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刚经讲话
2487600000043

第43章 灭知见造生死业分(2)

知客师父闻声惊愕,面有难色,又不敢违抗住持的吩咐,只得立刻下山追寻。幸而小瞎子脚程慢,不久就追上了,便把小瞎子迎进寺里恭谨招待,百般呵护,让他在寺里住了下来。想不到有一天夜里小瞎子上厕所出了事,一个不小心掉下茅坑淹死了。消息一传开,就有许多人替他抱不平:“你们说说看,好心哪里有好报?这世上哪有什么因果报应?这小孩子本来卖烧饼为生,日子过得好好的,偏偏做了那个功德以后就交上噩运,先是被解雇当了乞丐,又瞎了眼,好不容易在寺里安顿下来,却掉到茅坑淹死了。你们说说看,好心哪里有好报?”

话越传越盛,终于传到老和尚的耳中。有一天老和尚就召集村民大众开示,把这件三世因果的公案作一了结。说道:

“这个小孩子依照过去世的业报,应该要受三世苦:第一世要受穷苦报,现癞痢相;第二世要瞎而不见;第三世应受跌进厕所淹毙的报应。可是因为他一念慈悲,发心做了大功德,所以将三世的罪业提前在一世受报,省去了二世的痛苦折磨,现在已经超生到天上了!因果历历不爽,岂可以凡夫心凡夫限视之量之?因果炯炯昭彰。岂是善恶无有报应?”

卖烧饼的小孩,一念慈悲行布施,即消三世罪业,吾人在理解《金刚经》的般若空理时,要解佛所说,事理不废,空有相融,做一个不受世间妄相所惑,胸中亦不住纤毫的离相意念,如深潭寂然不动,山鸟往还无迹,霞光流云游行无痕。

二、发菩提心断灭见

佛陀教诫吾人,莫作是念,此念即于诸法,不应生断灭见,更不可演说断灭法。佛陀于此分三次告诫尊者,旨在说明如来之空性,非同外道除有入空之空,亦非二乘人证偏空之空。此如来正宗法门,有不住有,方名妙有;空不滞空,始日真空。既超空有,复离断常,为中道实相,平等之法性。因此,发起无上菩提心者,眼不逐色,心不佳六尘,以无住心,行六度四摄,广兴怫事,饶益众生。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

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心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即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

了知诸相非相,心自无念,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即可断罪业,以无修之修,竭尽烦恼河,横渡生死浪,圆成诸佛功行,以寂照不动,现神通妙用无穷。

《法华经》卷五《分别功德品》: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又复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须为我复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养众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养众僧。……是故我说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

若有人能持经教,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功德譬如虚空,无量无边。所谓真正听受读诵,是解悟无相妙理,以观照力息妄想攀缘心,降心离相后,以此纯净无染的体性,广求福慧,开化菩萨入六度功业,严熟佛土。说离相为治众生执有为实的深重染习,不住离相之念,为免众生堕入断灭的深坑。

从前,有个渔妇到种花的朋友家做客,渔妇在市场卖完鱼,便带着空篮子来了,朋友请她一起睡在花房里,可是由于花香馥郁的缘故,她始终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朋友见她如此,问她:“你为什么辗转难眠呢?”渔妇道:“我也不知道,大概是花太香吧!使我睡不好!请你把我的鱼篮拿来好吗?或许这样我才能入睡。”

朋友把鱼篮交给她,她闻着鱼篮的腥臭味,一下子就入睡,直到天明。

众生的染习,就像故事中的渔妇,日夜与腥臭为伍,闻到袭人的花香,反而无法安睡。所以佛陀才会说,我若具说此经功德,有人狐疑不信,心即狂乱,如何信受奉持?众生习气刚强,深爱诸有,佛陀为令众生入佛知见,以三乘十地贤圣方便法,遣诸攀缘。狂心止尽,才悟道往昔以秽为净,认假作真,日夜颠倒无明,与臭秽相染互习,不闻诸佛善法花香。佛陀不论谈空说有,都是令吾人出一切攀缘结使之家,独脱无累,寂然自在。《善慧大士语录》卷二:

事出家者,出悭家、出贪家、出嗔家、出杀害家、出食啖众生家、出偷盗家、出邪淫家、出损他利己家、出绮言妄语家、出恶口两舌家、出嫉贤妒能家、出憎爱家、出怨亲家、出互争胜劣家、出相凌易家、出相斗打家、出贡高家、出我人家、出不慈孝家、出无惭无愧家、出违恩背义家、出不谦让家、出诽谤家、出毁訾家、出世间非道理家、出不恭敬家、出六尘家、出一切诸慢家、出我慢家、出邪慢家、出憍慢家、出高慢家、出不如慢家、出慢慢家、出增上慢家、出多闻广知家、出持戒慢家、出禅定慢家、出师慢家、出僧慢家、出贵慢家、出富慢家、出端正慢家、出丈夫慢家、出势力慢家、出妓能慢家、出火宅慢家、出三界家、出一切有为诸结家,是名事出家。

佛陀以般若无上法,告诫吾人出一切有求有相家,出执有滞空家,从中体会无高无下,真如平等法。悟平等法,珍重己灵,不轻一切众生,拂净五蕴假相,六尘染污,自然能深解般若义趣,休心息虑,不被五欲钩牵,如盲若聋。

从前有个姓尹的富翁,一心想要扩大自己的财富,每天指使仆役们四处奔走或劳作,使得他们从早到晚不得休息。

有个老仆役,白天做工时累得他呻吟痛呼,晚上昏沉疲倦,酣睡如泥。夜夜梦见自己做了国王,在宫殿楼观之中宴饮游玩,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谁也不敢违逆他,醒来后依然被驱役指使。有人见他如此劳苦,便去安慰。老仆役却说:“人生不过百年,日夜各占一半。我白天做奴仆,要说辛苦实在是够辛苦的了;但我晚间做国王,享受无比的快乐,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尹氏赞尽心机,处心积虑地操持家业,弄得身心疲惫不堪。每到夜晚,也是在昏昏沉沉的状态下入睡,天天梦见自己是别人的奴仆,来回奔跑,劳作不已,被主人数落、责骂、鞭打、凌辱。睡梦中的痛苦呻吟,直到天亮才停息下来。

尹氏为此非常痛苦,就去询问他的朋友有什么办法。朋友说:“你的地位使你受人尊崇,你的财富多得几世都用不尽,白天做主人,梦中作仆人,苦痛与享乐轮问循环,这是很公平的,人生哪里有现实和梦境都随心如意?”

一半主人,一半仆人。尹氏的处心积虑,苛薄地驱使仆役,积集财富,因果循环不已。就像我们日用之中,巧心思量,放逐六根,满足我们的五欲,享乐时,痛苦也接踵而来,我们迎接光明的功德天女,黑暗天女也相随不离。世间是一半一半的,不执于一半,统合全体,我们才能透彻假相,从中看到生命的实相。

护圣居静从南堂禅师处得悟之后,有天上堂说法。

“参禅者要明白一个关键,就是南堂所说的:最初一句和末后一句,要是能够领悟,就了却一生大事!”

“如果悟不得,我再说个南堂十门,方便你们弃迷入悟,用这十门来印证自己。这十门是:一、须信有教外别传。二、须知有救外别传。三、须懂无情说法与有情说法无二。四、须见性如观掌中之物。五、须具有抉择法眼。六、须行鸟道玄路。七、须文武兼济。八、须摧邪显正。九、须大机大用。十、须向异类中行。

护圣又告诉徒众说:“你们谁能解得十门,就可称为祖师,应受天下人礼拜。如果做不到,阎王老子就不会放过你。”

多年跋山越岭,枉作风尘剑客,不知见性如掌中物,原和自身不曾相离。困于色尘染污,以致法眼未开,盲暗不辨邪正,如何自见满室闪亮辉煌的珠宝呢?

禅门中有句话:你没有拄杖子,我给你拄杖子,你已经有了拄杖子,我就夺却你手中的拄杖子。佛陀说离一切相显真空理,真空已显,再夺去你的真空境。眼不逐色,何妨花红柳绿;耳不循声,一任莺啼燕语。

习题:

1.佛陀要吾人离一切相,为什么又说“不可作念,佛陀不以具足色相,而得到无上菩提”?

2.何谓有见可医,空病难治?

3.佛陀三次告诫须菩提尊者,有什么特别含意?

4.为什么发菩提心的人,于法不说断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