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玄宗皇帝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让后人诸多遐想,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二人爱情的多姿多彩,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首先,玄宗皇帝作为一个男人,手握整个天下来讨好自己喜欢的女人,这足以令后世万千男儿甘拜下风,这里面流传最广的莫如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玄宗皇帝为了讨美人一笑,专门修建了进贡荔枝的驿站,因为荔枝一般过了七天便会失去新鲜的韵味,而杨贵妃显然是个自然主义者,只喜欢新鲜的荔枝,于是玄宗皇帝充分利用了皇权的便利性,不怕大耗口袋,在交通还不发达的古代,为杨贵妃从千里之外奉上了新鲜的荔枝果。只不过事实上在当时,并非如诗人写的那样“无人知是荔枝来”,反倒是人人都把玄宗皇帝为了讨美女一笑,下了如此大手笔的事情传为美谈。这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甚至还超出了对人的影响,据笔者所知,现在有种荔枝的品名即叫做“妃子笑”,乃是荔枝品类中的主要早熟优良品种,特征为果大、肉厚、色泽鲜艳,核小、爽甜、品味优良,一如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杨贵妃之韵味。其次,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相互给予了对方艺术创作的激情和动力,使他们创作了众多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其中尤以“霓裳羽衣曲”(又名霓裳羽衣舞)最为出名。后人评论此曲为唐代大曲中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中国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相传此曲乃是玄宗皇帝登三折驿望女儿山有感,结合“婆罗门曲”创作出来的。不过笔者认为,此曲乃是玄宗皇帝和杨贵妃二人共同创作的可能性居大。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不可能是一次定稿就能完美,必然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根据史料记载,杨贵妃为玄宗皇帝献上的第一次舞蹈,便是此曲,而当时杨贵妃只不过看阅了玄宗皇帝关于该曲的初稿一遍,就能将曲中真味演绎得入木三分,玄宗皇帝自是心头大慰,在其后完善创作中,必然少不了听取杨贵妃的意见。因此,说是由这二人合力创作也不为过。只可惜此曲全本早已失传,史料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和昭惠后(大周后)曾获得此曲的残本,一度整理排演,看来相似的人都有相似的兴趣,李煜也是一个多情种子。现在留有残本曲谱,宋人姜白石得到商调霓裳羽衣残谱十八段,遂依曲为序填了一首新词,“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这乃是盛世爱情的绝唱。
再次,文人骚客对于玄宗皇帝和杨贵妃之间爱情的渲染,更给这段天下闻名的爱情增添了一身玫瑰色彩。唐朝大诗人李白,一生傲骨,超凡出世,却也在见到杨贵妃的时候,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这等赞美的诗篇,其中不乏赞美和轻狂之意,但是玄宗皇帝却理解这名性情狂放的大诗人(据说李白可能不是汉族)对杨贵妃无限风华的仰慕,丝毫也没有怪罪于他。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这段人人羡慕的爱情,其结局却是悲剧,而悲剧往往都能成为不朽的名著。后人对此唏嘘感慨,其中以白居易为首,下辖李商隐等一大批文人骚客为其中佼佼,白居易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当是写出了二人爱情的个中真味,虽然情节上有出入,但是情感上却是感同身受。李商隐的《马嵬》二首(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都给后人描摹出了一幅淡墨山水画般的凄婉爱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