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筹备(1988.1~1992.7)
1988年1月,由自治区和石油部联合向******呈送了《关于在新疆独山子炼油厂建设11.5万吨乙烯工程的联合报告》,对此,****总理对新疆发展石化工业作出了重要指示:“新疆有个很好的条件,就是发现了石油并开采了石油。目前受交通条件限制不能大量外运,但对在新疆发展石油制品、石化工业创建了非常有利的机会。”4月12日,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这份报告上批示“请甘子玉同志(国家计委副主任)洽,尽可能予以协助……”得到****总理批示的信息后,在京争取批复的杨生汉、张载欣、孙永达等厂领导,立即赶往“两会”住地的京西宾馆,向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汇报了这一情况。此时,新疆独山子乙烯工程已经到了最后的审批关头了,就在此关键时刻,却又节外生枝。原来,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陈锦华也在此之前向国家计委提出建议,希望新疆乙烯工程由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石化总公司和石油部合股建设,厂址选在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国家计委有关司局都倾向这个方案,而石油部却不同意,仍坚持以****总理的指示为基调。两个方案都摆在了面前,从国家计委的倾向和当时全国石化工业归口布局的趋势看,中国石化总经理陈锦华的建议显然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一节外生枝,很有可能让独山子人几年来的准备和努力付之东流。正奉命坐镇北京争取批复的独山子炼油厂领导崔光耀、孙永达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切地向宋汉良书记作了汇报。宋书记感到事不宜迟,立即带上崔、孙二人,即刻驱车去找甘子玉同志。就在国家计委大院里,他们看到了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的车,并找到他本人。
宋书记告诉甘主任,新疆工业发展已有一个长期规划,从乌鲁木齐经昌吉、玛纳斯、石河子到独山子建设一条工业带,独山子就是工业的基础。形势要求新疆要广交朋友,交了中国石化总公司这个朋友,联合集资搞了聚酯工程;现在交了石油部这个朋友,联合集资搞乙烯工程。
宋书记恳切地对甘主任说:“国家计委和新疆自治区政府商定在新疆建设乙烯工程的五条意见并下发纪要。如果这个纪要写得不好,违反了总理指示的精神,我们就丢了一个石油朋友(指石油部,后改为中国石油),我们新疆万万不能这样做的。”
甘主任被宋书记一翻推心置腹的话所震动,答应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晚上回话。果然,当晚甘主任打电话告诉宋书记,陈锦华总经理尊重宋书记的意见,他的建议不必再考虑了。竞争对手终于退出。
在宋汉良书记找过甘子玉的当天(4月13日),国家计委即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新疆乙烯工程开始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必要性与可行性如何,规模多大,厂址建在乌鲁木齐石化厂还是建在独山子炼油厂。7月10日~20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来疆,同自治区一起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调研和论证。经论证,在新疆建乙烯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规模可从11.5万吨扩大到14万吨。至于厂址问题,建在乌石化和建在独山子,各有千秋,暂不能定论,主要是水资源问题。7月29日~30日,自治区计委召集水利、水文、地质方面的专家,对水资源问题进行专门讨论。讨论结果,乌鲁木齐水资源紧张,独山子地下水丰富,厂址建在独山子为宜。
1988年8月31日,石油部撤销,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0月28日,由自治区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再次联合向国家计委呈报了《新疆14万吨乙烯工程项目建议书》(简称《建议书》)。《建议书》中明确推荐在独山子建厂,规模定为14万吨。11月11日,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召开评审会,对《建议书》进行审议,评审结果:同意在独山子建14万吨乙烯。11月24日,该公司向国家计委呈送了评估报告。
1989年1月7日,国家计委向******呈报了此《建议书》。1月30日,《建议书》获******批准。
4月15日,新疆乙烯工程领导小组暨工程指挥部成立大会在乌鲁木齐人民会堂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黄宝璋担任副组长,独山子炼油厂厂长杨生汉任乙烯工程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具体领导工作。
乙烯项目《建议书》获批,仅仅是第一步,接着将呈送《新疆14万吨乙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可研报告获批才是最后批准。为此,乙烯指挥部总指挥杨生汉要求乙烯工程指挥部组织力量,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突击编写《新疆14万吨乙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从5月15日至6月10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份30万文字,60余幅图表,重1.2公斤的可研报告完成了。6月28日至7月1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主任沙济兴、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黄宝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李天相等领导,以及各有关专家,共170余人,在独山子召开会议,专题对可研报告进行评估,经各专家讨论修改,通过初审。之后,可研报告送交国家计委待批。
1990年2月14日,国家计委各部门开始对《可行性报告》进行会签,先后经计委办公厅、工业一司、外贸司、经贸司、投资司等五个部门签批,最后由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签字,于4月9日上报到******。4月21日,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副总理姚依林、******总理****在一天之内先后签批。4月23日,乙烯工程指挥部驻京办事处将乙烯获批的喜讯电告独山子,《独炼工人报》马上印发了大红《号外》,喜讯迅速传开,独山子顿时一片欢腾、鞭炮齐鸣。
5月5日,庆祝乙烯工程获批暨筹建动员大会在独山子石油工人俱乐部召开。乙烯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杨生汉作了动员报告,他说:乙烯工程被列入国家“八五”计划(1991年~1995年)重点工程,也是自治区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重点工程,对于独山子而言更是有史以来的大工程。要求全矿上下,全力以赴,投入到乙烯工程建设之中。当前任务是争分夺秒地抓紧做好各项筹建工作,设计、筹资、谈判、招标、订货、运输、三通一平以及人员准备等工作要立即全面展开。
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建第二水源。水是独山子的命脉,是独山子发展石化工业的重要保障,没有水,建设乙烯就无从谈起。1985年以前,独山子炼油、生活用水全部依赖于奎屯河床渗透取水的一水源。该河道夏季丰水期泥沙积淤阻塞河水下渗,而冬季枯水期河道封冻下渗量却又骤减,造成独山子长期缺水。这一先天性的不足多少年来一直制约着独山子炼油生产和城市发展,也是独山子历届厂长和全体独山子人一直想扭转的“短板”。早在设想建乙烯时,厂领导就考虑下决心建第二水源。1985年5月,经上报新疆石油管理局获批,炼油厂与自治区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合作,对独山子水资源情况进行了地质勘探,由此拉开了开辟第二水源的战场。时任炼油厂厂办主任李保成,学过钻井,也干过钻井,自告奋勇担起了水源地开发建设总负责人的重担。他带领临时组建起的一支钻井队,将一台已报废二十多年的旧钻机重新整修利用,又东拼西凑折腾起了井架,当年10月就在312国道以南的戈壁滩上开了钻,次年1月7日打出第一口水井,但出水量不理想。于是,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专家的意见,李保成又带领他的钻井队移师独山子东南部南洼地,这下终于找准了战场。这以后的几年里,李保成和他的井队伙伴们夏战酷暑风沙,冬战严寒冰雪,到1989年已打出了10口水井,铺设输水管线2.23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修建了5座泵房和集水库。1989年11月14日,第二水源正式并网供水,年供水量达到了316万立方米,终于结束了有史以来独山子仅靠奎屯河一水源供水的窘境。二水源建成后,为乙烯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有了较充足的供水,还要有工业净化水的排蓄系统。于是1992年又在沙湾县建成了一座乙烯工业净化水排蓄水库。这一年,炼油厂领导又开始筹划选点建设第三水源,为后续发展做超前准备。
建第二电站。如果把“水”比作独山子炼化工业和城市发展的血脉,那么“电”就是炼化工业和城市的“心脏与神经”。同水一样,独山子在八十年代之前依靠的也是单一脆弱的供电系统。那是六十年代建起来的一座5万千瓦的热电站。如果电站出了问题,全厂就无法继续坚持生产。独山子要大发展,光解决了水不行,还要解决电!有了电,独山子才能迈出突飞猛进发展的步伐。几乎在寻找水源的同时,1985年,第二电站的筹备工作拉开了帷幕。同年12月底,独山子炼油厂向新疆石油管理局上报了《新建烧煤电站报告》和《新建烧煤电站项目建议书》。之后,厂领导杨生汉、张载欣、王德成、李汉文以及电厂高级工程师吴健雄不停地奔忙于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北京之间。
在他们的艰辛努力下,1988年2月5日,石油工业部第87号文批复,同意独山子炼油厂新建一座自备燃煤热电站。这一批示标志着独山子依靠单一电源供电生产的历史即将结束。1989年3月,经过充分准备,独山子新建的燃煤电站——第二电厂正式破土动工。来自自治区三建、新疆电力安装公司、兵团工一师、江苏****建筑公司、山西电力安装公司等多家施工单位的数千名建设者与独山子炼油厂干部职工共同奋战在工地。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同时不耽误施工进度,他们展开了土建与安装交叉作业。在建设期间,所有施工人员战严寒、斗酷暑,吃饭全在工地,不分昼夜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一座燃煤电站高质量、高效益建成。1991年8月,1号机组正式投用。1992年11月,2号机组也并网发电。1995年7月,3号机组又投入试运行。至此,独山子结束了依靠单一电源供电的历史。热电厂一电和二电的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3.9万千瓦,加上与玛纳斯电网并网成功,这为独山子石化工业发展构筑了强健的心脏,也为乙烯工程用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加强班子。为保证对新疆14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的强有力领导,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已组建的指挥部班子基础上,再调时任自治区经委主任的段振廷(曾任独山子炼油厂厂长、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担任乙烯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聘请原新疆石油管理局炼油总工程师刘志泉为乙烯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任命自治区经委处长殷家德为乙烯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同时从炼油厂各部门中抽调精兵强将,组建设计管理处、外事处、合同预算处、经营管理处、工程调度处、基建工程处、工程一处、二处等专业职能处室,由总指挥统一领导,各处室分工合作。
工程设计。在诸多的筹建工作中,工程设计必须先行。指挥部经过咨询,从全国众多设计部门中,选择了化工部第八设计院、中国寰球设计院、齐鲁石化设计院、上海化工设计院、核工业部第二设计院等16家勘察设计单位,分别承担了乙烯工程48个单项工程的设计任务。设计合同签订后,设计管理处担负起了组织协调、审查和催交图纸工作。到1992年7月1日乙烯开工建设时,48个单项工程中已有37项完成了施工图。
筹措资金。乙烯工程筹建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短缺的问题。乙烯计财处为筹措资金四处奔走,东借西贷,多方努力,广聚财源,最终为乙烯建设筹措到了55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资金29.5亿元,来源于独山子炼油厂、新疆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及各银行借款;国外资金3.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6亿元,主要来自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