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刚经讲话
2487600000001

第1章 法会启建因缘分

法会因由分第一①

【原典】

如是我闻:②

一时,佛在舍卫国③祇树给孤独园④,与大比丘⑤众千二百五十人⑥俱。

尔时,世尊⑦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⑧。于其城中次第乞⑨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

《金刚般若》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陀这样说的:

那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随侍左右。

有一天,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着饭钵,带领着弟子们走进舍卫城去乞食。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挨家挨户地托钵,乞食后,回到给孤独园中,吃过饭后,佛陀将衣、钵收拾好,洗净了双足,铺好座位便盘腿静坐。

【注释】

①本分是叙述此经启建缘由,祇园法会由此揭开序幕。发起这个法会的主因,是如来在穿衣吃饭处,显示般若的妙趣,以宣说此经,令众生都能在口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去体会般若的生活。

这次法会的因由已具备了六种成就:一、大众对佛法的信心已建立——信成就;二、大众都已具备听闻佛法的资粮——闻成就;三、讲说的时机也最为确当——时成就;四、讲经的处所是非常的适合——处成就;五、说法主佛陀正欢喜宣讲——主成就;六、听众都全部集合到齐——众成就。

②如是我闻:为经典之开头语。佛陀于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阿难阐述其一生所说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如是”,系指经中所叙述佛陀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指众经编集者阿难自言听闻于佛陀的言行。

③舍卫国:本为北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于南憍萨罗国,故以都城代称。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产胜物,故称闻物国。

④祇树给孤独园:指祇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布施黄金买园,共立精舍,请佛陀及比丘僧众在此办道修行,又称祇园精舍。

⑤比丘:乃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比丘有三义:一、乞士,上乞诸佛之法,以养慧命;下乞众生之食,以滋色身。二、破恶,出家能破烦恼恶法。三、怖魔,出家趣向光明正道,能令邪魔怖畏。

⑥千二百五十人:即常追随在佛陀左右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他们分别是:佛陀度三迦叶,即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及其随众等一千人;又度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人;更度耶舍长者之子共五十人,计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些人最初修持外道法门,但徒劳无功,不能解脱,直到遇见佛陀,才证得圣果。为了报答佛恩,便发愿常相随待佛陀左右,帮忙佛陀弘法利生,也是佛门中所谓的“常随众”。

⑦世尊:如来十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贵者。如来的十号,即一、如来,如如不动,而来人间度化众生;二、应供,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三、正遍知,正确遍知诸法之理;四、明行足,神通广大;五、善逝,扰言“好去”,即入无余涅槃,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六、世间解,一切有情、非有情事相无不了解;七、无上士,在一切众生中,佛为至上,再没有比他更高的;八、调御丈夫,善于教化、调顺众生;九、天人师,人、天的导师;十、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⑧乞食:又作分卫、托钵、行乞等。系十二头陀行之一。其原始意义有二,即一、自利,为杜绝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为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田的机会。

⑨次第乞:指佛心平等,不择贫富,不拣净秽,不受别请,挨户次第依序行乞。托钵不超过七家,以乞满一钵为准。若乞不满钵,亦须归去,不可超过规定的时间。

【讲话】

这一分所讲的是佛陀演说般若法会的因缘。从如是我闻到佛陀入舍卫大城乞食……洗足已,敷座而坐。看起来和一般人一样的去来行住、穿衣吃饭,日用家常生活无异,为什么却以此经文来揭开甚深般若一会的序幕呢?我分四点分别讲说它的内涵和意趣!

一、六成就的重要

二、如是我闻的我

三、一时师资合会

四、生活即是六度

这四点是了解启建“金刚法会”因缘的眼目,也是般若妙用无穷的流露。经典上说:“见因缘法,即见佛。”若能由此信解法会因缘,那么入般若室,得般若珍宝,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一、六成就的重要

成就的意思是因缘果熟。就像世间的人事物的成就,其中的每一个因缘都不可或缺。比如:一个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这过程必须有父母养护、师长教导,乃至各行各业供应衣食住行的因缘等等,一个人才可能平安健康的长大。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也是一样,要具足土壤、空气、养分、露水等因缘条件,才可以从一粒种子长成绿荫遮天的大树。因此世间的人事物都离不开彼此因缘依存的成就,更何况出世间的佛法呢?佛陀每每在宣讲法音妙谛时,首先必须具备六种因缘的成就,哪六种成就?

信成就——大众对闻法的信心已经建立了。(如是)

闻成就—一大众都已具备闻法的福德资粮。(我闻)

时成就——讲说的时节因缘已经成熟。(一时)

主成就——说法主正欢喜地演说妙法。(佛)

处成就——法会的地点非常的合适。(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众成就—一闻法的信众都集合到齐。(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要启建一场法会,必须有六种因缘的成就。宇宙间无一事无一物是违背因缘法则,而可以单一的存在。《长阿含经》吹法螺的故事,可以引喻因缘和合的关系。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那里的人从没有听过法螺的声音。有一天,一个善于吹法螺的年轻人,来到这个国家,走到一个村落里,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然后把法螺放在地上,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听到这个声音,都十分惊奇,纷纷跑来问这个年轻人:“你吹的是什么音乐,怎么如此婉转悦耳啊?”年轻人指着法螺回答:“是这个东西发出来的声音。”村民们用手碰触法螺说“喂!你可以再发出声音来吗?”法螺却默然不响。年轻人再拿起法螺吹了三声,空中又再度回荡美妙的音声。村民们才恍然大悟:“优美悦耳的声音,并非是法螺的力量,必须要有手、嘴、气彼此合作,法螺才能发出声音!”

二、如是我闻的我

佛法诸多的经论都讲“无我”,也都一再强调“我”是烦恼的根源。为什么佛经里却都要安置一句“如是我闻”的“我”呢?佛经里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为什么不是其他的大弟子?因为佛陀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阿难嘱咐,经藏之卷首必须置有“如是我闻”,以区别外道的经典。另外,在佛陀灭度后,在七叶窟结集经典,阿难因为平生侍佛不离,因此大众公推他登座诵出佛陀曾经说的经文。由于阿难尊者多闻又兼慧解,所以佛经之卷首都有“如是我闻”,表示是阿难听闻佛陀亲口所说的。

这是事相上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但在一个真如理体上,不过是随顺世谛,假立宾主。我闻,主要是令众生启发信心,显示般若实相。

佛——无说一法(我:假立宾主,随顺世谛。闻:根识和合,无闻无得。)

为了进一步阐释众生执假相为“有我”,继而产生愚痴的知见,《杂譬喻经》瓮中影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一点警醒的作用。

有一对新婚的夫妇,感情十分恩爱。有一天,丈夫对妻子说:“你到厨房去拿些葡萄酒,我们一起来享用。”妻子到了厨房,打开酒瓮,瞧见一个女子的身影映在酒瓮里,以为丈夫另有其他的女人,气呼呼的回到屋里,指着丈夫说:“你这个没心肝的人,你竟把女人藏在酒瓮里,还娶我做什么?”丈夫不明所以,跑到厨房去探个究竟,也打开酒瓮,看见一个男子的身影,生气他的妻子,竟然敢在酒瓮里私藏一个男子,两个人彼此相互指责,怒骂对方的不忠。

这时候,有一个出家人,恰好来到他的家里,问明夫妻俩争执的原因,出家人带着他们到厨房里说道:“我帮你们把瓮中的人赶出去。”出家人就用石头砸碎了酒瓮,一切男女影像都不见了。这时候,夫妻俩才明白自己的愚痴,把瓮中影像误认为是实有的。

三、一时师资合会

佛经里一概没有交代讲经的年月日,都用“一时”来交代。为什么佛陀不明确表明时间?因为所谓的时间概念,不过是缘于众生业感果报不同。例如: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时间都不一样,台湾的时间是下午一点钟,美国已经是凌晨了。一个地球因为地域不同,就有“时差”的分别,更何况佛经里的“十法界”的时空,又哪里能用娑婆世界的时间能够涵盖得了?

佛经的“一时”,泯除众生对有限时空的观念。在诸法平等性中,只要我们和佛陀能师资合会,虽然只是“一时”感应,在法性里却是亘古无穷的受用。

四、生活即是六度

《金刚经》的第一分,主要叙述佛陀着衣持钵、次第乞食、洗足敷座等等日用寻常事。已经觉悟的佛陀具足有六种神通,为什么还要穿衣吃饭?吾人若欲信解《金刚经》,受持《金刚经》,圆满《金刚经》,要能会得佛陀这一段般若风光,要能明白般若无二般,一切现成而已。

唐朝有一位慧海禅师,初次参访马祖道一禅师。

马祖道一问:“你来我这里,有什么事吗?”

慧海回答道:“我是为求佛法而来。”

马祖道一说:“我这里连一物也没有,你跑来这里求什么佛法?你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哪里有什么佛法可求?”

慧海无奈的问说:“那么请问禅师,什么是慧海的自家宝藏?哪个是慧海的本来面目?”

马祖道一说:“现在问我的那个当下即是你的宝藏,一切具足,全无欠缺,你何苦向外觅求?”

佛陀于此经中示现的日常生活,旨要吾人打开昏矇的心眼,在穿街过巷,觅食求衣,当下那个即是,因为生活即是六度,六度要在人间生活展现般若的光明。

六度的生活:

着衣持钵:由身律仪的肃静、安详,显示持戒的摄用。——持戒

城中乞食:令众生能有见佛闻法,广植福田的因缘。佛陀乞食,以法味布施众生。——布施

次第乞已:乞食要依次第的规矩,不可拣贫富贵贱。不论满钵或空钵,食物好坏,都要以忍辱心平等视之。——忍辱

饭食讫,收衣钵:这是精进波罗蜜的示现,世尊从入城乞食到收衣钵,一切都不假手他人精进。——精进

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禅定波罗蜜的实践。——禅定

以上圆满——般若

佛陀一日的生活,从穿衣吃饭到洗足敷座完成六种波罗蜜。这些呈现于外的日常形相,是般若的“相”;也都是从般若的“体”流露的,应用于生活的行住坐卧则是般若的妙用。

六度的示现:

持戒波罗蜜:着衣持钵——手上放光

布施波罗蜜:城中乞食——足下放光

忍辱波罗蜜:次第乞食——眼睛放光

精进波罗蜜:饮食讫收衣钵——口中放光

禅定波罗蜜:洗足已敷座而坐——通身放光

般若波罗蜜

六度以般若为导,修行以般若为炬,佛陀示现这段般若放光的六度生活,没有扭捏作怪的展现神通,是要我们自己往内心去觅求。如何过一个“放光”的般若生活,打破内在的黑暗执迷,而不是去依靠上师的灌顶加持,也不是求圣水符咒就能消灾免难。《地藏经》云: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诸佛菩萨要成就度化的事业,是谦卑如地,含笑亲手布施,般若是光,光是没有染污,清净自在的。放光不是诸佛菩萨才有的,只要在生活里,我们说柔软的爱语,不也是口里放光?能亲手为别人服务劳动,不也是手掌放光?对于他人的轻贱垢秽能含容不二,这难道不是通身放光吗?《楞伽经》说:“一念不生,即如如佛”这一念不生即是般若放光的生活。

如何有般若,如何能开悟见性,别人代替你不得!我引用“不能代替”这则公案,做这一分的结语。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行脚参学,途中宗圆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三番两次的闹着要回去。

道谦就安慰他说:“我们发心来参学,现在半途而废实在可惜。我知道你很倦累,那么从今以后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代劳,只是有五件事我帮不上忙。”

宗圆问道:“哪五件事呢?”

道谦笑答:“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道谦的话,宗圆终于领悟,这一切是代替不得啊!

习题:

1.六成就是什么,和我们的人间事有什么关系?

2.佛经都讲“无我”,为什么还会有“我闻”的存在?

3.一时的含意是什么?

4.经文的乞食、洗足、敷座等和般若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