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代表部门参加了公司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并且获得了冠军。为部门赢得了荣誉之后,小孙开始飘飘然起来。上司为了不让他因此而骄傲,就打算先挫挫他的锐气,然后再肯定他的成绩。
上司把小孙叫到办公室,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年轻人要沉得住气,要学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小孙一听就不高兴了,立刻变了脸,嘀咕道:“我为部门立了大功,您为什么不说?”
上司听后心里也很不高兴,觉得小孙太自负了,于是教训道:“你还没怎么样呢,就要登天了!”
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进行了一场很不愉快的谈话。
说话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很多人会采用先扬后抑(先肯定再否定)或先抑后扬(先否定再肯定)的说话方式。如果只听到一半就急着跟对方辩驳,那就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隔膜。因此,与人交谈时,先要让对方把话说完,等了解了对方想要表达的全部意思后,再与对方辩解也不迟。
适度保持沉默
在与人意见相左或观点不一致时,头脑一定要保持冷静,想想争辩到底有没有意义。对于一些根本与自己无关,或是无关痛痒的事情,我们最好保持沉默,让对方去说好了。如果对方本来就对我们存有偏见,或者根本对我们不了解,那么我们在开口之前也要小心慎重,否则我们在对方心中的形象也会受损。
说话对事不对人
请仔细读读下面两句话:
“我不相信这件事能顺利完成。”
“我不相信你能顺利完成这件事。”
上面两种说法虽然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对听者来说,心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对于第一种说法,对方可能会回答:“我会尽量努力,争取让它顺利完成!”而对于第二种说法,对方可能会回答:“你凭什么不相信我的能力?”因为第一种说法是针对事,说明了事情的难度;而第二种说法是针对人,否定了听话者这个人。
有时候,我们在为某一件事进行争吵时,会有意无意地将事情引到与事相关的人身上,进而对人发起人身攻击。比如当对方没有处理好一件你很看重的事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想骂对方:“这么简单的事都办砸了,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你的脑袋白长了!”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人的自尊是不容侵犯的,一旦自尊被侵犯,战火就会愈烧愈烈。因此,我们在与人争论时要对事不对人,即围绕事件本身去争论,而不是针对双方的为人。
尽快走出“战场”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争论无法避免,而且最终你获胜了,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风范和气度,不要计较争辩时对方对你的态度。你不妨请对方给你帮个小忙,比如递一杯水,问问对方几点了等。这些行为旨在向对方表明,尽管你跟他进行了一场争辩,但你始终是把他当朋友的。这样可以缓解气氛,让双方尽快从充满火药味的“战场”中走出来。
如果争辩的结果是对方获胜,那么也不要斤斤计较于争辩本身,而要把精力放在对方所说的道理上。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在争辩中输给了对方而耿耿于怀,更不要因此对对方进行打击、报复。
我们在与他人交谈时,应该避免与对方发生争论。正如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所说:“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够获得辩论的最大利益——避免辩论!”因为即便我们在辩论中获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也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我们伤了对方的自尊心,他一定会反对我们的胜利。也就是说,当我们与对方进行辩论时,就算我们是对的,甚至是绝对正确的,但在改变对方的思想上,我们依然毫无建树,一如我们错了一样!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谨记:避免与人争辩。
杯子要留空间,说话要留余地
水杯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再加入一些水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说话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出现“意外”而下不了台。
“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赏到半开时”,饮酒饮到微醉,才能体会到饮酒的快感和乐趣;赏花赏到半开,才能欣赏到花的美丽和芬芳。说话、处世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隙,留有一点余地,才会有转身和回旋的空间。就如同两车之间的距离,留一点缓冲的余地,才能保障双方的安全,并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
某项工作任务难度很大,老板打算将它交给一个很能干,并且自己很器重的下属,交接时老板问道:“这项工作难度很大,有没有问题?”下属拍拍胸脯说:“绝对没问题,您就放心吧!”一周过去了,工作没有任何进展。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只好如实回答:“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尽管老板说他已经尽力了,但对他的能力已经有所怀疑了,并且把工作转交给了其他人。
在这则案例中,下属由于把话说得太满,没有给自己留任何回旋的余地,结果不但把自己弄得很没面子,还招致了老板的质疑。这就告诉我们,说话时要懂得给自己留余地,千万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凡事总有个意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所能预料和改变的。说话留有空间,就是为了“容纳”这些意外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是个够细心的人,就不难发现,很多公众人物在面对记者提问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可能、大概、或许、尽量、估计等,这些字眼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他们之所以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一点儿空间,好“容纳”意外的发生;否则一旦把话说死了,结果却事与愿违,那将是很糗、很没面子的!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说话也要像“答记者问”一样,不要把话说得太死。比如上司交托给我们一项工作任务,我们当然没权利不接受,但是接受时最好不要说“保证没问题”或“绝对没问题”,而应该代之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话。因为用不确定的语句可以降低对方对我们的期望值,倘若我们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对方也会因为对我们期望不高而用谅解代替不满;倘若我们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对方往往会感到喜出望外,而这种“增值”的喜悦通常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再比如,别人有求于我们,如果我们能帮上忙,当然要答应对方的请托,但千万不要向对方打包票,而应该代之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等字眼。之所以要这样说,一来可以为自己留条后路,以防事情办不好而显得难堪;二来也无损于我们的诚意,而且更加显示出我们的谨慎,对方会因此更加信赖我们,即便事情最后没有做好,对方也不会责怪我们。
又比如,我们不慎与别人交恶,这时候千万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因一时冲动而说出“势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之类的绝情话,不管谁对谁错、孰是孰非,最好闭口不言,以防将来需要携手合作时没有“后路可退”。
说话不留余地就等于不留退路,要么是、要么非,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简单逻辑已经不再适合于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是我们无法承受的,与其跟自己较劲,不如多用一些缓和的、圆滑的、不确定的说话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收放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常言道:“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意思是说:沉静下来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是克非、为善去恶;闲谈的时候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观念和修养方法,也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当秉持的一个基本准则。
“静坐常思己过”,是一种自我修身、自我反省的功夫。它要求我们在静下来的时候不要去想别的东西,不要有私心杂念,而要考虑自己有什么过错,想想自己在做人和处事方面有哪些失误和不足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减少自己的失误,从而加快实现人生目标。
“闲谈莫论人非”,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金科玉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还可以,如果说别人的坏话,一是不够道德,二是于己于人都没有什么好处,只不过是痛快痛快嘴而已,弄不好伤了别人还伤自己,这又何必呢?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很多“长舌妇”,他们整天就喜欢说三道四,毫无事实根据地凭空捏造,或者到处传播流言飞语,结果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有个妇人在别人面前搬弄一个邻居的是非,没过几天,这件事在当地就人尽皆知了。事件的主人受到了很深的伤害。后来,搬弄是非的妇人得知这件事纯属无中生有,她非常后悔,于是去求一位贤达的老者,希望寻求一个补救的方法。老者说:“去集市上买只鸡,叫小贩杀了。回家的时候,把鸡毛一根一根地拔下来,一路走一路撒。”尽管妇人对这个建议感到很惊奇,但还是照做了。
第二天,妇人又去见那位老者,老者说:“现在你去把昨天撒在路上的那些鸡毛全部捡回来,然后拿到我这儿来。”妇人循着原路回去找,令她失望的是,那些鸡毛早就被风吹得无影无踪了。花了几个小时的工夫,她才捏着好不容易找到的3根鸡毛回去了。“看到了吧,”老者说,“这些鸡毛撒出去不费吹灰之力,找回来却已经不大可能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仅是一种内在修养,更是人际交往的一条准则。然而,能够做到的人很少。许多人都喜欢“八卦”,在背后议论其他人的事情,有的是有心为之,有的则是无心之失。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都会给他人或自己制造一定的麻烦。
总公司派市场经理李女士来分公司指导工作。中午,李女士请部门同事一起吃饭。席间,大家谈起了一位刚刚离职的副总冯女士,入职不久的小王心直口快地说:“冯总这个人脾气不好,很难相处!”李女士说:“是吗?是不是她的工作压力太大了,所以导致心情不好?”小王说:“我看不是,三十多岁的女人还没有嫁出去,既没结婚也没男朋友,老处女的心理都有一些问题。”
此言一出,刚才还争相发言的同事们都闭上了嘴巴。因为,除了小王之外,其他在座的老员工都知道:李女士也是一个待字闺中的老姑娘!好在一位同事头脑机灵,及时扭转了话题,才抹去了李女士隐隐的难堪。后来得知真相以后,小王连肠子都快悔青了,真不该在别人背后说是道非。
俗话说:“多吃饭,身体好;少说话,水平高。”与人闲谈时,说话一定要有分寸,要知道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能随便说,尽量让自己做到“闲谈莫论人非”。
当然,闲谈时完全不涉及他人恐怕是不容易做到的,关键是要有个准则: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的闲谈,还是“三缄其口”为好。对于他人的短处,我们应该本着负责和尊重的态度,当面或择机巧妙地指出。至于别人的长处以及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互相交谈一下则属于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