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话语的新闻
从人类懂得用口语进行交流的一刹那开始,人类文明正式发迹。这些口语以及后来文字的发明及运用,共同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表达规则和意义的语言系统,并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得以规范和完善。这里的口语或文本,即是话语。就像人们忽略了身边最普通的传播现象一样,人们也忽略了新闻其实就是作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但又不同于日常交流的话语而存在。新闻作品正是新闻工作者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叙述与建构新闻事实的产物,是一种动态的再现话语。
关于新闻话语的定义,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概括的比较好:话语是语言系统和社会环境的交汇点。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产生的口语或文字作品,即新闻话语,它是一种再现事实的话语,它在形态上是物质的报纸或电子媒体的一种文本,在观念上则是一定语境的体现。
作为话语的新闻,实际上呈现出多层级的结构特征。在微观结构方面,从确定新闻标题到保持题文一致、句法正确、词序合理、措辞风格、修辞手法得当等,都力求符合并反映一套社会认同的语言规范;在宏观结构方面,则包括了一系列的常规叙事类型和叙事方法,以及将隐含叙事变成真实叙事的转换规则和新闻制作的社会环境考量;等等,力图使人体会到深层的“意识形态”成分。
按照阿姆斯特丹大学著名语言学教授樊·迪克的观点,新闻话语也是意识形态的话语,因为它必然表达和确认其生成者的社会和政治态度。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话语中建构既客观又隐含倾向的叙事技巧。这些叙事技巧主要体现在词语、句式和叙事视角三个方面的选择之上。新闻报道通过词语的选择与暗示、文本的结构与句子的连贯,以及文化符码的排他性等方法,显示说话人作为团体成员而预设好了的社会知识和态度图式,同时还实践着他所属团体的价值范式、利益、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换言之,新闻在传递信息、沟通世界的同时,也在传递和表达着一种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观念。
由此可见,新闻作为话语,通过词汇的选择对事件进行正面或负面定性是非常普遍的手段。而在当代社会,公众往往接受媒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因此,怎么报道真相就比是否报道真相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可以把新闻的本质看作是话语,因为在当今的社会转型中,它所构建的公共话语平台是其最突出和强大的功能。
作为产品的新闻
作为产品的新闻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经济产品,一个是文化产品。新闻作为经济产品,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商品,因为商品是纯粹用来流通与交换的,新闻作为经济产品的涵义是指新闻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在商业运作的模式下,新闻也可以作为一种经济产品来进行包装、流通和交换。
现代媒体理念不仅奉行内容为王,而且推崇“形式”为金,报纸或电视节目的外在包装也成为一门很大的营销学问,因为要有影响力,首先要具有冲击力,而这一点上,新闻也必须要重视其经济属性,注重产品的包装和营销,以便进入良好的市场流通。
同时,新闻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因为它不仅反映文化、传承文化,也在建构文化。新闻反映文化,是指新闻报道必然体现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大致风貌,体现主流文化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映又会不自觉地担当起传承文化的重任。最后,新闻建构文化是新闻在向人们传递信息,提供资讯服务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与建构一种能被广泛认知的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
当然,反过来说,新闻也深受文化的影响。新闻的报道基调、报道模式和报道结构,新闻写作方式、新闻语言等都无一不带有文化的烙印。所以,新闻是文化的良导体,一切的新闻都趋向文化,从新闻的选材来看,它几乎是无所不包,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代历史、当代现实都可以作为题材。日月星辰、花鸟鱼虫、人情风物、名胜古迹都是新闻报道的对象,关键是新闻工作者凭着敏锐的职业敏感从浩瀚的生活海洋中去发掘、发现这些素材。
作为产品的新闻,我们必须对新闻的品格要求及内在价值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首先,我们不能把新闻看作一种简单的商品,按照商品规则进行流通和消费,搞有偿新闻和钱稿交易。其次,新闻不能为了迎合受众而一味的媚俗化、低俗化,尤其是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和赚取广告费用,使其新闻有明显的实用性和消费性,一方面媒体自身对这种倾向加以反对,而反过来又予以“培养”和“引导”,从而陷入一种发展悖论。如果只强化和突出这种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就会使新闻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受到抑制,这样一来,就破坏了新闻本应有的价值。
媒体都注意把新闻报道的重点转向平民,感同身受地去倾听民声民意,体验百姓生活,大力倡导并践行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这种报道与反映是追求人、媒体、社会相互融合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文化创造的过程,其本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新闻正是以这种力量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和生活。
实际上,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对于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等也有了新的见解。比如新闻的要素真实、新闻的“解读”与“涵化”等(主观倾向),都比以往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拓展。因此对于新闻特征,也有必要重新审视。
新闻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拿到一张报纸或者打开电视,能让我们很快地就辨别出什么是新闻以及它跟广告、影视剧、文学所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人们以一种主观的经验来判断的,当然,我们也可以首先凭这种经验和习惯性的认识对新闻的特征进行直观的描述,然后再从理论的高度揭示新闻所具备的独一无二的特征。
综合以往的新闻学研究成果,王建磊的《再论新闻的本质与特征》一文认为,新闻的特征脱离不开以下三个维度:新闻的文本特征,新闻的功能(价值诉求)特征和新闻的传播特征。这三个层面必须联系起来综合考究,才能全面认识新闻的特征。
新闻的文本特征,也就是从外观上我们所看到的新闻的形式、形态和风格。比如,报纸新闻是作为一种书面话语形式出现的,因此必须首先符合书写或印刷文本的一般性限制或要求;电视新闻是以声画同步和声色具备的形态来传达的,则需始终践行眼见为实的原则,并用镜头客观的记录下来;网络新闻则综合了文字、音频、视频要素,同时注重提供多方的意见链接和增强消息来源的可信性。尽管这些表现形式和形态有所不同,却体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或者风格:首先,从社会学和认知角度看,有相当数量的知识、信念、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是预先存在并需要和受众共同分享的,新闻对这些特征会有所反映和体现,而并非像广告那样试图灌输新的消费观念与主张,甚至是直接告诉和吸引人们去购买什么产品。其次,新闻文本有一套很规范的“模板”来约束和制约,不像艺术作品,也不像作者电影或者极具个性的广告,因此新闻报道是新闻事实的非个人化表达。尤其在时间选取上一般就是当前或者现在,即使有很久远的时间出现,也是跟当前的某些事件有所关联的;文本的描述追求及时性、纪实性、最新性和现场感。对国内政治、国际政治、军事动态、社会生活、暴力、灾难、体育运动、艺术、科学研究和兴趣爱好等各种题材的报道,都有一套相对应的专业措辞规则,也就是“新闻专业术语”,并且事实与观点是分离的,区别于评论等。这些都是其文本的特征。
众所周知,新闻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和传播,给人们提供了大量想知、欲知和未知的信息,保障了人们的知情权,并对社会和国家的公共事务进行新闻监督,是形成社会舆论中最强大的力量。新闻何以能具备这样的功能,而广告、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则相对难以实现这些?可以认为,新闻具有与其他媒介所不同的价值诉求。比如说,广告的诉求在于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文学、影视剧等艺术作品的诉求在于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手段打动人们的内心世界,获得某种情感的共鸣。新闻较之这些媒介更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信息网和一个相对开放、平等并且更新快速的话语平台。这个平台包含了指向、沟通、支持、批判,有意图、有欲望、有崇高也有媚俗,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一点应该说是新闻独具的而其他媒介所不具有的功能。我们分析新闻所独具的特征,应该深入探悉这个“网”和“平台”的独特价值。
而新闻的传播特征就是最为熟悉的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公开性等。这些特征已取得了广泛的认同。但真实、及时、新鲜、公开只是构成新闻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真实性让新闻区别于电影、文学;及时性让新闻区别于历史;新鲜性让新闻区别于日常琐事和个人生活;公开性让新闻区别于内部通报、小道消息。正如上文所言,其他媒介也有对于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和公开性的要求,只是内涵有所不同,但对于一般受众来说,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很容易与其他媒介产生混淆。只有把新闻的文本特征,新闻的功能特征和新闻的传播特征这三个层面结合起来,才算完整的、深刻的把握了新闻的特征。
透视报纸的“高贵天性”
王晓明在《试论报纸的“高贵天性”》一文中指出,1838年到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属于民主报刊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主张报刊必须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要成为人民的代言人。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报刊有一种“高贵天性”,即报刊是一种理智的力量,它懂得怎样为了正义而不是为了个别利益工作,它统管一切事物,但目的只是自己本身。(王晓明《试论报纸的“高贵天性”》,《青年记者》,2008年12月中)
文章在对这一理论进行解析时提出了以下几点。
1.这个观点纯洁如冬天之白雪,禁不起现实的践踏。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世界观是分不开的。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仍然把报纸当作超然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个因素,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之间纯理性的仲裁人。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从客观唯心历史主义观出发,把报刊视为一种理性的力量。把报刊视为一种傲视其他利益的力量,忽视了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这多少有些浪漫的空想主义色彩。
2.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期还提出报刊具有两个特性——历史性和人民性。
1841年,普鲁士莱茵省第六届等级议会辩论新闻出版自由。马克思一边批评诸等级辩论人对复杂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简单推论,一边承认自由报刊具有人民性,而且这种人民性决定了它与王权报刊不同的历史个性。马克思认为,报刊首要的是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他说:“没有这种独立性,即使欺骗、撒谎和有害意图的倾向不可能在报纸上出现,高尚的、忠诚的、庄重而坦率的思想也更不可能在报纸上出现并站住脚了。”
1843年1月,马克思就《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境内被查禁发表评论说:“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规定任何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这得出报纸具有“高贵天性”的前提:只有自主、自由,才能有资格、有能力具有独立于利益中间的理性清醒。
对于报纸的“高贵天性”在现实中的命运,文章列举了四种形式。
一是报纸与政治的纠缠。报纸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创造,从一开始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独立办报的就是以政论家办报为源头的,报纸的产生及每一步的发展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现如今,党报依然是政治的喉舌,是最强有力的政治发声器。报纸不可能只把自身作为目的,如果它要生存,就要适应这个世界的多种关系,反映并选择一种利益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报刊不是孤立的,也永远不可能孤立。报纸的“高贵天性”是一种理想境界。
二是与经济的妥协。市场经济的到来,撕破了报刊“高贵天性”的面纱,让它放下身段,必须承认自己也是这凡俗世界中的一员,报纸是一种商品。这在当今已经基本没有争议。这样一来,报纸被更多的利益牵制了,它更加放不开手脚去施展它的“高贵天性”。这是问题,是困难,也是现实。
三是与技术的斗争。广播电视先是说笑着铺天盖地卷来,网络技术又张扬着浸入人们的生活。报纸面临的是一个漫长又绝望的冬天。关于拯救报业的秘方四处流传,报人也有的因此郁郁寡欢。报纸的“高贵天性”也受到了更严峻的挑战。报纸要学习,像一个老人和陌生的新机器抗争。
四是“与人的磨和”。报纸毕竟是少数人办给多数人看的新闻纸。人既有社会心理,也有独特的个人心理。如何探求多数人的需要,服务和愉悦人,提升和净化人,都是报纸所要经历和解决的。报纸需要与真实的人和社会磨合,需要放弃一部分来换来另一部分,而不是骄傲地抬着头说,我很高贵。都市报的兴起与发展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文章认为,报纸的“高贵天性”尽管很难完全实现,但却永远不会湮灭。虽然报纸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完全实现这种“高贵天性”是不现实的。但是,这种“高贵天性”是报纸生生不息的源泉。只有在不断的妥协与斗争中,报纸的理性、客观、公正、自由的本质才能不断产生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新闻思想,是一种对报刊理想化的表述,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精神生产规律的尊重。这是一种方向,一种报人永远为之奋斗的方向。所以,无论现实多么令人沮丧,报纸也会力图拥有这一“高贵天性”——对理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