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4946300000063

第63章 新闻本质论(15)

从信息论的分类看,新闻也属于信息,但在报纸上它们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信息传播的是来自自然和社会的一种对人类有认知价值的动态,而新闻则是直接塑造人和影响人的。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塑造史,社会对人的塑造是全方位多手段的,报纸对人的塑造是最经常最有直接影响的。人类为了把社会推向更高的文明,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不停地进行两种塑造:一是物质世界的塑造,一是精神世界的塑造。许多人都把报纸当做政治宣传的工具,忽略了报纸还是塑造人的手段,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因为报纸每天都以新的面目和读者见面,只要稿件能吸引读者读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读者,就会对读者产生精神感染。办一张不能影响读者的报纸,那是报人的严重失职,对此报纸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西方国家,报纸不具备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任务,报纸稿件以信息为主,即使其中提到某一个人物也常常是为某种信息作陪衬的。在他们的报纸中,信息高于一切,从传播信息出发,信息只能是纯客观的,越客观越真实,它的价值越大,不能掺有编辑记者的主观性。

当然,我们也主张信息一定要保持它的原型,传播信息的目的主要是给人提供判断事物决策问题的依据。信息的原生态受到主观的扭曲,这就等于给读者提供为信息和劣质信息,这是对社会的极不负责。因此,在信息报道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信息的真实性,防止任何主观的东西渗入。

但新闻稿不同,新闻稿是写人的,是表现人的意、情、行的。行可以通过直接采访获得,意和情则要靠记者领悟、体会、感受,体会越深,感受越深,领悟得就越多。人的情和意许多时候都是相通的,所谓体会就是记者用自己的意和情体验被采访对象的意和情,有时在稿件中可直接抒发记者的情和意,以记者的情和意为跳板,让读者进入被采访对象的观念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引起读者和被采访对象的思想共振和精神共鸣。

共鸣共振是我们追求的以人为中心的新闻效果。这种主观新闻不是每个记者都能胜任的,这要求记者还要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和文化修养,没有一定的水平,他和采访对象就不能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没有这种沟通和交流就不可能有什么对被采访对象的体验与感受,只能在被采访对象的表象层面打转、徘徊。在这方面,《新疆经济报》对编辑记者做了种种引导,现在才真正理解主观新闻不是臆想揣测,更不是有意编造,而是深切地体验和感悟。事实证明,这类报道很受读者欢迎。

我们正处在伟大的历史转型时期,多元的社会生活绚丽斑斓、无限丰富。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新内容,因为都带着创新的印记,加之是中国社会过去从未有过的,对广大群众来说就有陌生感。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它们,熟悉它们,进而把它们也吸收到自己的生活领域。社会化产生着大量的新闻,群众又迫切需要知道新闻,广大读者不仅期望了解新闻中具体描述的是什么,而且还要看到它有何意义,这无形中给新闻工作者加重了责任,新闻不仅要以灵敏的新闻感觉去捕捉能反映时代之新、社会之新、人之新的新闻素材,而且还要对这些素材进行理性分析,进而给予意义评估。新闻的文化启蒙功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迫切。

新闻的写作业务包括新闻视点的定位、新闻素材的选择与剪裁、新闻结构的处理、新闻语言的锤炼。从表面上看是方法和形式问题,但都直接影响到新闻内容。完全和内容不发生关联的形式是不存在的。譬如,一篇新闻的视点定位常常关系到新闻的全局,那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记者的智慧和思想水平就在这上面表现出大的差异。对同一事物,视点放在新的未知上,就会在新的层面上发现能省人耳目的新闻,如果视点老在原视点不变,即使是新事物也失去了新意。又譬如,结构不仅仅是个形式问题,按照三段式的老模式结构,再新的事物进入这个套式也会化为旧质。新闻形式是值得认真探究的,里面包藏着许多学问,不在这上面下功夫,很难写出有美学价值的新闻作品。

“若使《新疆经济报》和全国性的大报展开全方位对等竞争,论我们的实力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我们可以以我们的特色取胜。”(朱又可主编《主观新闻——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新闻实验》,花城出版社,2008年)

新疆处于中亚腹地,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荒漠、沙漠、火洲、冰川、崇山、峡谷、绿洲、湖泊等景物组成的自然环境真是蔚为大观。在这个景观中还生长着许许多多动植物,构成奇特的生物世界。新疆被称为“人种博览会,历史文化长廊,民族展览馆”。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过,各种宗教在这里传播过,一些民族在这块土地上消失了,一些民族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这种兴盛衰亡留下了许多盲点、疑点、难点,引起世界文化界的关注。世界三大游牧民族都在这里驰骋过,草原文化是新疆最主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构成了独特的草原文化传统,与草原文化相比,绿洲农业文化还处于弱势。草原文化几乎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今天我们讲历史转型,新疆在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着草原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的问题,因此新疆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把新疆的自然特色、历史特色、人文特色、经济建设特色、民族特色、社会风情特色充分表现出来,就能构成《新疆经济报》的特色。《新疆经济报》要想成为全国性的报纸,就要努力去表现这些特色。这些特色来自新疆拥有的独特文化资源,要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新闻资源是非常艰难的,没有多学科的知识是无法胜利完成种种转化的。把新闻资源用生动美妙的形式转化为读者喜爱的新闻作品,没有高超的新闻写作水平也是不行的。我们的编辑记者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缺陷,甚至是严重的缺陷,认识不到也捕捉不住能表现新疆特色的主题、题材,许多稿件和内地报纸雷同。他们只了解汉族和汉族文化,而不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的有一点了解也是浅层次的,深层的认识不到。对新疆的今天有轮廓式的了解,而对新疆的昨天就知之甚少。这都妨碍他们在采编的稿件中表现出新疆特色。今后,报纸要力求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里,《新疆经济报》新闻工作者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新闻资源”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多层次性的问题,并看到了解决新闻资源开发问题的根本在于“采编人员”认知能力的提升。

“朱又可现象”的背后

一般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只搜捕事物的表现,或截取一段过程,或勾勒几幅场景,或描述人的简单活动,更拙劣的是抄录文件、记载操作过程,这样的新闻报道是非常缺乏精神内容的,在读者面前,都是过眼烟云,留不下任何值得回味的余韵。而《新疆经济报》新闻改革的“一面旗帜”——记者朱又可的新闻作品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在于其中有较深厚的精神蕴藏。他不仅提供给读者鲜活的新闻事实,还常以犀利的目光透过事实的表象进入事实的义理。他不孤立处理隐在事实背后的义理,他总是将之放在时代的幕布上。从宏观收缩到微观,他对义理的价值定性就有强烈的时代感。

读朱又可的新闻,既可清晰地看到新闻事实的表象层次,又可深入到事实的义理层次,这就克服了新闻叙事的浅薄,变得有了厚度,这个厚度就是读者称赞的“味”。在《朱又可新闻精品选》中,有些新闻是直接写人的,他从过去那种空洞原则加实例的僵死模式中跳出来,不把目光停留在人的外在行为上,把触须伸进人的内宇宙。

人的外部行为是人的内宇宙的外化和物化,每一个细小的行为都寄寓着人的思想、感情、情绪和价值观念。去掉了这一部分,外部行为就变得干瘪、乏味。一旦把人的思想感情注入到人的外部行为中去,外部行为自然会辐射出人情人性的光华,一下子使新闻由平面上升为立体,由简单变为复杂。这种新闻自然会有诱惑力,甚至有征服力。

从人类高度看,人的主体地位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显得日益突出,表现人、认识人是许多学科的神圣职责,人文学科都是研究人的,文学艺术更是直接表现人的,新闻和人的关系应该怎样摆布,在中国新闻界,对此还没有认真探讨过。在中国报刊史上,多半都是跳不出先进人物的套式,能绘声绘色写出人的心灵世界的新闻几乎很难看到。报纸上报道的人物和读者在感情上总感到有隔膜,不能无阻碍地沟通,更不能心心相印。朱又可笔下的人因为内宇宙和外部行为紧紧叠合,映现着人的思想,洋溢着人的感情,有情有性,有血有肉,即使对人的外部行为几笔轻勾淡描,也呈现出生动性、鲜活性。

朱又可用新闻形式表现有血有肉有情有性的人,的确在新闻写作上树立起一个范本。他写人,是严格遵循新闻原则写人,而不是用虚构想象的文学方式写人。今天,我们处在伟大的历史转型时代,社会转型归根到底是人的转型。作为社会中的具体成员,他已经在转型过程中走了很远,他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都有了近乎质的突变,但他并没有自觉觉察到这种变。他周围的人和文化氛围在转型过程中发生了变革,但他因受旧的传统观念遮蔽,依旧用老眼光看人看事看周围的一切。社会成员对转型没有明确认识,自不会有积极的追求,这样对社会转型就形不成强大的动力。现在,各人文学科都担负着对人的启蒙任务,新闻是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形式。如何开发这种形式,用在历史转型的启蒙上,是中国新闻学的一个新的理论也是新的实践问题。朱又可凭着他的悟性、他的知识、他的智慧,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瞠目的。在他的新闻中的人物都流露着浓浓的时代气息,在方寸之内,几乎能听到时代的脚步声。

新闻要承担其社会启蒙的使命,首先新闻人自己要获得足以为公众启蒙的思想与智慧。以己之昏昏,不可能使人昭昭。新闻记者如何构建自己处于时代前沿的认知图式,如何不断更新自己认识世界的参照系,这是根本的问题。

长期以来,新闻中是没有“我”存在的,甚至把“我”和新闻的“客观性”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是非常偏颇的,也是非常顽固的。作为信息报道,一般不应有“我”的介入。但是作为新闻作品,没有“我”,就丧失了作品的灵魂。作为记者个人,是“我”在采访新闻对象,是“我”在观察采访对象,是“我”在结构新闻,是“我”在提炼新闻主题,是“我”在选择新闻事实,整个运作过程都离不了“我”的存在。

在朱又可的新闻作品中,处处都有他的投影,他在评价,他在定性,他在营造波澜,他在剪裁画面。这里说有记者的“我”,并非把记者当做一个角色硬挤在新闻中,那当然是不伦不类。新闻中有记者的“我”,是指新闻中有记者的思想、智慧和理解。朱又可的新闻作品中所以堪称“主观新闻”,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能进入事物的义理层面,不发挥记者的主体作用,不动用记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法进入这个层面的;二是能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宇宙,能把人心灵深处的东西揭示出来。朱又可以他主观作用使采访对象上升到主观层面,这就使新闻写作的立足点有了高度,一般新闻报道之所以不被读者看重,就因为没有记者主观的投入,是白开水一杯,纯粹是他人言行一五一十的记录。

人的主体性,是主观新闻的理论之源。苏继赏先生指出,提到主观新闻,人们很容易误解为是提倡编造,搞无中生有。主观在群众日常话语中,意味着强词夺理,以想象代替实际,好作不符合事实的判断。但作为哲学术语,主观与客观是相对应的,一指物质,一指精神,也就是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是依附于事物而存在的,但是没有记者的主观投入,就很难把它揭示出来。从理论上讲,事物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只有一种,但是不同思想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社会阅历的人会得出高低深浅参差不一的判断。

因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有差距的。反映在新闻上,自然就有了悬殊。所谓记者的主观性是指记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体验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这是新闻记者最需要的综合心理能力,而这又恰恰是现在的新闻工作者最缺乏而又被严重忽视的能力。朱又可新闻作品之所以出众,就因为他熟练地调动了这种能力。

当然,《主观新闻——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新闻实验》是从经验总结层面对“主观新闻”的实践与探索所作的总结。但是,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新闻思想的一条崭新道路的开辟。20年的改革与耕耘,《新疆经济报》在做一件开创性的新闻实验。闪耀着“主观新闻思想”光华的理论提出,昭示着他们的探索正在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