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生有涯意无尽:梁漱溟人生的艺术
2489000000013

第13章 心态调整与感触(4)

(六)是真学问便有受用有受用没受用仍就在能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对于一切异说杂见都没有摇惑,而身心通泰,恰然有以自得。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摆着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所以没有问题,因为他学问已经通了。因其有得于己,故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比方学武术的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表演起来五花八门很像个样。等到打仗对敌,叫他抡刀上阵,却拿出来的不是那个,而是一些幼稚的拙笨的,甚至本能的反射运动,或应付不了,跑回来搬请老师。这种情形在学术界里,多可看见。可惜一套武艺都白学了。

(七)旁人得失长短一望而知这时候学问过程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皆曾翻过身来,一切的深浅精粗的层次都经过。

(八)自己说出话来精巧透辟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晶亮透辟,因为这时心里没有一点不透的了。此思精理熟之象也。

现在把上面的话结束起来。如果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功夫,虽天分较低的人,也不至于全无结果。盖学至于高明之域,诚不能不赖有高明之资。然但得心思剀切事理,而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恒者,则祛俗解蔽,未尝不可积渐以进。而所谓高明正无奥义可言,亦不过俗祛蔽解之真到家者耳。此理,前人早开掘出以遗我,第苦后人不能领取。诚循此路,必能取益;能取益古人则亦庶几矣。

至于我个人,于学问实说不上。上述八层,前四层诚然是我用功的路径;后四层,往最好里说,亦不过庶几望见之耳--只是望见,非能实有诸己。少时妄想做事立功而菲薄学问;二三十岁稍有深思,亦殊草率;近年问题益转入实际的具体的国家社会问题上来。心思之用又别有在,若不如是不得心安者。后此不知如何,终恐草草负此生耳。

末了,我要向诸位郑重声明的: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品读感悟

心态调整

读《心理的关系》与《心理的调整》,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奇迹,这些奇迹很多就是由自己的潜能所创造的。梁漱溟先生说,人的生命之内,原来就潜藏着无尽的可能。我们只是在无意识地等待着某个时候把这个火种点燃,那时,它就会熊熊燃起,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点亮我们的生命。

人的心情不仅能够让其他的草木快乐或忧伤,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自己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例如,心情不好的时候,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一笑,就会发觉其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反之亦然。在心中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抬头看一看,又会是一片蓝天。

当给自己好的暗示时,生活会渐渐转向美好的一面。同时,梁漱溟先生又说:"最怕自己心虚,自己暗示。"如果一直在想着社会是多么丑陋,那么在还没跨入社会之前,你就为自己设置了一道丑陋的屏障。

梁漱溟先生说:"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时随便,就很难得成为一气。"

认真生活的人,态度是不随便的,他们懂得弹簧有松有紧才有弹力,人的生活也是如此。若绷得太紧,这根弦反而容易断。古人讲究忙里偷闲,在忙的时候忙得不亦乐乎,在闲暇的时候也要休息得尽情尽兴,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最佳状态,才能做到梁漱溟先生所说的:"我们地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它有力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当做一个情绪稳定、思维清晰的人,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论是办事情,还是思考问题,都如此。不然,要么如小说家一样,把自己的事业搞得一团糟,还可能在困境中难以自如应对,迈不过人生中的坎儿。而在思想上,特别是思考问题的节骨眼上,容易犯错,做出错误的选择或是判断……这对任何一个要追求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应当规避的。

正如梁先生所界定的:智慧的优长或贫乏,待看他真冷静与否。人生于世,一个人成功与否,也要看他冷静与否。冷静则情平,情平则思清;反之,则亦反之。

因此,不论是在逆境中,还是在顺境中,我们始终都要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的天平失衡。失衡便是灾难的开始。因为个人的心愿能否实现,其实现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思维的清晰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子一天天过去,人的生命就在看似忙碌的状态下度过。这种与生物类似的机械性是很可怕的。机械性,就是不自主。梁漱溟先生认为,人在这种机械状态下,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类最大的可怜就在此"。

很多人日复一日地做着手头的工作,似乎很充实、很上进,其实也是一种懒散和不振,没有用心思考自己的生命。

不论是陷入外物的支配,还是自己习性的驱使,都不是件好事。梁漱溟先生说:"人若只能在本能支配下过生活,只在习惯里面动弹,那就太可怜了。"这个时候的人,令他前进的不是对前方的向往,而是出于后面的推力。自己不知应当有何作为,又怎能有所作为?

再来看梁先生《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他说:"古人云:"智者不能自见其面,勇者不能自举其身。"这就是说人不易看清楚自己的面孔,即看清了又不易随时可以自主地调理自己。"

人生于世,难以自举其身。人们常说,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话是如此,然而,现实生活告诉人们,不是所有的金子都有发光的机会。"毛遂自荐"当然也是一种解决方式,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毛遂一样有着足够的自信与勇气。因此,若要让自己才有所施,不被屈就,就需要有"伯乐"的欣赏与举荐。人生中,我们能否取得成功,能否有大成就,能否走对路,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有没有欣赏自己的"伯乐"。当然,真才实学是前提。但这并不是说,没有某一种真才实学就认为自己是废物了,要知道,这世上没有生来的废物,只有不肯用脑筋的蠢物。

事实上,人不仅难以自举其身,也难以自见其面。对此,梁先生也表赞同。为此,梁先生提议,调整自己必须亲师取友。

但是,梁先生提倡亲师取友以自见其面,与此同时还提醒人们,朋友彼此帮忙时要以同情为根本,以了解为前提。由此可见,亲师取友,也不能没有选择。特别是朋友之间,假如双方了解不深、不够,若要达到"见其面"的目的,是不切实际的。也就是说,假如朋友之间了解不深,就难以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对方。而在对方向自己寻求帮助的时候,可能就难以给出中肯的意见,如此一来,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会出现"帮倒忙"的后果。

梁先生是深知亲师取友的好处的,因此一生中,遇到诸多问题求而不得的时候,他总能思及师友,在他看来,师友是造就自己、提升自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都知道,梁先生一生以思考问题为乐趣。但是他在冥思苦想之后仍然无所得时,他不会苦苦纠结其中,更不会钻牛角尖,而会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思及亲友,亲师取友。梁父既是梁先生的父亲,更是他的老师,十六七岁时,父子俩经常一起讨论问题,切磋学问,这对梁先生解决很多苦思无解的问题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正因为如此,集众家所长,所以梁先生的观点与思想总是独特而深刻的。梁先生说:"朋友相交,大概在趣味上相合,才能成为真朋友。"谈及《朋友与社会信用》《朋友与信》,我们可以体会到梁老先生对择友的要求。梁先生一生交友甚广,即便是和国共两党的最高领袖,也有着较深的交情。

然而,不论是哪一类人,只要称其为朋友的,梁先生都秉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有相合的趣味,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朋友。

苟合之交,对自己可能百害无一益。古往今来,那些因为滥交朋友而自取灭亡的人,数不胜数。而慎重交友,强调要有相同的志趣的人,才能因为朋友而让自己受益,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人生感触

读《秋意》,品人生。人生是需要品味的。梁漱溟先生说:"人人都应当领略人生。"他认为,"心粗的人也应当反省反省人生。"其实这样的人并不是没有对人生的感觉,只是比较迟钝。不管各人之间所理解的人生差别有多大,他们都有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品味,只是有的人体会得深,有些人体会得浅而已。人生就像一趟旅行,不在乎出发地,也不在乎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梁漱溟先生认为,不管某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转化,无论他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家长,或者作为军人,或者作为教师,都在和自己的生命同行,在同行的过程中领略。

史铁生在遭遇了双腿变残的命运后,也曾埋怨、绝望,但最后,透彻地看待着自己曾经的过往和将要走的路,整个人生像一卷画纸,清晰地铺在他的面前:因为自身的遭遇,所以他更清楚生命的脆弱,但是尽管如此,生命的价值不容否认。所以,他悲悯、敏锐地洞察着草木花虫的一呼一吸,因为悲悯而宁静。

领略人生,不仅仅是把路途中更多的风景纳入眼底,有时候还需要面壁和反省,文学是其中一条贴近的道路,哲学也是,只是文学对常人来说是一种更为普遍,更为易得的方式。梁漱溟先生说:"人在世上生活,如无人生的反省,则其一生过得太粗浅,太无味了。"反省是为了领略,而领略则是为了感受生活之乐。而这个乐并非是简单的高兴,而是百般滋味皆在其中,就像春夏秋冬那样,各有滋味。

人生就是一个春夏秋冬接着下一个春夏秋冬,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这四景其实就是人生各种片段的交叠。能够从中取得乐趣的,那么对由其组合成的人生也就有了别样的体会,更能够以自在从容的态度去看待事态的变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桑榆未必不美。

梁漱溟先生在《新年的感触》里说道:"人活着不难,活着不胜厌离之感难。"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如果因此而选择遁入空门或者其他方式来回避现实生活的话,这样的人已经否定了快乐,也就无法再得到快乐。邓弼最后选择做道士,正是因为已经对人生心灰意冷,如此,还有何乐趣可言呢?细水长流是每个人都渴望到达的状态,希望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永远创造奇迹。但是人的状态本就有起有伏,谁也无法让自己随时都能够灿若夏花,随时处在上升的趋势之中。最好的办法是:用责任心来提醒自己,用它来带动自己继续向前进。责任看似严肃,但却是和我们生命的内在规律契合的--为人不就是该善始善终的吗?既然已经选择开始,那么就应该坚持到最后,用自己最完美的状态去尽力做到最好。

谁都知道人生是一条单行道,往而不复。但是依然有很多人选择了得过且过的生活。他们就像是一地的蓬蒿,粗糙而有生命力,却难以完全舒展开自己的生命活力。究其原因,往往是自己的惰性和旁人的惰性糅在一起,无形中就成了一摊烂泥,拖住了你的步伐。原本可能是知道自己糊涂的,因为周围的人也是这么糊涂过来的,于是就把这种生活当作了常态。

在《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中,梁先生认为:判定一种学问究竟有受用还是没有受用,关键看这种学问能不能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如果所学所得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就不能说这种学问有受用。"所以没有问题,因为他学问已经通了。"从反面来看,所以有问题,就是因为学问没有学通。也就是说,没有收获真正的学问。

要拥有真正的学问,不仅需要因学而得,也要将所得灵活地运用起来。而要实现运用自如的目标,就必须将学后的所得及时地消化,否则,"虽有一车兵器而不能用",这是不可取的。真学问是"老僧虽只寸铁,便能杀人"的出神入化,这也正是真学问有受用的具体表现。而这,也正是梁先生的独特之处。

求学的过程中,若想学而有成,有所建树,这是应当为我们所规避的现象。换句话说,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而不能站在巨人站过的地方原地踏步。要知道,伟人、哲人的观点未必都是对的,我们要敢于质疑。比如亚里士多德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人们曾认为是宇宙的真理,最终在哥白尼的质疑下,才有了今天正确的认识--日心说。

若是在为学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容易沦为别人的思想傀儡。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参考别人的观点,更不能拒绝接纳别人的思想,相反,我们应当在参考甚至是接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思想也一样。有想法就要敢于说出来,有问题就要敢于提出来,不要怕被嘲笑,被质疑,几乎所有真知最初都是被人嘲讽的。但是,这也不是说天马行空才是为学之道。相反,我们既要敢于大胆地假设,更要小心地去求证。而这一过程实现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主见。如此一来,才会不断地获求支撑自己的观点的知识,另辟蹊径,寻找到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别样的角度。而这最终得到的不就是自己的学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