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24949400000046

第46章 这里是我的起跑线

龙守信

我离开独山子调到山东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工作已经21个年头了,无论时空怎样转换,在独山子的13年尤如眼前,不论是在老友相逢时还是当家人团聚时,总要情不自禁地谈起在独山子工作学习的情景。我的两个孩子也都是在独山子出生长大的,所以一谈起独山子来,他们也倍感亲切。如果把我一生的工作比作一场赛跑的话,那么独山子就是我的起跑线。

我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独山子是我第一个工作岗位;独山子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独山子是我成家立业的地方;独山子又是我锻炼成长、贡献青春年华的地方。总之,这里是我一生的起跑线。

1953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这一年8月,经受了解放后3年大学教育的我毕业了。我们本应读4年大学,因国家急需要人就提前毕业了。渴望已久的参加革命贡献力量的时刻到了,大家是多么兴奋啊!

为了祖国的建设,不讲任何条件,不计任何报酬,服从国家统一分配,这是当时每一个同学的思想准备。我们18个同学告别天津大学,被一块儿分到新疆石油管理局,那时候还叫中苏石油公司呢。

在天津时,一说新疆,人们就会很自然地和“遥远”这个词联想到一起。有的家长暗自流泪,有的家长还想拉后腿。可是我们18个人没有一个人掉队,从天津出发,经过19天的旅程到达了乌鲁木齐。

我们渴望马上投入战斗岗位。因那时是中苏石油公司,工作岗位上都有苏联专家,我们在学校里又没学习过俄文,于是就安排我们先学习3个月的俄语。俄语学习班结业了,满以为会把我们这些大学生分配到各个技术部门,或搞设计,或搞科研,或搞管理。谁知我们却都被分配到生产第一线去了。当时思想斗争很激烈,但是为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还是欣然奔赴了工作岗位——独山子炼油厂。

1953年的独山子,钻井、采油、炼油,样样都有。可是炼油装置还很原始,除了泥火山上的釜式炼油装置外,刚刚建成投产一套管式蒸馏装置,我们习惯称它A、T、Y(阿、脱、乌)。还不错,我被分配到这套新装置上。刚进车间,还不能马上顶岗,要做一段时间的辅助工作,如搞保温、搞卫生、滚大桶等等。那时候设备保温可跟现在不同,用矿渣棉作保温材料,弄得浑身又扎又痒,可不是个滋味了。为此我们也闹过思想情绪,党团组织、老师傅、先来的大中专学生,都来热情地给我们做思想工作。特别是1951年、1952年来到这里的大学生,他们讲劳动锻炼的重要性,讲他们刚来时的情景。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们思想开了窍,也就慢慢地安下心来。随后,从一个岗位换到另一个岗位;从一个装置换到另一个装置,我在生产第一线顶了3年岗位,然后才调到机关,当了工程师。3年的定岗劳动是艰苦的,可是我在这3年中熟知了炼油工业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它的内在规律;学会了组织生产。我觉得在这3年中,我成长起来了。

在这3年的劳动中,我结识了生产第一线的很多朋友,他们具备工人阶级的品德,团结互助,这在戈壁滩上的石油城是非常需要的。那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艰苦的条件,更能锻炼人。我觉得在后来的工作里,我能够有较全面的群众观点,能够和大家打成一片,都得益于这段时间的磨炼。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这时培养成的。独山子所用的大部分建设材料,都是千里迢迢从内地拉来的。我初去时,还要远道从苏联进口材料。这里的一滴水、一滴油,都来之不易。厂领导也经常给我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所以热爱工厂的一草一木的精神,也是这时养成的。

独山子,这块可爱的土地,这个远离北京的地方,这个祖国的老炼油企业!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党组织的长期培养教育,使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养成了独具一格的精神——我们亲切地称之为独山子精神。这就是艰苦朴素、勇于创业、忠于职守、忠诚老实。用这种精神培养出来的人,走到哪儿都受欢迎,就拿从独山子调到齐鲁公司工作的同志作例子来说吧,前后几年,从独山子调来几十个人,分配到几个厂,几十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领导到工人,无论哪个工作岗位,都干得不错。从我个人来说,也是这样的。1965年10月,接到石油部的调令,我离开了我的第二故乡独山子,来到山东胜利炼油厂,先当副总工程师,后提任厂长,再后任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我能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重任,都得益于我在独山子所受的锻炼和教育。

感谢你,亲爱的独山子,我一生的起跑线,我的第二故乡。我将加倍努力工作,报答您对我的培育。

1986年6月19日于山东齐鲁公司

(作者曾任独山子炼油厂生产科科长,后任山东胜利炼油厂副总工程师、厂长,齐鲁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