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态决定生老病死
24880300000005

第5章 在阴影下,身体会怎么样(4)

如今,“信息焦虑症”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病,其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有目共睹。对此,人们应该认识到个人对信息的掌握不可能全面而毫无遗漏,更应该明白信息并非决定成败的惟一因素。平时应该适当放慢生活节奏,而不应整天思虑信息的事情。

3.疯狂购物症

齐女士人到中年,却依旧像青春少女一般,喜欢上街购物。然而,对于她而言,逛街购物并非一种爱好,而是一种冲动。只要她走到服装街上就想进店里,而进了店看到五颜六色的服装就想买。这念头一动,她就很少犹豫过,这种购物的兴奋和快乐一直持续到家里。可让她感到无奈的是,当回到家,她才发现自己并不开心,因为她并不需要那么多衣服。尽管她常常下定决心控制购衣数量,但是一旦逛街就把决心抛下。对于难以控制的购物欲望,她感到十分的困惑与烦恼。

其实,齐女士患上了贪购症,又称“疯狂购物症”。这种病症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患此症者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会通过购买去享受满足与快感。然而,若是控制不买,就会出现焦虑不安、周身不适等身体不良状况,勉强控制不仅自然影响心情与工作,还会造成身体不适。

对于“疯狂购物症”来说,放纵欲望是主要的原因,而控制欲望才是治本之道。平时出门不要带太多的钱,每次逛商店之前做一个详细的购物计划并坚决执行,必要时可由同伴提醒执行。最关键还在于应找出造成疯狂购物的直接诱因,无论是对现实的不满,还是对自己的不满,都应该学会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时,这样才能使心理平衡,从而维护身体的健康。

以上几种“时尚”的心理疾病,不仅影响心理的健康,还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应该受到重视。总而言之,只有身心两健康,才能少病少痛、延年益寿。

人最大的病就是恐惧

在人类众多情绪当中,恐惧是对人影响最大的情绪,是情绪的基本形式之一。恐惧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有所体现。恐惧根据情绪程度的不同,分成很多种,比如畏惧、惊恐等。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们的许多恐惧心理都是后天习得的。

当人们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境,又苦于无助的时候,恐惧就产生了。恐惧往往是由于主体缺少处理或摆脱可怕情境的力量及知识而造成的。基于这种企图摆脱困难而苦于无力的情绪,如果寻得摆脱的途径,恐惧往往能够迸发出超常力量,刘备跃马过檀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过去的时代中,人们常常由于对死亡恐惧而爆发,比如陈胜、吴广的起义就是在“失望,法皆斩”的恐惧威胁下爆发的。

一般来说,作为人类重要情绪之一,适度恐惧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利的。然而,过度弥漫的恐惧情绪不仅对个人不利,而且对社会也非常不利。

当人们处于恐惧情绪中时,身心能源就会进入冻结的状态,这样不仅生命活力被消弱,而且心智也难以正常发挥。倘若一个人内心极度恐惧时,会引起心智紊乱,举止失常,行为可笑而愚蠢,心跳暂停,有的还会导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由此可见,过度恐惧对于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心病,常常自己吓唬自己,其实,人最大的病就是“恐惧”。人们在恐惧状态下,精神和身体如同被冻结住了,各肢体不能听任大脑意识的调用,而大脑此时也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中。这一身心过程的特征是:血管收缩忽急忽缓、战栗、心脏猛跳、脸色变白,心脏以外各处皆呈血亏现象。对于恐惧,人们常常会用“胆战心惊”、“腿灌了铅”等语言进行描述,就可见其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反应。如果惊恐过度,可导致风瘫、休克、脑溢血、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恐惧情绪还会使思维迟钝、束手无策,从而影响做事效率。可见,过度的恐惧既不利于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因此,为了身体的健康,平衡恐惧情绪是十分必要的。

很多无助的朋友在言谈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忧虑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惊惧与无奈,在他们的头上似乎失去了艳阳,唯有阴霾的天空。不少人甚至觉得忧虑与恐惧是理所当然的。当遭遇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人总是会有所忧虑与恐惧的。对此,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问题。

首先,应该认识到恐惧害怕对于解决问题毫无作用。当人遭遇恐惧情绪的时候,思维会出现混乱或空白状况,这对于解决问题毫无助益,反而智慧白白搭上气血,造成身体更加虚弱,因而六神无主,使恐惧的情绪蔓延。

其次,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自己的问题一定要努力自己解决;第二,自己根本无力解决的问题,不必恐惧它,因为恐惧也没用。

再次,遭遇疾病时,保持平和心态。事实上,疾病对于健康的损害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严重,然而心里上的巨大压力却比疾病更严重。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这种恐惧下的自我摧残。

另外,还有一些中医之法,对于疗治情志疾病非常有效。粱女士的丈夫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每天晚上痛的难以入睡,白天根本无法工作。尽管梁女士经常出差,但是心思全在丈夫身上,看到丈夫痛苦的样子,她每晚都做噩梦。每天在惊恐中惶惶度日,有时她会莫名其妙的掉眼泪。没过多久,梁女士的脸上就如同粘了一层尘土,变得毫无光泽。她怀疑自己得了大病,越想越惊疑,因此茶饭不思。梁女士有个朋友是中医,了解了她的情况,并为她把脉,发现她的肝脉弦紧,余脉沉弱无力,便断定她是由于气郁不舒而引起血液流动缓慢,从而造成心血不足,最终导致心生恐惧,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睡眠,还影响了饮食健康。

根据以上的诊断,朋友向梁女士提了建议:(1)在压抑时大哭以解肝毒之法,保护肝脏健康。面对生活中的压抑,以及情绪中的恐惧,以“想哭就哭”之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调理作用。(2)敲打胆经,同时按摩“太冲”,以解情志之毒。此法可以缓解肝脏的压力,不仅可以解恐惧之毒,而且对其他不良情绪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梁女士依照朋友的建议做,不久,精神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脸色也变得红润有光泽。在朋友的帮助下,梁女士丈夫的颈椎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其实,在生活中,人不可能抛弃情绪,也就是说,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正确的方法调理情绪,使不良情绪得到有效地控制,从而维护好人体的健康。情绪的调理对于人体的保健来说是不可忽视的,人们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并且掌握一些科学的情志调节法,为自己的健康服务。

“心理感冒”,引发生理性疾病

感冒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大部分人都得过感冒,同样,人的心理也会患感冒,而且“心理感冒”也会时常光顾人的内心,造成心理疾病。心理感冒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人们的欲望和精神需求遭到挫折时所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反应。心理感冒不仅在人的心理方面造成情绪波动、消极、焦虑、烦恼、紧张、不安、愤怒、憎恨、忧愁、悲伤、恐惧、痛苦等,而且还会在生理上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食欲不振、心悸、气促等。事实上,“心理感冒”往往会引发生理性疾病,从而破坏人的身体健康。

情绪失调引起的“心理感冒”可通过人们的心理活动变化,促使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从而对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比如,在恐惧时,人的判断力与理解力就会降低,而在极度恐惧中,还会导致理智和自知力的丧失,造成行为的失控,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变化,造成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口干、出冷汗等症状。

如果消极情绪经常反复出现,人的大脑就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大脑功能的减退,这样也会引发机体的病变,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血压持续升高等症状。

医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已经肯定了消极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和预后起着不良的作用。有人用猴子做实验,让另一群猴子单纯禁食,而对另一群猴子则只提供无营养素的安慰剂。结果发现,单纯禁食的猴子烦躁不安,其体内激素有很大的变化,而仅食用安慰剂的猴子却没有明显变化。有试验者把同窝生的两只羊羔分开培养。一只羊羔旁边拴着一只狼,而另一只羊羔则没有狼。试验者为两只羊羔提供相同的生活条件,然而那只总是看见狼的羊羔由于恐惧不安,最终消瘦而死;而另一只却正常的成长起来了。由此可见,情绪与心态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其实,心理感冒有轻型和重型之分,一定程度的心理感冒对人体并无大碍,甚至对人体有益的。中医就有观点认为,适度紧张有益健康。但是,心理感冒不能过重,尤其是重症的心理感冒,就必定会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并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及自疗能力,从而引起身体疾病。

最为明显的就是,紧张情绪下引发的疾病以及病情恶化现象。研究表明,情绪紧张时,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使葡萄糖在机体内的利用率下降,导致血糖升高,增加了患糖尿病的危险。还有临床观察发现,紧张的情绪会引起溃疡,而忧愁、沮丧的情绪会影响到肠蠕动,从而造成便秘。心脏病患者如果情绪紧张,就会引起心律失常,可能会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早搏、心房纤颤、心室纤颤,甚至引起猝死。这是因为神经紧张或情绪激动,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使神经末梢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脂肪分解,使血脂增高,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由此可知,心理感冒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

对于轻型心理感冒,人们可以通过人体高级神经的自控系统,进行自我治疗。

(1)对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智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从而达到一通百通的目的。

(2)可以通过找知己谈谈心、倾吐衷肠的方式,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与平衡。

(3)可以读书看报,通过精神投入,转移情绪注意力。

(4)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以放松心情的方式,治疗心理小感冒。

而重型的心理感冒,常常不能轻易解除,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不仅会给精神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还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于重型的心理感冒,应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和治疗。然而,对于心理感冒来说,治疗并不能固本,唯有从心理入手,树立良好的心态,才能让情绪达到真正的平衡,从而获得健康。

事实上,对抗心理感冒最好的良药,就是用平和宽厚的心态提升心理免疫力。心理学家发现,与人为善者比刻薄吝啬者长寿。在生活中,拥有甜蜜爱情的人,往往患心理感冒较少、较轻。对此,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心理免疫的功效。如今心理免疫已经成为对抗癌症的新疗法。

其实,无论是心理感冒患者,还是身体感冒者,都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对于免疫力,无论是心理免疫力,还是身体免疫力,都不能忽视,因为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当你遭遇了心理感冒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以免为“心理感冒”所乘,更不要滥用药,以免危害身体健康,而应该平心静气,做到“心”到病除。

心情不好犯口腔疾病

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的重要组成保证,是延长人的健康寿命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口腔疾病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它的发病率相当高,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口腔问题。据统计,大约每10万人当中,约有30%的人患有轻重不一的口臭、口腔溃疡疾病。口臭、口腔溃疡疾病对人的社交及心理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并因此产生了众多的心理问题。有的人平时十分注意饮食结构,注意口腔卫生和牙病防治,可还是阻挡不了口腔疾病的侵袭。对此,很多人都大惑不解。其实,影响口腔健康的因素不仅是口腔卫生及饮食营养,还有一个常被人们忽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情绪问题。不良情绪往往会引起口腔疾病,破坏口腔健康。

1.情绪不佳——口臭的重要原因

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却往往为人所忽视,那就是不良情绪。心理医生发现很多有心理困扰的病人都有一种特殊的口臭。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随着这些心理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与治疗,口臭也随之减轻了。心理学家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发现不良情绪会导致口臭,而良好的情绪能够缓解口腔问题。

其实,关于口臭与情绪的关系,古代中医学就有所见。清代《杂病源流悄烛》中说:“劳心味厚之人口臭。”其中提到的“劳心”都指的是人的不良情绪状态。现代科学也通过实验证实,情绪郁闷或患有抑郁症的人,体内会产生某些毒素,由于其中一部分毒素会通过呼吸道排出,因而造成口臭或形成其他异味。医学家还发现,不同的心理障碍患者,呼出的气味也有不同,因此,现代医学还把口臭归入心身疾病的范围中,认为不良的心境是导致口臭的重要原因。

对于口臭的防与治,除了要注意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保持口腔卫生,用芳香爽口剂之外,最重要的是做到去除病因。因此,不仅要治疗有关的器质性疾病,同时也要重视心理方面的疏导,努力改善情绪,调整心态。只有尽量保持通达、乐观的精神状态,避免发生抑郁症等心理障碍,才能更彻底地消除口臭

2.不良情绪引发的心因性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