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是最大的幸福,没有了健康就谈不上生活质量,生命也不完美。遗憾的是,还有不少人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健康,健康科学对于他们而言似乎可望而不可即;还有少数人仍然存在一些糊涂观念,不相信科学,不依靠良好生活方式,甚至求神拜佛,迷信歪理邪说。
农村生活方式是指农村居民的系统化、模式化生活活动的典型形式与总体特征。广义的农村生活方式包含农村居民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等。狭义的生活方式专指消费、闲暇生活方式。
农村生活方式现状
农村生活方式包括农村人的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婚姻方式、丧葬方式、文化娱乐方式等。
一、消费方式
从总体上讲,乡村的消费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但是有迅速提高的趋势,开始由自给半自给性的消费向商品性消费转变。长期以来,乡村居民一直保持着“柴米自家产,油盐鸡蛋换”的自给半自给的消费生活方式,很少参与市场的商品交易活动。但是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乡村居民的收入增加,原有的消费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乡村的商品性消费支出的比重在迅速地增加,自给性的消费比重不断地下降,商品性消费的比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的过渡,反映了我们乡村生活方式的一种发展趋势。
另外,乡村的消费方式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转变。一方面,耐用消费品大量进入农家。例如,自行车现已普及各家各户,有的已经被摩托车甚至小汽车代替,拖拉机已经取代了手推车。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也不断地进入农户。另一方面,智力开发和文化服务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绝大部分的农民懂得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种变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交往生活方式
传统上,乡村居民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宗族或亲戚,平时有什么困难主要还是找亲戚。居住上的地域靠近性,以及农业生产的低流动性,促成邻里日常交往的增多,如相互借柴米油盐或劳动工具、茶余饭后聊天、互相帮忙等,有意无意地增强了邻里间的感情。“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话在此充分得到了体现。目前,交往对象和交往范围扩大,电视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在我们乡村普及,间接的交往方式也逐渐增多,交往的感情色彩也逐渐减弱。
三、婚姻生活方式
我国传统社会的婚姻生活大多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夫妻之间的感情因素并不重要。无感情的“凑合式”婚姻比较普遍。而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男、女青年因相爱、有感情而结合在一起。在婚姻生活中人们也更加注重感情等方面的因素。感情生活正逐渐成为夫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婚姻的重要内核。
自由恋爱婚姻在乡村占主导地位,几乎见不到包办、买卖、转换婚姻的现象。在婚姻过程中,一般经过择偶、订婚和举行婚礼三个阶段。择偶包含提亲、相亲和求婚等。订婚在乡村居民的眼里是缔结婚姻关系的重要步骤,往往表现为宴请亲朋好友或男方送女方一些钱财礼物,女方也会赠少量礼品作为婚约成立的信物。在农民眼里,婚礼是正式结为夫妻的仪式。虽然现在结婚以登记为公示,但是婚礼在乡村是必不可少的,只是仪式开始从简、愈加文明。在婚姻自主权和决定权上大部分由自己做主和决定;在结婚费用上男女在结婚花费上日趋平衡;在平均初婚年龄上呈上升趋势,有利于妇女婚姻地位的提高。
四、丧葬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殡葬改革、丧事简办。逐步改麻布丧服为黑纱袖套,改死后大操大办为生前孝敬老人,丧葬旧俗已逐步破除。由于乡村的居民来自多处,刚开始,丧葬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仪式上的差异。如土葬,在送终、停尸、招魂、报丧、入殓、出殡、烧纸、祭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随着共居时间的加长,很多冗长繁琐的仪式开始从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火葬已逐步为人们接受并得到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前依旧存在设立私坟的现象,由于政府的大力有效措施和村民观念的转变,村民开始接受集体公坟的设立。不过迷信和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依旧存在。
五、文化娱乐方式
农村文化娱乐市场按属性,大致可划分为娱乐类,如歌舞、卡拉OK、录像、电子游戏、保龄球等活动场所;服务类,如美容美发、桑拿按摩、酒吧茶室等场所;特种行业,如旅馆、印刷、刻字等。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民的文化娱乐方式与农民日益鼓起来的腰包还是极不相称的。
随着我们乡村的消费方式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看电视、听广播和读书看报等已经成为新的文化娱乐方式。过去,乡村还有集体影剧院,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很多的农民前去看电影。现在,看电影基本在家就能实现。读书看报是我们乡村新兴的一种智力型文化娱乐方式,青年农民多采用这种方式。另外,近年来,由于VCD、DVD机的大量普及,看影碟、唱卡拉OK成为乡村娱乐方式中的最新时尚。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很多人沉迷于赌博甚至观看黄色影碟的低俗的娱乐方式。
新型、健康的农村生活方式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现在全社会都在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反对迷信,崇尚科学,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引导农民朋友摒弃封建残余思想,破除旧的生活习俗,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新方式,是对农民朋友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村团组织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影响和毒害农民行为的陈规陋习主要有:封建迷信、赌博、吸毒、卖淫嫖娼、买卖婚姻、铺张浪费等等。这些愚昧落后的东西,是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培养造就“四有”新型农民的严重阻碍,必须加以改变。
破除愚昧落后的生活习俗,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应从带有普遍性的、农民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抓起。主要有五提倡五反对:提倡讲卫生、绿化美化环境;提倡敬老爱幼,家庭和睦;提倡与人为善,邻里团结;提倡修桥补路,热心公益事业;提倡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反对大吃大喝、大操大办;反对封建迷信;反对赌博;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反对损公肥私。有些地方通过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活动,收到了倡导新生活方式的良好效果。诸如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和开展“争当文明青年”、“五好家庭”活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形式。
建设健康文明科学的农村生活方式,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方式建设,必须立足农村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建设既具农村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农村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以适应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速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发展农村文化,改变目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的状况,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施这项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实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农民的良性互动。
一、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身心健康,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并把它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施分类指导,明确工作重点,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几件实事。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热情为农民兄弟服务。
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求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搞“单打一”,不能就文化论文化,而必须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从而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实践经验和社会条件。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交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必须把文化建设与文化理念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着力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品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新农村建设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坚持规划先行,引导农民向县城、建制镇和中心村集中,逐步改变农民居住地过于分散的状况,使农民居住集约化,同时在村民生活区留足文化体育活动用地。要把村庄治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集镇和中心村,防止有限资金的分散使用,整合农村文化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
三、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积极开展文化对口支援活动,完善文化援助机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要继续搞好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加强农民素质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农村科教文体事业。农村一些公益性文化项目,也可经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由农民自筹建设资金。要积极支持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经营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涵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组织和开展多样式的农村文化活动,改善和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对那些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要注重保护,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外,对一般的节日文化、乡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革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实现传统与现代、古朴与时尚的完善结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文化遗产、历史古迹、自然景观(如廿八都镇古建筑、石门镇清漾村古文化村落、保安乡仙霞古道、清湖镇瓦窑自然村彩陶、张村乡太阳山佛教寺庙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同时又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经济,是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一大创新。近年来农村兴起的“农家乐”,把餐饮业与休闲旅游结合到一起,如果能辅之以一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文艺表演,对游客将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涵,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文化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本地实际出发,为本地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从而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如一些地方老年协会组织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虽然没花几个钱,但效果却非常好。
五、培养和造就农村文化骨干队伍
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使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出现断层,培养和造就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已迫在眉睫。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正面临失传,迫切需要我们做好传承、抢救工作。在当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发挥现有的民间专业人才、退休干部职工、农村教师的作用,依靠他们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搞好传帮带,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政府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及宣传、文化干部,在建设农村文化骨干队伍中要切实负起责任,抓紧制订培养规划,加强业务指导。社会各界也要为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出谋划策,并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