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4946300000072

第72章 新闻本质论(24)

牢固的稳定的新闻传播价值观念,是新闻敏感产生的第一要素。这一要素在对待应关注的问题上,几乎等同于“母亲”的亲骨肉价值观念所产生的效果。如果记者经过专业头脑和新闻实践的培养,对传播价值具有较深刻理解,并且牢固树立起了几种新闻价值观念,他就会像母亲关心亲骨肉一样,为应所关注的问题即使出现轻微动向,也会立即产生某种新闻发现的意识唤醒和兴趣激发。

在举了两个突出事例之后,胡志平先生进一步指出,在记者的新闻发现才能中,首要的“垫底”素质就是牢固树立传播价值观念,而且要让它潜移默化为一种本能。

促使新闻敏感产生的另一个思维要素是,认识积累潜伏的各种“知觉点”——为现代新闻史上的重大新闻发现作注解。也可以称之为“认知参照”。

记者们习惯使用的词汇叫作“知识点”,但是,考虑到新闻敏感在新闻发现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心理现象,用“知觉”更符合它的种种表现特征。记者头脑中潜伏的这种“知觉点”,类似于“母亲”连续多日形成的“‘闹百日’的孩子可能随时醒来”的认知。当母亲困睡之后,她的大脑皮层下近期最为活跃的“知觉点”可能变成仍在活动的潜意识,所以它还是一种现实的知觉,是一种暂时潜伏的现实的知觉,不过是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思维活动罢了。

记者认为新闻报道所形成的各种潜伏的知觉点,主要是通过认识积累产生的。认识积累应该包括知识积累(书本理论)、经验积累(个人经历的总结)和观察积累(对全局和周围事物的关注)三种类型——按前后排列次序,是由理性到感性,由完整到零碎的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积累都可以成为潜伏的知觉点,所有成功的著名记者在其大脑皮层下都会有数不清的知觉点。一旦外界某种现象触动了相关的知觉点,潜伏的知觉就被唤醒,记者就会特别警醒于眼前的事实。

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奥秘就在于此:“灵犀”其实就是已有的“敏感点”,进一步说就是平日里建立起来的“认知参照系”中的重点与焦点。如果换个说法来形容,就是“先入之主”。

记者积累的知觉点,不仅仅能帮助记者在采访中随时捕捉到新闻发现指向,而且能帮助记者在采访前就发现新闻切入点。如果能把采访对象的“学问”当做主题发现的切入点,必有收效。

这里特别指出,观察积累是记者在新闻发现中使用最频繁的积累,也是记者所有积累中涵盖最为丰富的积累。它包括记者对时事的观察感知,如当前热点问题的突出。也包括对具体事态发展状况的观察感知,如近来的多发事件。包括对各种人物印象的观察感知。也包括对各种事物印象的观察感知。包括对读者某种需求的观察感知,如读者最近关注的新闻热点。

西方记者常常自称“观察家”不是没有原因的——记者的新闻发现的“知觉点”较多来自他的观察积累。对这种以“观察家”自称的理由,胡志平先生是这样分析的:一则是为了作品中的客观表达需要,用观察家的身份掩盖记者主观表达的方式方法;二则可能就是因为这种称呼能够反映记者的职业特点。记者一刻也离不开观察。

当然,这里所指的“观察”不是单单用眼睛看,而是指记者对全局和周围所有现象的一种“关注”。观察积累往往不是系统的全面的,它的多数知觉点是零碎的,个别的,感性的,同时又是丰富的、深刻的、显著的。虽然有的观察印象仅仅是对一种现象的“听说”而已,但是,不论怎样,只要所关注的东西给记者留下了印象,它就一定会在记者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觉点。这个知觉点有的可能很快被外界条件再次激活,有的可能永不被激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

观察积累,是记者三种积累中最为活跃的“知觉点”,也是最容易被淘汰,最容易更新换代的“知觉点”。记者群体之所以比其他群体思想更活跃,之所以常常在世人中率先用新的观点看问题,起主要作用的也就是观察积累形成的知觉点,帮助他时时领先一步捕捉到事态和势态所发生的细微变化,帮助他一生一世紧跟潮流,紧跟时代,永不落伍。

所以记者以“观察家”自居不是偶然的。从职业特点来看,与其说记者是记者,不如说记者是“观察家”;与其说记者靠写稿吃饭,不如说记者靠观察吃饭;与其说记者的主要活动是采访写作,不如说记者在每天24小时中都要随时注意观察一切。正如有位外国名记者所说:“你要当有作为的记者吗?靠8小时写稿是不行的,要做24小时的记者!”

胡志平先生以切身经历感受到,记者如果在一月中停止了对全局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他原所具备的敏感素质就会变得迟钝;记者如果在一年内停止了观察,他也许就暂时丧失了新闻敏感的职业本领;记者如果在数年里停止了观察,他就应该改行去干别的事情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优秀的新闻记者一旦“被提拔”,离开了新闻一线,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会失去原来的“本领”。

新闻界始终占了上风的所谓“新闻写作实践性很强”的观点,其中的“实践”意味着什么?这种“很强的实践性”的正确表达方法应该是:在突出“观察积累”的理论指导下的很强的实践性。并不是因为“实践性很强”就可以放弃理论研究和指导,而去拚命来练习写作。可见,有成熟理论与无成熟理论的指导,给予从业人的职业观念是会有天壤之别的!

我们在本书中不可能对记者的三种认识积累作更深入地比较论述,比如:看看它们为支撑记者形成新闻敏感素质各自起到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它们是如何分工的?但是,就此问题研究到这一步,似乎已经粗略地感觉到了,在三种认识积累中,最基本的积累是“知识积累”——也就是科学知识、专业理论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积累,这是记者所有积累的垫底积累。最可贵的积累是“经验积累”——也就是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发现和采写实践中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一种观念总结,它包括对社会发展变化和某种现象的由来及其沿革的感知沉淀,这是成为职业高手的本钱。而记者最常用的积累是“观察积累”——也就是记者每时每刻对全局对周围事物有所关注有所认识的知觉点的积聚。

如果要说新闻专业“实践性很强”,其主要理论根据,就在于观察积累是记者最常用的一种积累。胡志平先生总结说,此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无可争议地看到新闻敏感的产生,源于记者稳定而牢固的“传播价值观念”和记者“积累下来的潜伏知觉点”这两个思维要素;其二,也无可争议地看到新闻敏感绝非是不可教、不可学、不可传的神秘之物。

胡志平指出,新闻界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世上什么都可以传授,只有记者的新闻敏感无法传授。在这种似乎已成定论的说法中,我们的大学新闻教学似乎也感到束手无策,他们可以为学生传授新闻知识,却无法清清楚楚地告诉学生怎样才有新闻敏感,更无法直接培养新闻学子的新闻敏感。其实,当我们在理论上确认新闻敏感产生的两个支撑要素之后,即使尚没有拿到记者证书的人,也可以培养他的敏感素质。

我们只承认一种情形下的新闻敏感不可教、不可传,那就是:甲记者所具有的特殊敏感点不可直接传授给乙记者。其中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记者尽管可以有相同的传播价值观念,却不可能有绝对相同的认识积累,他们的经历不同,个人兴趣不同,对三种积累的爱好也不同,大脑皮层下所积累的潜伏知觉点存在很大差异,于是甲记者特别敏感的现象,很可能就是乙记者感觉特别迟钝的现象。乙记者要想获得与甲记者相同的敏感点,在没有条件“克隆”的情况下,他必须严格模仿甲记者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思想方法去积累,可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的差异。(胡志平著《新闻写作创新智慧》,新华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胡志平先生指出,走自己的路才是真理。自然,不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路,不论你喜欢哪种类型的积累,也不论你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与他人有多么不同,但有两点,则要求每个记者必须相同:一定要牢固树立传播价值观念,一定要勤奋地为自己的大脑皮层下面增加各种各样的知觉点。

如果说新闻高手们的敏感特质不可传授不可复制,那么,新闻传播价值观念则是可教可学可传的,为自己大脑皮层下不断增加知觉点也是可教可学可操作的。

当过14年记者的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的一番话,倒是真的值得青年记者们高度警惕。他说:

“大学毕业的年轻记者中,有几个也许真的会成为大记者,但是多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记者则很远。与其说他们比大记者落伍了,不如说他们根本不具备当记者的素质——早晨进了报社是记者,晚上下了班,离开了报社就成了一个普通人了。这种身在报社才是记者的人,不是真正的记者。”(胡志平著《新闻写作创新智慧》,新华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井上靖的话是告诉记者们:观察、积累、发现,是记者每天24小时的责任和义务。

3.3.4新闻主体的回归

互联网的崛起,唤醒了被淹没的新闻主体,也使新闻环境发生空前巨变。

草根和精英,公众和政府,民间新闻和职业新闻,共同面对着一场“主体性”觉醒与回归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互联网改变了中国。互联网也改变了新闻。

新闻自由,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闻责任,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国已有4亿网民、2.8亿手机上网用户,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我们将会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一步一步体会到它对我们这个世界的难以思议的冲击和改变。

这是一个新闻管制显得越来越苍白,越来越不可能为所欲为的时代。

2006年,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与新闻管制部门的博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媒介事件。在未来中国新闻史上,它必将占据重要的一页。

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如果没有互联网,整个事件绝不会像发生的那样。

经历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的洗礼;经历了2010年王家梁矿难、玉树地震、世博会的洗礼,国家对开放包容、民主自由、人格尊严的认知和理解正在不断加深。

没有互联网,就不可能有这一切。

新闻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与传播——在这一新闻定义的“认知参照”框架之下,原来一些困扰新闻界和学界的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关于“新闻评论”的定性问题。实际上,按照“认知论”的新闻概念,新闻就是认知,新闻评论也是认知,二者之间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实际上,传统的被人接受的新闻概念,“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也已经在概念上认可了新闻的“主观性”。“报道”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当然是主观的!即便事实是客观的,但是对事实的报道就成了主观的认知和表现。这一点,一直没有被人们所承认——主要是因为被新闻客观性的教条束缚着,演绎了一个“皇帝的新装”的“新闻版”。

在“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概念中,还有一个严重的“角色缺位”——那就是“报道”的主体是谁?谁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种语法上的“省略主语”,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新闻主体的“隐身”。但“隐身”不等于“消失”,更不等于不存在。

多年以来,我们主要把不断强化“新闻道德”建设,作为保证“新闻真实”的主要途径。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要通过对新闻认知主体的“道德修养”,让记者更加认真负责地反映事实,更不能去主动造假。然而,新闻真实不是一个靠“道德”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倡导新闻媒体和从业者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这种“监督”长期以来对新闻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能解决“新闻主体”的根本问题。

传统的新闻主体,是以职业新闻工作者为核心的。新闻工作者当中,又是以记者(编辑)为核心的。记者的存在,是人的存在,而且是人的主体性存在。但是在旧的新闻概念中,记者是“不在”的,是“缺场”的,缺位的。

现实中也是如此,记者在实际中是被规定为独立于事实之外的人,甚至新闻中是不许有“我”。记者就是“时代的记录者”,而且是置身事外的、隐身的记录者——难怪记者“不负责任”,他根本就“不在其位”,当然“不谋其政”,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报道。你要求怎么报道,我就怎么报道。你提供什么材料,我接受什么材料——自然就不去关心新闻真实性如何的问题。

在传统新闻的概念中,读者、观众、听众等“受众”也是隐形的。他们不出场。这也反映了长期以来,新闻对受众的漠视与不在意。我只管“报道”我的,管你谁看!我只管“报道”我的,管你怎么看!

受众是新闻活动最终的归宿和指向,记者写了再好的东西,没有人看到,有何意义和价值?受众看到之后毫无反应,又有何价值?如果受众是“听听罢了”,根本没有鉴别能力,新闻的真实与虚假又有何意义?在“新闻”的概念中,受众不在,事实上也会造成受众在记者心目中的“不在”。即使有监督,那也是事后的,事先是不能进入记者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