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文化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24906000000022

第22章 《十面埋伏》的作者之谜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以其史诗般的气势再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而悲壮的楚汉之争,征服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听众。然而,这首世界名曲的作者是谁,至今还是个谜。

《十面埋伏》的曲谱最早见于1818年所刊印的华秋苹《琵琶谱》,谱中既无作者姓名,又无产生时代,只在“跋”中称它为“古曲”。而在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1895年刊印)中,《十面埋伏》改名为《淮阴平楚》,并标上了“隋·秦汉子作”。但是,据《旧唐书》记载,秦汉子并非人名,而是唐人对秦汉时期流传的一种弹拨乐器的俗称。李氏分明是托古杜撰,不足为信。

唐代的琵琶已具有相当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了,出现了一批以战争为题材的琵琶曲,如《凉州曲》、《秦王破阵乐》等,在唐诗中则有更具体形象的描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无名氏《琵琶》)“倒腕斜挑掣流电,春雷直戛腾秋鹘。”

(刘景复《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千革叉鸣镝发胡弓,万片清球击虞庙。”(元稹《五弦弹》)有人据此认为,《十面埋伏》产生于唐朝是有可能的。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而已,何况曲中首段有摹仿火炮的音响,这在唐朝是没有生活依据的,因为火炮在宋末元初的战争中才出现。

据明沈榜《宛署杂记》(1593年出版)称:“李近楼号‘琵琶绝’,……能于弦中作将军下教场、鼓乐、炮、喊之声,一时并作。”《十面埋伏》中也有“列营”(又名“开门放炮”)、“吹打”、“点将”、“呐喊”等段落,所以,这“一时并作”之声,很可能就是《十面埋伏》的雏形。李近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琴、筝、笛无一不通,尤精于琵琶,被时人誉为“京师绝艺”、“琵琶第一”。他的指功惊人,“夜卧,以手爪从被上按谱,被为之穴。其声能以一人兼数人,以一音兼数音。”(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可见他的技艺具备了创作和演奏《十面埋伏》的条件,但要确认其为《十面埋伏》的作者,还需更多的史料论证。

有人根据明末清初文人王猷定(1598~1662年)《四照堂集》中的《汤琵琶传》一文,认为《十面埋伏》的作者是明代琵琶演奏家汤应曾(约1585~约1652年)。汤氏“所弹古曲百十余曲,……而尤得于《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显然,这首《楚汉》即《十面埋伏》的前身。有人将《十面埋伏》首段的旋律与维吾尔族北疆《古典歌曲》第7套第5曲作了比较,发现两者的调式、骨干音、终止式和气质十分相似,因而认为《十面埋伏》吸收了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而汤应曾在成为当时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后,曾被征戍,随军到过嘉峪关、张掖、酒泉等西北战场,以音乐鼓舞士气,振奋军威。这使汤应曾不仅亲历战场,领略战火纷飞,金戈铁马的景象,而且有机会学习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为他以后创作《十面埋伏》提供了生活依据和音乐素材。但是,与汤应曾交往甚密,结为知交,并为他写传的王猷定在《汤琵琶传》中却没有写明汤应曾创作了《十面埋伏》,而将《十面埋伏》列入“古曲”一类。这对持《十面埋伏》的作者是汤氏观点者不能不说是个难以解释的问题。

有人认为,许多琵琶古曲都是土生土长、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辛勤培植才趋于成熟的,作者无从考证,如《将军令》、《月儿高》、《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就是如此,《十面埋伏》也不例外。但是,琵琶古曲与民歌又有所不同,不少文人和宫廷乐师也参与了琵琶曲的创作和演奏,如王维的《郁轮袍》、康昆仑的《羽调录要》等,《十面埋伏》可能也是如此。所以,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十面埋伏》的作者姓名有可能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