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培根传
24897200000020

第20章 论帝王

帝王的内心世界,常常是无所可欲而多所畏惧,这是一种可悲的心境。他们高踞万民之上,至尊至贵,当然对生活无需更多的渴求。然而,他们内心深处却倍加忧虑,因为他们不得不时时提防各种可能的阴谋和背叛。所以《圣经》中说:“君王之心深不可测。”①当人心中除了猜疑恐惧再容不下别的事物时,这种心灵当然是不可测度的!

为了逃避这种可悲的心态,明智的帝王往往会为自己找些事做:例如设计一座楼台,组织一个社团,选拔一个臣僚,练习某种技艺等。譬如尼罗王爱好竖琴,达密王精于射箭,哥莫达王热爱剑术,卡拉卡王喜欢骑马等等②。这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很奇怪,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君王不关心大事,却偏偏爱好这些匹夫小术?我们在历史中还可以看到,有些帝王早年英姿发勃、所向无敌,到了晚年却陷入迷信和极度的忧郁之境。例如亚历山大大帝和德奥克里王③就是如此,晚一些的还有查理五世④也是如此。这是因为一个早已习惯于叱咤风云生涯的人,一旦陷入无所事事的寂寞之境,就难免会走向颓废。

再说帝王的威严。善于保持威信者,是懂得施恩并善于这种驾驭之术的人。这意味着要在两个极端之间掌握平衡,而这绝非一件易事。维斯帕思曾问阿波洛尼亚⑤:“是什么原因导致尼罗王的失败?”阿波洛尼亚说:“尼罗王虽然是个高明的琴师,但在政治上却显然不精此道。他有时把弦绷得过紧,而有时又把弦放得太松。”毫无疑义,宽严两误是导致政治失败的契机。

近代论权术者,常常是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如何处置危机上,而不去考虑如何防止危机。这就未免有点舍本求末了。一方面固然不可以小失大——所谓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但另一方面也不可以大失小——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帝王都难免会有一些政治上的对手,但最可怕的对手却藏在他们自己心灵中。据塔西佗说,历代帝王不仅多疑,而且愿望往往自相矛盾。而权力之所以能腐蚀人的品性,也正是因为它提供了肆行无忌的种种可能性,使帝王不仅可以为所欲为,而且可以不择手段。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帝王来说,他的敌人又似乎举目皆是——无论邻国、妻子、儿女、僧侣、贵族、绅士、盲人、平民还是士兵,稍有不测,都可能成为仇敌。

先说邻国吧。与邻国的关系会随形势而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却有一条是永远不变的,即:要自强不息,警惕你的邻国(在领土、经济或军事上)强于你。

所以在历史上,英王亨利第八、法王法兰西斯第一和皇帝查理第五,曾经建立过这样一种三头联盟,每当其中一位强过别人时,另两位就会自动联合在一起抑制和反对他,例如那不勒斯的裴迪南王、佛罗伦萨的美迪奇王和米兰的斯福查王所组成的联盟。经院哲学家认为,如果一国没有主动侵犯另一国,就不应该进行战争。这种说法是不可相信的。因为只有先期打击潜在的对手,才是预防被侵略的有效方法之一。

至于谈到帝王与他的后妃,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这样悲惨的事例。里维娅王后毒死了她的夫君奥古斯都大帝。土耳其王梭利门一世的宠妃洛克莎娜,为了能让自己生的儿子成为太子,就暗杀了真正的皇太子穆斯塔发,扰乱了继承的大统。而英王爱德华二世的皇后,既是策划他退位阴谋的主角,又是最后暗杀他的凶手。这些悲惨事件之所以发生,不是由于储君的废立,就是由于后妃们有了私情。

至于帝王的子嗣,他们所带来的苦恼也不比别人少。一般来说,作帝王的父亲很少有对儿子们不暗怀猜忌的。像前面已谈过的那个土耳其的事例,就使梭利门大帝以后的土耳其君统一直都有非嫡派子孙的嫌疑。甚至有人认为梭利门二世是皇妃与别人的私生子。自从君士坦丁大帝⑥杀死了他那秉性温柔的王子克里普斯后,他的家室就不再安宁。太子君士坦丁和另外两个儿子康斯坦斯、康斯坦修斯后来由于争夺继位权而自相残杀。马其顿王菲力普二世的太子狄修斯,受他兄弟的诬陷而被赐死。当菲力普发现了真相后,结果因忧悔过度而死。类似的事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但事实上大多数帝王对他们儿子的防范,其实很少是有充足理由的。当然,历史上也不乏相反的例子,例如叛变了父王梭利门皇帝的王子巴加札特,以及叛变了亨利二世的那3个王子等等。

再谈帝王与宗教领袖的关系。如果宗教势力过大,一定会威胁到帝王的统治。例如历史上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安萨姆和贝克勒,都曾企图把教权与王权集于一身。他们企图用主教的权杖对抗君主的剑,如果不是遭遇到强有力的对手,他们几乎就得手了。教权的危险,并非来自宗教本身,而是来自与世俗政治势力的勾结——特别是如果有国家外部势力的支持,或者主教的权位,并非帝王指派的,而是民众自发拥戴的时候。

至于贵族们,帝王应当对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于压制他们,尽管这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也可能导致政治危机。关于这一点,我在《亨利七世传》中曾作过讨论。由于亨利七世一直与贵族阶级对立,因此他在位时,王权始终是面临着危险的。贵族们对他虽然表面上恭顺,在事实上却不肯与他合作,使他处于十分孤立的境地。

社会上的绅士阶层,对王权的威胁相对要小得多。不妨让他们放言高论,但却要防止他们结成社团。由于他们是贵族势力的制约,而且接近于平民,因此可以利用他们调和帝王与人民的关系。

关于国家中的富人阶级,他们好比社会的血脉。如果他们不繁荣,那么这个国家就可能营养不良,而不会强壮。因此帝王不应企图用高税率压榨他们,高税率也许能带来暂时的好处,但从长远说,只能导致国库财富泉源的枯竭。

至于国家中的平民,只需注意他们中间的那种精英人物就可以了。若没有这种人的发动和领导,只要君王不对人民的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作粗暴的干涉,那么人们是不会闹事的。

最后再谈谈军队。这的确是一个危险的团体,尤其当他们产生了物质欲望时。这方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上土耳其御林军和罗马近卫兵的叛乱。最有效的防范办法就是分而治之,并经常调换他们的军官,且不要轻易用赏赐刺激他们的贪欲。

帝王如同天上的行星,他们决定人间的季节,受到世人的崇拜,却整天运行不能休止。以上关于帝王之术的所有论述,最终可以归纳为如下两句话:

第一,“请不要忘记帝王也是凡人。”

第二,“但也请注意,帝王既是人世上的神,又是神之意志的体现。”

第一句话是告诫帝王,他们的能力有限,而第二句话则提醒他们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①见《箴言》第25章第3节。

②尼罗(公元37~68),罗马暴君。达密,罗马皇帝。哥莫达,罗马皇帝。卡拉卡,罗马皇帝。

③亚历山大(前356~前324),马其顿国王。德奥克里,罗马皇帝。

④查理五世,16世纪西班牙王,后为神圣罗马皇帝。晚年酷信宗教,受戒苦行。

⑤维斯帕思,罗马皇帝。阿波洛尼亚,罗马教士。

⑥君士坦丁,公元4世纪时罗马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