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海域发现古代沉船
1998年的夏天,在宁静炽热阳光下行驶的“琼海00389”号船拖着一只小艇,艇后漂浮的水手通过水镜仔细向海下搜寻。忽然,几座石雕吸引了他的目光,仔细一看,是一只整服威仪的文官雕像,头部已断落,颈上长着一株珊瑚,旁边还卧着一头石狮。他兴奋地抬手击水发出信号,在船上焦急守候的人顿时来了情绪,并有序地投入到水下录像、测绘、打捞遗物等工作中。这是探访西沙群岛水下文物的一个细节。
中国水下考古者认为,目前中国水下考古的主要任务是重现久已消失的海上丝绸之路,而寻觅西沙群岛的水下遗物尤其是沉船遗址,是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途径。1975年,广东省考古工作者在西沙北礁调查时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唐人青釉罐和青釉碗,便是当时沉船遗留下的物证。宋元明时期,西沙群岛的暗礁仍是阻碍频繁往返的中外船只一道天然屏障。根据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示意图,每次都由南京出发经福建、台湾海峡、南海至越南南部,西沙群岛正是这条主航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曾经挡住了多少航船的去路,无人知晓。
辽宁绥中水下发现满载元代瓷器和铁器的商船中国海上丝路,也即中国古代的航海活动及航海贸易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由今广西、广东、福建及浙江一带的港口出发,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另一是由渤海湾及东部沿海海口出发,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辽宁省绥中县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遗址属于第二条航线。1991年7月,绥中县大南铺村的渔民在捕鱼时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征集到584件,初步鉴定为元代磁州窑的产品。历博水下考古研究室接到消息后随即赶赴打捞出瓷器的地点进行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初步断定为一沉船遗址,并拉开了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的序幕。
寻找辽宁绥中水下沉船遗址时,检测到一号点水深11.1米,水下有大致呈南北向条形物,长约25米,宽约5米,类似于船体结构。该海域水下地貌复杂,有三道大的沙岗,只有在通大潮时才露出水面。其他小沙岗星罗棋布,形似暗礁,对来往船只形成很大威胁。遗址中的沉船是一艘满载元代磁州窑瓷器和铁器的商船。船长约21米,宽约6米,船体已被小虫吃掉,只剩下船体中和散落在周围的大量元代铁器和瓷器。从残存情况观察,原来船舱内是将铁器置于下层,瓷器覆盖在上面,故散落在周围的主要是瓷器。瓷器大部分是磁州窑的典型器物,并不乏龙凤罐婴戏罐一类精品;也有纯白釉的梅瓶,仿建窑的黑釉瓷器和绿釉瓷。现在散落的瓷器已大都打捞出水,仅完整的磁州窑瓷器就有一千余件。根据资料对比,可推断装运的瓷器产于磁县观台窑。同船铁器很可能与瓷器产自同一地区,因磁县在宋元时期也是全国主要的冶铁地点之一,但经过七百余年的海水浸泡,铁器已被锈蚀磁结成大块。根据沉船现存主体的体积推测,这条船的载重量应在一百吨左右,而沉船的确切年代应是元代晚期。
外国公司希望与中国共同发掘
在海上丝路这条上下千年、连贯亚非欧大陆的古老航道下,隐藏着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见证。1972年,在珠海市三灶岛草堂湾发现一条古沉船,当地村民多次潜入沉船探摸,发现舱内有香果和槟榔,香果药味很浓,估计是唐代阿拉伯国家的商船。船木经碳14测定,结论为稍早于唐代。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海难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在广东省台山县川山岛附近海面进行探测作业时,发现了一艘南宋到元代的沉船,并打捞出了二百多件宋元瓷器,还有银锭、铜钱、锡壶和镀金腰带等物,进而推测沉船是一艘来自南亚或西亚的外国船,来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在满载一船中国货物返航时,在此遇海难而覆没。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带来了东西贸易的新时代,同时也增加了中国海域的西方沉船数量。法国CMAX公司和瑞典东印度公司基金会等机构都掌握了不少有关沉没于中国海域的西方商船的背景资料,并提出与中国共同进行水下考古发掘。据中国专家估计,在数以千计的沉船中,外国沉船大约占30%。
有望找到世界上最古老的沉船
距今约五千年前,山东大汶口文化影响到辽东半岛,同时山东半岛也发现了辽东半岛文化类型器物。距今4000年前,山东半岛的龙山文化扩展到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仅见于辽南,不见于渤海北部其他地区。这表明辽东、山东两半岛的先民不是绕道渤海西岸,而是越过老铁山海峡直接往来的。20世纪60年代,当地渔民曾在山东长山列岛的南五岛与北五岛之间砣矶岛附近的海域中,打捞出完整的岳石文化时期的陶罐,陶器表面布满沉积在上面的细小海生生物遗骸,可以肯定曾长久淹没在海水中。由于器物完整,可推测是当时随沉船而落入海底的。岳石文化距今四千年左右,如果这里有岳石文化的沉船,那将是现今世界最古老的沉船。1979年,在山东庙岛群岛黑山岛附近的海域找到了汉代遗物,又在庙岛西海塘近岸处的海底,发现了数片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的陶片,当然还有一些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这些零星的发现,虽然不属于沉船遗迹的范畴,但至少提高了这一带海域中存在岳石文化乃至龙山文化沉船的可能性。
元军大战为南海遗留了数以千计的沉船
从1278至1279年,宋元军队在海上先后进行了甲子门海战,十字门(今珠海横琴岛与澳门三岛间的狭窄海道)海战,最后对崖门海战、宋军被元军包围,2000多战船只逃脱800艘,其余全部覆没。南宋宰相陆秀夫背负幼帝在临海的奇石上跳海自尽,南宋王朝遂告灭亡。
1991年至1992年,中国水下考古队员曾先后三次在银洲湖进行水下调查。在第二次调查时使用旁侧声纳对奇石周围的海域进行寻找,确定了几个沉船点。第三次调查时,则在这些地点潜水取了一块船板,C14测定,年代为距今690±60年,正和史书所载的宋元海战年代基本相符。
台风、暗礁等自然灾害曾使那些漂泊的商船沉睡海底,战争等人为因素又增添了无数水下遗迹。据专家估计,在中国沿海有不少于3000艘的古代沉船。然限于人手和财力,目前已着手挖掘的古船遗址尚不足沉船总数的百分之一。
中国领海疆域辽阔,5000年华夏民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人类文明。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辉煌无比的古代文化艺术与外交活动,各种原因而消失在领海内的宝藏,简直让从无法评估!
作为中国人,我们期待着民族骄傲与自豪的历史记录早日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