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金刚经讲话
2487600000009

第9章 般若为三世诸佛母分(1)

依法出生分第八①

【原典】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②七宝③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④乃至四句偈⑤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译文】

“须菩提!譬若有人用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结缘,你认为这人所获得的福德果报,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道:“很多,佛陀!为什么?因为七宝布施,所获得的是世间有相的福德,所以佛陀说福德多;如果从性上说,没有所谓福德的名称,哪里有多和少可说呢?佛陀不过是随顺世俗,说七宝的布施,所获的福德是很多。”

“如果又有一人,能够信受奉持此经,即使短至受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够为他人解说,那么,他所得的福德果报更要胜过布施七宝的人。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因为十方一切诸佛,都从此经出生,此般若法为诸佛之母;又一切无上正等正觉法,亦从此经出生,此经又为诸法之母。因此,如果没有此经,也就没有十方一切诸佛,以及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法。

“须菩提!所谓的佛法,不过依俗谛而立的假名,并非就是真实的佛法,因为众生有凡圣迷悟的分别执著,佛陀为了开悟众生,不得不方便言说。若以法性毕竟空而言,求诸佛的名字称尚不可得,还有什么叫做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呢?”

【注释】

①本分叙述般若智慧,是三世诸佛之母,能出生诸佛,亦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再明白地说:因诸佛由般若智,证真如之理,亦即先以般若为师,故说诸佛从此经生;又诸佛所证真如之理,起般若方便智,为众生说法,此经又为诸法之师,所以说,诸法从此经出。

②三千大千世界: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一个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

③七宝:指七种珍贵的财宝,即金、银、琉璃、琥珀、砗砾、玛瑙、珊瑚。

④受持:指对于经中的义理,能够了解而谨记于心,叫做“受”;了解之后,能念念不忘,并且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就叫“持”。

⑤经中所提出的四句偈有多种说法,究竟是哪四句,古来议论很多。总之,这四句偈,不必太刻意去分别是哪四句,泛指经文中任何最小最短的偈子。

【讲话】

第七分以无得无说强调法性为毕竟空,三贤十圣阶位是佛陀示教利喜,借筏渡河罢了!吾人知毕竟空,才能与平等的法性声气相通。由于第七分宣说毕竟空的妙旨,佛陀又恐行人对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讥为虚无断灭,佛陀为显示受持、读诵此经有不可思量的功德,因此用满三千大干世界的七宝布施做校量。在第八分以般若是三世诸佛母,一切善法功德皆依此而出生为主轴来阐述。我分四点来说明。

一、七宝布施非福德性

二、受持般若胜七宝施

三、般若是三世诸佛母

四、扬眉瞬目处处般若

我们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这种福德固然是功不唐捐,但是物质资财的布施却是有漏有限的。在《增一阿含经 邪聚品》提出育五不净施是没有利益功德。

(一)以刀器施人。

(二)以毒品施人。

(三)以牲畜施人。

(四)以淫女施人。

(五)造作鬼神祠。

此五种不净施,令众生相互杀戮仇恨,并生起染著颠倒之想。《毘耶娑问经》卷上,选择五种对象布施,可以得到利益和福德。

(一)急难救助施。

(二)远来资给施。

(三)老病孤独施。

(四)有德长老施。

(五)离乡护他施。

对于远客和离乡者施予资助,对于苦难和老病者给予怜恤,对于有道德有慈悲的长老,用恭敬的心布施四事供养(饮食、衣物、卧具、医药)。了解布施物品和对象的清净与否,便会产生福德利益的差别。下文将探讨福德和福德性有什么不同。

一、七宝布施非福德性

布满广大如三干大干世界的七宝布施,财物的施予,只能暂时令众生的生命得到帮助,但是色身的饱足很容易做到,让众生懂得开发智慧,明白业报因缘,这就不是金钱物质能办到的。就好像从事慈善事业,每一个社会福利团体都可以去做,但是使每个人清净自心,止恶行善,就必须藉由宗教的力量。《法华经》说:“佛陀为一大事因缘降生人间。什么是一大事因缘?即为令众生开佛知见。”世间上财富的多寡,并不等于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就像:

有钱可以买到美食,买不到食欲。

有钱可以买到医药,买不到健康。

有钱可以买到床铺,买不到睡眠。

有钱可以买到赞誉,买不到知己。

有钱可以买到书本,买不到气质。

有钱可以买到妻妾,买不到爱情。

有钱可以买到群众,买不到真心。

有钱可以买到旅行,买不到宁静。

有钱可以买到房舍,买不到安住。

有钱可以买到珍宝,买不到智慧。

很多很多的问题,不单是物质层面能够解决,就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

宝满三千及大千,福缘应不离人天;

苦知福德之无性,买得风光不用钱。

人天的福德终有尽时,生天虽然有四事福乐,最后也难逃五衰相现堕落的业报。

四事福乐:

(一)身高端严:最低的四天王天,身高也有几十丈。

(二)寿命长久:四天王寿长五百岁,合人间的九百万岁。

(三)欲乐幸福: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五欲满足。

(四)禅定微妙:享有四禅八定的禅悦。

五衰相现:

(一)衣服污垢。

(二)顶上华萎。

(三)身体发臭。

(四)腋下流汗。

(五)不乐本座。

我们忙碌着积集世间的财宝,也要挖掘成贤成圣的内心宝藏。比如佛教的“七圣财”,其中的信仰财,能得身心欢悦;精进财,得邪魔不侵;持戒财,得善神拥护;闻法财,得诸佛护念;喜舍财,得远离怖畏;惭愧财,得善法增长;智慧财,得不死甘露。

财施有限有漏,无法使众生由迷知返,开悟佛性。而观念的启发,思想的教育,这种法的布施,威势无穷。如《金光明经 业障灭品》说: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供养如来。若复有人,劝请如来,转大法轮,所得功德,其福胜彼。何以故?彼是财施,此是法施。由其法施,有五胜利。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三界。三者,法施能圆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

有一天,佛陀在祇洹精舍的门外,遇见哭哭啼啼的周利槃陀伽。佛陀慈悲的问他:“你为什么站在这里伤心难过呢?”

“佛陀!我的哥哥嫌弃我笨拙,无法受持法义,他驱逐我,要我还俗回家,因此我很难过。”

佛陀安慰他,把他带回精舍。教他手拿扫帚,念诵及思维它的名字。

周利槃陀伽感谢佛陀没有摈除他,并且还慈祥的教导他,于是每天专心诵念,虽然愚笨,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记住“扫帚”两个字。

周利槃陀伽专心一志念诵,有一天,他思维:这扫帚又叫做“除垢”,垢是地上的灰尘沙土,除即是把它清扫干净。又过了几天,他又再思维:我的身心也有尘垢,那么烦恼就是尘土之垢,智慧就是祛除的扫帚。周利槃陀伽由此思维五蕴妙义,便得解脱,证阿罗汉果。

仅仅持诵“扫帚”的法义,由此能证得第一罗汉果位,如此殊妙的功德,又岂是有限有相的七宝施予能比拟。福德像布施一碗饭,令人疗饥而已,福德性却是一粒种子,使人种一得百千收获。

二、受持般若胜七宝施

前文我们说明福德与福德性的不同处,但是福德性不是什么都没有,福德性蕴含的是一种“能力”,就像每一个众生都具备有成佛的“能力”。福德性中含有无限的福德;像经文所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