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4946300000054

第54章 新闻本质论(6)

对此,美国当代哲学家莫尔顿·怀特作过这样的描述:在18世纪牛顿物理学胜利的时代,机械学成为学问之王;19世纪黑格尔的历史和达尔文的生物学占有同样的重要地位;到19世纪末期,心理学大有主宰哲学研究的势头……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等等,同样引起了轰动效应和连锁反应。

对哲学来说,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把握世界各种方式及其历史成果,从来都不是现成接受的对象。它反对人们在思想观念和现实行为中采取非批判的传统型态度。

哲学对科学之间的理解,是把科学关于世界的理解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通过考察人类把握世界诸种方式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总体效应,探索这些方式彼此融合、彼此过渡的总体机制,反省这些方式把握世界的总体结果和时代内容来实现的。

在这种批判性的考察、探索和反省的过程中,哲学概括出科学成果中所蕴含的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新的研究方法、解释原则和价值观念,展现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真善美的理解,从而为人类提供时代水平的“世界观理论”。

人类是以其把握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基本方式,把自在的世界构成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图景,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多重的世界。

我们只有有了把握世界的各种不同的基本方式,才会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图景!所谓素质教育,所谓学贯中西,实际上都是以掌握世界图景的丰富程度来衡量!

3.1.4新闻记者的“认知图式”

记者就是“认知”的职业

记者是社会的认知主体——而且更应该是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认知的主体。

认知空间的开拓,就是在开拓人的生存空间。而认知空间的开拓,尤其需要创造性思维。

新闻认知空间的开拓,就是在引领受众走出迷茫和困惑,进入一个充满新知、新识、新思想、新元素的认知场域。

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应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了梦想和张力,充满了理性和思考。

新闻的本质属性是认知,就决定了新闻记者是一个以“不断实现认知的突破”为本质属性的职业。它要求记者思维的坚强、锋利、尖锐,并且不停地在“知”和“识”的砧上磨砺,对新知、新识的追求永不疲倦,对实现自我突破的追求永不懈怠。

新闻认知,对记者的认知能力要求很高,但现实中,众多记者普遍对自己的认知能力要求相对偏低,或者重视技巧、重视经验,把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当做一种点缀和门面,不肯去下苦功夫。这是时代的悲哀,是记者自身的悲哀,更是新闻的悲哀。作为认知的主体,记者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结果必然是导致新闻的认知功能被异化、简化、淡化。这样的局面不改变,新闻的本我属性就无法实现。

提高记者的认知能力,必须解决一个“新闻”与“我”的关系问题。新闻中必须有我,而且是真实的我、立体的我、清醒的我、理性与感性交融的我。事物自己报道不了自己,新闻是我的所见、所思、所闻、所触、所写、所传播。记者不是传声筒,不是记事本,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

从我所在的新疆经济报来看,凡是取得突破的稿子里,都有一个共性: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能够看得到记者在作品中的存在,而且是一种自由状态的存在,他们能够深入到事物和人物的内宇宙里,与之心灵对话;他们能够进入事物和人物的意义层面,把事物和人物还原到相应的时空场域中,实现高度、深度、广度、强度的多维度认知。

现实世界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巨系统。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在这个巨系统中存在、发展、变迁、演化。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仅具有“多维度性”,同时还具有“多层面性”:表象层面、历史层面、空间层面、心灵情感层面、思想层面、文化层面……新闻认知的使命,就是在多维度、多层次透视、穿刺,甚至介入、体验。发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些现代科学理论,同样应该放入到记者认知的工具箱里;历史学、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众多人文学科的储备,是记者必不可少的认知武器。

一个职业新闻记者,在构建自己的“认知图式”问题上,必须有清醒的自觉。记者内心的“世界图景”,决定了他所认识的世界丰富到什么程度。

皮亚杰理论对记者的启发

在“认知图式”和“认知结构”研究方面,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最受关注的理论之一。皮亚杰是一位关于儿童认知与智慧形成的创造性理论的奠基者,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以结构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儿童智力与思维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主要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和结构。但是,该理论涉及的“图式”(认知结构)、“同化”“顺应”以及“平衡”等关于认知的基本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有很深的启发意义。

图式是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种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可以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相同或类似的情景中去。皮亚杰认为人的智慧和人的身体一样都有一定的结构,人的智慧结构就叫做图式,也叫做认知结构,是人的头脑对外界环境作出较为恒定的反映的一种方式。

人的图式具有特殊的功能,如可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等,这些功能具体表现为人的智慧活动。每个人具有的图式就构成他理解现实世界和获得新经验的基础。人对事物的认识都通过头脑中的图式而形成,某一时期对事物的认识是那一时期图式所具有的功能。

人的图式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图式发展了,人的智慧也就增长了。皮亚杰还认为,儿童最早的图式表现为遗传性的本能动作,是一种“先天图式”,一经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就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逐渐丰富起来。在儿童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其种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渐丰富多彩,开始从简单的图式到复杂的图式,从外部的行为图式到内部的思维图式,从无逻辑的图式到逻辑的图式。

同化本是生物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有机体在摄取食物之后,经过消化和吸收把食物变成自身一部分的过程。皮亚杰将这一概念运用于心理学中,将同化解释为认知的过程,是把外界现实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是主体活动对环境能动适应的一种形式。

当儿童看到新事物或用新的方法去看和听旧事物、旧事情时,他们对新事物、新方法的同化就是试图使这些新的事件或刺激符合当时他已有的认知结构。个体的同化过程是受他已有的图式所限制的,个人所拥有的图式越多,他所能同化的事物范围也就越广泛;个人所拥有的图式越少,他所能同化的范围也就越狭窄。

同化是个体认识成长的机制之一,能帮助主体扩大原有的认识,影响认知结构的生长并使认知结构发生量变,但同化不会导致认知结构发生质变。当主体不能把客观事物纳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时,主体活动对环境能动适应的另一种形式——“顺应”就产生了。

顺应又叫做“调节”“调整”,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用皮亚杰的话说,“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原有的图式加以改造,使其可以接纳新的事物;二是创造一个新的图式,以接受新的事物于图式中。当外界刺激不能被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时,儿童借助新知识或观念接触,促成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或修正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简言之,顺应就是指主体内部认知结构的改变以适应外界现实。在顺应过程中,主体形成了一种与原先不同的新的认识,从而使主体的认知结构发生了质变。

皮亚杰的“顺应”理论,对我们新闻记者来说,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记者就是以“认知、表现和传播新事物”为职业的人,记者的一生都处于“无知”的境地——总是要面对新事物,总是要进入新领域,总是要和各方面的专家对话,总是要和无穷无尽的“陌生”打交道。更重要的是,新闻记者对新事物的认知,还要加上“时效性”的特殊要求,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新事物的真相和意义、价值层面,并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和传播。记者的职业能力的核心,就是培养强大的“顺应”能力,在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主体对环境能动的适应过程中,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技能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就叫做“平衡”。

平衡首先是同化和顺应两种活动的平衡,人的认识发展需要在这两种活动中间有一种和谐一致的关系。只同化,人的智慧发展只会停留在非常幼稚的阶段,缺乏判断力,其知识也不会因经验和时间的推进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只顺应,人就不能获得普遍的概括的知识,从而失去探索和比较事物之间异同点的能力。皮亚杰认为,平衡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同化成功,个体的认识就处于平衡状态,反之,就处在不平衡状态。

不平衡可以推动个体应用调节机制,以达到新的平衡。儿童的认识活动是这样一个过程:每当遇到新事物时,儿童在认识它们的过程中便试图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事物,如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便作出顺应,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然后再去同化新事物,直到达到认识上的平衡。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过程,个体的认知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要求应该(使学生)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如果说,“智慧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是培养出智慧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之才的话,那么,传统教育则有明显的重大缺陷”。他批评了传统教育根据国家统治者意愿制定的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以及根据习俗舆论规定的教育目的。他认为,如果不以某种深刻的心理学理论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就绝不可能实现教育的“训练智慧”这一根本目的。皮亚杰受卢梭、裴斯泰洛齐、杜威以及其他儿童本位论者的影响,依据儿童心理学理论,并考虑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提出教育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形成儿童的智力和道德的推理能力,形成和发展儿童的这种能力——认知结构,就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或最终目的。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我们很多人童年所受的教育都是有“重大缺陷”的。对此,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感同身受。那种“填鸭式”的灌输,使我们的智慧未得到应有的开发,也许比现在的孩子还不如。这样说绝不过分——看看今天的孩子们是怎样接受和玩转新事物的,就不用再说了。既然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应该更加自觉地“笨鸟先飞”,更加自觉地“先天不足后天补”。

新闻主观论

新闻就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

这是一个完整的新闻的概念。

它包含了新闻的本质,即新闻是人类认知的一种方式。

新闻不仅要认知,还要表现、传播,新闻认知的特殊性就在于表现和传播。这一点就把新闻与科学和哲学区别开来。科学认知的特殊性在于探索和创造,哲学认知的特殊性在于追问和反思。

职业化新闻认知、表现和传播的主体,即记者;新闻认知和表现的对象,即新事物(绝对的新和相对的新);新闻价值的实现途径,即传播(传播者、媒介);新闻传播的对象,即受众。与传统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相比,这个概念明确了新闻的“主观性”,反映了新闻的“复杂性”、过程性。

明确了新闻的认知本质,接下来就会引发一场新闻认识论的转向——就和当年人们从“地心说”转向“日心说”一样,我们对新闻的属性分析将从“客观说”转向“主观说。”显然,这是和传统新闻观念严重“相悖”的:在国内外所有的新闻理论和实践中,无不对“主观”一词怀着“不共戴天”的排斥。

“新闻是客观的。”

“新闻就是事实。”

“客观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

“新闻容不得任何的主观介入。”

新闻“客观说”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在现实中占据着统治地位。新闻客观说,是工业社会的主导性新闻思想。它不仅是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映射,也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体现。它不仅是科学思维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折射。但是,这不等于“客观说”就一定是不容置疑的。

实际上,“客观说”只不过是站在“客观实在”和“事实”的视角,对新闻所作的审查而已。既然看到了这一点,“主观说”就不会采取仅仅站在“主体”和“主观”的视角上了。它必须从“主观”“客观”的二元分割中超越出来。

事实上,主观与客观仅仅是人为了把握世界而划分的界线——它不是一条实际存在的界线,而是一个概念的界线。

主观和客观本身也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对客观新闻思潮也好,黄色新闻思潮也好,我们在今天的“不满”,绝不等于为对这些曾经在新闻史上指导了新闻实践活动的新闻思想的价值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