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24901300000042

第42章 文化、历史(6)

※七步诗、五步诗和三步诗

曹植是三国时期的大文学家,是魏国君主曹操的三儿子。

曹操重病去世以后,长子曹丕继承了王位。曹丕对几个弟弟很不放心,怕威胁到自己的王位,就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地,不要过多活动。

过了些日子,有人向曹丕报告说,曹植在自己的封地喝醉酒,大骂曹丕派去的使者。曹丕早就想除掉曹植,但一直没有机会,这时马上派人把曹植抓到洛阳。

曹植一到,曹丕就对他说,“你不是老爱夸自己才华出众吗?好吧,我限你在大殿里走七步,在走完之前作出一首诗。作不出来,可别怪我不讲情义。”

曹植心中感慨万千,就一边走一边构想。七步没走完,就随口吟出一首诗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在诗中把曹丕比作豆萁,把自己比作豆子,要燃烧豆萁来煮豆子,这不正是像曹丕要杀同胞兄弟曹植那样吗?

曹丕听了这首诗,也不好发作,最后免了曹植的死罪,降低了他的爵位,封为安乡侯,让他回到自己的领地内。

唐朝人史青,曾经上表唐玄宗。表中称说,曹子建七步成诗,不足为奇,而且让人觉得迟涩,他自称五步即可成诗。玄宗阅罢,十分惊奇,便将他召进宫,当面试问,命以“除夕”为题,五步内成诗。

结果,史青未出五步,已成五律八句:

今夜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摧。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玄宗大赞其才,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五步成诗,还不是最快的。更有快者,为宋寇准七岁时三步成诗。某次酒筵前,宾客让寇准以“华山”为题赋诗,寇准三步内赋成一诗:

只有天上见,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寥寥数语,道出了华山的雄伟峭拔,其语言之精当,气象之阔大,并不在“七步诗”之下。

※最简短的状纸和判词

从前,一寡妇欲嫁,遭族长阻挠,遂求一老塾师代写状纸。塾师知道县官最恶心冗文赘句,便只写了四句话:“夫亡妻少,翁壮叔大,瓜田李下难避嫌,该嫁不该嫁?”县官接状,拍案称绝,当即挥笔下判:“嫁!”

※古代“李杜”有几多

凡提起“李杜”,人们自然想到的是唐朝大诗人李白与杜甫。其实古来合称“李杜”的并非只此一对。

东汉李固、杜乔。冲帝崩,质帝被权臣梁冀毒死。李固与杜乔因反对梁冀而遭诬陷,先后病死狱中,世称李杜。《后汉书·李杜传》赞曰:“李杜司职,朋心合力,致主文宣,抗情伊稷。”

东汉李膺、杜密。李膺字元礼,杜密字周甫,俱因反对宦官专权,双双入狱。时人赞曰“天下楷模李元礼”,“天下良辅杜周甫”。《后汉书·杜密传》:“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李杜焉。”

东汉李云、杜众。李云因忠谏而获罪,杜众上书愿与云同日死,人称李杜。《容斋随笔》:“白马令李云露布上书,下北寺狱,五官掾杜众上书愿与云同日死。……其后襄楷上言,亦称为李杜。”

唐诗人李峤与杜审言诗风相近而友善,时称李杜。二人又与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新唐书·杜审言传》:“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

诗人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新唐书·杜甫传》:“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商隐、杜牧同为晚唐诗人,后人称为李杜。杜牧诗长于近体,文章奇警纵横,皆有为而发。为别于杜甫,人称小杜。因此亦有称此二人为“小李杜”。

另外,南北朝李冲、杜预,宋代李韶、杜范也称“李杜”。

以上这些合称李杜的人物,属同一时代又有一定的关系,人们为了称呼方便才合称他们为“李杜”,并不是以先李后杜优次论之。

※屈原为什么投江

战国末期,楚国和秦国交战,楚国屡战屡败,国力衰弱。屈原是楚国的大夫,他为人正直,关心民生,反对向秦国妥协,因此受到朝廷中小人的嫉恨。

公元前298年,楚国的顷襄王听信小人的谗言,把屈原革职流放。

一天,面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漫无目的地来到汨罗江畔。

这时,江边有一个渔夫,见到屈原便说:“您不就是朝廷的三闾大夫吗?怎么落到这种地步呢?”

屈原愤愤不平地说:“因为举世都混浊,只有我才清白;大家都喝醉了酒,惟有我才清醒,所以我就被流放到这儿来了。”

渔夫不以为然地说:“既然举世都混浊,你为什么不顺着浊流而推波助澜呢?大家都喝醉了酒,那你又何必独自清醒呢?世道既已如此,你又何苦要与众不同而致使自己被放逐呢?”

听到这里,屈原的脸色沉下来,他反对说:“我听说过,刚刚洗过头的人,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干净。我宁愿投入大江,葬身鱼腹,也绝不容忍那混浊的世道污染了自己。”

屈原说完,昂首而去。他回到自己的破屋里,写下他的绝命词《怀沙》。然后他来到汨罗江边,抱着一块大石头,最后一次向郢都的方向凝望后,便纵身向激流中跳去。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这样结束了他光辉的一生。

※中国圣人知多少

至圣——孔子

书圣——王羲之

诗圣——杜甫

草圣——张旭

酒圣——杜康

史圣——司马迁

武圣——关羽

亚圣——孟轲

茶圣——陆羽

医圣——张仲景

文圣——欧阳修

乐圣——李龟年

画圣——吴道子

棋圣——黄龙士

曲圣——关汉卿

词圣——苏轼

※中国历史上的“四公子”

在我国历史上,屡有“四公子”之称,比较著名的约有以下几个:

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期的“四公子”,是我国古代最早被呼为“四公子”的。他们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称道“四公子”是“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他们都是以贵族公子执政,各有食客数千,纵横捭阖,均名重一时。

唐代“四公子”

唐朝“四公子”是姚檐、周曾、王玢、韦清志。他们都是唐德宗时期,淮宁节度使李希烈的部将。李希烈在奉命讨伐割据淄青的李纳时,与李纳通谋,联络其他割据势力,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

姚檐等4人不愿从其反叛朝廷,并密谋杀死李希烈,事泄,俱被害。时人痛惜这4人的忠烈,称之为“四公子”。他们的精神颇有影响,李希烈后来终为部将陈仙奇毒杀。

明末“四公子”

明末清初的陈贞慧(字定生)、冒襄(字辟疆)、侯方域(字朝宗)、方以智(字密之),4人门阀清贵,都是明末复社成员,论文议政,以诗文飘逸闻名天下。明亡之后,陈隐居家乡,其颂扬抗清人物的散文,感情深沉悲痛。冒亦隐居不仕,屡次拒绝清朝官吏的举荐,自号巢民,寓含朝明不朝清之意。侯方域后来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被认为气节有亏,议者詈之。

清末“四公子”

清代末期的谭嗣同、陈三立、徐仁铸和陶菊存,当时都是官宦子弟。谭嗣同之父谭继洵为湖北巡抚,陈三立之父陈宝箴是湖北巡抚,徐仁铸之父徐致靖为户部侍郎,陶菊存也是世家子弟。而这四公子也几乎都是大清朝的“臣子”,如谭嗣同是江苏候补知府、军机章京,陈三立是户部主事,徐仁铸是湖南学政使。但他们却无意于功名富贵,而醉心于维新变法。这四公子在当时与康、梁相呼应,锐意变法图强,很为时人所瞩目。戊戌变法失败后,四公子中的谭嗣同决心以血激励后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含恨而死。陈三立、徐仁铸皆以“招引奸邪”之罪被褫夺官职;他们的父辈陈宝箴、徐致靖也以保荐康、梁“奸党”之罪,一个被摘去顶戴花翎“永不叙用”,一个被永远监禁。民国以后,徐仁铸的叔伯兄弟徐凌霄、徐一士在报上连载《凌霄一士随笔》,专谈清末民初掌故,对他们的那位“仁兄”每有唏嘘之笔。上海的名报人徐铸成先生,也是他们的同族,前几年在香港出版的《旧闻杂记》,其间亦谈及过徐仁铸及四公子的掌故。四公子中唯一以诗文称誉者为陈三立,他是清末诗文宗伯和“同光体”的领袖人物,列为“海内三陈”之一。后来清廷开复他原职,他却拒辞不就,晚年在北京拒绝日伪拉拢,以80高龄绝食而死,其爱国气节颇为时人所钦佩。他的两个儿子陈师曾、陈寅恪,一为大画家,一为历史学家,也是极有名气的。

民国初年“四公子”

在20世纪20年代的报章上,“四公子”之名是屡屡被提及的。这四公子是: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和当时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筱嘉。四公子当时都是20岁上下。1922年直奉第一次大战之后,孙中山先生曾与奉系、皖系订立策略性的反吴佩孚的三角同盟,这四公子便互相酬酢,为联盟穿针引线。除孙、张二公子,卢、段二公子却不太为世人所知。其实这两位都是典型的公子哥,卢筱嘉一生最“煊赫”之举当为大闹上海某舞台、痛打黄金荣一事,这是当时报纸的头号“要闻”。段宏业在四公子之序中虽非骥尾,但却默默无闻。据说他的擅长是下围棋。段祺瑞一向自命纹枰高手,还养了一批棋手如潘朗东、顾绥如、吴清源等陪他下棋。徐铸成先生曾谈过,据说某次段“执政”试其子棋艺,不料“鏖战”之后竟然败北,惹得一败亏输的老子大怒,一气将棋盘掀翻,指着段宏业大骂:“你这不肖子,什么都不懂,就会胡下棋!”段宏业在1949年以后由人民政府安排他的生活,得以安享晚年,20世纪50年代故去。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指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的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数不胜数。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

扬州八怪生前已经声名赫赫。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或试画,或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钤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罗聘曾三游都下,“一时王公卿尹,西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孟公惊座,觌面可知。”

他们大胆创新的风格也为后世画家所传承。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作品的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写同一内容,而又是性质不同的两部书。

《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的分国史,也是著名的历史散文。它的作者陈寿是西晋著名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志》共65卷,记叙了从汉献帝初平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由群雄纷争到统一的历史。后人把《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称为“四史”。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隆中对》、《出师表》就是从《三国志》中节选下来的。

《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是一部长篇历史通俗小说。它的作者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作者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元代的《三国志评话》(讲史书)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三国故事,经过加工创作而成。全书共24卷240则。清代毛宗岗和他的父亲对此书作了修改,成了现在通行的120回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赤壁之战》和《草船借箭》,就是根据此书改写出来的。

《三国志》的作者曾经在三国时期的蜀国当过官,所以此书中的内容是比较真实可靠的。《三国演义》是部小说,作者对某些情节进行了艺术虚构,并没有完全依据史实,所以人们有“七真三假”之说。

※三国人物有多高

在《三国演义》中,直接用尺寸来描述身高的,主要有:身高一丈,即2.40米(古代与现代尺的实际长度不一样。据考古发掘证明,汉代一尺约相当于现代的23.1厘米,三国时一尺约为24厘米。以下均是以此换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两个人身高一丈:一名是吕布,另一名是越吉。身高九尺五寸,即2.28米,这一高度也有两人:一名是关羽,另一名是何曼。身高九尺,即2.16米,有五个人:华雄、魏延、鄂焕、霍昭、王双。身高八尺三寸,即1.99米,只有程昱一人。身高八尺余,写了庞德一人。身高八尺,即1.92米,计有张飞、董卓、徐坚、赵云、许褚、董袭、文丑、孔明、凌统、马腾、陆逊、文鸯。刘备和太史慈身高七尺五寸,即1.80米,比现在中等身材略高。身高七尺,只有1.68米,这一高度也写了两个人,一是曹操,另一人是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