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033

第33章 课堂教学原理与实践漫语(7)

练,工科大学写实验报告,愈是老的大学问题愈严重,实验报告的条目非常详细,实验的内容,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经过等等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在解放前念大学时的那些东西,一年年传下来,直至现在还是那些东西。学生怎么办呢?实际上很少人完成这些东西,其实多是抄上学年学生做过的实验报告。我还发现教师也不看这些东西,这样一代抄一代,就完全变成形式了。后来我们有些实验就给他改了,根本不要那些东西,只要你做的,在原理部分只要求简单写几句,中间过程的数据记下来了,会计算,彻底弄清就行了。

讲课,推导的部分,在大学一般的就不应该讲,书上有的就让它过去,这些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应留下时间讲结论性的东西,发展性的东西,面更广的东西。中、小学推导部分少,还是应该讲的,讲的时候,要注意引导他们如何进行推导,而不能只停留在照本宣科上,有的教师多讲是为了追求讲课的完整性,少讲是对的,但也要适当,布置作业一般布置五道题,其中三道题必做,两道题好的学生做,一直采用此法,效果还是较好的,这是解决“吃不饱”的问题。

3课外活动

指的是参观、调查、访问等。从小学到大学都应该这样做,而且学校应该支持。有的中学教师要带学生出去参观,可是领导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意思是教师带学生出去参观,要是搞得好就是好事,如果搞得不好,就糟了,这是不负责任的。实际上领导应做专门研究,具体指导,应把这些活动放在重要的地位。

关于课外读书的问题,除了坏书以外,完全不应该干涉学生,爱读什么就读什么?读书习惯在养成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开始时泛,渐渐集中到某一点兴趣上,觉得时间不够了,这时自然就引导到他的专业方向上来,其他的杂书看得就少了,同样,那些书对他的专业又起了联系作用。如华罗庚,他不只是读数学,还读古文。学生读书是会慢慢集中到一点上来的,而且这时原先读的那些“杂书”也有用了。笔者有一次上课时正赶上女排比赛,学生没有心思上课,遇到这种情况,就先停课,第二天再补,因为这种安排也不会太多了,这时关着学生,学生也听不下去,何况这样的活动还有着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其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中学也有这种情况,其实在干部中也是如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现在放了,再找时间补课嘛。

三、直观性

1关于模型教具

直观是为讲课服务的,不能搞为直观而直观。有位教师为了强调直观,讲三角时,故意用三根棍子一捆,拿到课堂上去说,这就是三角形,这就庸俗了。直观的目的是要易懂易记。直观运用模型教具,上面曾提到了一些。有的教育学是不赞成讲课时运用模型教具的。讲课要讲,讲懂了,然后拿出模型教具来作为验证。笔者认为,学生不懂时,应把模型教具先拿出来,既是验证,也是帮助学生认识入门,因此这样两种作用。实际上讲完了,也就验证了。因为任何概念它的基础都有客观东西的存在,你不用这个实物模型,用直观的东西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有利于教学取得好的效果的。

2电化教学

现在是新的东西,实际早已有了,现在是根据社会信息发展带来的要求,而进一步地强化它的作用,把它的重要性提到日程上来。上课运用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特别好,确实如此,但是它们不能代替讲课,只能是个辅助,就像现在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成千上万本书一样,书不能代替讲课。录像带也是如此,一堂课录像好了,只能是一个死的东西。而讲课是活的,教师的能动性的另一部分就不能发挥。如外国有一个学校,把每一堂课都录下来,他们的用途是为了给因故缺课的学生补课用的。这个作用是好的,录像带只能是比参考书更为活一点的参考书,可以供自学用而不能代替讲课,这是我讲的主导思想。当然电影、录像这类直观教具在制作录成时,是精心制作,搜集的资料也较广泛、典型,能超过一般教师备课范围,保留这些东西作为社会教育的普及,是有作用和有意义的。也可作为上课的辅导教材,但不能代替上课。

3板书、板画、挂图

这些东西的使用有一个原则,就是在使用时,板书、板画比挂图更好,因挂图是个复杂的东西,全面的东西,不如板书写到什么地方讲到什么地方,板画是一步步画的,与讲课是密切配合的,学生注意力不分散,这是原则。但是内容复杂就不行了,必须用挂图来代替它。笔者的观点是如果教师画得快、画得好,不如自己边讲边画,比用挂图效果好,书写板书、板画时,讲课的声音不能停止,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如果声音停顿了,在黑板上慢慢地写和画,上述的效果就要消失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用挂图代替。古书上讲阴和阳是代表南北的问题,对于水来说,在水之阳是指的北边,在水之阴是指的南边;对于山来说,在山之阴是北边,在山之阳是南边。这个在图上一看就很清楚。太阳都是在南方照的,中午回归线是在天顶,黄道是斜着走的,都是从南边照来的,照着水是北边,阳是南边;而山呢?正好照着的,山之阳是南边,而山之阴是北边。柳宗元那一课有“灌水之阳有溪焉”指的是北边,愚公移山,在山之阴,是指北边。水和山正好是相反的,板书的字要清楚,一个字不清楚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在那里叽叽咕咕捉摸是什么字,影响了教学效果。

4语言的直观性

语言可描写战争,叙述故事,比喻用以调动学生的表象,讲一次古代的战争,我们要辅之以地图、图书、出土的兵器,联系电视、电影,甚至与现代战争相比较,形成对古代战争的概念,这些主要靠语言的直观来引起的。语言的直观性是贯穿在教师的讲课中的前前后后,而且语言的直观性本身就是从感性出发的,因此,教师对语言的直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5数和形

数字的一、二、三、四是比较形象的,到了几百、几千、几万,还有数形成单位时,数就变得抽象了。其实很多问题是可以用形来表示的,但中小学教学之间、大学的教学中,常忽略了这一点。数和形是可以结合的,如植树问题、和差问题,和差相加被二除是大数,和差相减被二除是小数等都能画出图来,还有力学问题也能画出图来;还有积数,1+3+5+7+9关于坐标一直到初中才应用,实际上坐标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在小学中就应该放进去。如讲我们今年学校招生300名,去年招生是200名,明年要招350名,完全可以用图表,这边是日期、年代,那边招生数学,画一图表,又如一个人的温度,今天是36℃,明天是37℃,后天到35℃这种升降关系,小时候不容易懂,一目了然。又如到天安门摆花,天安门地下写的字,就是坐标,这些内容人小时候就应该懂的,这种喻为的东西用到后来特别广泛,就应该进入小学。遇到困难的内容,用图表一讲就非常清楚。现在很多人练气功,有人给笔者画一图表,我一看就懂了。我们的意见是,凡是能做到直观的东西应尽量做到,不管是用图表、电影、实物都好,但一定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如果你再去用它是多余的,但学生没有掌握的新鲜的知识,能够用的尽量用它。任何思想、任何认识,任何逻辑,都离不开客观世界,思想领域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实物它的意义也在如此。

四、启发性

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中讲:“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都是启发的意思。

1主动性和独立思考

80年代的青少年,接触了很多事物,如电视、广播,新的时代有很多事情。像周朝有没有地震,人在太空中为什么失重?为什么地方上的人到省、中央告状?相对论、遗传论等都是什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广播、电视中都有所接触。遇到这类问题,有的是科学方面的问题,一下子还解释不清楚,有的是社会问题,有的是我们过去忌讳的问题,还有不能给青少年讲的问题。现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怎么办?有些教师的回答是读书去,你们不用管,有的负责任的教师则是加以引导,不能堵塞,要引导。对一些问题的回答,对科学方面的问题,可以说一说它的原因和结果,这样学生也会得到益处的,如讲电灯,一拉开关就亮了,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是不提的,因为已经习惯了。如果有学生问到教师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堵塞,关于社会问题更是这样,可以正面讲,加以回答,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可以做一些活动。如举办中队会、班会、学科小组活动等,但有的活动却是很死板的。如有的学校组织中队会,谈未来的志愿,学生很活跃、主动,说未来的志愿说的也很生动,后来传到学校里面去了。学校也认为很好,正逢外地有人来校参观,学校就让再组织一次,结果校长出题目了,规定应如何如何做,还要进行排演,结果在参观那天,学生一个个非常呆板、生硬。可见自发的和被启发而自觉的学生是出自内心的,而布置的,限得很死的,就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那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只能是按死框框办,说明领导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在启发性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什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讲几个例子:一个是“人各有体”郑板桥写字,高兴了在他妻子背上画起来了,妻子问他干什么,他说写字,妻子说“人各有体”,他听了这话受了启发,认为人应该有独创。王羲之儿子写字开始是被动的写,但总写不好,有一次写了几百张,拿给他妈妈看说,您看我写的字,像不像我爸爸的字体,他妈妈逐张看完后说,只有太字中间的这一点像你爸爸写的。这一点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在他正练字时,他父亲来了,见大字下面太空了,就给点上了一点。李清照诗有“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讲的是她丈夫写的诗,朋友们看了都说写得不如李清照。于是她丈夫半个月不出门,写诗50首给朋友看,朋友们看后说,就这几句好,而这几句正好是李清照写的。这两个类似的故事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模仿是认识问题,学习技巧的初步,但模仿不是最终的,要进入更高的境界,模仿是不行的,自己要能跳出去;另一点还说明的是独创体现人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在形似和神似的问题上,神似中又有独创性的问题。独创性是与人相异的,说明世事万物的不同是宇宙的基本的一个形态,就是千差万别,我们应发挥这个千差万别,而又统一在某一要求之内,这样,艺术和各种学问都是独创的,启发性要认识到这样的高度。启发性是吸引学生学习的问题,用分数卡、制度压都不是办法。《政治课如何进行改革》一文发表在《红旗》杂志上,说马列主义课如何改革的问题,首先是强调要上政治课,而且有这个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有这个课说明我们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所以一定要有,既然一定要有,就要看到马列主义课与其他课的本身一样,都是在变化的,这就给教师以醒觉,是个必须认真钻研的问题,如果十年一个样学生就不愿听。政治课的改革,很重要的是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有需要和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刚解放时,我们对党的政策急于想了解,而且听到什么都是新鲜的,当时听艾思奇讲课,他讲了很多生动的例子,逻辑性也很强,所以大家都听得进去。马列主义是在各种思想,各种流派中产生的,应该有比较、有鉴别,因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因此在讲课中应该把各种思想、各种流派、各种社会、各种形态都讲清楚,这样讲就会受欢迎。如劳动创始人的问题,过去一直讲当工具创造出来后就有了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创造工具。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有没有自然劳动?如猴子是用棍子打果子算不算自然劳动?猩猩用草探进白蚁穴中,以获取白蚁作食物算不算劳动?使用的木棍、草,算不算天然工具?解放初期艾思奇提出来过,60年代杨钟健又提出这个问题,讲了些问题,如劳动有几种,广义的、狭义的,这能开阔思路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政治课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要做点文章。讲任何一种课应该强调学习目标,用很好的方法来吸引学生,就是要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运用得好,学生就愿意听,愿意听课就能慢慢建立他们对某一课程的认识,然后产生对这一课程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持久的动力。

2集体讨论

也是启发性的问题,独学无友是不行的,“有朋自远方来”见之于《论语》的这句话,匡亚明解释说,就是因为古代没有广播、报纸……因此,有朋自远方来,可以带来各种信息,所以才“不亦悦乎”。这也是一种启发,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能集思广益。关于老师有“一字师”的说法,“三人行必有我师”。清朝有一名医叫叶贵,他到处从师,后拜一和尚为师。还有“从师不如交友”这句话的含意是老师是重要的,但不如交友更广泛、更自如、更灵活,更能给人以启发。如“立雪程门”的尊师求教。现在各种学会的交流是很能给人以启发的。关于集体讨论在课堂上是能实行的,但教师一定要掌握住,若是讨论把不住舵,把不住方向,讨论课就失败了。有次学术交流,其特点是所有论文都不在会上宣读,而是在会下交流、座谈。听几个专家讲话,收获很大。现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文章是很大的浪费,有的成了政治待遇了,什么宣读是,绝大多数人实际上是不注意听的,宣读成了荣誉,有时规定了发言时间,但也不真正执行。

3动脑、动口、动手

讲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动脑,调动他的思维,还应该让学生动口、动手。小学生初学作文,写不出东西来,往往是几句话就完了。国外一个学校的老师在上作文课时,要求学生看到题目后,不要太思索,手不要停提笔就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开始时写得很乱,若干次后,渐渐有条理了。50年代初,部队普遍开展文化学习,通过学习注音符号速成识字后,开始教学生写作,当时很困难,后某部有一叫常青的老师发明说文写作法,即看到题目后,你就把自己所想的先说一遍,说完后,即写下去,遇到不会写的字先不管,画个符号或拼音,一口气写完,由于部队里都是成人,都有着自己丰富的经历,于是从自己写起,很快学生就会写文章了,主要是写记叙文。当时称之为“常青说文教学法”。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一种实践,开始时是一种强制性的实践,学生在实践中经过锻炼掌握了一定的规律,这比看见了题目迟迟不能下笔要好得多,像我们写稿子一样,想成熟了再写,自然很好,但不一定都要想得十分成熟才写,基本想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动手写,先把架子搭起来,粗点也不要紧,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修改充实、提高。这也算启发式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