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当下的力量
24867600000009

第9章 放下负担,简单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人生的旅途不需要携带太多的包袱,多了会成为负担,步履蹒跚的人无法欣赏人生旅途的风景。放下包袱和压力,给自己一份轻松和惬意;放下贪欲和固执,给自己一颗宁静淡泊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腾出精力和心力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去。生活就是这样,你越投入,它就会给你越多的幸福。

简单的生活是快乐的源头,为我们省去了多少汲汲于外物的烦恼,又为我们开拓了多少身心解放的快乐空间。简单而艺术的生活应该是大多数人所向往的一种至高境界。

人生的旅途不需要太多的包袱

坐火车是现代人最常见的出行方式。火车站是最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置身在人影匆匆的火车站,我们最容易感慨万千:在喧嚣繁杂的车站,旅客上上下下、人来人往,这车站,这旅客,就好比是我们必经的人生路。这些旅客,有的风风火火,急匆匆一闪而过;有的不紧不慢,悠闲自在;有的笑容满面,高谈阔论;有的愁眉不展,默默无言;有的携手前行,互相打闹;有的默默无语,孤立独行……他们神采各异,行色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从上一程赶往这一程,再从这一程走向下一程,络绎不绝,日复一日,偶有停歇,却永不停止。

他们身上都有一个重要的道具,那就是手中的包袱。有的挎一个双肩包;有的大包、小包提得迈不开步;有的只带着笑容空手而行。设想一下,人的一生不也正是如此吗?不停地追赶着一程又一程,而赶每一程不也都多少带着包袱在前行吗?

在不谙世事的童年,包袱是闯祸时父母的责怪,是贪玩时外婆的巴掌,是淘气时祖母的唠叨。也许在大人眼里,这都是正常的,而对于自己却很沉重。想玩又害怕受责备,想反抗又担心挨打……

上学之后,包袱就更重了。学习成绩要好,老师的话要唯命是从,作业要规整,劳动要积极,行为要像知书达理的人,不能和长辈顶嘴,该勤快时就要勤快,要胜不骄败不馁,早恋要被学校开除……

青春年少时,有了懵懂的爱,可是又担心受伤害,于是背上了恐惧的包袱;有了理想,有了梦想,可是又担心失败,于是背上了踌躇不决的包袱;有了单纯的爱心,有了悲悯的善心,可是又担心被误解,于是背上了不知所措的包袱……

结婚之后,有了家庭,于是就像机器一样飞速旋转,因为有了责任与爱,只能背着包袱不断地向前冲,哪怕最后饥渴难耐,哪怕不堪重负,都不能有一刻的停止。各种各样的包袱,把我们从童年一直压到成年,还要继续经历中年、老年……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一路走来,一程一程向前赶,每一程都会有不同的包袱加在肩头,直到我们不堪重负、无法喘息……是否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卸下心中的包袱,就当是丢一件没用的行李一样将它丢掉,然后轻松地赶每一程路?

一位年轻人背着包裹赶路,路途遥远而又漫无目的。一天,年轻人来到江边,望着一望无际的滔滔江水长吁短叹!正在发愁之际,江里来了一位摇船老人。老者看他背着包裹很吃力就问:“年轻人为何长吁短叹,是不是想过江?”年轻人说:“老人家,我感觉太孤独、太痛苦、太寂寞了!长途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极点;我的衣服布满破洞,我的双脚磨起血泡,我的鞋子露出脚趾,我的双腿皮开肉绽,我的双手受伤流血不止;我的皮肤溃烂发痒,我的嗓子因为干渴而沙哑……我为什么还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摇船老人问:“你的包裹里装的什么?”年轻人说:“包裹里装的东西对我来说真是太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一次次跌倒时的痛苦,一次次受伤后的哭泣,一次次孤寂时的烦恼,一次次失败中的回忆……因为靠着它,我才能走到这儿来。”

于是,摇船老人让年轻人上了船,吃力地摇船把年轻人送过了江。上岸后,摇船老人说:“请你扛了我的船赶路吧!”年轻人很惊讶:“什么,你让我扛了你的船赶路?船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摇船老人微微一笑,说:“是的,孩子,你是扛不动它,渡江时,船是有用的,但渡过了江,你就要把船放下继续赶路。否则,它就会变成你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疲惫,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你如果不能离开它,这就成了你人生的包袱,会让你不堪重负。把包袱放下吧!孩子,人生不能负担太重!”

年轻人放下包袱,两手空空地继续赶路。他顿时不觉得累了,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轻盈而矫健,心情轻松了很多,仿佛长了翅膀般跃跃欲飞,这样的旅程较之以前,实在是愉悦多了。

电视剧《武林外传》里的佟湘玉这样责备自己:“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嫁过来,如果我不嫁过来我的夫君就不会死;如果我的夫君不死,我也不会沦落到这一个伤心地方……”佟湘玉将“嫁过来”、“夫君的死”、“沦落”当做一件件包袱背在了身上,其实这一点儿意义都没有,反倒让自己活得更累。事已至此,唯有放下这些包袱,将它们忘记,才是最实际的做法。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山,只有迈不开的脚。所以,面对生活的各种包袱,请毫不犹豫地将它卸载,就像卸载电脑中没用的软件一样,让自己身轻如燕。

生命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没必要带在身上的,该放下的就一定要放下,否则,就成了你人生旅途中不堪重负的包袱。

抛开负累,不妨过一过简单的生活

简单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生活?简单生活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洋房、香车,放弃世界旅行,把钱捐给希望工程,然后自己过清苦的日子或者追求素食主义。

我们现在所要说的“简单”应该是带有后现代意义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不容否定的,我们更不必自找清贫。简单生活也不是文化反思所带来的对“苦行僧”似的生活追求,而且我们至今深信,苦行僧似的生活只是一种选择途径,而并非它们的最终选择目的,肉体上的磨炼和精神上的充实一定是同方向的。

虽然简单生活并非是物质的匮乏,但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简单生活也不是无所事事,但一定是心灵的单纯。人只有回归内在的真实,才是真正的富足。

简单生活应该是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活,和谐、悠闲、幸福。一个流浪汉和一个百万富翁同样可以过简单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一个8岁的孩子和一位耄耋老人如果认同简单的做法,他们也同样可以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简单”的关键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内心感受,就像素食主义只是简单主义者的一种选择,但并非简单生活的目的。简单,其实是一种全新的哲学。

一天,“独身漫游者”俱乐部的成员来到一个荒原来享受下午的快乐时光。这数十名俱乐部成员全都是头发灰白的老者,而且全部都是单身人士。他们聚集在一簇簇风滚草旁开始饮酒、讲故事。这个俱乐部是在美国西部的高速公路上打发光阴的退休者们组织的,斯拉布城是他们的最新休憩地点。他们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上空升起美国国旗,国旗在沙漠的疾风中呼呼作响。

鲁思和她的两位朋友倚靠在一辆满是泥土的汽车后面。她自豪地说:“我从1991年起就成了全职旅游者。这样的生活真自由啊。”他们三个人全都60多岁了。霍西插言说:“你会意识到你根本不需要你的那些家当,而且一路上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埃尔伍德·威尔逊问道:“你以为我们会愿意整天闲坐着不动吗?”他喝下一大口米尔沃基啤酒后说:“绝非如此。”

上年纪了,住进退休者之家,日夜守在电视机旁,周日没完没了地招待儿女和孙辈,谁愿意过这样的日子?他们大家所向往的是没有尽头的公路,尤其是西部那些一流的高速公路。

像这样的老年人究竟有多少,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但估计会有百万以上,而且他们的队伍还在扩大。后来,已经有了专为以公路为家的老年人服务的医疗保险计划、网址和宿营地。

许多人卖掉房子,把家当存放起来,把终生的储备兑换成金钱,然后告别自己旧有的生活方式。他们乘坐各式各样的车辆,冬季穿行于西部广袤的沙漠,夏季漫游于太平洋西北沿岸茂密的森林,然后再转动方向盘,开始新的游历目标。

有些人在公路上生活得太久了,以至于对任何其他生活方式都不能接受了。

退休护士佩吉·韦布自五年前和她那退役的丈夫卖掉房子,就一直驾车漫游。一天早上,她一边在画板上练习绘画一边说:“我从未想到我会有这样的勇气。但是,我们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我们住在空空荡荡的房子里,不知道该干什么。于是我们便上路了。现在我认为,我永远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了。”也许,这种生活方式该算最彻头彻尾的“简单生活”了。

西方包括美国的许多人,早就在提倡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他们试图离开汽车、电子产品、时尚圈子,看能不能活得快乐,这被称作“草根运动”。他们强调简化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抛弃物欲,而是要把人的分散于身外浮华物上的注意力移出适当比例,放在人自身上、精神上、心灵情感上,过一种平衡和谐从容的生活,一个真正有感知的人的生活,实质是提升生活品质。

不追求名车别墅,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赶时髦,不扮贵人,放弃那些占据我们生活和心灵的杂物,过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一种外在的财富也许不如人但内心享受充实富有的生活。这是自然的生活,有劳有逸,有工作着的快乐,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自由的闲暇。

我们应该追求简单的生活,真正的幸福是发自内心的,选择一种简单的生活就是挣脱心灵的桎梏,回归真我,放弃繁琐和复杂。

生活不是自甘贫贱,你可以开一部昂贵的车子,但仍然可以使生活简化。一个基本的概念在于个人想要改进自己的生活品质而已。关键是诚实地面对自己,想想生命中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当我们的生活趋于简单时,我们将更真诚地对待自己,我们也将更乐于参与各种活动,除了能实现自我的理想之外,更能超越自己,对他人有所贡献。

总而言之,过简单的生活,就是以最简单的、最符合心灵需求的新生活方式,以替代目前日渐奢侈、日渐繁冗的生活,还心灵的安宁与单纯,从而摆脱沉重而乏味的人生。

简单化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它是安定,是整顿,是率直,是单纯。简单化就是在喧嚣的世俗里增加一份安静,增加一份安宁。

30岁以后,要学会用减法生活

对于生活,国内著名学者于丹认为,人一过而立之年,就要学着用减法生活,也就是说,一个人在30岁之前是用加法生活的,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所需要的东西。30岁以后,人就应该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也就是学会忘记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其实,人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刚搬进去时,都想着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结果到最后发现这个家显得很拥挤,反而没有自己舒服呆着的地方,于是开始想着舍弃一些不需要东西。

人生的前阶段,我们也许都在用加法生活,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平衡生活,人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得太满,最后就会为所得所累。也许,当我们减去生活的旁枝末节越多,保留的主干越清晰,迈向成功和成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拥有的快乐也会更多。但是懂得用减法生活的人并不多。

原晓娟,一个已离我们而去的才女。在她短暂的生命里,曾参与创办《婚礼》杂志;参与创办《信息与家庭·美食》,并担任主编;参与创办时尚集团第15本杂志《美食与美酒》,并任编辑部主任。她以“鼠尾草”为笔名,在新浪及搜狐网上创立的博客“花花世界”受到广泛欢迎。2006年11月,“花花世界”参加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评选,获得“国际最佳博客”和“中文最佳博客”奖。此前,她曾参加新浪博客大赛,获得最佳私人日志一等奖。

她很优秀,并执着于完美,一刻不停地追赶成功,背后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她不停在为人生做加法的时候,却失去了最为可贵的东西,34岁时,她被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

工作超时、压力超载、身体超负,不仅得到的来不及享受,反而会如鲜花凋谢般,早早地毁掉了自己的健康。也许我们都还健康着,所以忽略了很多东西,其实,生命有时很脆弱,一不小心,就被它轻易背叛了。

人之所以痛苦,是由于所求太多、惦记的太多。作为凡夫俗子,我们虽然做不到“无求自安”,但是起码可以采取“减法”——减少自己心里的欲望。

杨澜是我们最喜欢的女性之一,喜欢她不仅因为她拥有优雅的气质和睿智的谈吐,更因为她拥有懂得忘记的人生智慧。

杨澜在她18年的电视生涯中,前15年一直在做加法。当她做了主持人,就问导演能否让自己写台词;写了台词,就要求导演让自己做一次编辑;做完编辑就问主任自己能否做一次制片人;做了制片人,就想能否同时负责几个节目;负责了几个节目,就想能否办个频道。她就这样一直做着加法,“加”到后来创办了阳光卫视。

2000年杨澜在香港创办的阳光卫视,由于最初的策略、定位有偏差,遭遇到挫折。她经过冷静的思考,豁然明白,自己的优势可能只有一、两项,人生中也不可能什么都能要。于是她在做完一系列的加法后,开始了人生的减法。

杨澜说她需要一个平衡的生活,学会忘记恰好能给她这种平衡。因为学会了忘记,所以生活找到了平衡,更找到生活的幸福所在。

今天杨澜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懂得市场规律的文化人,一个懂得和世界交流的文化人。在做好主持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更多社会公益方面的活动,让自己的心灵平静而幸福。

时间越往后退,生活越清楚,放下多余的欲望让生活的重心突出来,这样做更易成就自己。

其实,人生不应该太满。太满便没有空间去享受生活,会让心灵衰老很快。过简单生活,主动忘记一些东西是种成熟的心态,那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要什么了。忘记并不意味逃避,只是做了合理的减法,化繁为简了。

化繁为简做减法也不是懒惰的不思进取,而是主张剔除生活中可有可无的负累,不被名利所左右,不被物欲所驱逐,不让生活终日忙忙碌碌,不让健康跟不上我们的步伐。

不想做的事情拒绝了,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挣的钱不要了……还原生活的本真,真实体验生活中的自由、轻松和属于生命自身的意义。适当地放下生活中多余的东西,给生活多做减法,我们的生活才会从容,才会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