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向上创造相反的就是呆板化机械化的倾向。很奇怪的,亦是奇妙的事,生命为了求得更进一步之向上与扩大,恒必将其自身机械化了才行。他像是没有法子一蹴的上去,必须逐步进展,走上一步是一步。要迈进于第二步时,即把第一步交代给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把他机械化了,但这一段在生活里面就不用再去操心。例如动物生理现象中,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种种运转活动,就是生命之机械化。生命在此一段,很邻近于机械,他不复是不能追问其所由然的第一动,不复是自动,而为被动矣。人类生活中必须养成许多习惯,亦是此例。习惯化即机械化。骑脚踏车未成习惯时,必得操心;既熟练后,不须再用心力,而可游心于更高一段的活动;在车上玩种种把戏之类。在生理现象与习惯之间的本能,亦是生命之机械化者;人类社会中之有礼法制度,正亦相同。这都是省出力量,再向前开展;一步步向上创造,一步步机械化,再一步步的开展去:生命就是始终如此无目的的向上创造。人类的向善心,爱好真理,追求真理,都从此一个趋向而来,不是两回事。这一趋向极明朗;但趋向只是趋向,不是目的。
品读感悟
读梁漱溟《人生的意义》,可以体会到梁先生强调的"生无目的,自然而成"的人生意义。他说:"整个宇宙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天、地、山、水、各种生物,形形色色慢慢展开,最后才有人类,有我。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其自然,并无目的。"
在我们出生之前,身边的一切早已被安排好;当我们去追寻目的的时候,反而就失去了生命的本色。花开花落,流星划过,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无法触及的地方,也就是我们不该去追寻的东西。没有目的,并不等于人就少了轨迹,少了方向。很多人在追求目的的时候反而远离了生活的本真;而如果能够顺从自然的原则,那么事情就会做得更漂亮。
一个人的一生,即是从诞生,然后成长、衰老,最后身死魂灭的人生旅程。其实,也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心灵的过程。人生路上的风雨洗礼,都可以化作雕刻自己的匕首,剔除身上的污泥。而且,对自己的雕琢,不会随着年华的衰老而迟钝;相反,到了最后,有了之前经验的积累,能够更加从容而自信。
梁漱溟先生说:"有的人士在外成就的多,有的人在内成就的多。"有的人渴望赢得身前身后名,有的人只在追寻着一个完整的自己。他们其实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外在成就大的人,并不代表他没有内在成就,只不过他还没有意识到而已。内和外都是相对而言的。要成就功业,首先必然有一个潜力担当大任的"自己"在那里。梁漱溟对青年学子说:"你们眼前的求学重在成己,末后却要重在成物。"
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么首先就要把自己锻炼成为值得别人认可的人。要知道,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但问题是,即使是金子,如果被层层的泥土紧紧包裹,又怎么能看得出它与其他的泥有什么区别呢?就算自己是人才,如果不打碎泥层的话,那么也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有哪些潜力,但是不能寄希望于别人能够看穿你内在的才学思想。所以,想要获得别人的欣赏,首先要展示出一个光彩照人的自己,这份光芒自然会吸引有慧眼的人前来。而在自己还没有打碎泥层,还没有具备那种蕙质兰心时,还是先停止抱怨吧!
人生没有回头路,遇到的每件事情都是新鲜的,同时也是不可复制的。因此,以往的经验都是只能用来参照的。而如果纸上谈兵,用现成的、陈旧的模子去套用新情况,那么就像树梢上每年开出相似的花儿一样,陷入了"刻板"。
生活态度
读《三种人生态度》,我们可以知道当劳作变成一种幸福的时候,人才意识到原来整日无所事事只贪图享受,而无益于自身又无补于世界的生活是一场灾难,将会把人带入地狱,即使想挣脱出来也变成了徒劳。与之相对的则是厌离的人生态度,采取这种生活方式的人,为了无视痛苦,所以一并连幸福、快乐这些都当作了虚幻的感觉,而其中做的最彻底的则是佛家。这两种生活,一者沉迷在苦乐之中不能自拔,一者否认苦乐超然其上,都没有看到生活本身的乐趣和意义。梁漱溟先生说:"普通都是由逐求进步转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唯有郑重态度才是既不迷于苦乐,也不超然其上的,这也就是我们应该过的生活。"
梁漱溟所说的"郑重",实际上也就是要求"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而儿童恰好和婴孩一样,无法不自然。这种自然就是对生活的"郑重",他们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当下的生活之中,不求于前,不贪于后。而郑重生活,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够克制自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会逃避,既不陷入"逐求",也不产生"厌离"的态度。
人生于世,要成就自己的人生目的,顺其自然的心态不能没有。人生有喜有忧,生活有悲有乐。凡事难以从主观定夺。人生的目的更是如此。所以说,身处世间,须知,人生不好说目的,不如顺其自然,从眼下着手,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谁知,人生的目的,会不会不期而遇呢?
再看梁先生的《合理的人生态度》和《合理的人生生活》。梁漱溟先生说:"我以为凡人都应当就自己的聪明才力找个相当的地方去活动。喜欢一种科学,就弄那种科学;喜欢一种艺术,就弄那种艺术;喜欢回家种地,就去种地;喜欢经营一桩事业,就去经营。总而言之,找个地方把自家的力气用在里头,让他发挥尽致。"一个人最悲凉的不是英雄暮年,而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空有满腹才华,却只能坐等岁月老,最后归于尘土,寂寂无闻。要施展才华最重要的就是先认清自己的才华,找到梁先生所说的"喜欢的地方",然后倾心施展,把才能发展到极致。
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生快乐就在生活本身上",这不是遥远的虚无的,而正是每个人实实在在的活动。人生也没有什么责任可负,若是有,那也是"当下自己所责之于自己的"。我们应该看到,幸福快乐不在别处,不在生活之外,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当把心与双眼放在我们的生活中,放在我们运动着的生命中,不断地挖掘生活中的美。如此一来,百味人生,快乐之道便不难获得了。自杀或者遁入空门,都是梁漱溟先生曾经做过的选择。年少的他,面对着国家翻云覆雨的时局,想要探索一条出路。他坚信自己能够找到,但是没有找到。于是,他想要通过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终结痛苦:自杀未遂后,他转而又想遁入空门,不过他研究佛典其实也是为了继续寻找出路。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过不平凡的生活,大概和他所学得的知识较少,情志较浅有关系。换言之,一个人在岁月的淘炼之下,见识了更多的风霜雨雪,才渐渐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生活又是怎么回事,所有的激情都燃烧成了平淡而不平庸的生活。当人的眼睛只看到隐士的仙风道骨、餐霞饮露时,就忘了去看自己是个怎样的人,直接奔向那个众人所羡慕却达不到的境界。那些他在追逐的东西既然未曾到手,他又怎么可能知道是不是有他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呢?为了追求而追求,原本想要的高出他人的生活就变成了与众不同的浅薄。
我们应该充实自己的人生,但是很多人把填充的内容寄托在了别人那里。总会有那么一些附庸风雅的人,为了显示自己有气质而买来书画挂满墙,他们想借助书画来改变气质的诚心尚未可知,但是已经从下里巴人仰视的目光那里获得了满足。这种生活,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浅"。
梁漱溟先生认为,生活就应该顺着自己的直觉、顺着本性而行。"这个支配我们行动的心理作用,是直觉而非理智。"人应当没有矫饰,没有虚伪,完全听任自己的心思而天南海北地去行走。这种率性的人生才是痛快而合理的。如果处处听从理智的引导,先定道理而后行动,人就很难做到真正的畅快。毕竟,世上也没有客观的道理,道理也是来自人最初的情感。因此,梁先生说:"我认为只要任听直觉的冲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是对的。"
生命信念
在《人生在创造》中,梁先生强调了成己与成物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成物者,同时亦成己;成己者同时亦成物。"一个人完善自己与创造世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面。毕竟,人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和外在的事物不停地打交道的。在打交道中,受到影响的就是双方。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外在世界互动的过程,既不断地在改变外面的环境,也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酝酿、展现自己的力量。"成物"与"成己",就是如此统一于一体的。
"生活者生活也,非谋生活也。"这是梁漱溟《我之人生观如是》中的话。反观我们的周围,青年人汲汲求学于书海,或伏案工作到深夜。他们的奋斗总是会被自己或者别人误解成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其实,每个人的努力本来就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应该能够从中得到快乐,这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如果只把自己的现在当做是为了未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无聊而干巴了。奋力向前,努力地去开垦发掘,这不只是为了生存的目的,而是因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不需要问为什么。就像某个登山者说的,我们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从现在的落脚点到山顶,我们要走这段路程,不仅要看到挥洒的汗水,更应该懂得这份汗水闪耀着的年轻的笑脸。"吾每当团体集会行动之间,觉其同心协力,情好无间,辄为感奋兴发,辄不胜感奋兴发而莫明所为……"这句出自《我之人生观如是》的话,表达了梁漱溟"无间"的观点。他所言的"无间",其实已经囊括了世间百态,那就是一切无不可享,而生活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的人,反而少了很多的乐趣。而只有进亦坦然,退亦坦然的人,才能收获更为潇洒的人生。就像梁漱溟先生说的,人的生活应当是晴好无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感受,去享受。
造反派也曾拉着梁先生去陪斗,他也曾"坐飞机",回来后一身汗水。期间他也挨过打,据梁先生的儿子梁培恕说:"山东来人调查一个我父亲认识的人,让他揭发,我父亲据实回答,也说不出什么。人家说他不老实,一个巴掌就把他的眼镜打到了地上。"但是,当艾恺教授采访他的时候,他却不曾提起过这一段,他把这事给忘了。
这些经历,可以说是梁先生人生中的逆境,但是,对于这样的逆境,梁先生既未呼天抢地,也不曾长吁短叹,而是保持从容淡然的心态,日日享受世间的美好。
人生几十年,身处世间,我们难免也会遇上困境,甚至遇到难以承受的打击,可以说,在这方面,梁先生是我们的楷模与明镜。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之中,都保持从容淡然的心态吧。当你回头看时,什么艰难困苦,都算不得苦,一切都将过去。自古以来,先人贤士常"苦中作乐",孔夫子如此,庄子亦如此;季羡林先生如此,梁漱溟先生亦如此。逆境中,我们当以他们为榜样,方可日日享受世间的美好。
在《我的信念》中,梁漱溟先生认为每个人的心底最深处都是善的,"最初的动机都是好的",因此人与人都是可以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莫名其妙"的,只要你愿意去听,就一定能够听懂,关键在于你自己相信什么。正是出于对人性向善的信念,梁漱溟先生说:"我总是相信人,我总觉得天下无不可合作之人,我始终抱定这信念而向前迈进,毫不犹疑!"
有了这样的执着信念,那么在看待尘世的污浊时,就能够拂去那些表面现象,不为它们所困扰,直入人心,直入人性,安静地走自己的路。所有的水,终将流入大海;所有的叶子,终将归入土壤;而所有的人,都必定有一颗善良温暖的心,虽然他们可能看起来玩世不恭、吊儿郎当,当时这一切只是表面的浮沉而已。如果怀有这样的信念,那么无论遇见什么风风雨雨,都能滋养出一段美丽的人生经历。
梁漱溟先生说:"生命是什么?就是活得相续。"活"就是向上创造。"这种积极向上并不是目的,就像岩下的松柏,依然向上生长,并不是想从更高的天空中去捕获什么,而是它们内在生命力的驱动--向上,到更高的地方去。这是它们的方向,只有这样,生命才不会腐朽,人生才不会停滞僵化。
梁漱溟先生把这种生活中的向上创造解释为"灵活奋进"。人的生命并非简单机械地运作,而是会加入自己的理解。例如,学骑自行车,人不只是追求熟练,还会在车上玩各种把戏。这就是人灵活之所在。而人类的向善心、对真理的爱好与追求,这些其实都出自生命无目的的向上创造。这是一种明朗的趋势,把人带往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