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刚经讲话
2487600000007

第7章 真实信心解脱之道分(2)

《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在前文我们厘清正信的条件要合乎:信实、信德、信能;信仰的真理应契合佛陀的三法印。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信”的功德。经文中说:“一念生净信……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为什么一念净信有如此大功德?六祖惠能大师于《金刚经注解》中,谈到实信般若波罗蜜的功德。

信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烦恼;

信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

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

信自身佛性,本来清净,无有染污,与诸佛性平等无二;信六道众生,尽得成佛,是名净信也。

源于实信、正信、净信般若波罗蜜之力,能获平等无量功德。净信如清水可以灌溉自性田地,令善根增长,这是就著《金刚经》的功德而言。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在心田中“种诸善根”?其实只要能自净其意,随力用功,比如念一句佛、持一遍咒、诵一卷经、参一刻禅等加行,都能增益我们的善根功德。

有一天,有个婆罗门来请教佛陀。

“佛陀,我的名字叫做增益,我要如何真正增益善根功德呢?”

佛陀回答:“所谓的增益,是具足持守净戒、听闻正法、喜舍不悭、正观空慧。有此戒、闻、舍、慧庄严身心,才是真正的增益善根功德。”

六祖惠能大师指出,欲滋长一切善根,不离众生身中求:

于一切贫苦众生,起慈愍心,不生轻厌,有所需求,随力惠施。是名种诸善根。

于一切恶类众生,自行柔和忍辱,欢喜逢迎,不逆其意,令彼发欢喜心,息刚戾行,是名种诸善根。

于六道众生,不加杀害,不欺不贱,不毁不辱,不骑不捶,不食其肉,常行饶益,是名种诸善根。

由于对一切众生有平等观,能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信心,所以能诸恶远离,众善奉行不疑;我引用一则故事来说明信心的力量不可思议。

舍卫国的东南边,有一条大河,河水滔滔,深不可测。岸上有五百户人家居住,他们从未听闻佛法。

佛陀观察他们得度的机缘已经成熟了,便到河边的一棵大树下静坐着。村民们被佛陀放射的光明吸引,纷纷围坐于树下,佛陀为他们说五戒十善法,村民们虽然心生欢喜踊跃,但是并未完全信受奉行。

此时,对岸有一个人涉水而来,五体投地向佛陀礼拜。众人惊怪说:“我们久远居住这水边,从来没有人涉水登岸,你是何方天神,有什么奇妙的法术?”

那人答道:“我是住在河另一边的人,听说佛陀在此说法,我一心渴仰甘露的滋润。于是请问河岸的人,他们表示水只齐踝,我因为深信不疑,便涉水前往,并没有什么神奇法术。”

这时,佛陀欢喜赞叹道:“善哉!善哉!凭着恳切的真信,能渡生死大河,这数里之水,如履平地,又有什么神奇?”

所以,信心是肥沃性田的土壤,灌溉的雨露,催花结果的和风煦日。菩萨欲行离相度生、无住行施的事业中,持戒修福,种诸善根,是因中修行必备的资粮位。就像《维摩诘经》所说:

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

虽行无相,而广度众生,是菩萨行;

虽行无行,而现有受身,是菩萨行。

三、心不取法相非法相

一念生净信的众生,已不取著“法相、非法相、亦无非法相”。何谓“不取法相”,即已空掉我执四相;“不取非法相”,意即已舍去法执的取著。“亦无非法相”,明白我法俱空,却不滞于空。一念生净信,应不取著我、法、空三执,方能与实相般若同声应和。

经文中云:“若心取相、取法相、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此段的四相,不是对二乘行者开示的破除五蕴假合的我,而是更深入精细的为发大乘心者所说的法。这四相:

(一)我相:以为有个我在度众生。

(二)人相:以为有众生是我所度。

(三)众生相:有能度所度种种差别妄想。

(四)寿者相:对于所行,执著不舍。

我执四相是堕入“我见”,法执四相则陷于“有见”,空执四相不免又执取有个“空”可得。因此,将我相、法相、非法相等四相除净,亦即扫荡“我”、“法”、“空”三相。如道川禅师的偈颂:

法相非法相,开拳复成掌;

浮云散碧空,万里天一样。

因为手指的开合相,才有拳和掌的差别相,手指的本体没有改变。就像佛陀在《大般涅槃经》说:

善男子!譬如金师,以一种金,随意造作种种璎珞,所谓钳、锁、环、钏、钗、铛、天冠、臂印;虽有如是差别不同,然不离金。善男子!如来亦尔:以一佛道,随诸众生,种种分别,而为说之。

佛陀先要我们于此章句生实信,又怕我们执取世谛文辞,为了荡相除空,不得不嘱咐,不应取著有个我于此言说章句生实信,获无量福德;有个法能令吾等解脱;有个空相牢固不破。

所谓的法相、非法相,也就是说,是佛法的有时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时候却是佛法。这不是哲学的辩证法,而是法无定法,生命圆通无碍的智慧。

我们只要有慈悲有智慧,一切法皆是佛法。比如:持八关斋戒的末利夫人,著华鬘香油涂身是犯戒不如法的.,但是她是为了救御厨的性命,这何尝有违背佛的慈悲教诫呢?佛陀在因地修行,为了救五百人的生命而杀一贼人,这种杀一救百源于慈悲和智慧,又岂能用罪相去做断论?

真正的事佛持戒,是愍念众生苦,作种种方便救济。如《分别善恶所起经》言,事佛有三等:

(一)魔弟子事佛:虽受佛戒,心乐邪业,不知罪福因果,意智迷矇,入邪见网,是为魔弟子事佛。

(二)天人事佛:受持五戒,行十善业,信有因果,寿终之后,即生天上,是为天人事佛。

(三)佛弟子事佛:奉持正戒,修般若慧,知三界苦,心不乐著五欲,行四摄六度,慈悲方便摄化众生。知死有生,求究竟福,是为佛弟子事佛。

我们若要会得“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的无上密意,要能拂去法相、非法相的迷翳,做个真正事佛的真净佛子。我引用禅宗的公案,再深入解释什么是法相和非法相。

有一天,苏东坡准备去拜访佛印禅师,事先写信给他,要禅师如赵州禅师迎接赵王一样,省略迎接的繁文缛节。

苏东坡自得已解禅心妙趣,要佛印禅师以最上乘之礼,不接而接和他应和。可是,佛印禅师仍然站在寺门迎接。苏东坡不禁得意的嘲弄,说道:

“你的道行,比不上赵州禅师的洒脱放旷,怎么也不免世间的俗套,空空浪费草鞋钱来迎接我呢?”

苏东坡以为佛印禅师这回必定哑口无言,甘拜下风,岂料禅师挥着蒲扇,悠悠的作答: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

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苏东坡看的是迎接的“法相”,佛印禅师于法、非法相俱遣,以大千为一禅床,何曾有起卧之相?

四、佛陀说法借筏渡岸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无论宣扬阿含、方等、般若、涅槃等诸法义,乃至《金刚经》所言的住心降心种种法,不过是借筏渡岸。未登岸者,应以“言说章句”为渡生死河流的宝筏;已登岸者,应舍筏不再揹负!

禅宗的丹霞禅师烧毁佛像寻找舍利,也是一番老婆心切,希冀吾人揩净心眼,从礼敬的佛像中,去探索有个不坏的金刚舍利身。《金刚经》言空不空,就像宇宙能包容大地山河的森罗万象。禅宗史上,禅门巨匠,为生死大事,不惜血肉之躯,苦行劳役,担柴挑水诸多行业,才有“一击忘所知”的顿悟契机。般若妙谛,绝非断灭顽空者能纳受的。

般若是什么?有四种阶次。

(一)人乘的般若:具正知正见,信因果罪福,闻正法能不轻毁。

(二)二乘的般若:了知四圣谛、十二因缘,能证声闻、缘觉等果位。

(三)菩萨的般若:知缘起性空之理,不厌不离行度众事业。

(四)诸佛的般若:如空中映像,水中显月,随缘应现,湛然不动。

我们从人乘的般若要进阶到诸佛的般若,只要对《金刚经》的言说章句生实信,能帮助我们打破心眼的局限,走出法相、非法相等诸自缚。

金刚如宝石明照四方,赶走我们心性的黑暗;

金刚如慧剑快利准确,斩断我们妄想的乱麻。

从佛陀演说世上第一希有珍宝,即是信心之宝。从生起的实信中截断我、法、空妄相众流,觅求一个不生不灭的金刚宝藏,借般若炬光,开采心灵的矿场。

何谓金刚般若智慧,旨在不取法相非法相,从中知如来设诸方便,皆是借筏渡岸的一片真心!我借用一则公案来说明。

一个严寒的冬天,大雪已落了三天。有一个乞丐去敲荣西禅师的门,颤抖的说:“禅师,我和妻儿已多日粒米未进,连日的大雪又使旧疾复发,禅师你帮个忙,不然我们全家都要饿死了!”

禅师闻言,油然生起悲愍,但是寺里也没有多余的食物,身边也没有什么钱财,如何能帮助呢?忽然想起,有一些准备替佛像涂装用的金箔,于是毫不犹豫拿出给乞者去应急。

座下的弟子不满禅师的决定,抗议道:“老师,那些金箔是替佛像装金的,你怎么轻易就送人?”

禅师平静的回答:“我是为了尊敬佛陀才这样做的。”

弟子们听不懂禅师的话,愤愤的反驳道:“老师,你把佛陀圣像的金箔送给人,这叫尊敬佛陀吗?”

禅师大声喝斥:“佛陀累劫修道,为众生舍血肉骨髓,在所不惜!佛陀怎么对待一切众生?你们只看到金塑的佛像,怎么看不到佛陀的心?”

荣西禅师把涂装佛像的金箔拿去救济乞丐,是自发愍伤众生悲苦,与佛心契合相印。溥大士有首偈颂,可以作为吾人勘破妄相,明白密意只在汝边,别无他处的敲门砖。

二佛威仪总不真,眼中瞳子面前人;

若能信得家中宝,啼鸟山华一样春。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而人人有个自性天真佛,恁么劫坏空灭,亘古不烧不毁。

习题:

1.正信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持戒修福和般若空性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取著法相、非法相,就无法与般若相应?

4.如何在生活中不补诸相所迷,见自般若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