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24901300000059

第59章 文学、艺术(7)

※黑帮片

在这里,“黑帮”是广义地包括一切不法之徒和犯罪分子。与描写破案过程的侦破片不同,黑帮片不聚焦在某桩罪案上,不以执法人员为中心人物,也不一定非以犯罪分子落网为结局。黑帮片以黑帮头目或黑帮分子为中心人物,以黑帮人物的犯罪活动或兴衰历史为中心内容。影片的结尾大抵是黑帮人物命归西天,但不一定死于执法人员的枪下,而往往是内部火并所致。

好莱坞黑帮片的黄金时代是30年代上半期,《疤面大盗》和《小恺撒》(1930)、《公敌》(1931)被称为这一类型的“垂世杰作”。后来的黑帮片则糅入了各种复杂的元素,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

代表作品:《教父》、《棉花俱乐部》、《穷街陋巷》、《美国往事》、《低俗小说》、《偷抢拐骗》、《两根大烟枪》。

※恐怖片

一般指以制造恐怖为目的的影片。恐怖的故事可以各不相同,但令人产生恐怖感觉的电影语言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恐怖电影之中,像埃及木乃伊的故事,满月狼人出现的故事,吸血僵尸的故事等题材虽被不断地复制,但正是这些影片中不同的“恐怖语言”编织了不同的故事内涵。在现代电影的制作中,随着特技,尤其是电脑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为这一片种提供了更多足以刺激感官的奇异事物。

代表作品:《异形》、《鬼娃新娘》、《猛鬼街》、《午夜凶铃》、《惊声尖叫》。

※悬疑片

最大的特点便是以悬念构造影片的整个框架。像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悬念电影都归属于这一范畴。不少恐怖片、侦破片也采用大量悬疑的内容,因此这个范畴虽没有规范化的定论,但在电影手段的运用上仍带有特点较明显的风格。

代表作品:《蛇眼》、《人骨拼图》、《断头谷》、《暗流》、《死亡空间》。

※索菲娅·罗兰

这是一个战乱中一对母女的悲惨故事。母亲带着儿女四处奔波躲藏,但最后还是在一座被炸毁的教堂里,被一伙摩洛哥士兵野蛮地强奸了。当母亲在瓦砾中把惨遭蹂躏的女儿扶起来时,她绝望地失声痛哭……战争中种种灭绝人性的惨景时时在索菲娅·罗兰眼前闪现。正是那些童年时代的回忆,使她在《两个女人》中出色地塑造了母亲的形象,并由此夺得了奥斯卡影后桂冠。

索菲娅·罗兰整个童年时期都营养不良,骨瘦如柴,所以得了个“索菲娅牙签”的绰号。1948年,14岁的索菲娅在那不勒斯选美赛中夺得了“海公主”桂冠。这给她的母亲以极大的鼓舞,决心把女儿培养成出色的演员,于是就把她送到那不勒斯戏剧学校去接受正规的表演教育。16岁时,索菲娅因在夜总会参加罗马小姐的角逐,引起著名电影制片人卡洛·庞蒂的注意并对她倾力提携,引她跨进了电影的殿堂。

1953年,索菲娅主演的《阿伊达》搬上银幕,轰动了意大利影坛。卡洛对索菲娅期望很高,他知道索菲娅要蜚声国际影坛,一定要先征服好莱坞。于是,他竭尽全力为索菲娅制作了《河女》。不久,她便前往好莱坞拍了她的第一部美国电影《气壮山河》。之后,她与好莱坞大明星们合作演出了几部影片,都获得了成功,奠定了她在好莱坞的地位。

※费雯丽

没有一个女人能像费雯丽一样淋漓尽致地解说分裂与矛盾、压抑与解放、恐怖与阳光——她从分裂走向分裂,永远不计后果。也只有费雯丽能以深刻的心理体验和高超的表演技巧,把《欲望号街车》中小布兰奇这个昔日富贵美丽,今日色衰落魄,始终不肯正视现实的可怜女人刻画得如此活灵活现。如果说费雯丽在《乱世佳人》中塑造的郝思嘉是传世经典,那么她在本片中的表演,对一个专业演员来说更有启迪意义。

费雯丽在伦敦“投身”影坛后,拍过几部影片。她与英国著名男演员、莎剧王子劳伦斯·奥立弗相识后,两人一见钟情,互相倾倒。1938年,费雯丽为了追随奥立弗,丢下家庭赶到了好莱坞,成了当时被传媒热炒的绯闻。1939年,费雯丽因出演《乱世佳人》而成为第一个登上奥斯卡影后宝座的英国演员。1951年,费雯丽接演了影片《欲望号街车》。据说在拍摄影片的3个月里,费雯丽极其投入,每天早晨都早早赶到拍摄场地,晚上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影片女主角的性格和她有许多相似之处,难怪有人说她根本就是在扮演自己。50年代中期,一直被艺术界传为佳话的费雯丽和奥立弗的爱情逐渐从瓦解到破裂。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她的狂躁抑郁性精神病再度猛烈发作。此后,她心力交瘁,身体每况愈下,于1967午7月8日在极度孤独中去世。

※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年),出身贵族。相传一生创作了90部悲剧和笑剧,并曾十多次获奖。现完整传世的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女神》和《波斯人》、《乞援人》、《七将攻忒拜》等八部,前三部为其代表作。多以神话为题材,借以反映自由公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表现雅典早期奴隶制民主派在政治经济上适当节制贵族,满足自由公民愿望的改良主义主张。

索福克勒斯:(约前496~前406年),出身于雅典富商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音乐和诗歌上造诣很深。相传一生创作了130多部悲剧和笑剧,现存《埃阿斯》、《特剌喀斯少女》、《厄斯克特拉》、《菲洛克忒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等七部悲剧。一般认为后两部是他的杰作。所作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主要表现旧的意识观念与现实的矛盾,反映雅典城邦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状况。既表现抽象的命运观和报应观,又重视人的个性和自由意志,故其英雄形象有与命运斗争到底的坚强信念。人物性格鲜明,结构紧凑,情节曲折。

欧里庇得斯:(约前480~前406年),出身于贵族家庭。学过绘画、哲学,也当过兵。相传创作戏剧90余部,现存《美狄亚》、《希波吕托斯》、《特洛伊妇女》、《腓尼基妇女》等18部。大多取材于神话和英雄传说,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社会发生危机时期的种种矛盾,表现了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注意描写日常生活,善于刻画人物心理,语言自然流畅,富于感情色彩。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特福镇一个羊毛商家庭。他七岁进当地文法学校念书,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爱好。13岁时因父亲破产而中途退学,退学后仍然坚持自学,掌握了不少戏剧知识。22岁时他到伦敦谋生,决心要当戏剧家。但是,非“大学才子”很难进入伦敦戏剧界,他起初只能在戏院门口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当上了一名配角演员,并参加了编剧工作。他从改写剧本慢慢发展到独立创作。26岁起因写《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等历史剧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到莎士比亚晚年时,伊丽莎白女王和后来的詹姆士一世都常召他进宫去演戏。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共写有37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和两首叙事长诗。他塑造的那些不朽的人物形象,如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都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悉。1616年4月23日他在故乡逝世,他的戏剧集是在他死后七年才出版的。他的朋友、著名戏剧家本·琼生为这本戏剧集题词,认为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是“时代的灵魂”、“舞台的奇迹”,还说:“得意吧,我的不列颠,你拿得出一个人,他可以折服欧罗巴全部戏文。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