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是一个人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并能超过他人的一种情感体验。孩子也有自尊心。如果孩子得不到尊重,就会形成自卑、自闭、悲观、失望等消极的情绪。只有在父母的尊重中,孩子才能变得自信,在面对现实、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完善自身。作为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时刻保护孩子的人格和自尊。
培养孩子先要懂孩子
爱孩子,懂孩子是赏识教育的核心灵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甚至是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用显微镜来看孩子的长处。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把孩子看做是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做父母的要及时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金矿,并且将其提炼出闪闪发光的金子。成功的父母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睛’,对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孩子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在这方面找出他的闪光点,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甚至可以无中生有。”对父母来说,这是教育孩子的一段经典名言。
李文在一次语文测验中只得了68分。妈妈一听这个消息,还没等李文把试卷拿出来,也没等孩子说点什么,就急不可耐地说:“你怎么这么笨呀,我怎么养了一个这么笨的孩子呀?”李文的眼泪扑簌簌流下来了,“妈妈,对不起,我错了。请你原谅我。”看着儿子的表情,妈妈的心一下子软了,就让孩子拿出试卷,想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考砸。但是,妈妈并没有先和李文一起分析题错在什么地方,而是先问他们班上其他孩子的成绩,结果妈妈一听李文在班里是倒数第八名,刚才压下去的火气又上来了:“你真是让妈妈难过,你居然考了一个倒数第八名……”李文当时就大哭起来。
很多父母都会像李文的妈妈一样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他们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而不是从心灵上俯下身子和孩子对话。他们往往把孩子的正确行为看做是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而对孩子的错误则立即进行训斥,觉得孩子的“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不说少不了”。
虽然并不是说孩子出了问题不需要批评,只是不要用居高临下训斥的方式批评,而是要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教育他,比如平等朋友式的提醒,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乐于接受,尽快改正缺点。
要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孩子
穆均是个10岁的男孩,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养成了内向、胆怯的性格。有一次考试的时候,穆均因为没有复习好只考了班级的四十多名,而他班上一共60人。穆均脸涨得通红地把试卷交给了爸爸,爸爸当场骂道:“你真是个笨蛋!”生性敏感的穆均羞愧得无地自容。当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噩梦,看见爸爸恶狠狠地指着他的鼻子训斥他。以后,凡是考试,穆均就紧张,越紧张越做不出题目,就越是考不出好成绩,而爸爸每次都毫不留情地加以训斥。最后10岁的穆均得了考试恐惧症,一到考试的那几天就开始做噩梦。
由于父母教育方法的失当,伤害了一颗脆弱的童心。鲁迅说过,对于孩子,“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无论是谁,自尊心都是其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并能超过他人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孩子得不到尊重,就会形成自卑、自闭、悲观、失望等消极的情绪。身为父母,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孩子,时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切忌在众人面前用命令和训斥的口吻和他们说话,甚至对孩子采取冷漠、粗暴的方法。
为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父母教育孩子时不要说“傻瓜”、“废物”等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更不要说绝对的话,比如说孩子“你这辈子就这样了,不会有出息了”等。当孩子希望与父母交流或参与交流的时候,父母不要强迫自己的孩子,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闭嘴,这没有你说话的地方!”等。当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时也不要对孩子进行威胁,毫不顾忌地说“你给我滚,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一辈子别回来!”等伤感情的话。
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孩子除了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人格之外,还包括对孩子潜能的尊重。生活中有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强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爱好安排孩子的课外活动,结果使孩子丧失了兴趣或者激起了孩子的反抗意识。还有的父母表面上对孩子呵护备至,实际上不尊重孩子,结果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要知道的是,只有在父母的尊重中,孩子才能变得自信,在面对现实、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完善自身。否则孩子会永远长不大。
父母要学会把孩子当成朋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使家里尽可能地多一些民主的气氛,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与父母和谐相处,否则孩子就会感到反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看过《傅雷家书》的人都会羡慕傅雷先生与儿子之间朋友式的骨肉情。反观我们自身,父母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有话不愿意告诉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之所以这样,往往就是因为父母一开始就没有尊重孩子,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权。很多父母常常在孩子打电话时站在一边旁听,根本就不知回避,使孩子有一种被监视的感觉,结果使得孩子开始回避父母。相信这是每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身为父母,你要知道,大人有大人的隐私权,孩子也有孩子的隐私权,大人的隐私权需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同样应该受到保护。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尊重孩子的自治权利上。现代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其能力范围内应该有正常的行为上的自治,也就是独立地处理有关个人问题的能力,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兴趣和喜欢的事物,孩子可以听从父母的安排,但也可以保持自己的观点等。父母要给孩子这些独立决策的权利,必要的时候可以循循善诱地给予孩子适度的指导,但不要粗暴地干涉他们的行动。
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孩子所面临的成长的环境与父母小时候身处的环境往往是迥然不同的。然而,有些父母往往以自己的孩提时代作为样本来教育孩子,却全然不知其中很多地方根本不能满足现在的孩子的成长需要,而孩子们也认为,父母老套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行动指南了。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出现了代沟,影响了双方之间的交流,也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潮流。
总而言之,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父母要尽量利用孩子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孩子性格中的消极因素,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孩子才能自发地愿意接受成人的教诲,父母的教育也才是成功的。
重视对孩子许下的诺言
为了使孩子听话,或者为了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有些父母总习惯于对孩子许诺,特别对三四岁的幼儿,父母更是常常用这个办法安抚孩子。有时候这种方式很有用。如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有些父母就会随口说:“你如果听话,我明天给你买一个机关枪。”当孩子贪玩不好好学习时,有些父母就说:“你如果好好学习,考90分以上,我就带你去旅游。”如果父母在许诺之后能够兑现,倒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可是在多数情况下这不过是父母哄孩子的一个策略,一般是没有下文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父母经常不能正视自己的诺言,将会是贻害无穷的。
(1)父母时常对孩子说话不算数,会导致孩子不信任父母,最终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父母要明白,当你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后,孩子会很兴奋,期待着愿望的实现,并憧憬着实现后的美好。可是,当孩子发现这一切不过都是父母设的骗局时,他会非常失望、难过。反复几次以后,父母的话就不再起作用了,孩子会觉得反正父母说了也不算数,自己又何必要相信那一套呢!
(2)这样会诱使孩子撒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常常不兑现自己的诺言,孩子就会从父母的欺骗行为中逐渐体验到:对别人说话不一定都要兑现,有时是可以撒谎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撒谎,甚至是撒谎成性。
有时候,父母是有必要对孩子许愿的,这样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做事,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但父母在对孩子许愿的时候首先要看是否应该许,其次还要看自己是否能做到。一旦对孩子许了愿,父母就一定要履行诺言。
我国古代有个人叫曾子,有一天曾妻要去市场上,儿子也闹着要去。曾妻只好哄儿子说:“听话,你在家里等着我,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好不好?”后来儿子就不再闹了。等曾妻从市场上回来,曾子立刻张罗着杀猪,曾妻连忙上前制止曾子说:“你疯了,我是和孩子说着玩的。”曾子严肃地说:“对孩子是不能这样的,现在你欺骗他,不就等于教他欺骗吗?我们欺骗孩子,孩子将来就会不相信我们,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说完,曾子就真的把家里唯一一头还没有长大的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现代的父母应该从中得到一种启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相承诺,也应该像社交场合人与人之间的承诺一样重要,父母需要守信用,认真对待。它不仅是父母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够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并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当父母答应了孩子提出的要求时,只要是合理和可行的,父母都要不折不扣地做到。
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认真回答
随着孩子认知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甚至是让父母无法回答的问题,诸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小鸟为什么会飞呢?”
而且现代的孩子一出生就会接触电视。只要按一下开关,屏幕上就会出现有意思的动画片,还有悦耳的音乐,对孩子而言,电视简直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魔术箱。很多问题就会由此而生。
有的孩子看到电视中出现游泳池的画面,就问道:“如果电视坏了,家里会不会淹水呢?”如果父母说:“即便电视坏掉,水和人都不会从电视中跑出来。”孩子会接着问:“为什么人会在电视中游泳呢?他们不是在电视里面吗?”甚至有的孩子还会特意跑到电视的后面去研究一下,有时候还会伸出手来拨弄电视后面的机器或电线,这让父母们常常非常紧张。
也许孩子天真的问题令父母觉得好笑,但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必须认真对待,如果父母在这时候轻蔑或回避孩子的问题,就会造成很坏的结果,使孩子丧失发问的意愿。
父母要明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更多、更快地认知这个世界,那么他们最初的单纯靠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系统的认知方式就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了,他们的自主思维逐渐建立、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在状态,他们的问题自然也就慢慢多了起来。
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孩子究竟问的是什么问题。
爸爸第一天送陶陶去幼儿园,陶陶的表现很正常。当爸爸带陶陶熟悉幼儿园环境的时候,陶陶看到玩具架上有一个弄坏了的木马,就问爸爸:“爸爸,谁弄坏了这个木马?”爸爸想当然地告诉他:“这和你没有关系,不是还有那么多玩具吗?”随行的幼儿园老师也没有说什么。可是谁知道,当爸爸说完这些话后,陶陶突然表现出强烈的焦虑不安,并表示要马上回家。对此爸爸很不理解,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这样了呢?
其实,从表面上看陶陶爸爸的回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陶陶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希望从爸爸那里找到一种安全感。当一个孩子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而且他视为安全的保护神的爸爸很快就会离开,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一种对陌生环境的安全感。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显然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他们就会向最信赖的人进行提问。如果他没有得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就会反复地问同一个在大人看来没有太大意义的问题,或者情绪上出现较大的波动。况且事实上,很少有人会问一些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问题,成人和孩子都如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陶陶想知道的是“如果把这里的玩具给弄坏了,会被怎样处置”,而爸爸显然没有给出正确的回答,陶陶自然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
其次,当父母在对孩子的问题做出回答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导,但绝对不要絮絮叨叨,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打消孩子提问的欲望。
以下建议可以给父母提供一些参考:
(1)当孩子开始问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希望更快速地了解世界,并且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2)当回答孩子的问题之前,父母需要弄明白孩子到底想通过问题得到什么样的答案,也就是要弄明白问题背后的含义。
(3)当孩子开始问问题的时候就是他成长、提升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提升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