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24949400000031

第31章 夺焦大战前后

董玉清

我是1956年从陕北延长油矿调来独山子炼油厂工作的。在这里,我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战斗了整整30个春秋。

现在我虽然离开工作岗位半年多了,但是,我的心总和新疆的石油工业,总和独山子炼油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怀念当初我战斗过的地方,我怀念那些和我一道战斗过的各兄弟民族的同志们。每当我回忆起同志们为炼厂发展而艰苦奋斗的情景,每当我回忆起50年代末60年代初那场震动全矿的夺焦大战,就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当时焦化车间的情况

1965年以前,我厂有三套釜式焦化装置。当延迟焦化装置建成投产后,釜式焦化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第一套釜式焦化装置建于1955年,共6个釜,人们通常叫它一焦化,有职工三四十名,装置原址在现在的催化裂化。1958年12月,厂里又相继建成了二焦化和三焦化,二焦化原址在现在的热电厂办公室,有14个釜。三焦化的原址在现在的酮苯脱蜡车间办公室,有9个釜。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丁德元、副主任吾马尔江、工程师刘志泉。全车间共有三四百名职工。

1960年底,独山子矿务局和炼厂合并后,焦化车间下设五个工段和一个空气压缩机站。我当时任车间党总支书记,曹思祥任车间主任,阿不力孜任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刘志泉、吾马尔江任副主任,方桐荪任车间工程师,向光涛任团总支书记。

全矿动员夺焦油

石油焦当时在全国来说产量较少,质量也较差。唯独山子炼油厂的石油焦质量较好,但是产量也不多,满足不了全国工业建设的需要。石油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我厂1959年必须完成1.6万吨石油焦的任务。这是个硬邦邦的指标。

怎样完成这项任务呢?当时的矿务局党委首先进行了思想动员,号召全矿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支援炼油厂开展夺焦大战。石油部总工程师何鹏、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何子立、独山子矿务局局长兼党委书记许士杰、矿务局副局长胡涵秋等领导同志,经常来到焦化车间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炼油厂党委给焦化车间派了以党委副书记江仲怡为组长的工作组,在车间坐阵指挥夺焦大战。焦化车间的职工看到领导如此重视,完成任务的信心更足,大战的情绪更高昂。他们提出的口号是:

为夺油焦不怕难,

再苦再累心里甜,

定叫任务超额完,

支援建设做贡献。

大家知道,釜式焦化是间歇式生产,条件差,工人劳动强度很大。为了追赶产量,工人劳动强度就更大了。一般一个釜停火后,工人们要冒着两三百度的高温钻进釜里挂钩拉焦。哪怕是三伏天气,进釜也要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戴着棉帽,然后再浑身浇上水。用这种办法来对付釜内高温,其工作艰苦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厂工作组的同志到车间后,和车间干部一起研究制定了几条措施,抓好了这几条措施的落实,任务完成就有了希望。这几条措施的具体内容是:

1.做好维修材料的供应工作,组织好检修力量,及时检修,保证釜的出勤率。

2.做好安全措施的落实工作,保证平稳操作。

3.做好焦炭的外运工作,保证平台上焦炭出多少拉多少,不影响下釜出焦。

4.搞好工人的劳动保护,冷饮水、苦战饭要及时跟上,要保证工人们精力充沛地干活。

在夺焦大战中,干部是很少有上下班时间的,也很少有回家的,一天到晚都是和倒班工人在一起干。工人们的干劲很大,以二焦化为例,一天24个小时一般要装、上、清、拉六七个釜次,还有的干到8个釜次。倒班工人不足时,有的下了头班接着上二班,有的下了二班接着上三班。

1959年,1.6万吨的硬任务超额完成了,但是生产局面是被动的。

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

1960年我由厂工会调到焦化当总支书记。这一年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是两万吨。要完成这一任务,比1959年的困难就更大了。当时车间里面临着三个主要难题:

1.设备(釜)状况不好。经过一年多连续生产,大部分釜底需要大修或中修。由于任务压得紧,不能停下来进行这样的维修,而且维修力量也跟不上。

2.事故多。因为抢时间出焦,吹气冷却时间短,釜底严重变形,清焦不干净,造成釜底局部过热,经常烧穿漏油,发生着火事故。

3.职工思想不稳定。生活困难,粮食不够吃,不少清焦工要求调换岗位,有的弃工从农。

针对上述难题,厂工作组和车间干部进行了充分地讨论,采取了分别解决的办法。

首先,由车间技术干部负责,对29个釜进行了调查摸底,对需要大、中、小修的釜进行了分类排队,作出计划。厂里支援,加强了维修力量,要求大、中修的釜,一定要定期完成检修,小修釜要做到随时坏随时修。基本上扭转了设备状况差的被动局面。

针对事故多,职工有畏惧情绪,我们反复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避免措施。同时,我们发动全车间职工以班组为单位,展开大讨论,查找事故原因。胡涵秋厂长经常来车间,参加班组的讨论会。经过20多天的讨论,工人们提出几百条意见,车间把这些意见归纳成14个问题,逐个加以解决。同时,工人们对干部提出了批评,对如何抓好安全生产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此后,严格了操作规程,重要部位的工作还规定了专人负责,事故果然就减少了。

职工思想不稳定,主要原因是清焦工劳动强度大、粮食不够吃引起的。通过矿区领导,我们和粮食局联系,把清焦工的定量由48市斤提高到55市斤;操作工的定量也分别作了相应的提高,在让职工吃饱肚子的同时,车间把清焦工司马义依提树为“不怕苦,不怕累,安心岗位的标兵”,号召职工向司马义依提同志学习,开展了“比学赶帮”的竞赛活动。

在解决难题的同时,我们还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使生产有了两个重大的突破。第一,为了延长焦化釜的寿命,减少大、中检修次数,提高生产效率,采用了在釜内通入空气氧化的新工艺,大大减少了釜底烧损,一般由150釜次提高到300釜次以上。第二,变更了原料油,由双炉渣油改为常减压半沥青配渣油。这样不仅解决了焦化原料油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半沥青成分重还提高了产量,由原来一釜产焦三四吨提高到五六吨。

车间采用了这些措施,职工队伍的思想觉悟有了显著提高,生产局面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出色地完成了1960年的生产任务。从1961年起直到釜式焦化停用,焦化车间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年年被评为炼油厂的先进单位。

一点体会和希望

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知识是无法搞好生产的。

我在焦化车间工作中,亲眼看到生产过程中的许多技术问题都是工程技术干部深入现场、深入班组,掌握情况后加以解决的。他们不仅帮助工人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还对工人进行炼油理论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如原焦化设备技术员(现厂劳动人事科定额工程师)雷庆怡是中专毕业的,是个电气焊能手。他经常和检修班的工人一起干活,重要部位的焊接,他都在现场作指导,既给工人讲实际操作,又讲理论知识,大大提高了大、中检修中的焊接质量。再如,在变更原料油的操作中,技术干部刘志泉、方桐荪、申忠义等同志,—边给工人讲课,一边跟班参加操作,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生产出了合格的石油焦。

我看到工程技术干部在生产上,一般来说都是讲实际的,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我想,今天在岗位上的独山子炼油厂广大职工,在矿区党委的领导下,一定会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把我矿建设成为一个双文明的矿区,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986年5月20日

(作者曾任独山子炼油厂党总支书记、组织科长、矿区工会主席、矿区党委副书记等职务,1985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