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元朝把藏族地区置于中央王朝统一治理之下,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明朝也设置了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对西藏地区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
语言文字: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民族文化:藏戏独具特色,歌曲和舞蹈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藏族雕刻技艺高超。位于西藏首府拉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以其建筑特色、辉煌的绘画、雕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藏族的医药、天文、历算、戏曲、文学、歌舞、“唐卡”、“热贡艺术”等都具有较高水平。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格萨尔王传》是世界最长的诗史之一。
藏区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宗教信仰: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苯教。
(二)民俗
住房:藏族人的住房,与内地截然不同。藏族农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大都建筑于向阳高处坐北向南,一般是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形如碉房,楼房的屋顶上有经房,上层住人,下层多作仓库或牲畜圈,建有院落;屋里铺木板或座坐垫。牧区则住帐篷,是用牦牛毛织成的,冬暖夏凉,移动方便。藏族的住宅以藏式碉房最有特色,一般依山而建,山寨楼房高达10米左右,房屋建筑特点各地有所不同。
饮食:藏族的饮食,牧区与农区稍有不同,但有共同的嗜好,都喜欢吃青稞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过去牧区粮食极少,肉食与奶制品又相当匮乏,裕粑也磨得粗糙,不吃蔬菜,并视蔬菜为野草,逐水而居,饮食无定顿,饥而食,竭而饮,旺季饱食饱饮,淡季节食。现在牧区生活已大有改善,看一个家庭富裕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储备粮的多少,而不是看肉和奶的储备量,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富足的,不稀罕。牧民吃肉喜欢用白水煮肉。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
服饰: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有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男女都喜欢戴藏式金花帽,上身穿绸布短褂,外套宽肥的藏袍,右襟系带,男女都穿氆氇或藏靴。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2~30㎝,长约1~2m,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表敬意。
藏族礼节:在各种社会交往中,藏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礼节迎来送往,以礼尚待人,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赠送哈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礼节,“哈达”之意是:“神的光辉、萦绕的祥云,神灵的化身,它表示与神同在,幸福无边,吉祥如意”。哈达主要分特等内库哈达、二等素喜哈达、三等素达哈达。有丝织和白麻织的两种,主要有红、白、黄、蓝色。一般长度为两三米不等,在精织的丝绸哈达上,织有八宝吉祥图、莲花云座图、吉祥如意字等,现在人民普遍喜用白色的麻织品哈达。向对方馈赠哈达时,必须由双手捧献,接方也必须用双手领受。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受礼。不论年龄与职位,一般是在较重要或特殊的交往中互赠哈达,常见是下辈敬献给师长,而师长不回赠;德高望重的活佛或师长,受礼后,又把哈达回赠给献者,这时上身要向前倾。领受回赠的哈达,用双手举过头挂在脖子上,以表示感谢。所领受的哈达,人们都要珍藏起来,或挂在屋内较高、洁净的地方。
藏族人民非常喜爱年幼的小孩,不论男的女的都没有贵贱之分;不管与熟人或生人相遇,要问好问安,生男生女一视同仁;尊老爱幼是藏族人民的一大美德,对家庭里的老人要特别照顾好;有客人来访,全家大小下楼或出院门、帐篷热情相迎,如果门前或帐篷前有狗,要先把狗拴好。
丧葬习俗:藏族同胞死后有五种葬法,死后采取何种丧葬形式主要是根据死者生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来确定。最隆重的是塔葬,只有圆寂后的达赖喇嘛才实行塔葬;其次,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他疾病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为了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当地的政府已经明文规定,未经允许不得观看天葬,更不允许私自摄影和拍照。
藏族主要节日: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活动有看戏饮酒、唱歌跳舞、摆摊设棚、唱祝酒歌。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1~3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望果节是藏族人民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望果节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望果”,藏语意思是绕地头转圈,望果节一般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解放后,拉萨地区定为从8月1日开始,江孜、日喀则等地则定在7月中旬。活动1~3天。节日里,人们成群结队在田间巡游,有的还抬着青稞、麦穗在地头转圈,求神诵经,祈求丰收。然后进行丰盛的野餐。节日一过便开始紧张的秋收。
禁忌:藏族禁忌较多,有行为、宗教、语言、食物及生产劳动等诸方面。
(1)生活禁忌:老年妇女不食当天宰杀的肉食;忌吃狗肉、驴肉、尖嘴动物的肉,有爪动物的肉及鱼虾等水生动物的肉;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庭不顺,户外插青枝柏叶或石头上放红线,或用石压刺,以示谢绝客人;屋内不准吹口哨,唱情歌、拍巴掌;家中佛坛不允许别人乱摸,也不得随便指问;忌烧奶渣吃;忌男女混坐,男女入室后男坐左、女坐右;不准随便跨越火塘;不准在神龛上放杂物。
(2)语言禁忌:忌在长辈、尊者及父母前讲丑话脏话;在家中忌讲不吉利的话,特别是喜庆佳节;忌以下流秽语咒人;忌用不吉利的语言骂牲畜;忌讳别人对自己的小孩过分夸奖。
(3)生产禁忌:不打杀鹤、雁、鹰、雕、乌鸦、家狗、家猫等;在雨季忌在高山上砍伐木材或高声喊叫;在防霜防雹期,忌火化尸体,忌妇女外出不披披肩。
(4)宗教方面:遇到寺院、嘛尼堆、宝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绕行;寺庙里的佛像、佛寺里的经书、钟鼓以及活佛的身体、佩戴的念珠等物视为圣物,忌讳别人随意触摸;朝佛时男子忌脱藏装袖子,女子忌盘头发,男子必须穿上藏装双袖,女子必须放下辫子。
二、彝族
(一)概况
概况: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有近700万,四川的凉山州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居住分散,支系繁多。
语言文字: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1000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住房形式多样,滇西南部的彝族居住的土掌房独具特色,上下两层,楼上住人,屋顶可做凉台和晒台。
历史:彝族与古代的“昆明”、“乌蛮”等有渊源关系。8-10世纪曾在云南建立过“南诏”地方政权。
民族文化: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素有“歌舞民族”的盛誉。
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宗教信仰:彝族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祭司称毕摩。此外佛教传入彝族地区的历史较长,清初道教在一些彝族地区盛行,天主教和基督教也于19世纪末先后传入彝族地区。
(二)民俗
住房:彝族群众喜爱在依山傍水,层林环绕处居住。住房多为双斜面的木板房,少数富裕人家建有土墙族的木板房,房屋用木板、篱笆排扎四壁,不留窗房,只留一门。屋頂盖薄板,屋脊搭篱笆,上压石块。室內用篱笆或木板隔成左中右3间;左间为臥室,存放粮食和贵重物品;中间为会客室、厨房等;右间存放粗粮,搁放农具,石磨等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別是近几年來,多数居住土木结构的新式瓦房,有的住进砖木结构的楼房。
服饰: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族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篷,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锥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饮食: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手沙江、安宁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为疙瘩饭。午餐以粑粑作为主食,备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做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山地还盛产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园生产的蔬菜,使得蔬菜的来源十分广泛。这蔬菜除鲜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两种。另一种名叫“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间最常见的菜肴。忌吃蒜,喜欢喝转转酒。
彝族日常饮料有酒、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彝族礼节: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幼之间,谁长谁幼,谁大谁小,不仅论年龄,还依据父家谱牒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在特殊的公共场合里,就座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以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菜、泡汤。