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一如既往的喜欢着比他大近20岁的万贞儿,不能不说是后宫史上的奇迹。此二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大搞了一次风行时尚的姐弟之恋,且情真意切,至死不渝。全不似现在的弟弟爱上姐姐,来得快去得巧。万贞儿比明宪宗大十九岁,本是宪宗祖母孙太后的贴身女婢,后来专门服侍年幼的太子朱见深,其实也就是领着他玩,捉个迷藏放放风筝什么的。宪宗即位时16岁,万贞儿35,被封为贵妃,二人每日如漆似胶,形影不离,磨叽个没完没了。《明史》中一句话说的再明白不过,“六宫希得进御”,有了万贞儿,三千佳丽都歇了,晚上就剩她一个人的事儿,足见宪宗欢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要不是因为出身低微,早就立她为皇后了,这一点从万贞儿几次哼唧,便“谗废皇后吴氏”,可见一斑。楞让皇帝把皇后废了,足以看出这老姐姐的能量。
朱见深为什么这么痴迷于这个比他大近20岁的姐姐呢。一般来说,男女产生感情定然是被对方所吸引,渐生爱慕之心,慢慢到不离不弃,由不可割舍的依赖,最终演化成浓郁的亲情,而变得根深蒂固。人的感情在少年时容易形成定势,朱见深自小被万贞儿看大,在心理成熟和情感发育期间,与万贞儿片刻不离,少年懵懂的男女欢情加上细心呵护的关心照料,双管齐下,双方不可能没有感觉,就像双面胶的功效,于无形中已经相互粘合。加上每日对视传情,就越发变得称心如意。就像办公室新来的女同事,开始觉得稀松平常、无甚看点,全无影星的靓丽典雅,等时间久了,便越觉顺眼,温柔而生动,最后影星也不能出其左右了。
朱见深情感朦胧阶段也正是万贞儿作为女人最迷人的时期。万姐姐长的肯定也漂亮,老太后绝不会找一个苦瓜脸伺候太子不是?而女人的美丽永远是触动男人心扉的根本。万贞儿不用劳作,保养再跟得上,就不只是风韵犹存,该是风情万种了,是熟的不能再熟的熟女,这对一个懵懂少年来说极具杀伤力。朱见深当皇帝时充其量就是个90后,万贞儿和他在一起那不跟玩儿似的,智力阅历都没在一个水平线上。熟女的挑逗,娇媚的容颜,16岁的小屁孩能有多大定力,乖乖听姐姐的话。等万贞儿年纪再大些,又喜欢“奇技淫巧”,更加注意风情,不把皇上迷得团团转才怪!
心有灵犀是情感至深的关键所在。万贞儿“四岁选入掖廷”,小小年纪就在险恶的皇宫中混,浸染日久,肯定不是吃素的。而且一直伺候皇上他妈孙太后,没两下子干得了吗。《明史》中说万贞儿“机警,善迎帝意”,简单的六个字,却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万贞儿很透灵,脑瓜好使,会说话,善于揣摩人心。美丽而能善解人意,乖乖不得了;二,其智商必在皇帝之上。她不仅要知道皇帝在想什么,还要想到前面,非高智商不能办到。就像领导身边的高参,总也领会不了意图,那要你何用!万贞儿从朱见深玩尿泥时就看着他,他想什么能不知道吗?思维上的相通,不喻自明的体贴,让宪宗更加依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因为他爹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做了俘虏,他叔叔景泰帝主政时,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万贞儿不离不弃,在感动的同时,心灵也更易靠近。
万贵妃死后,宪宗饱尝相思之苦,工作也干不下去了,“辍朝七日”,以示哀悼,感情之深可见一斑。皇帝也是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有普通人的情感。不过皇帝贵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草一木全是皇家私有,可选择的机会太多,就像一朝得势、实权在握又掌控资源的显贵达人,容易在石榴裙下落得人仰马翻,也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机会,滋生了贪欲,便不甘寂寞的任意妄为起来。在往昔为权势而努力的艰难岁月,灯红酒绿的浮靡生活不过是个美丽的幻想。能够像明宪宗这样,当了皇帝还能如此的性情专一,确实是个奇迹。
万贞儿和宪帝打破世俗,不顾舆论演绎了一段感天动地的姐弟恋。如果单纯以感情而论,那这场感情就足以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媲美。宪帝身为一国之君,即便有三宫六院但也只爱万贞儿一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另眼相看。但是万贞儿在这段感情里却不满足于单纯为了爱而爱,她有着强烈的权力欲望和野心,所以人们提到万贞儿时总是将她和恶毒、阴险等字眼联系起来。看来生活在后宫里,看似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却处处隐藏着致命的陷阱。
历史上受到专宠的妃子很多,但若论情况之离奇,谁也比不过万贞儿。万贞儿以一个大皇帝十九岁的宫女,最后再以半老徐娘的身份夺得专宠、幸冠后宫,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很难让人接受的,更何况是在封建时代的明朝。但富有心机的她确确实实地做到了,在与宪宗二十多年的感情里,万贞儿成功地将母亲、初恋情人和政治盟友三个角色融为一体,让宪宗对她依赖、留恋,兼有佩服,更令他们的关系成为一段密不可分的联盟。万贞儿从宫女到贵妃一步登天地创造了奇迹,所有是与非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皇帝翻脸不认亲的妃子——童妃
公元1644年3月19日,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历时276年的大明王朝土崩瓦解。北京政权灭亡后,南京便自然肩负起了延续明朝国祚的重任。可惜所立的弘光皇帝朱由崧是个酒色之徒,整日追欢逐乐,得过且过,毫无家国之危,军国大事,悉遵马士英的佞心。还常自得地说:“天下事,有老马在。”自己则沉醉于一帮奸臣和宦官的拍马溜须的奉承之中,怎么荒唐怎么来。南明政治先天不足,又君昏臣佞,各逐其利。清廷兵锋正盛,南明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内讧自是不断,却不知危殆,又闹起了一桩桩宫廷疑案,如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等,大臣们借机倾轧,互相抠鼻子挖眼睛,加速了弘光小朝廷的灭亡。其中最小的乱世王妃“童妃案”,竟使得明末赫赫有名的东林党和复社彻底归于失败,而抗清士人从此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