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24949400000038

第38章 独山子人的光荣

陈子捷

1956年,我们部队从朝鲜回国后,我就转业来到新疆石油管理局。1961年下半年,被调到独山子矿区党委宣传部工作。独山子矿区原为乌苏油矿,1949年1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紧接着周总理又去苏联与斯大林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同时商谈在新疆合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那时,我在四川成都部队某团任宣教股股长,为了给干部、战士讲述这段时事,曾查阅资料,知道新疆有个乌苏油矿。想不到现在我竟来到这个著名的油矿参加建设。这么说来,我与独山子矿区算是早有缘分的。

我来独山子的时候,正是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和建设的高潮。独山子矿区一边积极扩建炼油装置,一边抽出人力物力支援克拉玛依。其中派出一个大队前往克拉玛依参加水渠工程的会战。我到职后,就担任了这个支援大队的党支部书记。

百(百口泉)克(克拉玛依)水渠,是解决克拉玛依油田注水和生活用水的关键工程。该渠全长72公里,深1.5米,宽2米,用沙石水泥整体浇灌底层和两壁,上合盖板,再回填土。整个渠道位于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有的地段要穿过丘陵山坡,有的地段要挖丈余宽,几丈深。工程是相当艰巨的。

营地帐篷扎在白碱滩的戈壁滩上。这里没有鲜花树木,也没有流水飞鸟,有的只是飞沙走石和严寒酷暑。刮风是家常便饭,一刮就是十二级。当时又是“瓜菜代”的年月,粮食定量低,肉食供应紧张,大家都吃不饱肚子。但是全大队职工为了开发克拉玛依油田,为了在会战中给独山子矿区增光,把这些困难都踩在脚下。他们顽强工作,不断创造优异成绩,多次受到指挥部的表扬。夏天有时气温高达40℃以上,人们顶着烈日,赤着背膀抬着一大斗沙石水泥,攀越高高的渠沿陡坡,浇注着渠道。百克水渠是用石油工人的汗水筑成的。有一些地段戈壁土十分坚硬,一镐头下去,只刨一个白点,只能用爆破的方法开挖。在爆破中,这个大队有三名工人废寝忘食,忘我劳动,为开发油田献出了生命,他们的名字是:吐尔地、邢喜田、张延华。他们将与克拉玛依油田永存!

1965年6月,矿区党委书记张德尚同志找我谈话,告诉我为了加强基建力量,确保炼油生产,组织上决定调我去修建大队工作。我欣然接受了任务。修建大队承担了炼油厂被称为“五朵金花”之一的延迟焦化装置的建设任务,此外还担负着常减压装置整顿工程的施工。为了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在班组中开展了“基本功天天练”的活动。全大队职工齐心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上述任务,对炼油生产完成国家计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73年以后,设备问题较多,影响了安全生产。为了提高设备完好率及产品馏出口合格率,全厂职工提出了“团结起来,搞好厂容、设备大会战,实现设备完好率85%,老厂换新颜”的战斗口号。10月份,全厂设备大检修,各族职工在厂党委领导下,排除各种干扰,共同努力,检修工作进度快、质量好,使常减压、延迟焦化、双炉、润滑油、微生物脱蜡等装置实现了双“八五”。

独山子炼油厂整顿设备落后状况,大抓检修质量,在全局带了个好头。中央学习调查组为使油田尽快恢复生产,在克拉玛依召开了万人大会。要求各单位用文艺形式报喜,以鼓舞职工的劳动热情。独山子炼油厂被指定为第一家在大会上报喜。我用散文诗的形式写了我厂大检修的实况和先进事迹,上台朗诵后,全场人员受到鼓舞。中央学习调查组组长王星在主席台上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从北京新上任的局党委书记李欣吾要我在主席台上坐下。新疆日报记者对我说:“你讲得把全场的情绪都鼓动起来了。”头一个报喜镜头的大幅捷报,一时间贴遍了克拉玛依百里油区。

1974年,厂里提出的口号是实现设备完好率95%。大检修中,我仍然担任指挥。由于物资准备充足,党政领导组织得力,机动部门安排周密,加上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比上一年任务完成得更快更好。为了缩短检修时间,早出油,多出油,在每个装置的检修施工区内,塔上塔下,炉内炉外,到处都在作业,到处都是焊光闪闪。加热炉停火后,炉温才降到60℃左右,工人们就急不可待地钻进炉膛进行检修……这一年厂里还开展了企业整顿,到年底,全厂设备完好率和产品馏出口合格率均达到95%。新疆石油管理局领导在我厂召开现场会议,自治区交通厅领导也前来参加了现场会。矿区党委书记国际巩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1976年,炼油厂原油加工量突破了百万吨大关。工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上缴利润等经济指标都是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年,独山子炼油厂被评为自治区第一家大庆式先进企业。1977年,厂里派代表出席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会议期间,北京展览馆要展出大庆油田及全国72个学大庆先进单位的事迹。独山子炼油厂是72个学大庆的先进单位之一,也参加了展出。我受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和独山子矿区党委的委派,组织和负责展出事宜。我们在北京展览馆工作两个月,如期完成了展出任务。展出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仔细观看了独山子炼油厂展出的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上述成绩是独山子各族石油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光荣属于独山子人。

1986年6月9日

(作者1956年由部队转业至新疆石油日报社任副总编辑,后任独山子矿务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79年调任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副厂长、工会主席、党委常委等职。1986年元月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