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裹足不前,常常并不是缺乏能力,而是失去了对世界和自己的信心,当我们满足于过去某个时候科学和理性的成就之时,盲目的迷信往往会滋长起来,冲淡或否定了科学的求实和创造精神。那些已经点燃的理性之光不再继续增加自己的燃料,人们忘记了超越前人和自己。当人们有一天从过去的梦中猛醒,又会变得过于虚无,从怀疑理性成果的失误变成对科学理性的怀疑,陷入非理性反科学的泥潭。当人们重新尊重求实精神,开始研究新的事实,他们又容易陷入具体学科的细节中去,忘记自然界深刻的统一和单纯,他们甚至会轻视别的领域的发展,把自己封闭起来,使科学成为一种技艺,而失去智慧。然而科学精神要求人类永远处于一种微妙的均衡状态,处于一种艰难而必要的张力之中。它必须清醒而又充满深刻的激情,既求实又富有对整体的洞察,既尊重过去又怀疑现在,它永远以一种建设性的批判目光来看待一切。对整体的哲学也是如此。”(金观涛《系统的哲学》,新星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88页)
智慧如金观涛先生这样的天才大家,到著作的最终,得出的最多的结论却是:“我们知道得太少”“我们所知甚少”“本书所做的努力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整体演化的神秘大部分还处于混沌之中”!
新闻复杂性
新闻,是一个何等复杂的事物!
长期以来,我们对新闻的复杂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这是导致“新闻无学”等谬论的流传、造成了优秀新闻人才流失、造成新闻学科发展畸形的根本原因。
我们不能认识新闻的复杂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对新闻正确的认知参照,也就看不到新闻在人类文明史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看不到新闻在人类认知史上的重要地位。
新闻的复杂性,首先来自世界、人和认知的复杂性。
尤其对新闻资源的复杂性,我们已有的认识过于简单化了。
4.4.1新闻资源的复杂性
新闻的本质是认知,新闻认知的对象是人所在的世界。它既包括客观世界,又包括主观世界。它既包含外部世界,也包含人的“内宇宙”。这是一个何其庞大复杂的世界。它无边无际,又深不见底。面对这个世界,尽管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前赴后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着坚持不懈地探求,可是这条认知世界的长路却越来越显得漫长、艰辛。对新闻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巨系统。人的认知能力在发展,而世界的复杂性也在发展。尤其到了今天,这个庞大复杂的巨系统同时具有空前的开放性、规模的巨型性、组分的异质性、结构的层次性、关系的非线性、行为的动态性、内外的不确定性等诸多特征。这些特征是交织、综合、熔铸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复杂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当然,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也没有必要感到灰心丧气。认知和探索永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在随之发展着,这是一场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跋涉,人的终极价值也正是在这场跋涉中才能得到实现。
新闻资源的复杂性,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的复杂性。新闻资源的复杂性,更源于人的复杂性。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尤其人的内宇宙,更是微妙、多彩、五光十色。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一切哲学大都是从不同向度探求人的复杂性,其结果是形成了汪洋大海一般的人类哲学思想宝库。即使这样,人的复杂性也无法被穷尽。当人的复杂性与时代的变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当人的复杂性与生存环境的复杂性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复杂性就更加突出。
新闻资源的复杂性,还取决于时代生活的复杂性。今天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变数,而且变化的节奏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今天的社会生活太精彩了,以至于文学家的想象力都难以适应。那么多千奇百怪的事情,任你想破脑袋都是想不到的。生活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每个人生命都是有限的,生活的质量取决于你能不能打破这种有限,尽可能多地去体验生活、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表现生活。
我之所以选择到新疆从事新闻事业,最根本的原因是新疆是一个新闻资源的大宝库。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社会大转型的特殊时期,新疆大地上“遍地是新闻”。但是,新疆丰富的新闻资源并非都是“露天矿”,更多、更优质的资源是深藏于表层之下的。谁都知道,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提是勘测,不仅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还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对新闻资源进行勘测,同样是占有和开发新闻资源的前提。
事物的演化只有与人结合到一起,才能成为新闻资源。人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因而新闻资源也是分层次的。
新闻是被发现出来的,包括突发性新闻背后的深层意义和价值。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够发现,有的记者不能发现?为什么有的记者只能发现表层,有的记者却能进入新闻的深层?为什么去同一个地方采访,有的记者满载而归,有的记者却会两手空空?这后面有着深刻的原因和背景,掩藏着关于新闻资源“层次性”存在的秘密——新闻资源的宝库,同样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源宝库。
新闻资源的第一个层次,正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客观实际”。表现在新闻实践中,就是面对直接的、浅层的事实,有人写人,有事写事。这样的报道每天充满着很多媒体的新闻版面。开发这一层次的新闻资源,当然也是新闻人的职责之一。但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我们常常沉迷于这个层次,把这样的“客观实际”当成了唯一的新闻资源。我们的新闻思维停留在非常浅层的层面上,也就是停留在客观事物的表象之上。这就导致了我们新闻资源的单一,离开这些表象,离开了简单地复制和照搬,只好打道回府。很多记者就是这样,把“复制”和“照搬”表象当成了自己的本职,甚至连“复制”和“照搬”都做不到位。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的记者,就等于患上了新闻资源的“贫血症”。
新闻资源的第二个层次是感受和感想。记者去采访,总要有所见所闻。有所见所闻,就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感想。生活中到处都是闪光点,到处都会引发人的感受和感想。通过这个层次的开发,实际上是在进入新闻资源“矿藏”的较深“矿层”。这个“矿层”不会自己涌现出来,它往往隐藏在生活之中,以“零碎的闪光”呈现。在事物的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真实,但这些更深一层的真实,要依靠我们的感受和感想才能挖掘出来。如果把生活中“零碎的闪光”和人的主观感受、感想结合起来,就会形成很多生动的新闻报道。但是很可惜,很多记者往往意识不到“记者的感受和感想”也是很重要的新闻资源,没有去做进一步的挖掘,把这些资源白白丢弃掉了。
新闻资源的第三个层次是“感觉”。这个层次的新闻资源也是很丰富的,但是它的“矿层”埋藏得更深,开采的难度更大。能够进入这一层次,对记者的新闻“敏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是一个从感受感想超越,进入审美层次的问题。这是一个考验记者的悟性和智慧的问题。有了感觉,才有这个世界多姿多彩、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美丽。有了敏锐的感觉,才能举一反三、由一变多,才能披沙拣金、深入本质。
新闻资源的第四个层次是理念。这个层次,就是要从人和事物身上获得感悟,总结出新的理念来。这个层次,比“披沙拣金”还要难了一层,需要达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层面,需要我们从看似简单、平凡的人和事物中发现哲理性的特质。现实中,我们的报道过多地强调“物”,强调数字和实事的罗列,而不能自觉地上升到理念的层面,就是因为我们对“理念”这一层次的新闻资源缺乏敏感,根本看不见,或者“视而不见”。
从表象到感受,从感觉到理念,新闻资源的完整概念至少应该包含这些层次。这个世界如此复杂,新闻资源的层次如此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新闻资源的探索和认知是很不够的。尤其缺乏理性的自觉。也正是在认识上的模糊,才导致了记者常常被“简单思维”所禁锢,只能在表层打转转,只能靠“碰运气”和“胡乱抓”。
4.4.2新闻思维的复杂性
记者能够在什么层面上占有和开发新闻资源,取决于记者能够勘测到的新闻资源的层面,而记者对新闻资源的勘测能力和开发能力,又取决于记者是否能从“简单思维”中跳出来,不断发展自己的“复杂思维”。
新闻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复杂性思维”。
这不仅是我们今天的新闻人最欠缺的东西,也是我们今天的社会所严重忽视的问题。在一个简单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环境里,培养记者的复杂思维,何其艰难!何其沉重!又何其需要新闻人的自觉!
如何才能占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如何对新闻资源进行挖掘和开发,一直是新闻实践者和理论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但是,对新闻资源的研究,往往陷入了“就新闻资源谈新闻资源”的迷途,徘徊在新闻资源的表层与外围。新闻资源也具有“主观”的属性,如果没有人的主观性进入,离开了人的观察、感受、感觉、理念,事物只能是事物,而无法成为可以占有、可以开发的新闻资源。
多年以来,《新疆经济报》在新闻资源的占有与深度开发上作出了长期不懈地探索。《新疆经济报》惊世骇俗地提出“主观新闻”这一理论时,实际上也正是在向着新闻资源的深层次勘测和掘进。《新疆经济报》当初设置“特稿”“新闻文学”“思想文化”“社会心态透视”“记者感受”“人生感悟”等版面和栏目的时候,已经为发展记者的“复杂思维”提供了一个个平台和阵地。这一切都是在培养记者的“复杂思维”,实质上也是在培养人的智慧。
世界的复杂性,最终体现在人的复杂性上。通过认识“人”来认识“世界”,也是一条必然之路。多年以来,《新疆经济报》的新闻实践,实际上在走着一条从开发新闻资源的表层到深层的探索之路:从关注“物”到关注“人”,从关注“类人”到关注“个人”,从关注个人的“外在世界”到关注个人的“内宇宙”,从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到关注人的生活质量,从关注人的“活动”到关注人的“活法”……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中,《新疆经济报》采编人员的“复杂思维”逐渐被唤醒,这也为我们初步总结新闻记者应发展的“复杂思维”打开了一条通道。
首先,记者的“复杂思维”是一种“立体思维”,而不能局限于“散点思维”和“平面思维”。记者在采访写作中,要有意识地突破表层,调动自己的感受、感想、感觉和理念。这就需要发展记者的感觉力、想象力、抽象力。这些思维能力越丰富,记者的新闻资源也就越丰富。
同时,记者的“复杂思维”还是一种打破了“单向思维”“定势思维”的“多向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而不是“求同思维”;是一种“历史思维”,而不是“眼前思维”;是一种“超越思维”,而不是“套式思维”;是一种“形而上思维”,而不是“形而下思维”……记者的“复杂思维”,归根到底是一种开放的、活跃的、个性的、超越的思维方式,它的本质特征在于不断突破、不断更新、不断成长。
新闻思维的复杂性,取决于人的思想的复杂性。人类思想的宝库,是一个无比丰富、无比斑斓的宝库。记者要从“简单思维”中摆脱出来,首先必须做一个“开放的人”,一个善于吸纳“异质”的人,一个敢于“集大成”的人,一个与广阔的世界发生关系的人,一个精神上永不封闭永不自守的人。一个记者,如果不能把自己对人的认识写成一本书,如果不能把自己对美学、哲学、文学的理解和感悟写成一本书,他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复杂性思维。
新闻姓新。新闻的本质是新的认知。追求新的认知,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新闻的创新,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一种超越性思维。当然,一切创新和创造,都是建立在求实、求真的基础之上的。新闻思维也不例外。新闻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追求真实和真相基础上的,以突破和超越为特征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的活跃程度,决定了新闻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的新闻之所以缺少活力,死气沉沉,陷入僵化,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创造思维的贫乏和窒息。当然,创造思维必须建立在人的自由之上,建立在宽松自由、尊重人的独创精神和独立人格的社会环境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