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吴三桂降清
24858600000004

第4章 松山溃逃,免罪升职(2)

明朝末年吏治腐败,灾害连年,社会矛盾尖锐。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陕西首举义旗,全陕响应。从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三年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陕境共有义军一百余部。一部份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并成为骨干。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临危受命,领兵出战。当即率军斩杀敌兵数百,解了韩城之围,一时名声大噪。 次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成为一方大员的洪承畴一改上司三边总督杨鹤的“招抚政策”,全力清剿农民军,甚至不惜“杀降”。几年间,在陕西各地剿杀农民军数万人。 崇祯六年(1633年),杨鹤因剿匪不力被罢官入狱,由洪承畴继任为三边总督。随后,他由陕西到山西、河南等地,一路追击农民军各部,连战连捷。1634年12月,洪承畴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明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洪承畴率军在临潼大败农民起义军,将明末农民起义军中最强悍的“闯王”高迎祥部围困在丛山之中长达三个月。后高迎祥率部从陕西汉中突围,遭陕西巡抚孙传庭埋伏,在盩厔(今陕西周至)被洪承畴俘虏,并将其解京磔死。高迎祥余部走归“闯将”李自成,起义军推戴李自成为“闯王”。1639年农历十月,洪承畴又在潼关等处设伏,大败李自成主力,使其仅余十八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山穷水尽的李自成面对严峻的形势,几次试图自尽。而在此之前,张献忠也被迫在谷城接收明廷招抚,自此,农民起义暂入低潮。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俘杀高迎祥,又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成为明朝末年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当西北来自农民军的压力渐轻,而东北锦州告急之时,崇祯帝被迫抽调洪承畴前来救急。崇祯十三年五月上旬,洪承畴奉命接任辽东经略,随即统兵出山海关,指挥各路兵马驰援锦州。

经过一番部署,洪承畴先后召集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蓟镇总兵白广恩,以及从关内增调的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八路人马合兵十三万、马骡五万匹,会师宁远。

作为八镇总兵之一,年仅29岁的吴三桂本是资历最浅的一个,但论战斗力,其麾下的两万宁远辽兵则堪称明军中的精锐。连统帅洪承畴都认定只有吴三桂与白广恩、马科三员勇将可独当一面,其余五将只有合力,不宜单独采取军事行动。次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畴挥师进至松山与杏山之间屯驻,摆开阵势准备决战。其中吴三桂所部被部署于左翼之首,充分看出洪大帅对得意门生的信任。而心高气傲的吴三桂也正想借此一战扬名,摩拳擦掌地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洪承畴看出皇太极“围城打援”的伎俩,吸取以往明军失败的教训,决定集中兵力,以守为攻,步步为营。但是洪承畴这种持久战略与明廷的速胜主义格格不入,兵部尚书陈新甲指责他借故拖延,徒费粮饷,并搬出崇祯皇帝来催促洪承畴“刻期进兵”。前方监军太监和兵部参谋人员也与主帅矛盾连连,不断告打“小报告”中伤洪承畴。无奈之下,洪承畴被迫放弃稳扎稳打的方略,于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进驻松山,向清军发动进攻。几番交战,明军略占上风。

此时的清大宗皇太极正在沈阳养病,接到前方军报后,他意识到问题严重,不顾鼻血不止的症状,在马上以碗接鼻血,星夜奔赴前线,倾举国之力凑齐十三万步骑准备于明军决战。到达松山附近后,皇太极马不停蹄地登山视察地形,很快发现了明军主力聚于孤城,后翼薄弱,粮道保护不利的弱点。随即派阿济格率军进攻塔山,夺取了明军在笔架山的大批储粮,并在松山和杏山之间挖掘三重壕沟,切断了明军归路。

洪承畴发现粮道被截断的消息后大惊失色,因为此时驻扎在松山的明军主力只带有三日行粮,失去补给后,明军将陷入绝境。于是洪承畴率领明军各镇主力于八月二十日、二十一日连续突围,但都被壕沟阻隔,无法得手。眼看粮草吃尽,洪承畴被迫于二十一日晚召集八镇总兵商议对策,最终决定由洪承畴留守松山,其余各镇明日分路突围到宁远就餐,然后再运饷回救松山。

可就在当夜,大同总兵王朴为保全性命,不顾军令,提前率所部人马连夜突围逃跑。其他各镇总兵官一看形势不好,也都争先恐后,相继率队仓皇出逃,自相践踏,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先逃的王朴和吴三桂先后抵达杏山,再次遭遇清军堵截,他们且战且退,逃回宁远,但所部损失大半。其他将领如唐通、马科、白广恩、李辅明、张若麒等也相继逃出重围。而曹变蛟、王廷臣突围不成,退回松山城,与洪承畴固守。五个月后 (崇祯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松山城破,曹、王二将不屈就义,总督洪承畴被俘。而坚守锦州孤立无援的祖大寿也终于在三月八日被迫开城投降,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反复,而是真的剃发归降了。

被俘之初,洪承畴本想以死殉节,一连几天,他滴水不进,骂声不绝,只求一死。皇太极派手下重臣轮番前来劝降,但洪承畴始终不为所动。一天,大学士范文程来到洪承畴囚室,与他“谈古论今”,像往常一样,洪承畴一言不发。就在此时,恰巧房梁上一小撮尘土落到洪承畴的袖子上。不经意间,洪承畴轻轻用手将尘土拂去。范文程顿时心中大喜,赶快回来向皇太极报告说:“我可以肯定洪承畴不会死了!他对一件衣服都如此爱惜,更何况对自己的生命呢!”于是,皇太极亲自到洪承畴住处去看望他,并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给他穿,还关切地询问:“先生难道不感到冷吗?”洪承畴茫然地望着皇太极,看了许久,长叹一声:“真命世之主也!”当即叩头请降。

持续近两年的松锦大战,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此战过后,明军折损精兵近十万人,连失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骁勇善战的统兵将帅死降大半,使关宁防线暴露在清军兵锋之下,直接危及到大明江山的安危。

吴三桂在战役的最后阶段没有顾及自己的战友、舅舅和恩师的安危,而是选择了领兵溃逃。他虽然书读得不多,但纲常伦理还应该略知一二,他选择溃逃的时候可能经历过短暂的挣扎,却很快打消了杀身成仁的念头。吴三桂还清楚地记得《汉纪》中的那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光武帝刘秀在当皇帝前的最大志向,也道出了天下大多数男人的心声——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娶全天下最美的女人作妻子!每当读到这里,吴三桂都感到无比兴奋,因为这也是他的人生目标。在没有实现理想前决不能轻易牺牲,这才是他的做人原则。于是,那个令祖大寿、洪承畴等人寄予厚望的军事天才,在经历人生中又一次巨大考验时,选择了逃避,而在吴三桂看来,或许称其为“自保”更为贴切。

安全抵达宁远城后,吴三桂整日提心吊胆,因为不战而逃的罪责毕竟无法逃避,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朝廷的的屠刀。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将各处溃败的兵士重新收拢起来,并积极参与宁远城防,希望朝廷能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果然,松山之战中第一个溃逃的大同总兵王朴很快被朝廷逮捕处死,但同样溃逃的吴三桂却仅仅被处以降职三级的微惩。不久朝廷又授予吴三桂提督职衔,授权他统一调遣宁远辽兵以及各地援兵。这种不公平的处理在当时引起了较大争议,但客观地说,这也是朝廷方面的无奈之举。因为经过松锦之败,明军中有能力的统兵将领几乎消耗殆尽,吴三桂虽然资历尚浅,但在辽西诸将中还算后起之秀,以“敢战”著称。朝中大臣也对三桂赞赏有加,称其为“当今人杰”。加之明朝末年的边关将兵大都利用姻亲、主仆等关系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即所谓的“李家军”“祖家军”“吴家军”等亲兵,这些军队往往只知有主将,不知有朝廷。当祖大寿等人先后降清后,也唯有吴氏父子才能镇得住这些骄兵悍将,故崇祯帝只能将守卫帝国大门的责任交到年轻的吴三桂手上。

死里逃生的吴三桂感念朝廷的恩德,果然不负众望。他尽心收拢残卒,训练兵士,很快又组织起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并依靠他们为病入膏肓的大明帝国继续镇守着宁远孤城。

松锦大战后,皇太极很快将兵锋指向宁远。面对这座辽西大地上最为坚固的城堡,后金(清)两代统治者数次兵临城下,却都铩羽而归。但这一次,皇太极自信可以令“小吴总兵”不战而降。除了亲自写的劝降书外,他还动员了大量降清的前明将领对吴三桂施以“舆论攻势”,包括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哥哥吴三凤、姨夫裴国珍、表兄胡弘先、恩师洪承畴以及好友张存仁等人,都曾奉命致书劝降。但吴三桂对此全无反应,反而几次率兵袭击清军驻地,并成功顶住了清军对宁远的进攻。

此时的吴三桂虽然身处危局,但“投降”似乎离他还很遥远。对吴三桂这样天生的军人来说,他可以被击溃,但决不能投降。更何况31岁的吴三桂已经是明朝驻守关外的最高武将了,即便放眼整个帝国,像他一样能征善战的军事天才也屈指可数,他的人生目标并不需要通过改换门庭才能得以实现。与此相反,他正要施展自己的才华来报答朝廷的不杀之恩,并且利用手中的权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可惜的是,他忠心效力的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