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他那篇千古名作《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安乐的理想社会,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源风光尤其令人神往和称羡。但也有人指责桃花源是根本不存在的“乌托邦”。“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目前还是一个难解的谜。
桃源县和苗家寨
湖南桃源县西南15千米的水溪,俯临沅水,背倚青山,松竹垂阴,景色绮丽,被人称作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唐、宋、元、明都在此建有寺观、殿宇,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又重修了“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观、祠、亭、洲,诸如“桃花观”、“探月亭”、“水源亭”等。刘自齐在《〈桃花源记〉与湘西苗族》一文中认为:“《桃花源记》所描绘的那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美好的社会生活图景,并非是作者的凭空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的当时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同时,其他如武陵地区苗族人民素有对桃树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风俗等,都能说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指武陵地区的苗家社会。然而,除了桃源县或苗家寨被大诗人陶渊明选作《桃花源记》原型的现实境地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呢?
宿城山
古代海州即今连云港市地区有两个武陵的地名:一个是载入《魏书》的“武陵郡”,故城遗迹犹存,在今赣榆县沙河城子村;一个是云台山脉的宿城山西麓,至今保留有武陵古邑的地名。江苏连云港的宿城山凹,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这样一个僻在“东海隅”的天然巧成的“坞壁”堡垒,中间却是一片坦荡美丽的川原,山畔竺篁摇曳,地名大竹国。这样的世外乐土,与诗人在文中描绘的景色十分相似。更重要的是:诗人陶渊明曾亲自到过这个地方,他在著名的《饮酒诗》里写道:“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南唐诗人李中早就意识到陶渊明到过宿城山;苏东坡也知道陶渊明吟咏过宿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