展为临床糖尿病。
如果能尽早减轻体重,胰岛素抵抗就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血浆胰岛素水平也会下降,能避免患糖尿病。
控制体重的方法主要有:
(1)合理安排饮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控制食物摄入量。每天男性所需总热量为1500~2000千卡,女性为1200~1500千卡。多食全谷类及纤维素食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应采取低糖高脂饮食。
(2)增强运动。运动不仅能减少脂肪,还能强身健体。从事体力活动也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手段之一。
(3)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如果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动、放松精神,就能很好地控制体重,远离肥胖的困扰,远离糖尿病。
虎背熊腰的男人要注意
如今“发福”变大的腰围再也不是中年男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宽大的腰围提早步入了“发福”的时期。这种与年龄不相符的身体变化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如果男人的腰围超过90厘米,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不能再被忽视了。这样的腰围说明该人腹部肥胖,不但容易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和猝死等疾病,而且此类人患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常人高4倍以上。而在Ⅱ型糖尿病的患者中,80%的人腰围都超过了标准值。
疾病不可不防,但要弄清原因才可能进行正确的预防。引起男士腰围变大的因素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饮食、精神和遗传。
饮食习惯
众所周知,饮食习惯不好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原因,也是男士的腰围逐渐增大的首要因素。吃得多、动得少,造成脂肪堆积,腹部就开始肥胖。生活条件改善,人们能吃到足够的肥肉、油炸食物、奶油食物、坚果、巧克力等所谓的“高营养”食物。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体内的油脂和糖也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脂肪逐渐蓄积起来。另外,习惯晚上吃丰盛食物的人也容易使腹部肥胖。晚上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和迷走神经的兴奋性,都明显高于白天,人们在晚上的活动量也相对较少,这都为人体腹部发胖创造了有利条件。
饮食中膳食搭配组合的改变也能引发肥胖。例如一些男士在结婚后,腰部就明显变粗,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膳食搭配发生了变化,饮食习惯也可能发生了改变。膳食组成的不同,食物的成分和来源发生改变,都可能对腰围产生影响。
精神问题
一些男士腰围的变化源自精神问题。统计发现,很多腹部变得肥胖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精神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出自其事业上的挫折、情绪上的不稳定,或生活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人甚至会回避与外界接触,以代偿性饮食来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腰围逐渐变粗。
遗传基因
调查研究显示,腰围增粗这一现象也可以遗传。下丘脑的饱食中枢神经反应弱或迟缓的人在大量进食后不容易有“饱腹感”,于是,这类人的摄食量会比别人大许多,而这种基因遗传与肥胖和脂肪分布的遗传都是一致的。
那么,男士要减小腰围,就需要从可变因素下手,即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培养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中,营养元素要搭配合理,不以多为好,适量即可。并且,要改掉不好的饮食习惯,在工作闲暇之余多进行体育锻炼。
睡眠不足容易诱发糖尿病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只是一个晚上睡眠不足或失眠,就会妨碍其体内胰岛素处理血糖的能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对于解释糖尿病为什么正在全球范围剧增有帮助。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还发现在以往的10年中,西方人的睡眠时间正在逐渐缩短,而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却正在增加,这不是一种单纯的巧合。
研究发现,那些经常睡眠不足的人大都患有胰岛素敏感症的症状。大多数人都知道,存在人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是会改变的,它会因为人体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取决于人们前一晚的睡眠时间。美国有科学家做实验称,如果一个人的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那么他的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比睡眠时间相对长的人要高出4~5倍。
人如果长时间严重睡眠不足就有可能引起体内应激激素的增加和身体一些重要器官的血管痉挛与缺血的症状。日常生活里有失眠习惯的人一旦入睡,通常会睡得很深,而且睡意很浓,而且可能伴有短暂的呼吸停止。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有暂时性的缺氧现象,继而会增加胰岛素的抵抗能力。
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长时间的睡眠不足有诱发糖尿病的危险。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睡眠质量,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只吃菜不吃饭易患糖尿病
现在减肥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很多人认为每天只吃菜而不吃饭就能减肥,会使自己的身材保持很好。事实上,只吃菜不吃饭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人们认为吃饭的时候只吃菜不吃饭就能减少脂肪和热量的摄入,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如果吃菜多而不吃饭,那么菜中所含的油和蛋白质就会被人体大量摄入,而这些食物中所含热量甚至还可能会超过米饭中淀粉的热量,造成热量超标、营养过剩。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普通的一克食用油中含有的热量大约是9卡;而一克的蛋白质中含有的热量大约有4卡。这样相比之下,一克的米饭中含有的热量也就只有4卡而已。因此,如果只吃菜、不吃饭,那么就很容易导致饮食中油多、蛋白质多,这样就会使热量猛增,从而容易患上糖尿病。
“应酬族”容易吃出糖尿病
临床实验表明,有很多年轻人患有糖尿病,而诱发年轻人患糖尿病的原因大多是“吃”,对这些人而言,他们的糖尿病是吃出来的。
如今很多行业的人都因为日常生活方式不当而容易患上糖尿病,例如从事销售的年轻白领,他们平常的应酬比较多,是典型的“应酬族”。他们每天摄取过剩的营养,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胰岛素每天的工作都是过度的。长此以往,胰岛素的负担就会越来越大,从而会影响血糖平衡,导致血糖不能正常控制,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在“应酬族”中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
专家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了建议,健康人群可以按照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标准来调理自己的日常饮食。例如将一日三餐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调为65%、蛋白质的比例调为15%、脂肪的比例调为25%。这些比例调配都是因人而异的,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身高和体重按此比例来配制,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
耳垢多小心患糖尿病
有人经常会感觉耳朵痒,而且耳垢也会明显增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注意了,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很可能已经被糖尿病缠上了。
糖尿病患者容易形成耳垢的原因是由于耵聍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临床的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与耳垢形成的数量通常成正比。
糖尿病患者的早期阶段也通常是糖耐量减低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准糖尿病人”,这时候的患者不需要服药,只需要通过饮食、运动就可以将人体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如果一个人的耳垢处于逐渐增多的阶段,那么此时其糖耐量要低一些,这个阶段被称作“隐性糖尿病人”,那么对血糖进行干预控制,令其达到正常标准就容易得多了。还有试验表明,一般健康人的耳垢中不含葡萄糖或含葡萄糖的量非常小,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中葡萄糖的含量通常约为0.1微克。
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肚子大而腿细的人要注意了,一旦出现耳朵的不适,就要提高警惕。这个时候很可能已经患糖尿病了,要及时去医院确诊,这样就能防患于未然,及早捕捉病变苗头。
零食易致白领糖尿病高发
大多数的年轻白领一族都喜欢用零食给自己加餐,这个不好的习惯其实是引发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的一个很大的隐患。如果经常多吃一些例如瓜子、核桃、花生、话梅以及果脯等零食,而且只吃不运动,那么这些食物中含有的高盐分和高热量等都可能成为诱发糖尿病的原因。
预防糖尿病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白领一族要限制零食的摄入量,适当多参加运动。
此外,白领易得糖尿病还与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白领们大都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这样就会让身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的状态中,而且,往往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大部分都伴有紧张、焦虑的症状。时间久了,机体就会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因此,适当地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有助于帮助白领人群预防糖尿病。
长期泡股市易患糖尿病
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往往会引起体内的一些激素分泌增加。尤其是长期泡在股市里的股民们的情绪经常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心理承受的压力比较大,也会引起体内的一些激素分泌增加,例如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都会使人体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同时也会导致肝脏向血液中迅速释放葡萄糖,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很容易患上糖尿病。
此外,长期泡股市的股民经常处于一种过度紧张的状态,这样就会引起失眠、焦虑、抑郁、自卑、自闭、疲劳、情绪失常等精神疾病,这些都对人体的血糖控制很不利。甚至有些中年人即使不懂股市也跟别人去凑热闹,强迫自己处在股市里,即使只看涨停,也会出现“涨了笑,跌了闹”的状态,这样很容易诱发糖尿病。
还有很多中老年“股民”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股市上,整天泡在股市里看涨停,生活节奏都会被打乱,不管是休息、饮食、运动等都没有之前的规律,身体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从而会导致血糖波动频繁,难以控制。
炒股的人要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股市里的涨跌情况很容易刺激人的情绪,易诱发糖尿病。所以长期泡股市的人要注意。
不熬夜、不睡懒觉预防糖尿病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一些上班族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熬夜,然后再在空闲的时候睡懒觉,养成了不规律的睡眠习惯。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控制在7~9个小时。熬夜和睡懒觉都不能保障合理充足的睡眠,反而可能会使血糖波动,引发糖尿病。
在生活中,一些人甚至用熬夜来减肥,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瘦下来,反而更胖,造成内分泌失调,血糖不正常,引发糖尿病。
另外,一些白领因为应酬或娱乐等原因牺牲了宝贵的睡眠时间,就在空闲的时候以睡懒觉的形式补回来。而这似乎已经成了上班族的惯例。很多人认为偶尔如此,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的睡眠习惯,影响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或大于9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预防糖尿病应该保证适当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最好在晚上10点以前睡觉,早睡早起,保证7~9个小时的充足睡眠。睡前、餐后60分钟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睡眠质量。
预防儿童糖尿病常识
社会调查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糖尿病正逐步向儿童发展。一部分儿童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儿童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两种。若儿童糖尿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这部分儿童患者将成为日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儿童糖尿病可预防,可控制。家长只要在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便可有效预防糖尿病。
儿童Ⅰ型糖尿病预防
引发Ⅰ型糖尿病主要有遗传、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系统的缺陷等因素,其中遗传基因是主要因素。而少数儿童患上Ⅰ型糖尿病大多是因为在出生时食用了外来蛋白质或牛奶等造成了胰岛素细胞损伤。所以,预防儿童Ⅰ型糖尿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母乳喂养。与其他外来奶制品相比,母乳营养最全,也最容易吸收,其中所含的免疫因子可提高婴儿的抵抗能力。婴儿如果过早食用外来奶制品,会增大其患Ⅰ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婴儿至少在出生8个月后,才能进行牛奶喂养。
在我国,预防儿童Ⅰ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母乳喂养和防止儿童期发生病毒感染。家长应注意预防儿童患病毒性感冒,避免因感染病毒引发Ⅰ型糖尿病。
另外,据科学研究发现,为儿童补充维生素D不仅能预防佝偻病,还能预防儿童患糖尿病。而且,服用过维生素D的儿童,长大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几率也降低至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